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人可以耐心跟我讲解一下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分串抄联调整和串袭联开关两种。
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基极原理是用可调电阻与负载串联,然后接到高压(比负载电压高)电源。根据串联电路原理,可调电阻与负载分担电源电压。当某种原因造成(应该是可能造成)负载电压下降的话,可调电阻的阻值就相应地调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负载电压就要升高(其实就是稳定)。反之也是稳定。当然可调电阻的阻值是不可能用人工调整的,必须是自动调整才行,稳压电路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得到一个能自动调整的“可调电阻”,三极管是优先器件。
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基本原理是用开关与负载串联,然后接到高压电源,工作原理是让开关不停的通断,让负载断续的得电,那么很明显,此时的负载得的不是稳定电压,而是电压脉冲。所以还要给负载加上滤波,就是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感,这样负载就能得到比较平滑的电压,因为开关是断续的,所以负载得到的电压是低于总电源电压的,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频率或者通与断的时间比,使负载得到稳定的电压。
⑵ 稳压电路图原理
R2、R3不是并联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电路
原理概述如下:
根据串联电路原理,如果有一个电阻与负载串联,那么如果这个电阻的阻值变大,它的压降就要变大,而负载的电压就要变小。反之。
如果这个与负载串联的电阻的阻值能够根据负载的电压自动地调整,就能稳定负载的电压,这就是这个电路的原理。把VT1的C-E之间理解为一个可调电阻,当负载两端电压升高时,可调电阻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原理,负载电压就要下降,反之,当负载电压下降时,可调电阻的阻值变小,负载电压随之升高。这个简单的描述一定要理解好。当然还要理解串联电路。
各元件作用如下:
VT1, 给负载提供电流并调整电流大小来稳定负载电压,叫调整管。
R1, 给VT1提供偏置电流和给VT2提供工作电流。
VT2, 把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然后把比较后得到的信号放大。叫比较放大管。
VZ, 给VT2提供基准电压源
R2, VZ的供电电阻。让VZ正常工作。
R3、R4, 取样电路,从负载上取出电压高低的信号。
电压原理如下:
负载的电压经取样电阻分得一个电压加到VT2的基极,实际上,R2、R3就是VT2的分压式偏置电路,所以负载电压的变化就要影响VT2的工作状态:当负载电压升高时------VT2的基极电压升高------VT2基极电流变大-------VT2集电极电流变大------VT2集电极电压下降-----就是VT1基极电压下降------VT1基极电流变小------VT1集电极电流变小------就是负载电流变小)-----负载压降下降(实际就是不变是稳定)。。反之,如果负载电压下降,经过与上述相反的调整也能让负载电压稳定。总之,电路是用取样电路取出负载电压的样板,经VT2放大后控制VT1,VT1再控制负载电流大小,完成自动控制负载电压的高低。
负载电流路径:输入电源的+——VT1的C——VT1的E——负载——输入电源的-。
VT1偏置电流路径:输入电源+——R1——VT1的B——VT1的E——负载——输入电源-
VT2集电极电流路径:输入电源+——R1——VT2的C——VT2的E——VZ的- ——VZ的+——输入电源的-
VZ的工作电流路径:VT2的工作电流是之一,主要的是R2:稳压输出的+——R2——VZ的- ——VZ的+
取样信号电流路径:稳压输出的+——R3——VT2的B。
⑶ 12v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讲解
T1是交流降压变压器。把220V交流电压降为较低的电压,对于这个12V'输出的线性稳压电源来内说,T1的次级电压容设置为14V~15V就足够了;
D1、D2、D3、D4组成整流桥,把T1次级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单向脉动电压;
C1、C2是输入滤波电容,把单向脉动电压再变换为带有少量纹波的直流电压。这个直流电压除了带有纹波之外,还会随着电网电压的波动而变化,是不稳定的;
LM7812是线性稳压器,把不稳定的、带有交流纹波的直流电压变换成稳定的高质量的12V直流电压;
C3、C4是输出滤波电容,主要作用是抑制7812可能产生的自激振荡,确保其正常工作。
⑷ 18V稳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解释
按这个做就可以:
⑸ 如此图,问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这的电路没有什么原理可谈,它主要取决于稳压管的特性。
稳压二极管与其他半导体器件不同,他是工作在击穿区。也就是说当电压达到或超过稳压二极管设定的电压值,他就会击穿、将电压钳位在设定值上。
值得注意的是:稳压二极管需要一个初始电流,一般为4~8mA,过大会击穿稳压管、过小稳压特性变差。
⑹ 恒流稳压电源带电路图原理 基础解析
◆恒流源电路工作原理
●恒流源是指输出电流不随电路电压、负荷、专环境温度而改变的电路,属因此理论上理想的恒流源应具备无限大的内阻。
一个简单而典型的恒流源电路如图所示:
如图中恒流源输出的电流有可变电阻Rvi来定,我们知道三极管在放大区工作时集电极的电流是由基极电流来决定的,即:IC=β×IbR1与二极管串联给基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偏置电压,利用发射极电阻Rvi一方面可调电流,另一方面具有负反馈作用,使输出电流更稳定。
⑺ [附图]7805稳压电路 电容作用详细解释
C1是一个高频滤波电容(通常上一个瓷片电容,有直插型的也有贴片的),是用防回止高频波从答电源线进入支7805,从而影响后面的电路,因为7805自身对高频波的抑制能力不强
C2是一个低频滤波电容,主要是降低电源中的低频交流干扰,这种图示说明它是有极性的,如电解电容、钽电容等,用在电源上,一般都是用电解电容,相对便宜且容量大
C3和C1的作用是一样的,它与C2并联,一同降低7805输出的低频和高频干扰波,使电源更干净
⑻ 稳压器原理图
稳压二极管在稳压电路的应用以及稳压二极管的特点
稳压二极管
电池或电池组,是电压较为平稳的直流电源。或无必要实施稳压控制,但其缺点是供电容量低,使用寿命有局限。交、直流转换电源中,交流侧的波动及负载电流变化,均会引发电压波动。稳压控制,凸显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无论多少复杂的稳压控制电路,基准电压源电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电路构成部分。输出变化量与一个不变量(基准电压)相比较,才能形成控制信号,使变化量回复至可控范围以内。这如同以“海平面作为海拔零米”做为高度基准单位,才能恒量某物体的高度,是一个道理。失去了“海拔基准”的参照,个别物体的高、低是无法界定和毫无意义的。
稳压电路
基准电压信号的取得,其最原始电路,即由限流电阻和稳压二极管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如图1中的方框图所示。
⑼ 三极管组成最基本的三端稳压电路图和其稳压过程
三极管组成最基本抄的三端稳袭压电路图:
其稳压过程是:由1K和稳压管组成基本稳压电路,在稳压管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电压(假设为5.3V),三极管基极联接该点,组成一个射极跟随器,发射极电压是跟随着基极电压的,(比基极低一个三极管的be压降约0.65V,5.3-0.65=4.65V)因此在发射极输出电压就和基极电压一样稳定的4.65V的电压。
用此电路的好处是,带负载能力远远大于单个稳压管的的能力,由于射极跟随器输入阻抗高,也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⑽ 电源电路原理图求讲解
分析如来下:
最前面的是个整流桥,后自面的c1是个大电容起缓冲的作用,LM2576是个电源芯片,接着后面的L1、C2、C3都是滤波作用,使电压更能够稳定!D3是电源指示灯!D2是当关断电源时,电感中还储存着部分能量,通过下图消耗!
(10)稳压电路讲解扩展阅读: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
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把它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参考资料:网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