㈠ 水反常膨胀的原理是什么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可以用氢键、缔合水分子理论予以解释。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对于水来说,由于水中存在大量单个水分子,也存在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缔合后形成的缔合水分子的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所以水的密度由水中缔合水分子的数量、缔合的单个水分子个数决定。具体地说,水的密度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缔合作用加强。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便可得知水的密度变化规律。
在水中,常温下有大约50%的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其中双分子缔合水分子最稳定。
多个水分子组合时,除了呈六角形外(如雪花、窗花),还可能形成立体形点阵结构(属六方晶系)。每一个水分子都通过氢键,与周围四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图中只画出了中央一个水分子同周围水分子的组合情况。边缘的四个水分子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再与其他的水分子组合,形成一个多分子的缔合水分子。缔合水分子中,每一个氧原子周围都有——4个氢原子,其中两个氢原子较近一些,与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组成水分子;另外两个氢原子属于其他水分子,靠氢键与这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这种多个分子组合成的缔合水分子中的水分于排列得比较松散,分子的间距比较大。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后,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是缔合水分子中的各单个分子排列有序,二是各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在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时,即水凝固成冰、雪、霜时,呈现出缔合水分子的形状。此时,水分子的排列比较“松散”,雪、冰的密度比较小。
将冰熔化成水,缔合水分子中的一些氢键断裂,冰的晶体消失。0℃的水与0℃的冰相比,缔合水分子中的单个水分子数目减少,分子的间距变小、空隙减少,所以0℃的水比0℃的冰密度大。用伦琴射线照射0℃的水,发现只有15%的氢键断裂,水中仍然存在有约85%的微小冰晶体(即大的缔合水分子)。若继续加热0℃的水,随着水温度的升高,大的缔合水分子逐渐瓦解,变为三分子缔合水分子、双分子缔合水分子或单个水分子。这些小的缔合水分子或单个水分子,受氢链的影响较小,可以任意排列和运动,不必形成“缕空”结构,而且单个水分子还可以“嵌入”大的缔合水分子中间。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一方面,缔合数小的缔合水分子、单个水分子在水中的比例逐渐加大,水分子的堆集程度(或密集程度)逐渐加大,水的密度也随之加大。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使得分子的平均距离加大,密度减小。考虑水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应当综合考虑两种因素的影响。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氢键断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减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为反常膨胀。
水温超过4℃时,同样应当考虑缔合水分子中的氢键断裂、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这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它们对水密度的影响。由于在水温比较高的时候,水中缔合数大的缔合水分子数目比较小,氢键断裂所造成水密度增加的影响较小,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受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的影响,所以在水温由4℃继续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呈现热胀冷缩现象。
在4℃时,水中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比例最大,水分子的间距最小,水的密度最大。
㈡ cadence 原理图元件显示异常,所有引脚都连在一个点上。
应该是Part出现了问题,从图上可以看出来,所有的管脚都重叠到了一个地方,重修检查一下Part是不是出了问题
㈢ 反常呼吸运动原理
原理:在胸外伤时,多处多根肋骨骨折时,胸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胸部伤处软组织失去胸廓的支撑,出现反常呼吸,即随呼气外凸,吸气时凹陷,又被称为连枷胸。
当人体发生多跟多处肋骨骨折时,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吸气时,由于负压增大,软化区胸部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内负压减小,压力增大,促使软化区胸部外突,就形成了吸气时胸部向内凹陷呼气时胸部向外突出的临床体征。
反常呼吸运动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所致。正常人体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负压增大,有助于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胸腔容积减小,负压减小,有助于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㈣ 电脑圆头9820锁眼机检测到PMD电路板异常E719是什么原因
电脑的源头这边是9820,但是如果出现了电路板的异常,也是因为他的机器出现故障才导致的
㈤ 电流检测电路异常
遇到底电流大的情况,一般可以先用摘除外设的方式,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用电流分解的方式来找到功耗异常的那一路电源。如下图,某平台提供的cpu休眠后的各路电源的消耗情况。可以先用万用表量各路的电压,如果电压都正常,再来对比电流。1.元件基础2.电路设计 3.PCB设计4.元件焊接6.程序设计9.检测标准文章目录前言一、异常情况的思考1、 电流倒灌电流倒灌产生的原因:2、 热插拔设计Ø 热插拔对电源的影响Ø 接口IC的热插拔3、 过流保护前言送给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奋斗方向的你(每周不定时更新)实际设计时本章的重点是电流检测与保护电路。5. 直流母线电流检测与保护电路 -1为松下DV-551-16A型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电流检测保护电路, 负直流母线中,串接了30ml30W电流采样电阻 逆变电路的输入电流在采样电阻上产生电压降,当输入电流达到一定值. 30ml30W电流电流检测电路 与主回路电位隔离检测电压、电流等。 3)驱动电路,为驱动主电路器件的电路,它与控制电路隔离使主电路器件导通、关断。 4)I/0输入输出电路,为了变频器更好人机交互,变频
