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个非门自激振荡电路
任何电源给电容充电抄都袭必须形成回路,只有一个线头是不能进行的。
如果忽略门电路的输入电流,那么C1R3串联网络与C2R4串联网络都是连接在3脚4脚之间的,而3,4脚在工作过程中电平总是相反的,3高4低,或者3低4高。
3高4低时电流从R3C1流向4,反之从4经过C1R3流向3,如果你认定前者的电流方向为充电,那么后者就叫放电或者叫反充电,由于这个过程是对等的,所以C1可以左正右负,也可以右正左负,如果用有极性的电解电容,正极冲哪头都不合适,应该用无极性电容。
振荡过程:
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设某瞬间若3脚高,则通过C2使5高,则4低,通过C1使2低,保持了3脚高的暂稳状态。
然后3脚4脚向C1C2充电,使C1C2左高右低,5脚电压不断下降,2脚电压不断上升,当它们超过电源电压的一半,门电路翻转,2脚电压的上升使得3脚为低电平,加快5脚下降,4脚翻高,使得2脚更高,状态跳为另一个暂稳状态。
然后根据对称性,4脚高电平用同样的过程可以翻转回来。
2. CMOS反相器构成的对称式多谐振荡器输入端为什么会跳变到负电位
因为当你输入端来由高电平下降到自Vth阈值电压时输出由Vdd跳到低电平(如果低电平为0)则输出端即Vdd-Vdd,由于电容电压不能越变,所以输入端也一样变为Vth-Vdd。显然,输入为负的了,但是cmos有输入保护二极管,所以,它的负电压不会小于-Vd
3. 这个振荡电路怎么算频率 ,给个算的公式
这是分立件对称式多谐振荡器,Vdd接电源正极,Vcc要接电源负极。其振荡频率F=1/[0.7(R5*C5+R8*C6)],若版电路完全对称,即权P1=P2,R5=R8=Rb,R6=R7=Rc,C5=C6=C,则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1.4Rb*C)。
4. LC振荡器产生高频震荡波形不对称
这些波形看起来已经相当漂亮了,大多数LC振荡器波形远不如它。
波形失真程度与LC选频Q值有关,更多是与器件的非线性程度有关,环路增益越高,起振越容易,振幅越大,进入器件的非线性区域就越深,如果进入的是截止区尚可,如果进入饱和区波形就非常难看。你可以通过测量BE结的直流偏置来判断,放大器的BE偏置电压为0.7V,振荡器小于此值,小得越多,表示振荡越强,波形越差,有时甚至出现负值。
因此指给你一个改善波形的途径:可以减小环路增益(包括放大量和反馈系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小直流工作点(加大R35或加大R2的数值)以减小器件增益,随之输出电压幅度下降,从器件非线性区退出,失真改善,当然减低得过量增益太低就会停振。
5. 多谐振荡中对称的电路为何一个先亮一个后亮
通常说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参数是对称的,但是元器件的参数有细微差别,所以上电的瞬间,如果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两个输出端子谁高、谁低是不确定的。
6. 左右对称三极管 无稳态电路
所谓对称电晶体又称配对电晶体,是一个npn型配对pnp型的组合,对非稳态振荡电路就不需要达到这种要求
npn跟pnp偏压方式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快天亮了,有空再说
7.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在multisim中仿真的问题
振荡器是不来需要输入信号的,3V电压应源该是门电路供电电压,不应该加到输入端。
multisim软件中的模型与真实元件不同,门电路不可以偏置到线性放大区做振荡器,运放只能线性放大,不能用作比较器。仿真无效,请用实际元件搭出电路调试。或者换其他仿真软件。
8. 请回答者上传两张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图
RC文氏电桥震荡器的计算说明振荡周期 T=6.28RC这个电路由RC串并网络构成选频专网络,同时兼作正属反馈电路以产生振荡,两个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各自相等。负反馈电路中有两个二极管,它们的作用是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非线形元件来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度,以稳定振幅,如:热敏电阻、场效应管等。该电路输出波形较好,缺点是频率调节比较困难。电感反馈振荡器电路 (a) 实际电路 (b) 交流等效电路 频率=1/6.28根号LC
9. multisim RC振荡电路
两个问题:
1、电路连接错误,正反馈信号被短路到地线了。
2、串并联网络不对称,串联电路多合上了一个选择开关。
10.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充放电回路怎么看
首先你要确定一点,输入决定输出,而不是反过来。其次,它就是一个自我充放电电路。
电阻和电容一起决定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而不是由电阻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