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单叙述反接制动的工作原理
反接制动是在电动机切断正常运转电源的同时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使之有反转趋势而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矩的方法。
反接制动用在需要快速制动的场合。如加工机床要减少工人换工件的辅助时间,就要求机床能快速停下来。反接制动原理简单,制动力大,冲击也大,在转速很接近于0时要及时切断电源,不使其反向启动。
在精密机械上是不应该使用的反接制动,因为经常的冲击会破坏机床精度。能耗制动制动平稳,制动时间较长,冲击小。能耗制动时,电枢要串入一只电阻,以控制制动电流(制动力矩)的大小。其它场合也可以类比应用。
(1)反向制动电路扩展阅读:
如果在C点时,电动机的转矩大于负载转矩(绝对值)而没有切除电源,则电动机在电磁转矩作用下将反向起动,作为反转的电动机运行。如图中的T点。
对于频繁正反转的电力拖动系统,常采用这种先反接制动停车,再反向起动的运行方式,达到迅速制动并反转的目的。对于要求准确停车的系统,采用能耗制动较为方便。
电动机拖动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运行。电枢支路突然串入较大的电阻,则工作点A→B→C→D,D点位于第iv象限,转速为负,电磁转矩为正,属于制动运行。
在C点后,负载转矩大于电磁转矩,转速反向,感应电势也反向,所以称为电势反接制动。这种运行方式通常用在起重设备低速下放物体的场合。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起制动作用,限制了重物的下放速度。
㈡ 电机正反转控制反接制动电路论文
电机正反转的控制也要论文?????
这个控制电路很简单吧??????????
㈢ 电动机反接制动电路图
将电动机来的三根电源线源的任意两根对调称为反接。若在停车前,把电动机电源反接,则其定子旋转磁场反向旋转,在转子上产生的电磁转矩也随之反向,成为制动转矩,在制动转矩作用下,电动机转速便很快降到零,称为反接制动。当然,在电动机转速降到零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否则电动机将反转,在控制电路中常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这个要求。
下图所示为单方向起动的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由于反接制动时,制动电流比直接起动时的起动电流还要大,因此在主电路中需要串入限流电阻R。
按下起动按钮SB1,接触器KM1得电动作并自锁,电动机直接起动,其动断触点KMl(8~9)断开起互锁作用。当电动机转速升高后,速度继电器的动合触点KS闭合,为反接制动接触器KM2接通做准备。停车时,按下复合停止按钮SB2,其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接触器KM1断电释放,其动断互锁触点KM1(8~9)恢复闭合,使KM2通电吸合,将电动机的电源反接,进行反接制动。电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当转速接近于零时,速度继电器的动合触点KS断开,KM2断电释放,电动机脱离电源,制动结束。
㈣ 电动机的反接制动过程与正、反转之间的联系
电动机的反接制动过程与正、反转之间的联系:
反接制动是电动机切断正常运转电源的同时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使之有反转趋势而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矩的方法。反接制动的实质:使电动机欲反转而制动,因此当电动机的转速接近零时,应立即切断反接转制动电源,否则电动机会反转。实际控制中采用速度继电器来自动切除制动电源。反接制动控制电路其主电路和正反转电路相同。由于反接制动时转子与旋转磁场的相对转速较高,约为启动时的2倍,致使定子、转子中的电流会很大,大约是额定值的10倍。因此反接制动电路增加了限流电阻R。其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改变相序进入反接制动状态,一般地,速度继电器的释放值调整到90转/分左右,如释放值调整得太大,反接制动不充分;调整得太小,又不能及时断开电源而造成短时反转现象。 反接制动制动力强,制动迅速,控制电路简单,设备投资少,但制动准确性差,制动过程中冲击力强烈,易损坏传动部件。因此适用于l0kw以下小容量的电动机制动要求迅速、系统惯性大,不经常启动与制动的设备,如铣床、镗床、中型车床等主轴的制动控制。
㈤ 并励直流电动机双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电路原理反向启动和反接制动的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启动是以调整直流电机转子或励磁绕组电压极性来改变电磁力作用方向来完成换向的,
㈥ 星三角启动,反接制动电路图
星三角启动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66e87fb78a6318e630add15a.jpg
反接制动电路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54093b24d31b82218744f99d.jpg
星三角启动、反接制动
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f27bbf8b70be3700c9fc7a4f.jpg
㈦ 在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中,为什么要用速度继电器,如果不用速度继电器,能不能实现反接制动
如果不用速度继电器,怎能判断电机转动已经停止而及时的停止制动,以防止电机反向起动?
㈧ 什么是反向电流制动
给电动机一个和当前运动方向相反的电流 使电动机产生相反方向的力来达到制动的目的。
㈨ 飞机反向制动器的原理
原理:
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我们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性,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流动的空气就是气流,一种流体,这里我们要引用两个流体定理: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
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
连续性定理阐述了流体在流动中流速和管道切面之间的关系。流体在流动中,不仅流速和管道切面相互联系,而且流速和压力之间也相互联系。伯努利定理就是要阐述流体流动在流动中流速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1.摩擦阻力——空气的物理特性之一就是粘性。当空气流过飞机表面时,由于粘性,空气同飞机表面发生摩擦,产生一个阻止飞机前进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决定于空气的粘性,飞机的表面状况,以及同空气相接触的飞机表面积。空气粘性越大、飞机表面越粗糙、飞机表面积越大,摩擦阻力就越大。
2.压差阻力——人在逆风中行走,会感到阻力的作用,这就是一种压差阻力。这种由前后压力差形成的阻力叫压差阻力。飞机的机身、尾翼等部件都会产生压差阻力。
3.诱导阻力——升力产生的同时还对飞机附加了一种阻力。这种因产生升力而诱导出来的阻力称为诱导阻力,是飞机为产生升力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其产生的过程较复杂这里就不在详诉。
4.干扰阻力——它是飞机各部分之间因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额外阻力。这种阻力容易产生在机身和机翼、机身和尾翼、机翼和发动机短舱、机翼和副油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