㈥ 谁能给我讲一下短路是什么在电路图中怎样判断串并联电路区别呢还有动态电路呢谁能教我一些故障题
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发生短路时,因电流过大往往引起机器损坏或火灾。 当电路没有闭合开关,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或灯丝烧坏时,即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
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
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明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电路就会无电流,所有用电器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几个用电器互相牵连,要么全工作,要么全部停止工作。
在并联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两路,每一路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一支路仍会与干路构成通路。由此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4.怎样判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就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短路和开路两大类。分析识别电路故障时,一定要根据电路中出现的各种反常现象,如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常等,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再根据题中给的其他条件和现象、测试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故障。综观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判断电路故障题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许多同学平时这种题型没少做,但测验时正确率仍较低,有的反映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进行专题教学指导。本文从电路故障判断的理论基础、常见故障种类、故障的判断方法以及个案剖析四方面加以阐述。
一. 电路故障判断的理论基础:几种主要元件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1.灯泡:(1)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2)不发光的原因: ①开路:灯丝断或电路某处断开;②灯泡被短路;③电流太弱,不足以达到发光程度。如灯泡与电压表串联后接在某段电路中(如图1)。因电路电压一般不大,但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很小,不足以使灯泡发光。
2.电流表:(1)电阻很小,可视为零;若并联使用,将构成短路;(2)有示数:说明电流表所在电路为通路;(3)无示数:①电流表所在电路为开路;②电流表被短路;③电流表损坏。(4)指针反偏,正负接线拄接反;(5)指针超过最大刻度,量程选小。
3.电压表:(1)电阻很大,可视为绝缘体;若串联使用,将构成开路;(2)在通路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电压为不包含电源在内的那部分电路的电压;(3)在开路电路中,用电压表测某两,最间的电压:①示数为零,则该两点间连通;②示数近似于电源电压,则该两点间断开。(4)电压表有示数:①串联使用,形成开路,但可测出电源电压;②电压表正负接线住到电源正负极间处处连通。(5)电压表无示数:①电压表被短路;②在通路电路中,电压表所测部分电阻为零;③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间某处断开;④电压表损坏。(6)指针反偏,正负接线柱接反;指针超过最大刻度,量程选小。
4.滑动变阻器:(1)能该变电阻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法正确即一上一下俩个接线柱串联接入电路.(2)不能该变电阻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法不正确:①若连接的都是上面俩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此时相当于导线. ②若连接的都是下面俩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此时相当于定值电阻.
㈦ 等离子放电异常,会对电路板有哪些损伤
等离子放电异常对电路板的损伤主要是击穿零部件或者是击击穿电路板,非常的危险。
㈧ 32寸液晶屏逻辑板电路上26v跳变影响图像异常
①、向这电压属于VGH为 TFT的开启电压,其值在20V~35V之间(一般在26Ⅴ左右为正常),此电压基本是正常的。
㈨ 求过渡金属元素基态电子排布的反常情况原理解释……
V的质子数是23 ,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排满了K层(2个),L层(8个)之后,还有13个,M层的s,p亚层分别排2个,6个,还有5个,应该排 N层的S亚层2个,剩下的3个排进M 层的d轨道外围电子构型是 3d34s2 ,这个正好是 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V原子的实际电子构型。你说的半满,是3d轨道排5个,4s轨道没有? 这两个轨道相比,4S轨道能量还低些,半满轨道能量的降低,不能抵消激发2个4S 电子到 3d 轨道上所需的能量,因此,不会电子不会采取别的排列方式
㈩ 运放限幅电路输出有异常凸起,请教大家,支支招,感谢!(有图)
运放的输入电压,不能超出正负电源的范围,超出后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即同相输入端电压下降,输出电压不仅不降,反而上升,很多运放都有这样的特性,你这里也是这个情况,交流电的负半周幅度超出一定值后,输出反转为高电平。
在没有双电源的情况下,建议对运放输入加直流偏置,把信号平移到工作范围内。方法是把R3改成两个10k电阻分别接到电源与地线,分得1/2Vcc给反相端;同相端先用隔直流电容割掉原来的地电平直流,然后用一支100k电阻接到反相端提供1/2Vcc直流偏置,即可正常。如果在最大20Vp-p输入时仍然出现问题,请在隔直电容中再串联电阻对信号进行衰减,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