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計算機硬體檢測與維修報告怎麼寫
1.電腦維修也分好多種,看你想具體學哪些?如果想學晶元級等專業一點的,不是什麼人都能學好的,需要你對電子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如果是想處理一些簡單的電腦故障,多看一些電腦雜志,電腦報等,還有一些電腦故障實例的書,對你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2.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電腦維修的視頻教程,bt網站上較多,免費的,手把手的演示給你,電腦的組成、常見故障等問題。
補充:
看看有關計算機的硬體維修和組裝
補充:
我看你是還沒有進入狀態,先要多讀一些電腦硬體和維修方面的書,了解電腦的結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基本的知識後,就可以從拆裝機開始了。如果自己有電腦,可以先通過書本或網路了解總的拆裝方法和各個部件細節的拆裝方法。准備好工具(螺絲刀,硅膠等),記下機子中聯線位置和順序,拆裝自己的電腦。其實並不會很難,都是插拔介面,注意別用蠻力就行,在拆CPU時要格處注意方向,防止損壞針腳。動手一次勝過讀書百遍,而且會大大增強你的信心。 在別人電腦遇到故障時,積極幫忙,這是難得的學習實踐機會(拿別人機做實驗,有點損)。不懂的就上網查找解決方法。通過日積月累,你就有豐富的經驗了。以後別人電腦有毛病就會找你,你閑煩都來不及了。良性循環,不知不覺就成電腦維修高手了。
⑵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實訓報告
網頁鏈接b站教程。
⑶ 計算機維護和應用實習報告
1、 故障現象
一台配置為賽揚333、64MB內存、BX主板、6.4GB硬碟的兼容電腦,操作系統為中文Windows 98。開機時電源指示燈亮,電源風扇也正常轉動,但計算機並沒有啟動,也沒有出現開機自檢畫面。
分析及處理
2、故障表現:一台伺服器,運行十幾分鍾後無故反復重新啟動。
1、 分析及處理
該機一直運行正常,也沒有CIH病毒發作的跡象。但故障發生前使用人員曾經取下過CPU,並在CPU散熱片上加裝了一個風扇。因使用者曾經動過計算機硬體,因此將查找重點放到硬體故障方面。
(1).首先檢查是否是電源的問題,揭開機箱蓋子觀察,看硬碟、光碟機燈都是否亮了一下,同時CPU風扇(接在主板CPU風扇介面上)是否運轉正常,用萬用表測試、電源的輸出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則可以先排除電源的問題。
(2).將該機的CPU、內存、顯卡等部件取下重新安裝一次,確保安裝到位、接觸良好。再次啟動,如果故障依舊,排除了接觸不良的問題。
(3).取下音效卡、光碟機、硬碟等,主板上只留CPU、內存條、顯卡,組成一個最小化系統,這時開機如果仍未出現啟動畫面。到這一步可以確定故障原因在CPU、內存或主板上。
(4).從理論上講,內存有問題時,啟動時應有報警聲,只有主板、CPU損壞時才會黑屏無聲。找來一顆正常的賽揚300A替下原來的賽揚333,開機如果出現了自檢畫面,可判斷是CPU損壞,如果還不行則問題出在主板上。
2、 分析及處理
分析:這類現象是某些元件由於運行一段時間後,某些部件將產生大量的熱量,當這些熱量不及時充分散發時, 則溫度將不斷上升,達到某一值時將導致其部件性能下降,從而出現反復啟動現象。而最容易產生大量熱量的部件是CPU晶元,如果散熱裝置不能起到應有的散熱作用,將導致晶元溫度過高,出現上述所說現象。當然也不排除有病毒的可能。
處理:使用干凈的備份磁碟啟動計算機,如果成功,則為病毒破壞,否則,打開機箱,清除機箱內灰塵,檢查風扇是否完好並修復,一般情況下,故障即可消失。
⑷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報告總結 6000字急用!!!
