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村一般去什么地方哪购买家用电器
乡镇上就有卖家电的,不用专门跑到市区去买。
㈡ 求农村家电市场环境分析
农村家电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开拓农村家电市场,必须分析其消费水平、消费环境及消费行为,需要政府和企业从多方面作出努力。 农村市场是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电产品来说,1996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22.9台,洗衣机20.5台,电冰箱7.36台,比城镇居民的拥有量分别71台、70台和61台。据估算,要使2亿户农民家庭家电产品的普及率达到1995年城镇居民的水平,需要彩电1.53亿台,电冰箱1.28亿台,洗衣机1.51亿台,收录机0.93亿台,可实现1万亿左右的工业产值。由此可见,城镇近乎饱和的家电市场在农村蕴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家电市场分析 相对城市居民,农村消费者是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消费群体。企业开拓农村家电市场,必须分析其消费水平、消费环境及消费行为。 1 农村家电市场消费水平分析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26元,按1985年价格折算为653元,比1985年城镇人均生活费收入685元仅差32元;1996年末,我国农民储蓄存款额为7670.7亿元,人均年末887元,折算成1984年末价格为276元,接近城镇居民人均年末存款余额323元的水平;至1996年底,除洗衣机外,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基本上达到甚至超过1985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另外,从现期收入与家用电器的价格比值来看,城镇居民彩电普及率增长最快的3年(1988———1990年)中,人均收入与彩电价格的比率平均为1∶1.8左右,而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均收入与46厘米彩电平均价格之比为1∶0.96,已经大大高于城镇普及彩电期限的比值。 但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品市场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就家电市场来说,西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东部少数地区,基本上处于温饱型消费水平,还不能形成消费家电的热潮;中部大部分地区,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基本上处于温饱型到小康的过渡时期,开始消费洗衣机、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东部部分地区,中西部少数地区开始小康型消费,开始消费大屏幕彩电或家庭影院等高档家电产品。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已基本具备形成消费家电热潮的实力,但地区的购买力水平呈现明显的层次性。 2 农村家电市场消费环境分析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新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落实,政府对农村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和农村电网的投资改造,农村的消费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家电市场的消费环境差,已成为制约农村家电市场进一步扩展的瓶颈因素。主要表现在:(1)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有些地区电价过高或供电不稳定,有些地区接收不到电视信号或电视收视不清;(2)农村商业网点奇缺,没有建立起与农村市场特点相适应的营销体系;(3)由于销售网点小而散,管理难度大,企业在农村的售后服务更为缺乏,普遍存在着修家电难的状况;(4)农村市场消费者获取产品方面的信息不足,厂家传播信息的媒体选择不当或形式不适合农民消费特点。 3 农村家电市场消费行为分析 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对产品的购买一般要求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价格适中、使用方便;二是农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时间性,一般在节日或家庭喜事时购买家电比较多;三是农民积累性消费的特点突出;四是农民消费具有可诱导性;五是农民消费的趋同性和从众心理突出。目前大多数家电企业一直把产品生产、开发和销售重点定位在城市,造成产品性能、价格定位、产品分配、促销措施等不适应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如彩电行业,生产企业针对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好几次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却没有几家企业愿意去研究彩电的市场细分,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性能,生产直接导向农村居民的、符合农民消费行为特点的电视机。 开拓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 开拓农村家电市场,需要政府和企业从多方面作出努力。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 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农民需求的变化,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质量稳定、价格适中的家电产品。目前,大多数家电企业的产品性能和价格定位一味侧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如各种名牌彩电很受农家欢迎,但因价格过高,功能过多过杂,不适应农村的消费水平和使用习惯。因此,家电企业必须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视农村居民为理性消费者,详细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比如彩电企业在开发适应城市市场需求的大屏幕、多种功能产品的同时,也应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即简化功能,增强抗变压性,增设配套室外天线等,以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 2 深入进行市场研究,运用市场细分技术,选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从事各种营销活动。