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T5100微波感应模块的应用电路
1、测试电路(图1):
电路除模块外需要一个电阻和一个LED指示灯,按电路图连接模块和元件。在VCC12和GND接入12V电源,30秒钟后模块进入工作状态,使物体在模块前移动,LED指示灯持续点亮3秒后熄灭,间隔3秒后,再次在模块前移动物体,指示灯再次点亮3秒,间隔3秒后可再次测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模块没有连接灵敏度调节电位器(可调电阻),模块在初始状态下灵敏度较低,探测距离会比较近。可在电路板背面R位置焊接电阻提高灵敏度。
2、感应开关电路(图2):
电路除模块外需要外接4个元件。具体参看元件列表。按电路连接模块后,在VCC12和GND接通电源。30秒后,有人在模块前移动,继电器J工作,触点闭合,3秒钟后继电器停止工作,触点断开,可用于电子装置作为传感开关使用。模块初始状态灵敏度为2米左右,在在G1(8)和G2(7)连接一个10K的电位器可进行灵敏度调节。
3、自动感应拨号报警电路(图3):
电路除MT5100感应模块之外还需要EX-3智能拨号模块和一个电位器。电位器用来调节MT5100的感应距离。EX-3(EX-1,EX-2也可)智能拨号模块,供电电压为5V,可以直接从MT5100的VCC和GND取电。接通MT5100的电源,30秒后进入工作状态,有物体在模块前移动,则EX-3智能拨号模块立即拨打预置的电话号码。10K可调电阻可调节感应距离。还可以结合遥控模块实现遥控操作,具体电路可参看EX-3智能拨号模块数据手册。
4、智能探测器(图4):
在这个电路中MT5100作为有线红外探测器的辅助探测方式来应用。接通电源,一分钟后(红外探测器的开机预热时间),红外探测器进入工作状态,在正常状态下,红外探测器的输出触点A和B是闭合的,使MT5100的VCC和SLEEP连通,SLEEP端为高电平,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不对外界进行探测。当红外探测器感应到信号而动作时,输出触点A和B断开,VCC和SLEEP断开,SLEEP端变为低电平,MT5100退出休眠状态开始对导致红外探测器动作的目标进行探测,如符合输出条件则在D-OUT端输出高电平,三极管2SC8050导通继电器工作,输出触点A 和B断开,输出报警信号。在这个应用中要采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进行输出以便和原报警系统的主机进行配合。MT5100的加入可有效过滤导致红外探测器误动作的气流,温度等干扰,提高探测器的可靠性。
5、F-OUT端的应用(图5):
F-OUT端为模块的低频信号输出端,输出经过放大整形的模拟信号(参看工作原理说明),这个信号是微波传感模块MS601/701的原始模拟信号。可以外接单片机或其他数字处理电路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增加模块的应用灵活性。应用时可参看图5的连接方式利用模块的电源系统直接为MCU或数字处理系统供电。F-OUT输出整形后的方波信号(反相信号,无信号时为高电平),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方波的频率越高,脉冲宽度越窄,MCU系统可根据脉冲的频率和个数对目标进行判别。10K电位器用于调节放大增益。信号形态参看左侧附图。
封装尺寸
㈡ 请教:微波感应开关的工作原理
微波感应开关,主要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自主研发平面天线发射接收电路,智能检测周围电磁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内置集成滤波线路,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节能产品。微波感应开关可穿透部分非金属物感应,特别适用于隐藏安装在灯具内部;所以应用较为广泛,再加上微功耗﹑ 感应灵敏﹑应用范围广。可以搭配各类普通灯具, 使之成为微波感应灯具。
㈢ 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需要哪些元件及电路图
这种传感器内部元件很少,大多数是一个振荡器和一个混频器,外界极少数阻容专元件,附图就是一种微属波感应人体传感器的电路示意图
当然,只知道电路图是不够的,原因有两个:
1.它用的器件都是专用微波器件,这在常规的电子元器件市场可能是买不到的,可能需要生产厂家用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制作
2.它的振荡、滤波等功能依赖电路板铜箔构成的微带元件实现,所以铜箔的形状和尺寸都是觉得它能不能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设计一个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不仅是选用合适的元件,还要设计可靠工作的微带电路板
㈣ 微波感应和雷达感应有什么区别啊
微波雷达led灯和红外感应灯的区别如下:
1、工作原理不同
微波雷达感应led灯 又称雷达感应led灯 是根据多普勒效应为基础,采用最先进的平面天线,通过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点亮的一种新型智能照明产品;而红外感应灯是采用进口技术MCU电路设计而成,主动式红外线工作方式,带有红外解码方式。
2、性能不同
微波雷达感应led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而红外感应灯具有稳定好,抗干扰强、绿色节能等特点。
3、灯具安装位置不同
根据雷达感应技术特性,可穿透非金属物体,所以微波雷达led灯的感应器可以内置到灯具内部;而红外感应灯则必须在灯具外露出人体感应接收头,来收集环境的红外能量变化。
4、适用范围不同
微波雷达感应led灯是楼宇智能化和物业管理现代化的首选产品;而红外线人体感应灯广泛应用在要求较高的商业和工业等场合。
5、感应距离不同
微波雷达led灯的感应间隔可达8-10m,红外感应灯的感应距离0-5m。红外感应灯的感应距离容易被外界环境因素所影响。但微波感应变光灯管感应角度广,无死区,能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在37度情况下,感应距离不会缩短。
㈤ 红外感应器 微波感应器 原理
装的自动感应门
多数机型采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以检测人体所发出的8-13um的红外线来控制的
有有些机型采用经过调制的微波信号来检测
(由微波器件发出,经人体反射,再相器件检出并放大,之后控制后续电路)
通过感应器感应
微波感应器和红外感应器的区别
微波感应器:又称微波雷达,对物体的移动进行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它的特点是一旦在门附近的人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有可能出现夹人现象。
红外感应器:对物体的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是否移动,只要处于感应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
红外感应器的反应速度比微波感应器慢。
㈥ biss0001微波雷达感应电路图
C3电容后面就可以直接用BISS0001替代
㈦ 微波感应灯和红外感应灯有什么区别
微波感应灯和红外感应灯的区别如下:
1、不同的工作原理
(1)微波感应灯:基于多普勒效应,使用最先进的平面天线,由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
(2)红外感应灯:采用进口技术的MCU电路设计,主动红外工作模式,带红外解码模式。
2、不同的优势
(1)微波感应灯: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便捷,智能节能。
(2)红外感应灯:稳定,抗干扰性强,绿色节能。
3、不同的感应距离
(1)微波感应灯:感应间隔达8-10m。
(2)红外感应灯:感应距离0-5m。
(7)微波感应电路扩展阅读:
根据感应技术特性,可穿透非金属物体,所以微波感应灯可以内置到灯具内部;而红外感应灯则必须在灯具外露出人体感应接收头,来收集环境的红外能量变化。
红外感应灯的感应距离容易被外界环境因素所影响。但微波感应灯感应角度广,无死区,能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在37度情况下,感应距离不会缩短。
㈧ 微波感应器的感应电路用什么三极管
用小功率高频三极管,可产考射频电路原件
㈨ 微波感应开关的原理
微波感应开关,主要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自主研发平面天线发射接收电路,智能检测周围电磁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内置集成滤波线路,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节能产品。微波感应开关可穿透部分非金属物感应,特别适用于隐藏安装在灯具内部;所以应用较为广泛,再加上微功耗﹑ 感应灵敏﹑应用范围广。可以搭配各类普通灯具, 使之成为微波感应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