只找到這個!改成xp就行了
計算機組裝實習報告
WIN98安全設置
(1).對系統進行安全設置的基本思路
公用微機的操作者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系統管理員,系統管理員擁有對系統的絕對控制權,一般來說沒有必要對系統管理員的許可權進行限制;第二類是普通用戶,普通用戶使用計算機完成各種工作,因此必須獲得一定的許可權,不過也要防止普通用戶超越許可權或破壞系統;第三類為非法入侵者,入侵者根本無權使用計算機,對入侵者一定要將系統的一切功能全部屏蔽。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必須對Windows 98的正常操作人員(包括超級用戶)進行設置,將操作人員名單全部輸入到系統中,然後分別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適當設置,這樣既保證了他們的安全,又禁止他們越權操作,最後便是採取措施,防止非法用戶「入侵」,確保系統安全。
(2).微機操作人員的設置
Windows 95系統是一個多用戶操作系統,但它在用戶管理方面卻非常混亂,非法入侵者甚至可以在啟動時通過密碼確認框直接添加新的用戶,這對控制系統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不過Windows 98對此進行了改進,它提供了用戶名的選擇性登錄功能,所以可事先將所有用戶全部添加到系統中,然後由系統在啟動時將這些用戶列表顯示出來,不同用戶從中選擇自己的用戶名並輸入相應的密碼之後即可以自己的名義啟動系統,而非法用戶則無法通過密碼確認框直接創建新用戶,他們只能通過按下「取消」按鈕或Esc鍵來進入系統。這樣,機器便能明確地區分正常用戶(包括超級用戶和普通用戶)與非法入侵者——通過登錄框選擇用戶名並輸入密碼進入的是正常用戶,使用「取消」按鈕進入的是非法入侵者,可以據此分別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限制。
須要說明的是,Windows 98在默認情況下仍然採用與Windows 95相同的「老式」用戶名登錄方式,我們想要使用用戶名選擇性登錄方式則應執行如下步驟:
下面1~4步驟主要用於在Windows 98中設置用戶名及密碼,若用戶已經設置過,則可跳過這些步驟,直接從第5步開始。
1.雙擊Windows 98「控制面板」中的「密碼」圖標,打開「密碼屬性」設置框。
2.復選「用戶可自定義首選項及桌面設置,登錄時,Windows將自動啟用個人設置」選項。
3.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選擇將「開始」菜單添加到用戶的自定義設置中(一般應選擇「是」),然後單擊「確定」按鈕,接著根據屏幕提示設置適當的用戶密碼。
4.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設置框。
重新啟動計算機,此時系統就會彈出一個常規性的密碼設置窗口,可輸入剛設置的用戶名及密碼,按正常方式啟動Windows 98。
5.啟動「控制面板」,雙擊「網路」圖標,打開「網路」設置框。
6.在「網路」設置框中選擇「配置」選項卡。
7.從「主網路登錄」列表框中選擇「Microsoft友好登錄」選項。
8.單擊「確定」按鈕並重新啟動計算機。
此後,Windows 98啟動時彈出的密碼設置框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它會將所有已經添加的用戶名全部以列表方式顯示出來,廣大用戶只須在「選擇用戶名」列表框中選擇自己的名稱,然後再在「密碼」框中輸入相應的密碼即可啟動各自的系統配置。
執行上述步驟之後,系統安裝用戶(超級用戶)已經被添加到了Windows 98中,接下來就應將操作用戶(普通用戶)添加到Windows 98中。由於採用選擇性登錄方式,系統不允許直接在Windows 98的用戶登錄窗口中創建新的用戶,必須通過雙擊「控制面板」中的「用戶」圖標,打開「添加用戶」窗口,並在「添加用戶」向導的幫助下逐步將本台計算機上所有普通用戶的用戶名及密碼逐一添加到系統中(此後就會出現在Windows 98的啟動登錄框中),然後就可以分別對這些用戶的許可權進行設置了。
(3).對超級用戶許可權的設置
對超級用戶而言,其操作許可權一般不應作太多限制(否則誰來對系統進行控制呢?),不過仍須對電源管理、屏幕保護等功能設置必要的密碼,以維護自己離機時系統的安全,防止其他用戶非法入侵。為此,我們可重新啟動計算機,當系統彈出用戶登錄框時選擇自己的名字並輸入相應的密碼,採用超級用戶身份登錄系統,然後根據需要分別對有關密碼進行設置。
為Windows 98的電源管理功能設置密碼
1.單擊「開始」按鈕,然後依次選擇「設置」、「控制面板」,啟動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
2.雙擊「控制面板」中的「電源管理」圖標,打開「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
3.從「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中選擇「高級」標簽。
4.復選「計算機退出待機狀態時提示輸入密碼」選項。
5.選擇「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中的「電源方案」標簽。
6.在「系統等待狀態」列表框中選擇計算機在沒有操作多長時間之後自動啟動電源管理功能(即進入「掛起」狀態),主要有「從1分鍾之後」到「從不」等多種選項,我們應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選項,建議選擇「從10分鍾之後」。
7.為關閉監視器和關閉硬碟設置合適的時間間隔。
8.單擊「確定」按鈕,關閉「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
這樣就啟動了Windows 98的電源管理功能,並為其設置了保護的密碼,今後如果用戶在指定的時間(10分鍾)內沒有對計算機進行任何操作(包括移動鍵盤和滑鼠),計算機就將自動進入「掛起」狀態,以便節省電力消耗(單擊「開始」按鈕並選擇「關閉系統」命令,然後從彈出的「關閉系統」對話框中選擇「將您的計算機轉入睡眠狀態」也可達到同樣的目的),而後用戶通過敲擊鍵盤或移動滑鼠來激活計算機時,系統將會要求用戶輸入密碼,不輸入密碼將不能返回正常狀態,這就進一步保護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注意的是,Windows 98電源管理功能並沒有自己單獨的密碼,它的密碼與用戶的啟動密碼相同!