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特点,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以整体农村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而只能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找准所要服务的顾客群,针对目标市场的特点从事产品开发、定价、分配、促销等营销活动,以增强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家电企业在广告媒体的选择,广告内容的设计和表现等方面,应增强与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融合性。 3 积极建立健全农村营销网络,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促销方法开拓农村市场。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潜力,厂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建立健全农村营销网络,如设立经销部门,与城市名店合作开设经营机构,与乡镇的或县城的商业机构联办经营机构或委托它们代理经营。也可以利用目前已经开展的“大型商场异地联保、联修、联换”渠道,民工在打工城市买单交货,家乡凭单提货。为了促进农民的消费,企业可以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促销办法,诸如展览会、演示会、广告、分期付款销售等。企业也可以通过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开办专栏,固定播出时间,向农村居民传播商品信息,以指导和促进消费。 4 加强售后服务。由于农村消费者分布比较分散,企业广泛设立售后服务网点的成本太大,所以一个县可以选择一至两个比较合理的地点设立售后服务网点,主要从事家电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从事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顾客导向意识,吃苦耐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农村的售后服务工作。 企业活力<1998.12> 吴本东
㈢ 农村家电市场论文
楼主,你要的是毕业论文吧,那我给你篇参考的毕业论文吧,在的hi我,好的加分。
㈣ 家用电器是怎样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以前烧水洗澡,要烧好几壶,等的还很久,现在有热水器,一开就是热水。以前冬天冷的要死,夏天热的睡不着,现在空调让你冬暖夏凉......家用电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啊,自然就普及了。
㈤ 中国内地是什么时候才普及家用电器的
无忧小辈 现在都没有普及
㈥ 当今农村家用电器有那些比较经济实用的比如太阳能,水冷空调等等。。。。
不知道你说的农村是什么水平的,但是我们那里就是洗衣机、电饭煲。像空调、太阳能,这些也有,但是只有其中一部分有,相对与空调来说,太阳能比较多,空调实在是太费电了…………
㈦ 家用电器有哪些发展史
简史 家用电器问世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被认为是家用电器的发祥地。年,美国T.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家用电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美国E.理查森发明的电熨斗投放市场,受到普遍欢迎。电熨斗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当时仅在夜间供电的传统并促使其他家用电器相继问世。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的家用电器工业发轫于电熨斗。1907年,具有现代产品雏型的吸尘器问世。1910年,电动洗衣机和压缩机式家用电冰箱相继问世。1914年电灶出现。1930年,房间空气调节器问世。1937年,全自动洗衣机研制成功。从此,电气类产品的产量迅速增长,品种不断增加和更新。
19世纪末,爱迪生效应的发现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为电子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95年,意大利G.马尔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促成了无线电话和无线电广播的出现。1904年,英国J.A.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电子管。1906年,美国L.D.福雷斯特发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极电子管。之后,四极管、五极管、更多极的电子管和复合管相继问世。电子管作为第一代的电子器件,在晶体管发明以前的近半个世纪里,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为收音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年,第一个定时播发语言和音乐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在英国建成,次年,在美国的匹兹堡又建成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1923年和1924年,美国V.K.兹沃雷金相继发明了摄像管和显像管;1931年,他组装成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约在30年代末,英、美先后开始了试验性的电视广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广播便在各国逐渐普及。1954年,美国采用NTSC制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1963年和1966年,联邦德国、法国分别确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电视制式。1898年丹麦人发明了磁性(钢丝)录音机,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了磁带录音机,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普及。
