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电路的复数运算
电路的复数运算一般就是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量运算和阻抗运算。
-7.07+j7.07 这种形式 称为版‘代数形权式’ 即 ‘x+jy’ 的形式
10∠135° 这种形式,称为‘极坐标形式’即‘ρ∠θ ’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可以互相转换,关系如下:
ρ²=x²+y²,(开根号求解ρ时,只取正值),tanθ=y/x
反之 x=ρcosθ,y=ρsinθ
⑵ 电路复数计算
电路的复复数运算一般就是制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量运算和阻抗运算.
-7.07+j7.07 这种形式 称为‘代数形式’ 即 ‘x+jy’ 的形式
10∠135° 这种形式,称为‘极坐标形式’即‘ρ∠θ ’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可以互相转换,关系如下:
ρ²=x²+y²,(开根号求解ρ时,只取正值),tanθ=y/x
反之 x=ρcosθ,y=ρsinθ
⑶ 电路分析时 相量计算 怎么手算啊,就像2∠45+1∠
幅角都是特殊角度进行纯手工计算:
如:2∠45°+2∠60°=2×(√2/2+j√2/2)+2×(1/2+j√3/2)=√2+j√2+1+j√3=(1+√2)+j(√2+√3)=......
相量加减分析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特殊角度好算,非特殊角度可以化成复数后再运算。
相量乘除法运算较简单,乘法:模相乘、角度相加,出发模相处,角度相减。
但是如果不是特殊角度,如果非要采用手工计算,恐怕就得使用三角函数表了(也就是中学常用的《学生数学用表》)。否则一般角度的正余弦值是得不出来的,要不然就得使用计算器。
(3)电路算x扩展阅读:
运算中,需要注意的是,相量复数用头上带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分析中的相量一般都是指有效值相量。
相量表示正弦量是指两者有对应关系,并不是指两者相等。因为正弦量是时间函数,而相量只是与正弦量的大小及初相相对应的复数。
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一种方法。1893年由德国人C.P.施泰因梅茨首先提出。此法是用称为相量的复数来代表正弦量,将描述正弦稳态电路的微分(积分)方程变换成复数代数方程,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简化了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目前,在进行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时,人们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⑷ 怎样用计算器算xn次方
用计算器算x的n次方,假设a=2.5,n=8;
2.5^8=1525.87890625;
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1、用计算器的数字键,输入2.5,如下图:
(4)电路算x扩展阅读:
现代的电子计算器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电子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但结构比电脑简单得多,可以说是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电脑),且功能也较弱,但较为方便与廉价,可广泛运用于商业交易中,是必备的办公用品之一。
除显示计算结果外,还常有溢出指示、错误指示等。计算器电源采用交流转换器或电池,电池可用交流转换器或太阳能转换器再充电。为节省电能,计算器都采用CMOS工艺制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器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显示器、电源和一些可选外围设备及电子配件,通过人工或机器设备组成。低档计算器的运算器、控制器由数字逻辑电路实现简单的串行运算,其随机存储器只有一、二个单元,供累加存储用。
高档计算器由微处理器和只读存储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算程序,有较多的随机存储单元以存放输入程序和数据。键盘是计算器的输入部件,一般采用接触式或传感式。为减小计算器的尺寸,一键常常有多种功能。显示器是计算器的输出部件,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除显示计算结果外,还常有溢出指示、错误指示等。
⑸ 有关电路的计算问题
不知道楼主目前的知识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我总结一般是有四种专解法。第属一种,就是楼主列出的方程(但是楼主第二个方程是有问题的,这个一会说明),这是利用kcl,kvl列写微分方程之后,用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解法比较繁琐,方程复杂程度与变量选取关系比较大,另外高次的微分方程也不易求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第二种,是利用三要素法求解,这里不展开说;第三种,是进行复频域变换(傅里叶变换),用相量的方法求解;最后一种,是比较通用的,就是拉普拉斯变换法。这种方法其实也有两种应用,一是可以按照第一种列写方程,用拉普拉斯变化解方程,第二种是直接用拉普拉斯变换处理电路再列写方程。其中前两种可以看做时域中的解法,后两种一般看做频域中的解法。
最后说楼主的问题,楼主第一个方程没有问题,第二个方程电阻部分有问题,电流应该是i2-i1。至于解方程的话楼主就简单消元积分就可以。
这样类似的问题,楼主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参见大学电信学院的相关教材,比如电路理论,还有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等等。楼主如果想要更多了解再联系我就可以。
⑹ 电路分析计算
相量有两种表示形式:1、模+幅角;2、复数形式。加减法时,采用复数形式计算。如回果是“模+幅角”答的形式,就转化为复数形式。如你的题目中:2∠45°+1∠30°=2×(cos45°+jsin45°)+1×(cos30°+jsin30°)=√2/2+j√2/2+√3/2+j0.5=(√2/2+√3/2)+j(0.5+√2/2)。乘除法时:使用模+幅角形式计算。Z1=R1∠φ1,Z2=∠φ2,则:Z=Z1×Z2=R1∠φ1×R2∠φ2=R1R2∠(φ1+φ2)。如果是复数形式,就需要将其转化为模+幅角的形式:因为Z1=R1∠φ1=R1cosφ1+jR1sinφ1=x+jy,所以R1=√(x2+y2),φ1=arctan(y/x)。
⑺ 大学电路题,求电路中的电压ux和电流ix
如图。
⑻ 电路计算 分析
其实就来是欧姆定律嘛。
先做几个假设源。假设通过R1的电流为I1,方向是从V1流向V3;假设通过R2的电流为I2,方向是从V2流向V3;假设通过R3的电流为I3,方向是从V3流向地。
写欧姆定律,有I1=(V1-V3)/R1,I2=(V2-V3)/R2,I3=(V3-0)/R1
然后看V3处的那个点,由于这就是个点,所以它没有理由能把电流吃掉吧?因此,在这个点,流入的电流(根据上面的假设,有I1和I2)和流出的电流(根据假设,只有I3)应该是相等的(这个就叫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以有I1+I2=I3。把上面的I1、I2和I3带进去,好了,就是你的那个式子了,只是你的式子把V3写成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