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二极管的钳位有保护电路作用。
二极管钳位保护电路是由两个二极管反向串联组成的,一次只能有一个二极管导通,而另一个处于截止状态,那么它的正反向压降就会被钳制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0.5-0.7以下,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1、当二极管负极接地时,则正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导通将其电位拉下来,即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或零电位以下。
2、当二极管正极接地时,则负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截止,其电位将不会受二极管的任何作用。
3、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5v,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下。
(1)箝拉电路扩展阅读
二极管的电压与电流不是线性关系,所以在将不同的二极管并联的时候要接相适应的电阻。与PN结一样,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在二极管加有正向电压,当电压值较小时,电流极小;当电压超过0.6V时,电流开始按指数规律增大,通常称此为二极管的开启电压;当电压达到约0.7V时,二极管处于完全导通状态,通常称此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用符号UD表示。
对于锗二极管,开启电压为0.2V,导通电压UD约为0.3V。在二极管加有反向电压,当电压值较小时,电流极小,其电流值为反向饱和电流IS。
当反向电压超过某个值时,电流开始急剧增大,反向击穿,此电压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不同型号的二极管的击穿电压UBR值差别很大,从几十伏到几千伏。
❷ 箝位电路的作用
箝位电路常用于各种显示设备。在示波器和雷达显示器中用箝位电路对扫描信号进行直流恢复,以解决扫描速度改变引起荧光屏上图像移动的问题。它用于电视系统可使全电视信号的同步脉冲顶端电平保持为一个固定的数值,以克服由于失去直流分量和干扰等原因所造成的电平波动,便于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同步脉冲。
❸ 在线等,关于二极管钳位电路的分析
当R26、R27引来的电压过高超过5.7V时,D15便被正偏,使得多余的电流都流向低阻抗的+5V电源,从而维持D16正极电压不会超过5.7V,所以它负极电压不会超过5V上下。
不过此图两个箝位二极管都是多余,因为高阻的R26、R27限制了输入电流,即便有上万V的浪涌电压,产生的电流也超不过10mA,流经RJ7这个2k电阻电压降也不足20V,不会对LM339造成危险,何况还有C11抑制尖峰。如果有持续数十万V超高压输入,那也就无法用几个电阻、二极管来抵挡了,普通电阻安全电压也就能有几百V。
D18更属多余,因为LM339是比较器而不是运放,内部没有电压输出能力,高电平是由上拉电阻R11从Vcc引来的,怎么能指望电压能高过Vcc,然后由D18把它回送电源呢?
❹ 电路中的“钳位”是什么意思
那是因为电容器在充放电是储存电荷所致,而当输入电压小于0.7V是,二极管截止(相当于断开),电容电压无法形成放电回路。
❺ 什么是箝位电路
就是限制电路中某个连接点的电压不超出某个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附属电路。
❻ 箝位电路的原理
钳位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的,首先看电容,由于交变电路的频率很高,所以专这个时候电容上的电压在整属个过程中基本上是不变的。这个电压是什么值呢,看看右边的电路就可以知道,显然就是当二极管导通的时候比不导通的电流大,于是电容就会被充电到最大值然后就基本不变了。
于是整个电路就产生了直流分量。
❼ 上拉电路的原理。上拉电路是怎么上拉的它是怎样将不确定的信号箝位在高电平的
假设一个输入端需要一个低电平讯号来触发,为稳定这个运作正常输入端就加上拉电阻。相反的就加下拉电阻,如常见的npn三极管基极有电阻接地。又2v的电平输出加个上拉电阻应该不改变任何东西,只示乎这个上拉电阻对输入端有没有影响!
图2不需要上拉电阻了,因为R1就等如一个了,下拉都有=R2。
❽ 箝位电路的介绍
箝(qián)位电路是将脉冲信号波形的某一部分固定在一个选定的电平上,而使原信号其余部分的波形形状保持不变的电路。箝位电路可以使失去直流分量的脉冲信号恢复直流成分,故又称直流恢复器。
❾ 箝位电路的用例
图1是一个二极管箝位电路,图中电阻R远大于二极管D的导通电阻RD。假设:输入信号ui是从t=0时刻开始的一串矩形脉冲(图2),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RC远大于输入脉冲的间隔时间T2,t=0之前电容器C已充电完毕。输出信号u0的电平为EC。因此在t=0时输入第一个正脉冲,二极管导通,若充电时间常数τ1=RDC<T1/3,电容器很快充电完毕,输出信号箝位在EC电平上。在脉冲间隔t1~t2 期间二极管被反向偏置而截止, 其电阻值大于R。由于放电时间常数τ2=RC>>T2,电容器C上电压变化很小,输出信号跟随输入信号变化。同理,在第二个输入正脉冲到来时,二极管又导通,电容器又迅速充电,输出信号很快恢复到EC电平。t3~t4期间电路的工作情况和t1~t2期间的情况相同。此后,每个周期的电路工作情况完全和第二个周期(即t2~t4)的相同。根据图2,自t2之后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基本相同,只是其顶部被箝位在EC电平上。图2电路是利用充电时间常数τ1和放电时间常数τ2的不同,在电容器上形成一个能自动调整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恒定的电压来实现箝位工作的。改变电源EC的大小可以改变箝位电平的数值;将二极管反接,可实现底部电平被箝位的电路。图2波形的箝位电路只能使箝位作用发生在脉冲的顶部或底部。如欲对输入波形的某一中间电平进行箝位,则可采用具有控制脉冲的箝位电路。
❿ 有源箝位电路是什么样的啊
具体包括:一限流电阻、第一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一PMOS晶体管和一恒流源,其中内,恒流源和第二容NMOS晶体管、第一PMOS晶体管的尺寸确定了电路的箝位点稳定值。
钳位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的,首先看电容,由于交变电路的频率很高,所以这个时候电容上的电压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是不变的。这个电压是什么值呢,看看右边的电路就可以知道,显然就是当二极管导通的时候比不导通的电流大,于是电容就会被充电到最大值然后就基本不变了。
于是整个电路就产生了直流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