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学中怎样用节点法
首先用一个电路图举例(看图): 这个图一看肯定不知道是串联还是并联 吧?这时就要用到节点法了。其实节点 法就是用来判断电路时并联还是串联 的。下面跟着我的步骤做。 1.在电源正极处标记a(大写小写都可 以,汉字都行~),在电源负极处标记 b。 2.任意移动a,让a顺着导线上任意移动 (记住在导线上移动!别在纸上瞎动 啊),但是记住当a遇到电阻 (R1,R2,R3)时不能跨域电阻移动到电 阻的另一端。这样在a停止的地方标记 a(或者你认为重要的地方都标记a), 记住一定要全面,a能走的地方一定要 走! 3.确定a能走过的地方都走过以后,用 同样的方法移动b。这样一来,你应该 能看见R1,R2,R3的两端分别都有a和b。 4.接下来就是判断了:如果每个用电器 两端都有a和b,那么这个电路就是并联 的。如果若干个用电器中,只有一个用 电器一端有a,另一个用电器一端有b, 那么这个电路就是串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节点法了~~简单吧?这个 方法非常常用,一定要掌握,只要掌 握,物理电学看电路图这方面你就没问 题了。这个方法就是用来判断并联和串 联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B. 电路分析 节点法与网孔法
以1欧上端为参考点,
Va=40v.......(1)
b: (1/12 + 1/4 + 1/6)Vb - Va/12 - Vc/6=0,6Vb-Va-2Vc=0,3Vb-Vc=20......(2)
c: (1 + 1/6)Vc - Vb/6=-2,7Vc-Vb=-12......(3)
(2) + (3)x3 20Vc=-16,Vc=-0.8v;1欧消耗功率=0.8x0.8/1=0.64w。
C. 电路 节点方程
(1/0.5 + 1/2 + 1) * V1 - V2/1 = 2/1
3.5V1 - V2 = 2 (1)
(1 + 1/2) * V2 - V1/1 = 1 - 2/1
1.5V2 - V1 = -1 (2)
节点电压法是以流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列方程的,基本规则如下:
自电导之和乘以节点电压,减去互电导乘以相邻节点电压,等于流入节点的电源电流代数和。
自电导:只要电阻的一端在节点上,电阻的倒数就是电导。
互电导:电阻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
电流源内阻无穷大,电导为零。
受控源只是参数受激励源控制,其电源属性不变。
http://wenku..com/view/1a26938d8762caaedd33d4bc.html
D. 初中物理电路节点法
电流从正极出发,从干路到支路的第一个分开电流的点作为a节点,最终全部汇版聚于主电路流向负极的点作为节权点b,在a,b之间的各条支路分别画成标准的形式,注意干路上的用电器还是在干路上,不要更改。当然了,图示题目也可以用等势法。
E. 电路图中的节点法究竟是什么样的用具体的图解释一下
我详细地讲一下吧。
节点法是最基本的电路分析法之一,另一个是网孔分析,一般的电路书籍都会讲到(初中电路为什么没讲到我就不知道了)。应该将这是一个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们的教材往往喜欢故弄玄虚,讲这技巧那技巧的)。
应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电压,进而就出各支路电流。
节点法,全称节点电压法,此法的应用本身是十分简单的,但要先知道一个定律,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英文KCL),即对于电路中的任何节点,流入其中的总电流等于流出它的总电流。这个都是简单的代数关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这么简单,要轻松地接受它。
至于什么是节点,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元件相连接的点(看图,a,b,c,d点)。
有了这些知识,应用节点法就很简单,其步骤如下(看图):
1)找出公共节点,设其电压为0。公共节点的选取一般选连接的元件最多的那个点,初中的话,一般就是电源负极了,如图中的d点。
2)选了公共节点后,就设其他的节点电压依次为v1,v2,v3,...。
3)标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方向。这个是可以任意去标的,想怎么标就怎么标,但是要注意了,标了之后,如果最后计算的结果是正值,那么实际电流方向就是你标的那个方向;如果是负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习惯性的是从电源正极往负极方向标箭头(你不这样标,也没关系的,反正要看最后的计算结果)。图中我按习惯标了I1,I2,I3,I4,I5
4)标了电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对每一个节点应用KCL,图中有三个节点a,b,c要用,d点不用,它是公共节点。
对节点a:V1=12V
对节点b:(v1-v2)/2=(v2-v3)/2+v2/2
对节点c:(v2-v3)/2+(v1-v3)/2=v3/2
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来之后,你就可以计算各个电流了,这个根据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数学上是很简单的,但要真正理解这种方法,是需要花点心思想一想的。这种方法应付初中的任何电路难题,都搓搓有余了。
PS-关于公共点:公共点设的电压为0,这并不意味着其实际电压为0,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聪明的你,也许看出了,解出来的各个点的电压值是相对于公共节点d的差值,是个相对值,这是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假如你解出来v2=6V(我没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设),而公共节点实际电压为10V,那么b点实际电压就是16V,明白了吧(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这个电路可能是一个大电路的一部分,而d点可能是大电路中的一个点而已)。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就是通过设一个公共0电压,简化了计算。
但无论如何,各个元件中的电流是不变的,因为计算电流时,是要用到元件两端的电压差。
F. 电路 节点电压法
按受控电压源标示的参考极性,Un2=+0.5ux。
G. 电路中的节点法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怎么用
时间太长具体记不清楚了,你只要记住一点:电路中每个结点,流向结点的电流和流出结点的电流大小相等。
换言之,每个结点的电流矢量和为零
H. 电路中的节点法(初中的)
举个例子:一根绳子,二个头部都系着一个瓶子,你可以在这段绳子的任何部分拉,都可以把把两个瓶子拿到手里。导线好比绳子,除了两个头部都没有其他的物品,你的手好比一个节点,可以把没有障碍的绳子两头的物品拿在一起。说白了就是一种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