為屏幕保護程序設置密碼
1.用滑鼠右鍵單擊桌面空白處,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顯示屬性」設置框。
2.單擊「屏幕保護程序」標簽,然後從「屏幕保護程序」列表框中選擇所需的屏幕保護程序,復選「密碼保護」選項。
3.單擊「更改」按鈕,打開「更改密碼」對話框,重復兩次輸入密碼並單擊「確定」按鈕,關閉「更改密碼」對話框。
4.單擊「設置」按鈕,對屏幕保護的有關功能進行適當設置:在「等待」框中設置多長時間不使用計算機後系統自動啟動屏幕保護(一般可選擇5分鍾)。
5.單擊「確定」按鈕,保存設置並關閉「顯示屬性」設置框。
這樣,就達到了為屏幕保護設置密碼的目的。此後只要離開計算機(即不操作計算機)的時間達到5分鍾,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屏幕保護程序,而當用戶移動滑鼠或敲擊鍵盤想返回正常工作狀態時,系統就會打開一個密碼確認框,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之後才能返回系統,不知道密碼的用戶將無法進入工作狀態,從而保護了數據的安全。須要說明的是,部分設計不完善的屏幕保護程序沒有屏蔽系統的Ctrl+Alt+Del組合鍵,非法用戶只要按下Ctrl+Alt+Del鍵即可強行將這些屏幕保護程序關閉,從而使其失去應有的保護作用。判斷一個屏幕保護程序是否屏蔽了Ctrl+Alt+Del組合鍵,可採用如下辦法:為其設置密碼後激活它,然後移動滑鼠,打開它的密碼確認框,再按下Ctrl+Alt+Del鍵。若能彈出「關閉程序」對話框則表明該程序沒有屏蔽Ctrl+Alt+Del鍵,不能使用;若無法彈出「關閉程序」對話框則表明該程序屏蔽了Ctrl+Alt+Del鍵,可放心使用。
現在還有個問題,屏幕保護最快只能在用戶離開1分鍾之後自動啟動,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可以打開Windows 98的SYSTEM子目錄,找到相應的屏幕保護程序(*.SCR文件),將它們拖曳到桌面上,選擇彈出菜單中的「在當前位置創建快捷方式」命令,在桌面上為這些屏幕保護程序建立一個快捷方式。此後,在離開計算機時雙擊這個快捷方式即可快速啟動屏幕保護。
另外,利用屏幕保護程序的密碼保護功能,還可令Windows 98一啟動就自動運行屏幕保護程序,此後只有輸入密碼才能啟動計算機。不過此功能絕對不能通過Windows 98的「啟動」程序組來實現(Windows 98「啟動」程序組中的所有程序在啟動時都可通過按下Ctrl鍵跳過,從而無法啟動屏幕保護功能),只有通過修改注冊表數據才能確保設置萬無一失。具體步驟為:
1.運行regedit命令,
2.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分支
3.在Run主鍵中新建一個名為「密碼確認」的字元串值
4.雙擊新建的「密碼確認」字元串,打開「編輯字元串」對話框
5.在「編輯字元串」對話框的「鍵值」欄中輸入相應的屏幕保護程序名及所在的路徑。
通過這樣的設置,此後每次啟動Windows 98時屏幕保護程序都會自動運行(利用Ctrl鍵試圖跳過啟動程序和按Ctrl+Alt+Del試圖強行關閉系統都無能為力),只有在輸入密碼之後才能使用,從而確保了系統的安全。
禁止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
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會帶來麻煩。Windows 98具有自動運行光碟的功能,當在光碟機中插入CD之後,CD會自動進行播放,而當插入根目錄中帶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碟之後,光碟也會自動運行。Windows 98的屏幕保護功能並沒有禁止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也就是說即使處於屏幕保護程序密碼的控制之下,用戶在插入一張根目錄中含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碟之後,系統仍會自動運行,這就給惡意攻擊者帶來了可乘之機(據說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一種專門用於破解屏幕保護程序密碼的自動運行光碟,插入該光碟後,系統就會自動對屏幕保護功能的密碼進行分析並破譯出密碼,然後再將密碼寫到軟盤上,接下來……),因此必須將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關閉,讓屏幕保護真正發揮它應有的安全保護作用。關閉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可以按如下步驟操作:
1.單擊「我的電腦」圖標,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系統屬性」設置框
2.單擊「設備管理器」標簽
3.展開CDROM分支,從中選擇用戶所使用的光碟機
4.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光碟機屬性設置框
5.單擊「屬性」標簽
6.取消「自動插入功能」選項
7.連續單擊兩次「確定」按鈕,保存設置並退出所有對話框。
執行上述步驟後,無論誰在光碟機中插入根目錄中含有AUTORUN. INF文件的光碟之後,系統都不會自動運行。
(4).對普通用戶許可權的限制
對這些用戶,一方面應根據工作需要賦予他們適當的許可權,如啟動計算機,打開相應的應用程序,對自己的數據文件進行拷貝、刪除等操作,以保證他們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為了防止他們對系統進行修改而破壞整個系統,必須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必要的限制,如不允許他們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某些設置項目以防任意修改系統,不允許使用注冊表編輯器、隱藏系統文件所在的分區以防意外等。
對普通用戶許可權進行設置的步驟為:
