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直流变换电路正激电路 什么意思
直流变换也就是常说的DC/DC电路,将某一个直流电压通过变换电路转换为另一直流电压的电路。
正激电路 是指这个变换电路使用的开关电路模式为正激拓扑,通常还有反激式、半桥式、推挽式等
② 什么叫正激式电路
一般正激式电路的激励信号来自于输入控制电路,不是由输出电路来提供反馈信号进行激励工作的,所以叫正激励。
③ 关于基本正激电路问题
S关断后W1和W2的电流都突然变为0,但铁芯中的磁场不可能突变,故W3突然产生电流使其磁场和此前连续。因W3的绕线方向与W2相反,所以W3的电流是倒灌流回电源的。
因电源电压加在W3两端使得W3的电流按照一定变化率下降,因而磁场也按照一定变化率减小,此变化的磁通量在W3感生的电动势与电源抗衡(若忽略线圈电阻及二极管正向压降则二者相等)。此感生电动势与电源抗衡形成的电压是上正下负。
但此磁场同时也通过W2、W1,必然也在它们中感生电动势,而且W3的绕线方向与W2、W1相反,所以W2、W1两端电压变为下正上负。
(注意:图中画的不清楚,实际三个线圈应该是绕在同一个铁芯上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W3的作用,就是为了使磁场能连续而留出的电流通路。采用这种形式,开关断开期间,磁场的磁能可以化为电能送回电源。
假如没有W3,那么S关断瞬间要使磁场保持连续,唯有两个电流通路:一是开关击穿,二是W2电流倒流使二极管反向击穿。而击穿开关或反向击穿二极管,均须很高电压,迫使电流以较高的变化率下降到零为止。而很高的电流变化率(相应磁通量也有很高的变化率)自然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以形成这个击穿电压。
可见,假如没有W3,那么不仅磁能无法变成电能回收到电源(这是比较次要的),而且对开关或二极管的击穿都容易使电路永久破坏(这更重要)。
以上是回答原题中的主要疑问点。
另外,这种电路设计的要求中,还有一个与W3有关的“磁复位”的问题,虽然原问题里没有直接问到,但因其重要性,也应该说一下为好。
所谓“磁复位”就是说:S关断时间的长度,应保证倒灌流回电源的W3的电流可以一直减小到零(磁场也减小到零)。此后,电源电压就完全降在了二极管上,故电流就维持零直到下次开关导通前。于是下一个周期电流、磁场可以重新从零开始。为此,每周期中关断时间和导通时间之比,不得小于一个界限(与圈数比N3/N1有关)。
这是本电路设计的一个必要满足的条件。如不满足,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理由简述如下:
我们知道,每周期中S导通期间磁场连续增加,关断的瞬时磁通量达到最大,然后磁场连续减小。线圈上的感生电动势和磁通量变化率正比,而该电动势都是与电源抗衡的,若忽略电阻则感生电动势等于电源电压。所以S导通期间磁通量的增加速率,以及S关断期间磁通量的减小速率,主要都由电源电压决定。
因此,若忽略电阻,S导通和关断时间长度确定后,磁通量前一段的增加量和后一段的减小量也就分别确定了。
显然,满足上述“磁复位”的必要条件,则此增加量和减小量总是相等,每个周期总是从零开始。
假如S关断时间过短,不能保证电流达零实现“磁复位”,结束时剩下一个磁通量Δφ,也就是说后一段的减小量小于前一段的增加量。于是,因磁场的连续,下一个周期S导通以后的起始磁通量(由起始电流产生)也必定从Δφ开始,而不是从零开始了。以此类推,以后各周期磁通量均比上周期抬高Δφ,起始磁通量依次为2Δφ、3Δφ、4Δφ、……,就会无限增加(也就是说电流无限增加)。
当然,实际上因电阻的不可忽略,并不会真的“无限”,但通常总会达到磁场饱和的程度,形成相当于短路的致命效果。
这就是保证“磁复位”的重要性所在。
④ 什么叫正激电路名词解释
开关电源中开关管导通时输出绕组向负载提供能量的这种电路。
⑤ 开关电源正激电路,请大家帮忙解释下,磁芯的复位电路是怎样工作的,一直都没搞懂
很简单的道理啊,开关管导通的时候,NP绕组电压、电流都是上正下负,同专时次级NS电压也是属上正下负,向负载供电,而NR绕组电压下正上负,由于二极管DR的单向导电性,NR绕组无电流。这个阶段NP绕组给磁芯充磁。当开关管关断的时候,各绕组电压极性都反转,NP、NS绕组都无电流,而NR绕组(电压上正下负)通过电源和DR形成回路,绕组电流下正上负,给磁芯退磁,同时把能量回存到电源中(给电源滤波电容充电),也防止NP绕组产生过高的反峰电压将开关管击穿,一举三得。
⑥ 正激和反激的DCDC电路和传统的DCDC电路有什么区别
教材上说反激,正激功率也就几百瓦,上千瓦的,都是半桥或全桥。
⑦ 开关电源中,什么是正激,什么是反激
就是利用
器件(如
、
、
闸流管等),通过控制电路,使
器件不停地“接通”和“关断”,让
器件对输入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从而实现DC/AC、
电压变换,以及输出电压可调和自动稳压。
一般有三种工作模式:频率、
固定模式,频率固定、
可变模式,频率、
可变模式。前一种工作模式多用于DC/AC