50年代电子工业和塑料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晶体管的发明应用,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技术时代,出现了巨大的飞跃,使家用电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推动着家用电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批高技术型的家用电器相继出现。
分类 家用电器的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家用电器分类法。目前,主要有按产品功能与用途和按产品电气工作原理分类的两种方法。后者将家用电器分为制冷、电热、电动、电子电器4类,这种分类并不很完善。按产品功能与用途分类较为常见,但具体分法各国有异,大致分为8类。
①制冷电器:又称冷冻电器。用于物品(主要是食物)的冷冻、冷藏,包括家用冰箱、冷饮机等。
②空气调节电器:简称空调电器。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流动、温度、湿度以及清除空气中的灰尘,包括房间空气调节器、电扇、换气扇、冷热风器、空气去湿器等。
③清洁电器:用于织物清洗、保养和室内环境与设备的保养,包括洗衣机、干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地板打蜡机等。
④厨房电器:用于食物配制、烹调及厨房卫生,包括电灶、微波炉、电磁灶、电烤箱、电饭锅、洗碟机、电热水器、食物加工机等。
⑤电暖器具:用于生活取暖,包括电热毯(垫)、电热被、电热服、空间加热器。
⑥整容保健电器:用于理发、颜面清洁和家庭医疗护理,包括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整发器、超声波洗面器、电动按摩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等。
⑦声像电器:用于家庭文娱生活,包括电视机(见电视接收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组合音响等。
⑧其他电器:如烟火报警器、电铃等。
有的国家将照明器具列为家用电器的一类,将声像电器列入文娱器具,而文娱器具还包括电动电子玩具;有的国家将家用煤气器具(包括燃油器具)和太阳能器具也列入家用电器内。美国采用混合分类法,将家用电器分为大件器具类、小件器具类、空气调节器具类、家用电子消费器具类、办公器具类、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器具类、售货及钱币器具类。
产品基本要求 主要有安全、实用、可靠、新颖、耗能少等。
安全 家用电器使用广泛,且使用者不一定具备电学知识,故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要求电器在发生机械或电气故障时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多数国家颁布了家用电器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有些国家还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颁布了家用电器的安全规则。中国规定家用电器的国家标准等同或等效采用IEC的安全规则。
实用 实用性是家用电器的基本特征。产品应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做到使用者不需具有专门技能也能正确使用。
可靠 可靠性是反映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家用电器产品可靠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实行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新颖 家用电器具有美化家庭的特点,因此应具有装饰性。产品造型和外观不仅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审美志趣,并且要体现出结构的科学性、选材的合理性及工艺的先进性。
耗能少 提高家用电器的效率指标,降低能耗是家用电器主要生产国家长期努力的方向。美国1975年12月制订的能源政策和保护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对 14种耗能多的家用电器规定了最低能耗效率标准。日本于1979年6月颁布了合理使用能源法,对耗能多的电冰箱、空调器的能耗效率确定了判断标准,并规定在特定产品上设置能耗效率标记,以便于消费者选择。
普及率 家用电器普及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通常,国民总产值高、人均收入高、人均耗电量大的国家,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也高(见表)。 发展超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化 广泛采用电脑控制,提高家用电器的智能化程度,表现出更富有时代性。装有声音合成和声音识别系统的家用电器,将可以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家庭机器人已经问世。
自动化 多种自动化的产品如洗、漂、烘全自动化的家用洗衣机,能自动烹调的微波炉等已相继问世。将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相结合的家庭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使未来的家庭实现在家工作、在家上学、在家购物、在家医疗。这种家庭生活的高度自动化,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人类文明的新标志。
塑料化 家用电器使用塑料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经济性,适合大批量生产。家用电器塑料化将会更快发展。
节能和多种能源利用 家用电器节能技术研究已取得明显的进展。电冰箱在高效压缩机、低导热的隔热层、改进制冷剂、合理的制冷系统匹配方面不断发展,耗电量大幅度降低。利用多种能源的吸收式冰箱亦有新的发展,产量迅速增加。节电效果最有前景的途径是在家用电器上应用微电子技术和太阳能,如高性能大容量的太阳能电池研制成功,太阳能家用电器将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㈧ 七八十年代在农村唯一的家用电器,现在有多
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风扇,吹风机,电熨斗,还有那个手电筒,
㈨ 现在农村家庭都普及了那些家用电器
彩电,洗衣机,电磁炉,电饭锅,手机,摩托车,电冰箱,饮水机,
㈩ 家用电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送到农村
还没有物流公司送到农村,你可以选择离家最近的物流发货,达到后由家人去取或再找摩的送到家。我都是这样的。乡下人用物流的少,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