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制淬火炉控制温度
天燃气炉,可通过电磁阀控制燃气,电动执行器控制进风,比例阀配比空然比例。然后由pld燃气温控系统控制。
电炉的温控,把可控硅串联于主电路,通过pld温控仪。工作原理,电炉启动后,热电偶把炉温信号反馈给pid温控仪,温控仪把反馈信号通设定温度对比,如果高则可控硅断开,如果低则可控硅接通。
B. 求问机械厂淬火炉工作原理
淬火炉的工作原理: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淬火炉原理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其热量在工件内自身产生,普通工人用中频电炉上班后十分钟即可进行锻造任务的连续工作,不需烧炉专业工人提前进行烧炉和封炉工作。
C. 高频淬火基本原理
感应电流集肤效应。
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通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或局部迅速加热(几秒钟内即可升温800~1000℃,心部仍接近室温)若干秒钟后迅速立即喷(浸)水冷却(或喷浸油冷却)完成浸火工作,使工件表面或局部达到相应的硬度要求。
主要方法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高频、中频、工频),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加热表面淬火。
快速加热与立即淬火冷却相结合。
通过快速加热使待加工钢件表面达到淬火温度,不等热量传到中心即迅速冷却,仅使表层淬硬为马氏体,中心仍为未淬火的原来塑性、韧性较好的退火(或正火及调质)组织。
频率选用
室温时感应电流流入工件表层的深度δ(mm)与电流频率f(HZ)的关系为频率升高,电流透入深度降低,淬透层降低。
常用的电流频率有:
1,高频加热:100~500KHZ,常用200~300KHZ,为电子管式高频加热,淬硬层深为0.5~2.5mm,适于中小型零件。
2,中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电源设备为机械式中频加热装置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淬硬层深度2~10 mm。适于较大直径的轴类、中大齿轮等。
3,工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HZ。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淬硬层深可达10~20mm,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
D. 热处理淬火炉升温电路短路怎么办
立即切断主电源。
E. 真空淬火炉的工作原理是
真空淬火的原理是在真空状态下把工件加热到淬火温度,当需要冷却时,先向炉内通入氮气启动风机,当风正常运转后再向炉内充入气,通过热交换器冷却,经风管送风,对工件进行淬火。
F. 淬火炉电气原理图
锅炉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要根据锅炉的控制要求来画。烧煤的锅炉主要设备有引风机,鼓风机,炉排驱动装置,还有除渣机,除尘器,系统中还有水泵等。根据锅炉运行要求,将启动运行次序排列好,原理图要能反应启动顺序,如果有自动控制比如温度压力信号还要将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可进行切换。总的控制是一套完整的顺序启动控制。而每台电机的控制是基本的控制,将基本控制组合在一起就形成完整的锅炉控制。
G. 立式淬火炉原理图
立式淬火炉原理图作为你是制造厂家的话只有出钱买了,如果你是用户那制造厂家会提供的。
H. 高频淬火 的详细原理
【高频淬火电源工作的原理】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工作,是指利用高频电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只是对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强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因而可获得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综合。又因是局部加热,所以能显著减少淬火变形,降减能耗。
利用感应加热设备,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正是因为高频淬火拥有上述这些特点,因而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广泛被采用。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