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不是相当于短路吗,怎么还能分压哪位前辈解释下
电容只能说可以通过交流电,通过的原理就是电容的反复充放电(这个时候有电流产版生,但是权并没有被消耗掉,损耗暂时不计),这样家里的有功功率表是不会走的。
那么,既然是电容的充放电,就应该知道,容量越大,充电电量和放电电量就越大,接在交流电里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虽然有电流产生,但是,由于刚才说过,电容只是进行了充放电的过程,而没有把这些电消耗掉,因此不会产生热量。而电阻就不一样,电阻会把电消耗掉而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在直接对交流电进行降压整流(不通过变压器隔离)的电路中,电容比电阻更合适。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电流计算公式:I = 2πfCU
I=电流A,π=3.14159,f=频率HZ,C=电容F,U=电压V
如,把一个1UF(注意耐压要大于交流250V)接如220V交流电,那电路中的电流为:
I=2*3.14159*50*0.000001*220=0.069A=69mA
『贰』 交流电通过电容 原理:
随电压增高时充电,电压降低时放电即:1/4Pπ时充电.1/2π时放电。3/4π时反向充电,π时反向放电。希望你满意.............................
『叁』 纯电容交流电路有什么特点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
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
整流: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肆』 电容在交流电的电路图中相当于什么
计算方法与电阻的计算方法相同。
只是要注意电容容抗的大小与电容容量的大小成反比。另外如果与电阻或电感一起使用,有时要考虑相位。
『伍』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电容:
一、电容的分类和作用
电容(Electric capacity),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
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电解电容。
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因此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
二、电容的单位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F (法),此外还有μF(微法)、pF(皮法),另外还有一个用的比较少的单位,那就是:nF(纳法),由于电容 F 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而不是F的单位。
他们之间的具体换算如下:
1F=1000000μF
1μF=1000nF=1000000pF
三、电容的耐压 单位:V(伏特)
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这是电容的重要参数之一。普通无极性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极性电容的耐压值相对要比无极性电容的耐压要低,一般的标称耐压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四、电容的种类
电容的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五、特点
无感CBB电容 2层聚丙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 无感,高频特性好,体积较小 不适合做大容量,价格比较高,耐热性能较差。
电解电容 两片铝带和两层绝缘膜相互层叠,转捆后浸泡在电解液(含酸性的合成溶液)中。 容量大。 高频特性不好。
电解电容其作用是: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储能: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
1uF/100V,0.1uF/100V,0.01uF/100V,0.0033uF/100V。以上为无感CCB电容。作用如下: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滤波:将整流以后的锯齿波变为平滑的脉动波,接近于直流。
『陆』 电容为什么能通过交流电
交流电通过电容的本质是电容本身充电放电的反复过程!交流正半周时给电容的正极充电,负半周时给电容的负极充电。
因为交流电本身的值时刻变化,所以电容上的电压时刻变化!电容有存储电量的作用,当外电路电压小时它放电给外电路!外电路电压大时,就给电容充电!而直流电没有电压变化,所以不能通过电容!电容的英文名为“Electric Capacity”,通常用字母“C”表示,顾名思义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电容一般是由两个彼此互相绝缘但又靠近的导体,如金属板或金属箔组成。这两个导体又叫做电容的两极,中间的绝缘物质叫介质。将电容的两极分别接在电路的正、负极上,过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两个引脚间就会有残留电压,这样电容就储存了电荷,这个过程称为充电。与之相反,电容向电路释放电荷的过程,称为放电。由于电容在充、放电过程中才有电流流过,充电过程结束后,电容是不能通过直流电的,因此,电容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特性。
『柒』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不是相当于短路吗,怎么还能分压
电容只能说抄可以通过交流电,袭通过的原理就是电容的反复充放电(这个时候有电流产生,但是并没有被消耗掉,损耗暂时不计),这样家里的有功功率表是不会走的。
那么,既然是电容的充放电,就应该知道,容量越大,充电电量和放电电量就越大,接在交流电里的电流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虽然有电流产生,但是,由于刚才说过,电容只是进行了充放电的过程,而没有把这些电消耗掉,因此不会产生热量。而电阻就不一样,电阻会把电消耗掉而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在直接对交流电进行降压整流(不通过变压器隔离)的电路中,电容比电阻更合适。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电流计算公式:I = 2πfCU
I=电流A,π=3.14159,f=频率HZ,C=电容F,U=电压V
如,把一个1UF(注意耐压要大于交流250V)接如220V交流电,那电路中的电流为:
I=2*3.14159*50*0.000001*220=0.069A=69mA
『捌』 交流电怎么通过电容
电工基础知识:交流电到底是怎么样通过电容的,怎么样来给电容充放电?相信几乎所有的电力作业人员都接触过这个问题。
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完全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交流电本身的特性和电容器对电荷的存储功能。注意,这里所说的通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压把电容器击穿直接从两极板过去,而是一种微观上的导线中有电流流动的表现而已,因为在电流的定义中,只要导线中有电荷在流动,那么就存在电流;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交流电到底是怎么通过电容器的。
1:根据电容器中电流与电压变化率的关系,即i=C(/dt),可以看出,通过电容的电流与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只要电压变化的非常快,那么导线中就会有强大的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当我们采用大小和方向随时间都变化的交流电时,就能满足这个条件。
2:在交流电的前半个周期时,电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电容充电,但电容的最高电压不会超过交流电的峰值,于是当交流电的电压幅度下降到小于电容最高电压时,电容就会放电,形成放电电流;
3:此时交流电压继续下降,当方向变为负半周时,电容又开始反向充电,充满电后又开始放电,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充电和放电,导线中就会有变化的电流通过,但是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并没有被击穿,电容器相当于只是充当了一个临时电源的作用,在电路中起着存储电荷的作用。
而直流电就不能通过电容器,因为直流电不随时间变化,电容器充满电后和外电压保持平衡。当交流电的频率非常高时,容抗Xc=1/2πfc非常低时,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挡作用就很小,频率越低,阻挡作用就越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高频,阻低频”,“隔直流,通交流”。
『玖』 电容与一个交流电源串联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电路如何实现通路的吗
要看具体用在什么位置。
如果是单相电机的话,电容在这里的作用是提供启动转矩。如果是并版联一个电阻之后权直接接负载的话,作用就是降压。
电容的性质是通高频,阻低频(LS错了,电感才是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会产生容抗,容抗会抑制电流和电压,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效率比纯电阻降压高,但比变压器低,而且整个电路是非隔离的。
如果是在风扇电机上的,那电容的作用就是配合启动绕组产生电机启动所需的启动转矩。
风扇电机上有两个绕组,一个是主绕组,一个是启动绕组。
单相电机是无法自行启动的,你可以把风扇的电容拆了,再开风扇(控制在10秒内),风扇是不转的,你用手拨动扇叶的时候风扇才转,但转速相对低一点。
启动绕组和主绕组是并联的,启动绕组上的电容可以使启动绕组和主绕组得电的时间存在差异,这样可以产生一个不平衡的磁场,电机就启动了。
原理是电容在接上电源的时候必须先充电,充电的时候电流很大,电压会被拉低,等到电压上升的时候,主绕组已经比启动绕组先得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