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主要指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学模电和数电之前,你应该先学《电路分析》,注意,是《电路分析》,不是《电工》,电子专业不学《电工》与《机械自动化》的相关内容。
所以你应该这样:
1.先学《电路分析》,高中物理中有关于电路的内容,太简单了,这个是加强版。主要是一些KCL、KVL和叠加定理,以及一些电路网络的计算,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计算方法。
教材:《电路分析基础》上、中、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再学模拟电子线路,主要内容是二极管、三极管和运算放大器,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各种功能的电路与计算。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相同,各自都有补充一些自己的独特内容。
3.最后学数字电子线路,主要掌握集成芯片的外部电气特性,包括:门电路、逻辑器件、集成触发器、集成芯片的功能以及使用,还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的内容。
教材:《数字设计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按照1、2、3的顺序学下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教材的话,网上可以定购,上joyo网就可以了,送货上门,满方便的。
最后,如果你学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还觉得不过瘾,再介绍你两门课程:《高频电子线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再次强调,1、2、3是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基础,很重要的内容。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也不过如此。《高频电子线路》和《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是电子技术关于通信方面的专业内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关于微电子的、或者光电子的、或者物理电子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的分支方向了。
总之,你学完了1、2、3的内容,你就是已经超过了电子技术入门的水平了。
2. 射频电路基础的目录
1.1 射频电路的应用
1.1.1 无线电远程通信
1.1.2 雷达
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概念形成于20世纪初。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为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的电子设备。
各种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形式是一致的,包括: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还有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别在于它们各自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
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速度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原理。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雷达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非常复杂。通常可以按照雷达的用途分类,如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无线电测高雷达、雷达引信、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及防撞和敌我识别雷达等。
按照雷达信号形式分类,有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部压缩雷达和频率捷变雷达等。
按照角跟踪方式分类,有单脉冲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和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等。
按照目标测量的参数分类,有测高雷达、二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和敌
我识对雷达、多站雷达等。
按照雷达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的方式有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边扫描边跟踪雷达。
按照天线扫描方式分类,分为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等。
按雷达频段分,可分为超视距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
1.1.3 蓝牙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蓝牙,对于手机乃至整个IT业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概念。当蓝牙联盟信誓旦旦地对未来前景作着美好的憧憬时,整个业界都为之震动。抛开传统连线的束缚,彻底地享受无拘无束的乐趣,蓝牙给予我们的承诺足以让人精神振奋。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其程序写在一个9 x 9 mm的微芯片中。
