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钳位电路原理分析
这里能够起到钳位作用的就只有D15了,如果输入信号的幅度大版于 Vcc,D15 导通,输出就权被钳位于Vcc;而输入信号的幅度小于 Vcc 时,D15是不会导通的,通常都是处在这种情况,D15 基本没派上用场;
B. 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二极管的钳位有保护电路作用。
二极管钳位保护电路是由两个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的,一次只能有一个二极管导通,而另一个处于截止状态,那么它的正反向压降就会被钳制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0.5-0.7以下,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1、当二极管负极接地时,则正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导通将其电位拉下来,即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或零电位以下。
2、当二极管正极接地时,则负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截止,其电位将不会受二极管的任何作用。
3、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5v,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下。
(2)钳位电路作用扩展阅读
二极管的电压与电流不是线性关系,所以在将不同的二极管并联的时候要接相适应的电阻。与PN结一样,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在二极管加有正向电压,当电压值较小时,电流极小;当电压超过0.6V时,电流开始按指数规律增大,通常称此为二极管的开启电压;当电压达到约0.7V时,二极管处于完全导通状态,通常称此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用符号UD表示。
对于锗二极管,开启电压为0.2V,导通电压UD约为0.3V。在二极管加有反向电压,当电压值较小时,电流极小,其电流值为反向饱和电流IS。
当反向电压超过某个值时,电流开始急剧增大,反向击穿,此电压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不同型号的二极管的击穿电压UBR值差别很大,从几十伏到几千伏。
C. 钳位二极管的作用
1、当二极管负极接地时,则正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导通将其电位拉下来,即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或零电位以下(忽略管压降)!
2、当二极管正极接地时,则负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截止,其电位将不会受二极管的任何作用;
4、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正极接+5v,则负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上;
(忽略管压降)
5.正常工作,哪个二极管也不导通
D. 什么叫钳位作用啊
钳位作用是将输入讯号的位准予以上移或下移,并不改变输入讯号的波形,任何交流讯号都可以产生钳位作用。
钳位电路经常用于各种显示设备中。在示波器和雷达显示器中用钳位电路使扫描信号的直流分量得到恢复,以解决扫描速度改变时所引起的屏幕上图像位置移动问题。
在电视系统中用钳位电路使全电视信号的同步脉冲顶端保持在固定的电压上,以克服由于失去直流分量或干扰等原因造成的电平波动,从而实现电视同步信号的分离。
(4)钳位电路作用扩展阅读
钳位电路将周期性变化的波形的顶部或底部保持在某一确定的直流电平上。常见的二极管钳位电路。设输入信号,在零时刻,uO(0+)=+E,uO产生一个幅值为E的正跳变。
此后在0~t1间,二极管D导通,电容C充电电流很大,uC很快等于E,致使uO=0。在t1时刻,ui(t1)=0,uO又发生幅值为-E的跳变,在t1~t2期间,D截止,充电电容C只能通过R放电,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变化也很小。
以后重复上述过程,uO和uC的波形。可见,uO的顶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电平上,于是,就称该电路为零电平正峰(或顶部)钳位电路。
将二极管反接,便可把输入矩形波的底部钳位在零电平上,形成零电平负峰(或底部)钳位电路。
三极管钳位电路,如将其be结也看成是一个二极管,那么,就钳位原理而言,所示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该电路还具有放大作用。
E. 钳位电路的原理
图2为常见的二极管钳位电路。二极管的钳位作用是指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相版对稳定,且权数值较小(有时可近似为零)的特点,来限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设输入信号如图(a)所示,在零时刻,uO(0+)=+E,uO产生一个幅值为E的正跳变。此后在0~t1间,二极管D导通,电容C充电电流很大,uC很快等于E,致使uO=0。在t1时刻,ui(t1)=0,uO又发生幅值为-E的跳变,在t1~t2期间,D截止,充电电容C只能通过R放电,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变化也很小。在t1时刻uI(t2)=E,uO又发生一个幅值为E的跳度,在t2~t3期间,D导通,电容C又重新充电。与0~t1期间内不同,此时电容上贮有大量电荷,因而充电持续时间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为零。以后重复上述过程,uO和uC的波形如图(b)、(c)。可见,uO的顶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电平上,于是,就称该电路为零电平正峰(或顶部)钳位电路。
右图为三极管钳位电路,如将其be结也看成是一个二极管,那么,就钳位原理而言,与图上所示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该电路还具有放大作用而已。
F. 什么是钳位电路
钳位电路就是导通后输出电压会被固定,一般是利用二极管进行钳位。
G. 什么叫钳位电路
钳位电路
钳位电路
钳位电路的作用是将周期性变化的波形的顶部或底部保持在某一确定的直流电平上。图上部为常见的二极管钳位电路(图在哪里?)。二极管的钳位作用是指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相对稳定,且数值较小(有时可近似为零)的特点,来限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设输入信号如图(a)所示,在零时刻,uo(0+)=+e,uo产生一个幅值为e的正跳变。此后在0~t1间,二极管d导通,电容c充电电流很大,uc很快等于e,致使uo=0。在t1时刻,ui(t1)=0,uo又发生幅值为
钳位电路
-e的跳变,在t1~t2期间,d截止,充电电容c只能通过r放电,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变化也很小。在t1时刻ui(t2)=e,uo又发生一个幅值为e的跳度,在t2~t3期间,d导通,电容c又重新充电。与0~t1期间内不同,此时电容上贮有大量电荷,因而充电持续时间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为零。以后重复上述过程,uo和uc的波形如图(b)、(c)。可见,uo的顶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电平上,于是,就称该电路为零电平正峰(或顶部)钳位电路。
下图为三极管钳位电路,如将其be结也看成是一个二极管,那么,就钳位原理而言,与图上所示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该电路还具有放大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