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二科学 电路
R1:R2=V1:V2
12欧:R2=6V:3V
R2=6欧需要串一个6欧的电阻
❷ 初二科学电路图
选B。你可以看看这个电路图当开关闭合后变成了串联,连接方式改变,两表示数都变大
❸ 初二科学电路
我来帮你吧: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 这个图中没有 R2, 那么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只要你没有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0 ,那么我们初中题就会认为 灯泡的亮度是始终不变的。而不是说变暗。
因为这是个并联电路,特点是电压处处相等。 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的。移动滑片,对灯泡没有影响,所以灯两端的电压不会发生改变,灯的实际功率就不会改变,灯的亮度 也不会变了。
如果想要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那么要把变阻器和灯串联起来才行。
如果这个图中 干路中有那个 R2的话, 向左移动变阻器时,这时的灯的亮度才会变暗。
因为这是一个混联电路,灯和变阻器并联后,再和 R2串联。 这个电路的特点是 把灯和变阻器想像成是一个用电器,它俩的电压都是相等的, 比如 都是5V , 它两又和 R2串联后 ,假设R2的电压为 9V ,那么电源的电压就为 14V. 你懂么?
而当向左移滑片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小了,所以变阻器和灯并联之后的总电阻也会减小的。又因为它俩和 R2是串联的, 所以它俩的总电阻分的电压就变小的, 也就是说灯两端的电压减小了,所以灯才会变暗。 你能不能理解?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祝学习进步!
❹ 初二科学电路题
1:R2的电阻=2Ω
原因(电来阻为导体本源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电压、电流无关)
2:R=U/I=36V/2A=18Ω
R3=R-R2=18Ω-2Ω=16Ω
I=U2/R2=36V/18Ω=2A
U2=I2*R2=2A*2Ω=4V
U3=U-U2=36V-4V=32V
∵R3与R2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3=I2=2A
∵R3=U3/I3=32V/2A=16Ω
算出来了,累死我了,,,
===============谢谢采纳=====================
鄙视复制流无知族。
❺ 初二科学 电路
把电源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叫做短路,把用电器导线直接连接叫做短接,有时也叫短路,用电器短路时,电流不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损坏,短路损坏的是电源。(电流过大)
❻ 初二科学【电路图】
开关应该连接在L1右侧(也就是b),图中是连在左侧。
如果不改正,开关闭合后,会发生短路。
这是一个L1,L2并联的并联电路。
如有疑问可追问
❼ 初二的科学电路图
从电源正极开始一步一步来,有几根导线就拉几根导线出来,等到画完了再简化电路图。
❽ 初二科学 电路图
1.某同学装了来一个门铃,自街上一个新电池后,发现电池迅速发热、烫手。这是因为(*)
C、电路出现短路
2.用铅笔划线将两个电池、两个灯泡、两个开关的元件连成电路图,要求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并画出电路图:
一个开关串接一盏灯,然后并联之并接在电源上
❾ 初二科学电路图解析
判断电压表测什么,看的是他与什么直接并联(原因是电压表内回阻特别大,初中可看成答无穷,不必掌握)
上图:只闭合S,测电源电压;S S1同时闭合,测L2电压
下图:只闭合S,电压表断路,无示数;同时闭合,测电源电压
上图只闭合S,电源与L1 A1 A2串联,L2断路,而电压表同时与L1 A2和电源 A1并联
S S1同时闭合,电压表与电源 A1和L2和LI A2并联,而单独与L2并联,其余支路都串了个电流表
下图做同样分析,不懂可问我
❿ 初二科学电路不会,怎么办啊!!
电路就像自来水管道一样,只不过其中流动的不是水流罢了,而是“电流”
我们通常所回说的"电流I”答 其实是“电流大小”的概念,与水管中水流大小的意思是一样的。用搬运的电荷数(电量)除以时间得到的,标准单位是A,安培(人名)。
“电压U”呢,就像水压一样,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原因,标准单位是V,伏特(人名)。
就像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水打在手上有力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压力,电荷不会自己运动,后面需要推力。
“电阻R”的作用,阻碍电流前进,单位一般用“欧姆”表示。就像在自来水管道中塞进去了一团纸一样,水流的没有那么的畅快了。
U=IR
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
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则电流越大。
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说明电压越大。
电路中连入的电阻,首先要理一下是那种电路形式,电阻和其他电阻分别在哪个回路里。
在串联电路中直接电阻相加即可;
在并联电路中,根据两端电压相等,分别计算出各支路的电流,再用总电压一除就得到了。
当然直接套用并联电阻计算公式就更简单啦。
加油吧,电学是物理学的四大基础之一,很重要。 予人玫瑰之手, 经久犹有余香, 如果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