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拟电路。等效电路图如何画。求方法。比如这幅图
首先,一个导通的三极管(BJT)可以看成是以下模型。
基极(B)和射极(E)之间有一个等效电阻为(rπ),流过这个电阻的的电流为基极电流(IB),rπ的两端电压为vπ。
栅极(C)和射极(E)之间是一个压控电流源,控制参数为gm,控制电压为vπ,因此输出电流是gm乘以vπ。
2.1. 假如gm没有给,你可以理解为,此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栅极电流(IC),而(IC)是由 (IB)经放大过β倍。
2.2. 在压控电流源右侧并联一个等效电阻,阻值为ro,也就是输出阻值。换句话说,如果对BJT输入一个信号,那么你在输出口观察到的输入电阻就是ro,在I-V图上表现为曲线的斜率。
射极(E)的输出电流(IE)就是IB+IC,或者 IE = IC + IC/β,由于β通常比较大,因此IC约等于IE。注意的是,CE的压降在导通情况下一般是0.1V左右。
接下来是画等效电路图,换句话就是小信号图。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判断你的BJT是否达到工作点。如果是n类,电压需满足:C>B>E,p类型则反过来。
如果满足工作点,那么断掉所有的DC电源,电压源直接接地,电流源开路。所以+Vcc等于直接接地。
把BJT的模型换上去。rπ,压控电流源,ro等。
现在只剩下交流信号,用以前电路学的知识,欧姆定律,并联串联法则等去解电路。
Ⅱ 画等效电路图的方法,这个是个例子
做等效电路之前最重要的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求等效电路
如果你求得是等效电阻,那么电流表就可以等效为一根导线
Ⅲ 画等效电路图的方法
一般情况,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短路(用导线代替)。这样可以化减一部分简单电路,还有一种方法是将电路图用软导线代替,一般的电路图都是方方正正的,你可以将电源分开,将它变换从正极进入,负极流出的一条通路,并把它拉直。这样就好办了。向图中所说的题。按照上面所说,那么电路很明显是R1,R2,R3并联,A2测R1,R2电流A3测R2,R3电流,A1不用说是总电流。
Ⅳ 如何画等效电路图
这个还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电源的等效变换,电阻的等效变换(串并联,星三角),电桥的变换通常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对于二端口端口网络可以适用戴维宁,诺顿定理。
我的老师以前也说过我,不要老想着化简电路。电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化简的。常规的方法就行了。
不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水平,可以自学一下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那个是万能的。
Ⅳ 画出等效电路图并详解
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的桥式电路,左、右两个支路中 1Ω 与 2Ω 连接处的电位是时时相等。也就是说,下面的 2Ω 支路两端的电压差始终为 0,永远不会有电流流过,就像不存在一样。
所以,最下面的 2Ω支路可以忽略。
那么,就只剩下 左、中、右 三个支路连接在 两个端点 a、b 之间。因此,等效电阻 = 1Ω//3Ω//3Ω = 3Ω/5 = 0.6Ω
Ⅵ 画出等效电路图
Ⅶ 初中物理怎么画等效电路图啊急!
1、先根据实物图中元件的直接位置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再根据这个电专路图画出另属一个更规范的电路图。如果还看不出来,就再画,最后就会规范出一个标准的电路图。
2、对于不规范的电路图,可利用“移点”或“移线”的方法变为规范的电路图。
注:移点或移线时,只能沿着导线移动,不能“越位”移动(即不能跨越电路元件移动)。
3、电路中,如果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则视为开路
4、元件的等效处理,理想电压表--开路、理想电流表--短路;
5、电流流向分析法:从电源一极出法,依次画出电流的分合情况。 注意:有分的情况,要画完一路再开始第二路,不要遗漏。一般先画干路,再画支路。
6、等势点分析法:先分析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关系,再依各点电势高低关系依次排列,等电势的点画在一起,再将各元件依次接入相应各点,就能看出电路结构了。
7、弄清结构后,再分析各电表测量的是什么元件的电流或电压。
Ⅷ 等效电路图的画法
1、元件的等效处理,理想电压表--开路、理想电流表--短路;
2、电流流向分析法:从电源一极出法,依次画出电流的分合情况。
注意:有分的情况,要画完一路再开始第二路,不要遗漏。
一般先画干路,再画支路。
3、等势点分析法:先分析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关系,再依各点电势高低关系依次排列,等电势的点画在一起,再将各元件依次接入相应各点,就能看出电路结构了。
4、弄清结构后,再分析各电表测量的是什么元件的电流或电压。
说明:2、3两点往往是结合起来用的。
Ⅸ 如何画等效电路图
根据导线上电势处处相等,可以用缩短导线的方法去找等势点,然后画出最简的等效电路图
Ⅹ 画等效电路除了节点法,还有哪些方法
等效电路图主要有下列这么几种:
1)交流等效电路
这一等效电路只画出原电路中与交流信号相关的电路,省去了直流电路,这在分析交流电路时要用到。画交流等效电路时,要将原电路中的耦合电容看成通路,将线圈看成开路。
2)直流等效电路
这一等效电路只画出原电路中与直流相关的电路,省去了交流电路,这在分析直流电路时才用到。画直流等效电路时,要将原电路中的电容看成开路,而将线圈看成通路。
3)元器件等效电路
补充一下:
不知道你们初中阶段是否完全理解和掌握了 "电势"这个概念. 注意, 我说的是“电势”,不是“电压”。如果掌握了 电势 这个概念,那么这道题目可以解决。没学电势这个概念的话,题目比较难。你可以通过 电压 = 电势差 来揣摩一下 电势 这个概念。
至于等效电路, 有三种可能性。我画图不方便,用语言叙述下。
给5个电阻编号,上面2个从左到右 记 R1, R2,下面2个从左到右记作 R3, R4。中间那个 记作 R5。
假设电流方向从左向右。R1 和 R3 左端的电势记作 U。R1 R2 R5 三者的交点记作 a, 该点处电势记作 Ua。R3, R4, R5 交点记作 b, 该点电势记作 Ub。R2 R4 右端的电势记作 0。
1)等效电路一
R1:R2 = R3:R4 情况下 (例如假设5个电阻彼此相等)
这时,R5 两端电势相同 Ua = Ub,换句话说, R5两端电压为 Ua - Ub = 0。R5 无电流通过。
这时, 相当于 R5 及其所在支路不存在。R1 R2 串联, R3 R4 串联, 然后再并联。
2) 等效电路二
R1 : R2 > R3 : R4
这时 Ua > Ub, R5 中有电流通过,方向从 a 到 b。
从左向右,总电流 I = I1 + I3
然后 I1 又分为 I1 = I2 + I5
然后 I5 与 I3 合并,I5 + I3 = I4
然后 I4 又与 I2 合并, I4 + I2 = I
至于串并联关系,是复杂的混联关系。
至于整个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可以通过如下一系列方程求解
U - Ua = I1 R1
Ua - 0 = I2 R2
U - Ub = I3 R3
Ua - Ub = I5 R5
Ub - 0 = I4 R4
I1 = I2 + I5
I5 + I3 = I4
最后我整理出如下两个式子
U(R2 + R4) = I3(R3 + R4)R2 + I1 R4 (R2 + R1)
U(R2 + R4 + R5) = I1 (R2R4 + R2R5 + R1R2 + R1R4 + R1R5) + I3R4R2
把 I1 I3 看作未知数, 求解
然后 利用 R = U/(I1 + I3) 求出总电阻。
3)等效电路三
R1 : R2 < R3 : R4
情况与 2)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