例如,如果把蓝牙技术引入到移动电话和膝上型电脑中,就可以去掉移动电话与膝上型电脑之间的令人讨厌的连接电缆而通过无线使其建立通信。打印机、PDA、桌上型电脑、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蓝牙无线技术还为已存在的数字网络和外设提供通用接口以组建一个远离固定网络的个人特别连接设备群。
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s。时分双工传输方案被用来实现全双工传输。 使用IEEE802.15协议。
ISM频带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带,因此使用其中的某个频段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某些家电、无绳电话、汽车开门器、微波炉等等,都可能是干扰。为此,蓝牙特别设计了快速确认和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跳频技术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即一定的规律,技术上叫做“伪随机码”,就是假的随机码)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只有收发双方是按这个规律进行通信的,而其他的干扰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跳频的瞬时带宽是很窄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使这个窄带宽成百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干扰可能的影响变成很小。
与其它工作在相同频段的系统相比,蓝牙跳频更快,数据包更短,这使蓝牙比其它系统都更稳定。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的使用抑制了长距离链路的随机噪音。应用了二进制调频(FM)技术的跳频收发器被用来抑制干扰和防止衰落。
蓝牙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结合。在被保留的时隙中可以传输同步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以不同的频率发送。一个数据包名义上占用一个时隙,但实际上可以被扩展到占用5个时隙。蓝牙可以支持异步数据信道、多达3个的同时进行的同步话音信道,还可以用一个信道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每个话音信道支持64kb/s同步话音链路。异步信道可以支持一端最大速率为721kb/s而另一端速率为57.6kb/s的不对称连接,也可以支持433.9kb/s的对称连接。
1.1.4 射频识别
1.2 射频电路的非线性特点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和学习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
2.1.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2.1.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1.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中的能量关系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2.2.1 解析分析法
2.2.2 动态特性曲线——图解分析法
2.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2.2.4 负载特性
2.2.5 UCC、UBB、UBM对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2.4.1 直流馈电线路
2.4.2 输出匹配网络
2.5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功率合成技术
2.5.1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
2.5.2 功率合成技术
2.6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3.1 反馈式振荡的基本原理
3.1.1 平衡条件
3.1.2 稳定条件
3.1.3 起振条件
3.2 LC正弦波振荡器
3.2.1 L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构成原则
3.2.2 三端式振荡器电路分析
3.2.3 其他LC振荡器电路
3.3 RC振荡器
3.3.1 RC移相振荡器
3.3.2 RC选频振荡器
3.4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4.1 振荡器频率的技术参量
3.4.2 频率稳定度的表示方法
3.4.3 振荡器频率稳定原理和稳频方法
3.5 石英晶体振荡器
3.5.1 石英谐振器的物理特性和电特性
3.5.2 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
3.6 负阻型LC正弦波振荡器
3.7 振荡器中的寄生振荡和间歇振荡
3.8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3.9 Pspice仿真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4.1 噪声来源和特性
4.1.1 噪声来源
4.1.2 噪声特性
4.2 电路中元器件的噪声
4.2.1 电阻的热噪声及等效电路
4.2.2 晶体管的噪声
4.2.3 场效应管的噪声
4.3 功率信噪比和噪声系数
4.3.1 功率信噪比
4.3.2 噪声系数
4.4 射频小信号放大器
4.4.1 射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与组成
4.4.2 射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5 射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5.1 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4.5.2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4.6 S参数与放大器设计
