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路板电流

电路板电流

发布时间:2021-02-25 09:39:12

❶ 如何才能快速看懂电路板的电流走向

还是看图方便些,电流走向习惯于从高电位到低电位这样看,直接看PCB稍复杂就眼花缭乱了,所以有抄板一说。

❷ 请问谁知道PCB板中1MM宽的走线能过多大的电流计算公式是什么

有几点需要说明:
1、PCB通过电流的能力与线宽和铜箔厚度(有时候按照盎司来计算,也就是1平方米的覆铜板上的铜的质量,常见的有0.5oz,1oz,2oz,3oz,对应的铜箔厚度分别是18um,35um,70um,105um;现实中如果不说明,默认值是0.5oz,也就是18um,所以二楼的说法有误,常见的不可能有0.5mm那么厚,否则卖出来的电路板是天价了,应改为0.5oz还差不多)严重有关,你没有提出铜箔厚度,严格的说,这道题是没有答案的。
2、走线宽度、铜箔厚度与允许的电流强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计算公式,而是根据一张图上的曲线查出来的,而这条曲线是根据实验实测获得,网上有份资料叫:印制导线温升与导线宽度和负载电流之间的关系(pdf格式),里面可以参考。
3、根据2里面的资料显示,理论上,1oz电路板,1mm线宽的导线在通过2.3A的电流时,温升会达到10摄氏度。
4、网上经验公式:对于1oz的印制板,1mm线宽通过电流的经验值约为1A。但不是说2mm,1oz或1mm,2oz的板就能走2A的电流,因为这里是非线性的关系。
5、有些不怕烫的公司会按照1楼所说,1oz/1mm走3A的电流,不过个人不推荐这么做。
6、国防工业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关于电子电路抗干扰技术的书,里面提到载流量与线宽的关系,认为铜箔的载流量除了与铜箔厚度和线宽有关外,还与铜箔的散热情况有关,而这个散热情况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种类、数量、散热条件有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经验公式,对于1oz的电路板,线宽与电流关系经验公式选择0.15*W(A),W为线宽(mm),从这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1mm,1oz通过电流约0.15A。

❸ 电流大小对电路板有影响吗

当然有影响
一般电路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电路中电流大小决定线路板上的铜箔宽度
电路上长时间经过大电流的话容易是导线发热,甚至熔掉,很危险的。

❹ PCB板最大能承受多少的电压和电流

电压方面,220V的电压要求线与线的距离有5mm以上,24V的话在0.5-1mm以上就行了,电流方面嘛,是跟线路的宽度有关,一般按经验是1mm可以过1A的电流

❺ 怎么看电路板上电流的走向

电路板上电流的方向是看不出来的,只能测出来。都是从电位高处流向电位低处。如果一定要“看”就是积累一些经验就可以了,有一定的经验之后一看某个电路板,就能大致知道电流是从哪儿流向哪儿的了。

❻ 电路板 电流

电流在电路板上走金属导线。导线在印刷电路版上的颜色,没有统一标准。在有些电路板上,深绿色基底、浅绿色导线。

❼ 电路板通过的安全电流是多少

要看铜箔的面积了(还有厚度),估算一般的电路板铜箔线都在几百毫安以内,如果在几安培的话,可见到电路板铜箔很粗,并加有焊锡。

❽ 在电路板上怎么测电流

一般是把在路电阻脱开一只脚,然后把万用表打在相应电流档串接在电路中即可,提醒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当量程。

❾ 初学电路板,对最简单的电流和电压都不懂,该怎么学习

高等教育的《电工电子学》适合基础浅的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通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很多同学初学时面临了不少学习上的难题,而部分教师往往忽略掉一些应该强调问题,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起模拟电路就更加困难,很盲目。再加上本来这门课程内容比较多,国内很多教材又很难做到精致入微的讲解,而且很多编写者往往没有给整本书一个统一的主题,使得内容看起来很冗杂。在这里我谈谈我的建议,菜鸟们可以借鉴,大侠们希望能给予指点。

