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简单的起保停电路。我不会
一定要注意安全 必须由电工操作 这可是3相电哦
Ⅱ 用单片机,PLC写起保停电路程序
^#include<reg52.h>
sbit X0=P0^0; //启动按钮
sbit X1=P0^1; //停止按钮
sbit X2=P0^2; //紧急停止
sbit Y0=P1^0; //运转指示灯
void main()
{
P1=0X00;
while(1)
{
Y0=(((~X0)|Y0)&X1)&(~X2);
}
}
Ⅲ 起保停电路
SB1=起动
SB2=停止
其中KM触点与KM线圈形成自锁= 保持
这就是起 保 停 电路的意思。
具体分析(以回下分析0=GND, 1=高电位)答:
初始状态:SB1常闭接地,P1=0,KM常闭,P2=0。 因P1,P2都等于0,则P点=0,KM不工作。
起动状态:按下SB1,则P1=1,因起动瞬间KM还是闭合到地,所以P2=0,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点P1=1,P2=0, 结果P=1,KM有电压差则开始工作。
保持状态:当松开SB1,将导致P1=0,但因起动,KM已经断开,则P2=1. 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点,P=1,KM还是在工作。 这就是你按启动就启动了,松开按钮还是保持起动。
停止状态:按下SB2,导致P1,P2都接地,那P=0, KM断电,KM触点闭合回复到初始状态。
Ⅳ 通常所说的起保停电路中在梯形图上怎样完成自锁和互锁
所谓自锁,就是复与输出元件线圈制同名的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通电后,其自身的常开触点闭合,即使按钮断开,线圈仍然接通。
所谓互锁,就是两个输出元件线圈同名的常闭触点互相串接在彼此的电路中,其中一个输出元件的线圈接通后,另一个输出元件的线圈必然断开。
Ⅳ 关于起保停电路的PLC梯形图
PLC内部CPU在处理寄存器的值时,碰到闭触点就会进行“取非”运算,所以对于动断触点电路图与梯形图正好相反就对了,即电路接闭触点的话,梯形图中用开触点;电路接开触点的话,梯形图用闭触点。
Ⅵ 求起保停电路实物连接
看下面图片。
Ⅶ plc起保停电路图原理
如图所示,启动按钮按下,X0为ON,Y0输出并自锁,保持输出,直到停止按钮被按下,X1为ON,断开Y0输出,并解除自锁。这就是最基础的起保停电路。
望采纳。。。。。。
Ⅷ 画出电动机启保停控制电路图,元件作用
断路器(QF) --控制总电源,当电路短路、过载时自动跳闸,切断主电源。保护设备安全。
断路器(FU) --控制保险,当控制电路短路时,会自动跳闸。断开控制电源。
接触器(KM)--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这里就是通过接触器控制电机。
热继电器(FR)--热继电器是由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按钮--起到接通或切断控制电路的作用。
热继电器组成结构:
它由发热元件、双金属片、触点及一套传动和调整机构组成。发热元件是一段阻值不大的电阻丝,串接在被保护电动机的主电路中。双金属片由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辗压而成。图中所示的双金属片,
下层一片的热膨胀系数大,上层的小。当电动机过载时,通过发热元件的电流超过整定电流,双金属片受热向上弯曲脱离扣板,使常闭触点断开。由于常闭触点是接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的,它的断开会使得与其相接的接触器线圈断电,从而接触器主触点断开,电动机的主电路断电,实现了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动作后,双金属片经过一段时间冷却,按下复位按钮即可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