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零线的电路区别
零线(N):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专PE): 不用于工作属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并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㈡ 三相共零如果掉零产生回路的后果
你的意思是说,三相四线供电如果零线断了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吗?
如果断线会造成中性点漂移,会烧坏单相用电设备。
㈢ 在家用电路中共零有什么利害关系
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1.1保护接地的作用及其
局限性
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如果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接地,当设备带电部分某处绝缘损坏碰壳时,外壳就带电,其电位与设备带电部分的电位相同。由于线路与
大地之间存在电容,或者线路某处绝缘不好,当人体触及带电的设备外壳时,接地电流将全部流经人体,显然这是十分危险的。
采取保护接地后,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与人体两条途径流过。因为人体电阻比保护接地电阻大得多,所以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绝大部分电流从接地体流过
(分流作用 ),从而可以避免或减轻触电的伤害。
从电压角度来说,采取保护接地后,故障情况下带电金属外壳的对地电压等于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的乘积,其数值比相电压要小得多。接地电阻越小,外壳对地电压
越低。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承受的电压 (即接触电压 )最大为外壳对地电压 (人体离接地体 20m以外 ),一般均小于外壳对地电压。
从以上分析得知,保护接地是通过限制带电外壳对地电压 (控制接地电阻的大小 )或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来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保护接地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在该系统中,当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便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和保护接地、
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如果接地短路电流不能使熔丝可靠熔断或自动开关可靠跳闸时,漏电设备金属外壳上就会长期带电,也是很危险的。.2 保护接地应用范围
保护接地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对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农村低压电网和由城市公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用户由于不便于统一与严格管
理,为避免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用而引起事故,所以也应采用保护接地方式。在采用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凡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当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可能
带电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如变压器、电机、电器、照明器具的外壳与底座,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电力设备传动装置,电力配线钢管,交、直流
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等。 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 127v以下,直流额定电压
110v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以及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场所,交流额定电压 380v以下,直流额定电压
440v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除另有规定外,可不接地。1.3 保护接地电阻
保护接地电阻过大,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就较高,触电危险性相应增加。保护接地电阻过小,又要增加钢材的消耗和工程费用,因此,其阻值必须全面考虑。
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4ω。当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超过
100kva时,由于系统布线较短,保护接地电阻可放宽到 10ω。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 (沙土、多石土壤 ),保护接地电阻可允许不大于 30ω。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必须计算确定。
2 保护接零
2.1 保护接零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由于保护接地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就采用保护接零。即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金属导体与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当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就
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零线回路,而不经过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
源,以保障人身安全。其保安效果比保护接地好。
保护接零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系统。在该系统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都应接零。应
接零和不必接零的设备或部位与保护接地相同。凡是由单独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厂矿企业,应采用保护接零方式。2.2 重复接地
运行经验表明,在接零系统中,零线仅在电源处接地是不够安全的。为此,零线还需要在低压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进行接地;在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
或大型建筑物处,也要进行接地 (距接地点不超过 50m者除外 );或在屋内将零线与配电屏、控制屏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叫做重复接地。
如果短路点距离电源较远,相线——零线回路阻抗较大,短路电流较小时,则过流保护装置不能迅速动作,故障段的电源不能即时切除,就会使设备外壳长期带电。
此外,由于零线截面一般都比相线截面小,也就是说零线阻抗要比相线阻抗大,所以零线上的电压降要比相线上的电压降大,一般都要大于 110v(当相电压为
220v时 ),对人体来说仍然是很危险的。
采取重复接地后,重复接地和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构成零线的并联支路,从而使相线——零线回路的阻抗减小,短路电流增大,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由于短路
电流的增大,变压器低压绕组相线上的电压相应增加,从而使零线上的压降减小,设备外壳对地电压进一步减小,触电危险程度大为减小。
在无重复接地的情况下,当零线断线且在断线处后面任一电气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会使断线处后面所有接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均接近于相电压
(断线处前面接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近似于零 ),这是很危险的。
在接零系统中,即使没有设备漏电,而是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上就有电流,从而零线上就有电压降,它与零线电流和零线阻抗成正比。而零线上的电压降就是
接零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在无重复接地时,当低压线路过长,零线阻抗较大,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即使零线没有断线,设备也没有漏电的情况下,人体触及设
备外壳时,常会有麻木的感觉。采取重复接地后,麻木现象将会减轻或消除。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接零系统中,必须采取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大于 100kva,重复接地不少于 3处时,其接地电阻可不大于 30ω。零线的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直流系统除外 )。
㈣ 两个回路共用零线
共用零线没什么问题。但一个基本概念,在单相电路中,零线电流与火线电流内相等。所以既然两路火线容是10平方毫米,那零丝通过的是I1+I2 如果I1,I2相等。零线电流就是2倍。所以零线就必须是20平方毫米。
这里没有省线的理由。否则零过热损坏同样会造成故障。
㈤ 家庭电路,零线共用吗
这个分情况的。
如果没有漏电断路器的话,一户家庭的电路可以共用零线。
如果有漏电断路器,那么漏电断路器下面的零线不能与任何其它回路共用,否则只要用电漏电断路器就会跳闸。
㈥ 试用NPN型管组成一个共射放大电路,使之输入为零时输出为零。画出电路图,可以用一路电源也可用两路电源
一路电源的,静态工来作点时,此时自输入为零,输出由于有电容隔离直流,所以此时输出也为零(电路中没有交流)。图为阻容耦合电路,电容为耦合电容。当输入不为零时,此时输出的结果全部加在U0两端,这种电路相对比较好!
㈦ 12v电路能和220伏电路共用零线吗
你好:可以共用零线,无论交流12V还是直流12V的负极以及仪器仪表取样、检测信号都可以和220V交流电的零线作为公共回路或GND。
㈧ 共用零线电路问题
本题的用电原理如图;
不论怎样调换开关零线的位置,电表的火线和零线都会形成一个“电回路”,所以不会影响电表的“度数”及正确“计费”。
㈨ 电路问题,如图,这样共用零线有没有不良情况。
这样联接是可以的。不会受到影响。
因为电表内部的接线柱,两个零线也是直联的,并没有经回过内答部转变的。
电表是1 .3为进线 2 .4 为出线。3 .4之间本身就直联的是零线。
就怕电业部门不让你这么接。
㈩ 用NPN管组成一个共射放大电路,使之在输入为零时输出为零.电路图怎么设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