,或
电压变换;后两种工作模式多用于开关
。另外,
输出电压也有三种工作方式:直接输出电压方式、平均值输出电压方式、幅值输出电压方式。同样,前一种工作方式多用于DC/AC
,或
电压变换;后两种工作方式多用于开关
。
根据开关器件在电路中连接的方式,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开关电源,大体上可分为:串联式开关电源、并联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式开关电源等三大类。其中,变压器式开关电源(后面简称变压器开关电源)还可以进一步分成:
式、半桥式、全桥式等多种;根据变压器的激励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又可以分成:正激式、反激式、单激式和双激式等多种;如果从用途上来分,还可以分成更多种类。
一。电路比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多用一个大储能滤波电感,以及一个续流二极管。 这儿基本电路中就能看出来
二。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受占空比的调制幅度,相对于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来说要低很多,因此,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要求调控占空比的误差信号幅度比较高,误差信号放大器的增益和动态范围也比较大。
三,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为了减少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变压器的伏秒容量一般都取得比较大,并且为了防止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把开关管击穿,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要比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多一个反电动势吸收绕组,因此,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体积要比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体积大。
四。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还有一个更大的缺点是在控制开关关断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电压要比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产生的反电动势电压高。因为一般正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时,控制开关的占空比都取在0.5左右,而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控制开关的占空比都取得比较小。主要就是比较难调啦。
应用区别就是反激主要用在150-200瓦以下的情况,正激则用在150w到几百瓦之间。之所以反激更广范就是因为我们日常中100w以下的电源比较常见,应用比较常见,所以也就比较广泛啦。
原理就是一个通过储能再通过变比进行变压的,一个是直接通过变比进行变压的。正激初级绕组同名端都是正极所以叫正激,反激一个在正,一个在负所以叫反激。
⑧ 开关电源的正激式与反激式的区别!!!!
开关电源的正激抄式与反激袭式的区别如下:
一、原理不同:
1、正激式开关电源是指使用正激高频变压器隔离耦合能量的开关电源,与之对应的有反激式开关电源。
正激具体所指当开关管接通时,输出变压器充当介质直接耦合磁场能量,电能转化为磁能,磁能又转化为电能,输入输出同时进行。
2、“反激”(FLY BACK)具体所指当开关管接通时,输出变压器充当电感,电能转化为磁能,此时输出回路无电流;相反,当开关管关断时,输出变压器释放能量, 磁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回路中有电流。
二、优点不同
正激式开关电源优点: 功率比反激式开关电源大,输出变压器利用率高,适用于100W-300W的开关电源。
反击式开关电源优点:元器件少,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可同时输出多路互相隔离的电压。
三、缺点不同
正激式开关电源缺点:需要增加反电动势绕组,或拓补驱动,次级多加1个整流电感,成本高。
反激式开关电源缺点:开关管承受电压高,输出变压器利用率低,不适合作大功率电源 EMI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