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纹波电压的抑制方法
抵制纹波电压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在成本、体积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全波或三相全波整流电路;
2、加大滤波电路中电容容量,条件许可时使用效果更好的LC滤波电路;
3、使用效果好的稳压电路,对纹波抑制要求很高的地方使用模拟稳压电源而不使用开关电源;
4、合理布线。
❷ 如何有效抑制开关电源的纹波以达到供电电路的要求
对于开关纹波,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一定存在的。通常抑制或减少它的做法有五种:
1、加大电感和输出电容滤波
根据开关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2、二级滤波,就是再加一级LC滤波器
LC滤波器对噪纹波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根据要除去的纹波频率选择合适的电感电容构成滤波电路,一般能够很好的减小纹波。
3、开关电源输出之后,接LDO滤波
这是减少纹波和噪声最有效的办法,输出电压恒定,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反馈系统,但也是成本最高,功耗最高的办法。
4、在二极管上并电容C或RC
二极管高速导通截止时,要考虑寄生参数。在二极管反向恢复期间,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成为一个RC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为了抑制这种高频振荡,需在二极管两端并联电容C或RC缓冲网络。电阻一般取10Ω-100Ω,电容取4.7pF-2.2nF。
在二极管上并联的电容C或者RC,其取值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如果选用不当,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振荡。
对高频噪声要求严格的话,可以采用软开关技术。关于软开关,有很多书专门介绍。
5、二极管后接电感(EMI滤波)
这也是常用的抑制高频噪声的方法。针对产生噪声的频率,选择合适的电感元件,同样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需要注意的是,电感的额定电流要满足实际的要求。
❸ 各位啊,最近在搞电源上的东西,电源纹波抑制比这项的测试比较模糊,期盼高手解决啊!
不知道你的电路结构是什么;从你的描述来讲,一般悬空测试得到的是差模结果,接地测试得到是差模+共模结果;最终应当以实际应用为准来判断。即如果实际使用时输入接地,那么就按输入接地测试。
❹ 纹波电压的抑制方法有几种
抑制纹波的一般措施和方法
低频纹波的抑制 低频纹波抑制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a、加大输出低频滤波的电感,电容参数,使低频纹波降低到所需的指标。 b、采用前馈控制方法,降低低频纹波分量。
高频纹波的抑制 高频纹波抑制的目的是给高频纹波提供通路,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提高开关电源工作频率,以提高高频纹波频率,有利于抑制输出高频纹波。 b、加大输出高频滤波器,可以抑制输出高频纹波。 c、采用多级滤波。
共模纹波噪声的抑制 减小输出共模纹波嗓声的常用方法: a.输出采用专门设计的EMI滤波器 b.降低开关毛刺幅度 。
闭环调节器参数不适当引起的纹波抑制 在开关直流电源中,往往因调节器参数选择不适当会引起输出纹波的增大,这部分纹波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抑制。 a、在调节器输出增加对地的补偿网络,调节器的补偿可抑制调节器自激引起的纹波增大。 b、合理选择闭环调节器的开环放大倍数和闭环调节器的参数,开环放大倍数过大有时会引起调节器的振荡或自激,使输出纹彼含量增加,过小的开环放大倍数使输出电压稳定性变差及纹波含量增加,所以调节器的开环放大倍数及闭环调节器的参数要合理选取,调试中要根据负载状况进行调节。 c、在反馈通道中不增加纯滞后滤波环节,使延时滞后降到最小,以增加闭环调节的快速性和及时性,对抑制输出电压纹波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张占松,蔡宜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纹波的抑制方法
❺ 纹波抑制怎么理解
整流电路输出不是纯净的直流,必然有一个小的交流分量叠加在上面,这个分量叫纹波,纹波抑制就是尽量去除这个交流分量的方法。
❻ 稳压二极管有没有纹波抑制作用
简单的稳压二极管电路只适用于小电流、小信号电路。您的这个产品还是使用串联稳压电路比较稳妥。如楼上所说。
❼ 两个稳压器串联,纹波抑制比如何