4.6.1 S参数的定义
4.6.2 S参数的测量
4.6.3 放大器的S参数
4.6.4 用S参数设计放大器
4.7 宽频带小信号放大器
4.7.1 宽频带放大器的特点
4.7.2 宽频带放大器的设计要点
4.8 低噪声放大器
4.8.1 低噪声放大器的定义及特点
4.8.2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点
4.9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4.9.1 AT-32032晶体管放大器
4.9.2 NJG1106KB2低噪声放大器
4.9.3 AD8353宽带放大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5.1 调制的分类
5.2 调幅信号
5.2.1 普通调幅信号
5.2.2 双边带调幅信号
5.2.3 单边带调幅信号
5.2.4 残留边带调幅信号
5.3 振幅调制原理
5.3.1 非线性器件调幅
5.3.2 线性时变电路调幅
5.3.3 集电极调幅
5.3.4 基极调幅
5.4 振幅解调原理
5.4.1 包络检波
5.4.2 同步检波
5.5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5.5.1 MCl596调幅电路
5.5.2 MCl595调幅电路
5.5.3 二极管环形调制器
5.5.4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5.5.5 MCl596乘积型同步检波器
5.5.6 二极管乘积型同步检波器
5.6 :PSpice仿真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6.}混频信号
6.2 混频原理
6.2.1 晶体管放大器混频
6.2.2 场效应管放大器混频
6.2.3 双栅MOSFET放大器混频
6.2.4 差分对放大器混频
6.2.5 二极管混频
6.2.6 电阻型场效应管混频
6.3 混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6.4 接收机混频电路的干扰和失真
6.4.1 高频已调波与本振信号的组合频率干扰
6.4.2 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的寄生通道干扰
6.4.3 干扰信号与高频已调波的交叉调制干扰
6.4.4 干扰信号之间的互调干扰
6.4.5 包络失真
6.4.6 强信号阻塞
6.5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6.5.1 AD8343混频器
6.5.2 MAX9996混频器
6.5.3 中波调幅收音机变频器
6.5.4 SRA-1混频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7.1 调频信号和调相信号
7.1.1 时域表达式和参数
7.1.2 频谱和功率分布
7.2 角度调制原理
7.2.1 直接调频
7.2.2 间接调频
7.2.3 线性频偏扩展
7.3 角度解调原理
7.3.1 鉴频的性能指标
7.3.2 斜率鉴频
7.3.3 相位鉴频
7.3.4 脉冲计数鉴频
7.3.5 限幅鉴频
7.4 集成器件与应用电路举例
7.4.1 MC2833调频电路
7.4.2 双LC并联谐振回路斜率鉴频器
7.4.3 差分峰值斜率鉴频器
7.4.4 MC3335鉴频电路
7.5 PSpice仿真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8.1 ASK调制与解调原理
8.1.1 二进制ASK调制与解调
8.1.2 多进制ASK调制与解调
8.2 FSK调制与解调原理
8.2.1 二进制FSK调制与解调
……
第九章 反馈与控制
第十章 数字频率合成
参考文献
3. 各种通信电路基本上是由什么组成
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无源元件、有源器件和无源网络组成的。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频率特性是不同的。高频电路中无源线性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在电子技术领域,射频电路的特性不同于普通的低频电路。主要原因是在高频条件下,电路的特性与低频条件下不同,因此需要利用射频电路理论去理解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在高频条件下,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对电路的影响很大。杂散电感存在于导线连接以及组件本身存在的内部自感。杂散电容存在于电路的导体之间以及组件和地之间。在低频电路中,这些杂散参数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随着频率的增加,杂散参数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早期的VHF频段电视接收机中的高频头,以及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中,杂散电容的影响都非常大以至于不再需要另外添加电容。
此外,在射频条件下电路存在趋肤效应。与直流不同的是,在直流条件下电流在整个导体中流动,而在高频条件下电流在导体表面流动。其结果是,高频的交流电阻要大于直流电阻。
在高频电路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电磁辐射效应。随着频率的增加,当波长可与电路尺寸12比拟时,电路会变为一个辐射体。这时,在电路之间、电路和 外部环境之间会产生各种耦合效应,因而引出许多干扰问题。这些问题在低频条件下往往是无关紧要的。
4. 射频和微波电路
好专业啊!在现代社会,微波技术无处不在.移动通信,微波炉,那样离得开.还怕没好的工作吗!
5. 射频通信电路的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1无线系统发展概况
1.2通信系统概述
1.2.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1.3射频的频谱
1.4射频电路的特点
1.5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
1.5.1金属导体
1.5.2 电阻器
1.5.3 电容
1.5.4 电感