1 从电阻时代的稚嫩进入半导体时代的成熟

一般教材开头都是讲一些半导体物理的知识,让大家了解二极管,三极管作用的物理过程,相信大部分同学对这部分内容还是能明白一二的。作为设计电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的是什么?是这些元器件的I-V函数关系,而不要局限于每次看到三极管都去想物理过程,这样很浪费时间,而且方法很不科学。

2 从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出现了,我在这里强调一下

任何电路可用的分析方法:

KCL,KVL,节点电压法,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叠加原理,戴维宁,诺顿

尤其是叠加原理,太多的同学拿到我们的非线性电路里面去了,还有部分同学把线性电路中常用的短路判别法拿到非线性中,盲目的认为凡是元器件两端电压为零这个器件就被短路了。

大家还是笨一点,先用KCL,KVL把各个回路,节点认识清楚,搞清楚我们的一个回路中包含的哪些电压是在晶体非线性元件上,哪些是在线性元件上,再来回忆一下各个元器件的I-V特性,三极管有3个接头,有2种二端口元件的I-V曲线,大家一定要熟记,注意这2种曲线的区别和联系。有同学就问,如果用这种方法解电路那不就是要解很多方程,还是非线性的方程组?当然我们不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大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从老东西中跳出来。把问题的实质认识清楚。

3 学会用系统的观点来看电路

我们明确了电路中各个电流电压其实是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共同作用结果后就能明确的思考下一个问题,对于这样复杂的电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看?

其实这些电路图的画法就给大家一些提示,它并不像我们在电分里接触的那些---会把回路画完整,让电路结构更清晰,这种电路图是为了方便工程师设计而简化的,更具有工程上方便之处。

我给出的口号就是“以系统的观点看电路”

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模拟电路的同时已经接触到信号系统这门课程了,大家对系统可能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简单的系统1个输入1个输出..(我就不废话了)

大家注意我们工程上的电路图总有个参考点,就是把输入输出的数值反映到一个数域中,这样我们电路中电势差的输入输出不就成了系统中信号的输入输出了吗?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瞬态分析得到冲击响应或者阶跃响应这些来反映系统功能?再通过变换变换到变换域不就得到系统函数了吗?然后按照我们信号系统学的那些系统连接的方法不就可以把一个又一个子系统合成起来得到一定功能的系统了吗?

这样的思路是对的,但是在工程中远不是直接连起来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的系统之间并不能做到相互“绝缘”,我们的这些系统通通都是电路,如果练到一起肯定会有新的回路,节点产生,相互之间肯定会满足KVL,KCL约束关系,这样我们的问题就是要怎样减小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电分里大家已经接触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这些系统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引进就是为了让我们解决系统间的问题。相对电压信号,如果输入电阻大,那么取信号能力强,对上级的影响小,如果输出电阻小那么给信号能力强,对下级影响也小。

大家注意,我上段谈的都是直流情况即所有输入都是直流,到了交流情况要复杂的多,系统自身的问题,系统间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4 认识到约束与反馈的关系

以系统的观点来看电路中我们谈到要有意隔绝系统电路间关联性,但有的时候我们遇到的系统并不满足上述要求,那么有的同学就说,我们就只有回归到列KVL,KCL的约束关系来解了,其实对于约束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对某个行为的负反馈。大家由此可联想一下我们的生活,社会,自然,我这就不多说了,请大家享受思考的乐趣。这个问题有空再给大家仔细谈谈,以后我如果有空我将就系统输入交流的情况给初学者一些建议。

❿ 电路板一通电,电流就过大怎么回事

不知道是哪方面
比如说如果是手机主板电流大
可能是电源滤波电容被击穿导致电源直接接地
这时用表测量时会发现电流很大
主板也发热
如果是测量某条支路电流大
可以接下拉电阻分流

阅读全文

与电路板电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