如果78xx系列用于开关电源的平滑供电,必然会遇到您所说的情况,所作分析在情在理。一直对三端稳压器的感觉不是最好,我比较趋向于结构上为LDO形式的稳压器,基本构造就是一个运放通过共基(或共栅)管子做电平移位控制PNP(或N沟)调整管,调整管本身也是集电(或漏)极输出形式,这样做的好处除了低调整管压降之外,由电平移位管和运放形成的高恒流阻抗使调整管的控制端随输入纹波起伏,对调整管而言纹波产生的对控制信号的调制极低,因而调整管电流包含的纹波电流也极低。见图:1-3端为电源输入,2-3端为稳压输出,4-3端为参考电压输入,5是控制端结点,R2是启动电阻。调整管本身也是集(或漏)极输出,在基-射(或栅-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集(漏)极电流不变。BG1基-射(或栅-源)电压不变的条件是BG2电流不变,这样结点5的电压将随输入纹波的波动而浮动。结点5的半功率点是1/(2piR1Ci),Ci是调整管的输入电容。在半功率点以上,随纹波频率的上升而对纹波越来越不敏感,在半功率点以下,结点5对3的电压随纹波幅度浮动,R1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而出现在2-3端的纹波则被OA1压缩到接近(R4/R5+1)/Av,Av是OA1的增益。反观以NPN型管为调整管的三端稳压器(如78xx系列):在相当于结点5的Q16基极上,任何出现其上的扰动都被Q16-Q17跟随到输出上,然后被Q4压缩,压缩的程度是(R20/R19+1)/Aq4,Aq4是Q4的电压增益。比较两种电路:在前面的LDO中,输入中出现的纹波主要由电平移位管的高输出阻抗特性产生的浮动和同样是高输出阻抗的调整管来消除,泄漏到输出端的纹波残余则由运放进行精细的压缩,因而运放的低截止频率和结点5的较高频率响应形成了频带较宽的滤波能力。在后面的78xx系列电路中,镜像电流源Q9的集极端同是高阻抗端,却不能与输入纹波一同浮动,因为任何浮动都会被Q16-Q17跟随而出现在输出端,输入纹波的全部压缩能力和响应速度只能靠Q4的增益和频率特性来获得。从个人实践来看,单个三端稳压器很难突破最高约86dB的输出信噪比,而LDO单级达到91~96dB却比较轻松。 查看更多答案>>
❽ 如何在直流电路部分去除纹波
主要是通过高频 、低频 、电容滤波,整流管参数变差也会产生纹波。
滤波是将信内号中特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根据观察某一随机过程的结果,对另一与之有关的随机过程进行估计的概率理论与方法。
滤波一词起源于通信理论,它是从含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的一种技术。“接收信号”相当于被观测的随机过程,“有用信号”相当于被估计的随机过程。例如用雷达跟踪飞机,测得的飞机位置的数据中,含有测量误差及其他随机干扰,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出飞机在每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预测飞机未来的位置,就是一个滤波与预测问题。这类问题在电子技术、航天科学、控制工程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历史上最早考虑的是维纳滤波,后来R.E.卡尔曼和R.S.布西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卡尔曼滤波。现对一般的非线性滤波问题的研究相当活跃。
❾ 为什么加上电阻可以抑制纹波电压
简单地说两个简单的吧。左图是一个固定稳压电路。电阻作用1是向三极管提供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2是向稳压管提供工作电流,稳压管接在基极上。所以基极的电压被稳压管稳定了。又因为三极管基极与射极之间是一个二极管,而二极管导通时两端电压是稳定的0.7V(以硅管算)。所以此电路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稳定值减0.7V。电容的作用与稳压无关,但是在这类稳压电路中往往“顺便”用它。其作用是与三极管构成“电子滤波”电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在输出端得到扩大了hFE(三极管放大倍数)倍的滤波效果,这是接在输出端的滤波电容无法相比的。右图的电容也是此作用。右图是一个输出可调的串联调整稳压电路。三极管V1叫调整管,起到调整输出电压作用。V2叫比较放大管。起到把取样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放大后控制调整管的作用。电阻1作用是向三极管V1提供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电阻1另一个作用是向V2提供工电源。电阻2向稳压管提供工作电流。电阻3.4及W构成取样电路。稳压管给V2提供基准电压。此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设因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波动或其它原因使输出电压升高---------经取样电路取样,V2基极电压也升高---------V2基极电流加大------V2集电极电流加大--------V2集电极电压即V1基极电压下降----------V1射极即输出电压下降------结果就是输出电压实际并没有升高。同理,输出电压也不会下降。只能是一个稳定值。调整W可调高或调低输出电压。
❿ 开关电源的电压纹波对电源有什么影响怎样抑制这个影响
影响我想你是猜到了!就是你所猜的给自己点自信!解决方法是加电容进行稳压就行了!也是一种简单的无功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