1.6射频系统的应用
1.6.1卫星通信系统
1.6.2GSM移动通信系统
1.7常用的射频微波接头
1.8分贝的概念
1.9LC谐振电路的特性
1.9.1 串联谐振回路
1.9.2 并联谐振回路
习题1
第2章传输线理论
2.1传输线
2.2传输线的集总元件模型
2.3传输线上波的传播
2.4无损耗传输线
2.5终端传输线
2.6终端传输线的特殊情况
2.7信号源和负载失配
2.8阻抗圆图
习题2
第3章噪声与非线性失真
3.1概述
3.2噪声的概念
3.2.1噪声的产生
3.2.2举例说明(以电阻热噪声为例)
3.2.3噪声的表示
3.3噪声源
3.3.1 电阻的热噪声及其等效电路
3.3.2散弹噪声
3.3.3 闪烁噪声
3.3.4爆米花噪声
3.4电路器件的噪声
3.4.1 双极型晶体管的噪声
3.4.2场效应管的噪声
3.4.3 电抗元件的噪声
3.4.4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输入噪声源
3.5噪声系数
3.5.1 噪声系数的定义
3.5.2 噪声系数与信号源电阻的关系
3.5.3 无源有耗网络的噪声系数
3.6等效噪声温度
3.6.1等效噪声温度定义
3.6.2等效噪声温度与噪声系数的关系
3.6.3噪声温度的测量
3.7多级线性网络级联的噪声系数
3.8非线性器件的分析方法
3.8.1非线性器件的描述方法
3.8.2参数线性化
3.9器件非线性的影响
3.10灵敏度与动态范围
3.10.1灵敏度
3.10.2动态范围
习题3
第4章低噪声放大器
4.1 引言
4.2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4.3二端口网络的噪声
4.4放大器件的二端口网络噪声参数分析
4.5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结构
4.5.1共源放大器
4.5.2共栅放大器
……
第5章功率放大器
第6章振荡器的设计
第7章混频器
第8章幅度调制与解调
第9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第10章射频锁相与频率合成器
第11章无线收发信机的结构
附录GC87手机射频电路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6. 请问<<射频通信电路学习指导>>电子版哪里有下载
7. 什么是射频通信
射频是指该频率的载波功率能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变的电磁场形式在自由空间以光速传播,碰到不同介质时传播速率发生变化,也会发生电磁波反射、折射、绕射、穿透等,引起各种损耗。在金属线传输时具有趋肤效应现象。
该频率在各种无源和有源电路中R、L、C各参数反映出是分布参数。因此说所谓射频RF(Radio Frequency)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发射无线电频率,一般常指几十到几百兆赫的频段,即VHF-UHF频段。而更高的频率,则称为微波。广义地说,在无线电频谱上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无线电波,其相应的波长范围是在1m~0.1mm;一般更具体的指1~30GHz频段,即波长在厘米范围的厘米波。频率更高的则称之为毫米波、亚毫米波段。因而,移动通信中的CDMA、GSM等系统所采用的800 MHz、900 MHz频段属于射频RF范畴,也即UHF频段(也可看作微波的低端);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工作频段就是在微波范围内。
8. 射频通信电路怎么学,好难好难
高频不好搞啊,分布参数的射频就更难啦。 大二电子类,那模电、数电、单片机都学过喽?要想往高频方向发展,那模电一定要学得很好,三级管的几十种参数性能要全背牢,运放要深入研究。至于射频,多少还要会用点单片机,射频一般就是用来通信啦
9.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射频电路工程师
我本身的专业不是学微波技术的,从事RF电路设计工作不到七年,可以说当初对如何学习射频技术根本就是没有方向的。如何学习RF技术,以前和现在都是我非常头脑的问题。那如何学好射频呢?我想必须从射频工作的具体内容说起。 射频工程师的具体工作内容 现在人力资源领域把有关微波和射频技术方面的工程师分为几个名称,一般可以从名称看出其需要的射频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比如,如果一个职位是微波工程师或射频工程师,而这个公司是做通信设备的,那么其工作内容应该是小信号的低噪声放大器、频率合成器、混频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单元电路和电路系统的设计工作;如果一个职位是射频工程师,而这个公司是做RFID的,那么要不就是做微带天线和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工作(900MHz以上的高频段),就是仅仅做电场天线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工作(30MHz以下频段);其它如手机企业,都是专向的手机射频工程师等。 电路系统分析,有些通信设备公司的项目中, 射频工程师需要负责对整个RF系统的电路进行系统分析,指导系统设计指标、分配单元模块指标、规范EMC设计原则、提出配附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等;2. 软件仿真 ,不管是ADS, MWO, Ansoft还是CST、HFSS ,反正你总得会一到两个仿真软件的使用吧。仿真软件不能让你的设计达到百分百的准确度,但总不会让你的设计偏离基本方向,起码它们在定性的仿真方面是准确的。所以一定要学会使用一至两种或更多种仿真软件,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让你能够定性的分析你的设计,误差总是有的,但是它能增强你的信心。5. PCBLAYOUT ,原理就好比理论基础 ,一万个应用可以只依据一个理论,几个产品也有可能只有一个原理图,只要它的布线不一样,好比手机,同一个手机方案很多公司都拿来设计,原理图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公司布出来的PCB板不一样,一个是外型不一样,一个是性能也有差异。性能的差异,其实就是PCB LAYOUT的差异。符合要求的PCB ,其布局与布线兼顾性能、外观、工艺、EMC等方面。