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体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只说要点
b极0.7V,c极3V-10V,这个电压是必须的。
输入端进入小信号,输出的就会有放大,可能会有失真。
调试c极电压,使之失真最小。
就这么简单。
2. 看《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上)》在一个地方卡住,求解释
那段文章主要是讨论输入同相信号的振幅问题(只讨论了一个方向);
以图11.17(a)来说,先拿掉Tr3,Tr4,集电极电阻就直接接到Tr1,Tr2,则输入的同相信号的正向幅度(基极)可达10.6V,集电极电阻压降(1mA*4.7KΩ),Tr1,Tr2的饱和压降0.3V,那么Tr1,Tr2的发射极将跟随基极提升,亦即A点的电位=+15V - (1mA*4.7KΩ) - 0.3V = 10v,其基极电位=10v+0.6V=10.6V;也就是说,A点的电位可以从 - 0.6v 到 + 10v的变化(仅说正向幅度)。但是Tr3,Tr4的存在,使得Tr1,Tr2的集电极电压被钳位在 + 4.4v 了,因此即使忽略Tr1,Tr2的饱和压降,其A点的电位也只能提升到其集电极电位 — + 4.4v 了(这个也是你所看到而不解的)。亦即,A点的电位只能从 - 0.6v 到 + 4.4v的范围变化了(仅说正向幅度),这就是所谓振幅被限制的意思了。
当然这样的分析是在各个三极管都能正常工作的环境下的,毕竟你还是可以继续提升输入电压(>+5v)的,但是此时Tr1,Tr2,Tr3,Tr4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失去了三极管的作用,Tr1,Tr2只有发射结在起着二极管的作用了。
下文的自举电路,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3. 我按照晶体管电路设计做的放大电路为什么会这样
是的。为了对电子有更全面的认识,建议你购买《电路》《无线电基础》《模电》《数电》《微波》。虽然不一定仔细看,但可以大概了解本专业涉及到的内容(更为关键的是为什么要学这个东东-这个东东到底干嘛),并且随时可以备查。当然,你还可以了解一下麦克风、收音机(前面的书都可以不先买,但讲分立元件收音机的书还是有必要整一本儿——现在基本不出这样的书了,我就看见一本,但我认为还是不够详细。忘了名字了。)的电路,把这两只麻雀吃通吃透(达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设计、制作分立元件的电路),这样比较有目的性,看书也有兴趣(你会知道书里面为什么要讲那个东东)。当然,它们工作的频率都比较低,现在也是IC时代,如果要更进一步,那么微波电路的学习就是必须(靠这个吃饭我看不容易-时代越进步绝大部分人越傻,但顶尖儿的却越来越不容易)。不过我认为,只是业余玩玩儿,还是晶体管电路好。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乐趣大大。这个可比单纯编编程、写个游戏什么的更好玩儿(以后好好学习单片机,争取把嵌入式系统也玩儿转,那才真是随心所欲了。呵呵)。
4. 怎么设计三极管的放大电路
直流偏置是为了放大在三极管的线性区,这样一个加入交流信号后交直流就都叠加在了一起,虽然叠加后的还只有直流分量这是因为叠加的交流信号比直流偏置小(这就是偏置要起的作用)。
我们看三极管放大电路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也是一个正确的理解方式)即所谓的放大电路其实是一个小信号控制大信号的电路。基极回路是小信号回路,用来控制集电极这个大信号回路,原本的信号没有被放大,只是在基极回路的控制下,集电极的大信号回路模拟出了基极的信号而已。这样集电极电流被基极控制在比基极跟大的范围内变化,然后在集电极负载电阻上形成信号电压,这里面也有直流分量(偏置的值)和交流分量(信号)。经输出电容隔离了直流分量,输出了“放大了的”交流分量。虽然输出的也是在电的一个极性里波动这种波动会给输出电容充电再放电,这个充放电过程就是通交流的过程,所以这个电容可以将含在直流中的交流分量输出。
5. 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
附图中放大器技术指标
输入电阻Rs>6KΩ大于1KΩ
输出电阻Ro=500Ω小于3KΩ
电压放大倍数Av=100大于60
低频响应小于100Hz
高频响应大于100KHz
输入电压幅度40mV
输出电压不失真幅度4V
输出幅度达到4V时总谐波失真THD<2%,信号10mV输出1V时THD<0.2%
图中晶体管β值按照100设计。晶体管可选用9013。若晶体管β值不是100,则只要按照将图中Rb数值乘以β除以100就得到修正的Rb。
按照元增民《模拟电子技术》设计,不明之处请翻阅该书。
6. 求大神设计一个晶体管放大电路
楼主带宽为10MHZ那得用共基级放大电路了因为共发射级放大电路由于密勒效应高频范围增益很差所以用基级但是又有了一个问题因为共基级放大电路输出阻抗不为0而你的负载是600欧所以得要求输出阻抗远远小于600欧当然为0最好照理说可以加个射级跟随器但是我发现输出的增益变小了我猜可能是共基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与射级跟随器的输入电容形成低通滤波器所以增益变小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但是由于负载只有600欧我试了下效果都不好所以只能给楼主输出阻抗效果有点大的电路了,。。希望能帮助楼主。。
7.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你的抄要求太高,按指标看这是一袭个100mw以上的小型功放,I=U/R=1v/10&=0.1A,这么大的输出电流巳无法用单管射极跟随器来获得,必须要二互补管组成推勉OCL形式才行,只剩下一个管子来完成1v/10mv=100倍的增益又要作为后级的激励级,不太现实,就算这么做了,效果也极差---热噪音极大.
8. 1.如果设计一个晶体管放大电路,你认为关键应考虑什么
如果是前置级,关键是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的确定及稳定。如果是磁头,唱头放大器,则是考虑工作点,信噪比,频响三者的兼顾。
9. 晶体管放大电路
直流与直流可以叠加,直流与交流也可以叠加。非线性电路线性化之后也可以使用叠加法。这是使用交直流叠加法进行分析。交流信号源可认为是一个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Ucc共同作用在放大电路上。那么在单独分析交流信号电压时就认为直流电源Ucc短路。
在共集电极电路即射极输出器中,晶体管集电极与Ucc相接。直流电源Ucc短路,自然就是把晶体管集电极接地了。
10. 设计一个简单晶体管放大电路
如下图,其中三极管用任一款小功率NPN管都可以,Rc取3kΩ,Re取30Ω,Rb可以取消或者取很小的阻值。
这个电路图的输出阻抗、电压增益、频率范围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输入阻抗不能直接确定(和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有关),但肯定高于1.5kΩ,实际应用中通常都是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高于某个值(一般是越高越好),这样对信号源的影响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