所以, PCB LAYOUT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6. 调试分析,这个调试和生产调试不一样。生产调试是指令性的,研发产品的调试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试是一个总结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不是说通过调试来积累调试经验,而是通过调试来积累设计经验;很多问题可能在设计时没有被发现,那么通过调试发现以后,就知道以后在设计时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调试也是一个实践理论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调试过程来定性理解理论知识。7. 测试,其实测试是为调试服务的,调试是为设计服务的(设计是为市场服务的)。 射频工程师必须熟练使用各种射频测试仪器 如果可以,请你多亲力亲为,多做些基层工作,能自己焊的就自己焊接吧,你不可能调试的时候找人在你边上呆着给你换电容又换电感吧?所以,不要眼高手低瞧不起焊接的,有本事的自己焊接吧。 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天,不是你大功告成的第一天,而是你真正学习课本的第一天,是你检验课堂知识的第一天。很多朋友都希望毕业后马上进入一个好的公司,好的部门工作,想搞技术的第一选研究所,选到好公司的,想进公司中央研究部门,进到差一点的公司的也想起码得进一个开发部门工作;进了研究开发部门不要紧,很多朋友更想一来就只做研究 性的工作,一天到晚呆在电脑前面,上上网,找找资料 ,要不就是画两个原理图让LAYOUT工程师去画板,闲时写两篇文章发表一下。其实,这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走出一个公司后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少,或者在别人看来完全是技术混混的原因。为什么,他们忘了,技术的根本在于实践。所以,做技术工作的,不要轻视成天呆在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不要以为自己呆在电脑前面就比呆在仪器前面的同事高一等。其实,从根本上讲,他们才是真正的技术人员,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 对于刚进入射频领域的工程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实验室的技术员,这就是谦虚一点,姿态低一点;不管是别人设计的产品还是自己设计的产品,一定要每个电阻电容电感都知道它的作用,每一根走线的意义都要清楚,要知道为什么要用它为什么要这么走线,不要技浮于事,不要谈什么经验之谈,要脚踏实际;不是说经验是错误的,而是如果你真正的想取得进步,就要明白如果用经验解释一切不解,你根本就不会有进步。动手多一点,能够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动手何谈实践呢? 不求甚解。一听这话,很多朋友不高兴了,学一个东西就是要把它搞懂,你为什么要我不求甚解呢?当然,如果你真的天赋异禀,天资过人,对射频的东西对微波方程对电磁场电磁波是一听就懂,一看就知道答案,那不求甚解当然不适合你(也许你早就是射频方面的大师了)。如果我们都是普通的人,那么不求甚解在我看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为什么呢?我先来解释我说的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首先,不求甚解是遇到自己一时不明白的地方就跳过去,不要钻死胡同。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钻进一个牛角钻出点科学家来的,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戴着1000度近视眼镜的老学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实际的工程师的话,我建议你不求甚解,遇到自己一时不明白的地方就跳过去,不要钻死胡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看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接触的面会越来越广,好比看一本书,第一节的问题你看不懂,你如果一定要求解的话,你钻呀钻,也许一年你也只看了第一节,而那个问题依然不懂;而如果第一节有问题你不懂,问人也不得其所的话,放下来,看第二节,这样你看了两节内容,而不懂的只有一个问题,而且大多数时候,当你到后来的章节中你多半会解开前面不解的内容。所以,不求甚解的要求,说白了,就是别太钻了,要以量取胜(经验???),呵呵。2. 实验室啊实验室。这不是什么口号,而是真正的感叹。没听说过哪个不进实验室的人能学好微波、射频的。为什么要进实验室,不是要你去做一般的指令性的实验工作,而是要你做些研发性的实验。什么叫研发性的实验?首先,测试不叫做实验,如果不测试也不叫实验。研发实验是要按计划对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结果进行验证,测试是其手段(所以要懂仪器啊)。很多人也进实验室,可是他们每天就是把同一个产品测试一百遍,也不总结,也不分析,所以他们不进步也可以理解。比如一个天线匹配电路,你可以通过不同匹配方式测试分析它对于总辐射功率,对总全向接收灵敏度的不同影响分析出来,你也就知道以后怎么样的天线,相对比较合适的匹配形式是什么样的,而不必要去一个一个试了。3. 工作笔记,可能现在很少人会做工作笔记了,反正我以前是很喜欢做工作笔记的。就是同一个现象和结论出现一万遍,如果你不做记录,你也很难说你就变成了自己的。写写就可以变成自己的吗?是的,我肯定的说是的,它就变成了你自己的,起码什么时候你需要证据了你可以拿出来说明,什么时候你不知道怎么证明一个现象了,你可以拿起它来证明。工作笔记怎么做?它可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的记日记,一个实用的工作笔记或者会充当一个数据记录本,或者是公式和数据的对比记录,或者是些测试方法的记录,或者是不同设计方案的对比结果,或者你是对某些理论的理解总结,或者是你对某些案例的记录,或者. 反正很多或者,对了,要注意图文并茂呵。记得了,要记工作笔记啊,一定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