啟動Windows 98,系統彈出啟動登錄框後從中選擇須要限制其許可權的普通用戶,並輸入相應的密碼,以該用戶的身份進入系統。參照超級用戶的有關步驟對電源管理、屏幕保護等項目設置密碼,然後根據需要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必要的限制(注意,由於工作原因,不同普通用戶可能須要擁有不同的操作許可權,因此在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設置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加以限制),最後將啟動密碼、電源管理及屏幕保護的密碼通知相應用戶,要求其獨立對這些初識密碼進行更改。所以,對相應用戶許可權的限制工作也告完成,此後即可由他們在限制的許可權內正常對計算機進行操作。對普通用戶的許可權進行限制的措施主要包括:
刪除「開始」菜單中的有關命令和項目
為了防止用戶利用Windows 98「開始」菜單上的「查找」、「運行」等命令來運行一些特殊的應用程序,必須採用適當方法將它們刪除:
對「開始」菜單中「收藏夾」選項的操作:
1.運行Regedit命令
2.展開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FavoritesMenu的DWORD值,雙擊該值,在「編輯DWORD值」對話框中將鍵值由0改為1
4.單擊「確定」按鈕,關閉「編輯DWORD值」對話框,重新啟動Windows 98,「開始」菜單中的「收藏夾」選項就會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文檔」選項的操作:
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ecentDocsHistory」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文檔」菜單中的內容不能被修改;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ClearRecentDocs OnExit」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每次退出系統時,Windows 98將自動清除文檔菜單中的歷史記錄,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ecentDocs Menu」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文檔」菜單將從Windows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運行」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un」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運行」命令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設置」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etFolders」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設置」子菜單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etTaskbar」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將不能再對Windows 98的任務欄屬性進行設置(前面設置了「NoSetFolders」二進制值之後,Windows 98的「設置」菜單不復存在,不過仍可通過右擊Windows 98任務欄,並執行「屬性」命令打開「任務欄」屬性對話框,這顯然不能滿足關閉「任務欄」屬性的要求,而設置此參數後,右擊任務欄的方法也將失效)。
對「開始」菜單中「查找」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Find」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開始」菜單中的「查找」子菜單就會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關閉系統」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Close」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關閉系統」命令就將從「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注銷」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LogOff」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注銷」命令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取消用戶的環境設置: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aveSettings」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此後每次退出Windows 98時系統都不會保存用戶對環境所作的設置。
經過上述設置後,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
隱藏「開始」菜單中的應用程序
對於普通用戶,可能要防止他們使用某些應用程序,這時就應採用下面的方法將Windows 98「開始」菜單中的應用程序隱藏起來:
1.用滑鼠右鍵單擊「開始」菜單,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打開」命令,打開「Start Menu」文件夾窗口
2.在「Start Menu」文件夾窗口中找到希望隱藏的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3.右擊該快捷方式,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相應快捷方式的屬性設置框。
4.復選「隱藏」選項,然後單擊「確定」按鈕,關閉所有對話框。
此後,這些隱藏的快捷方式就會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保密的目的(取消這些快捷方式的隱藏屬性後即可令其重新顯示)。
刪除「網上鄰居」等系統圖標
基於某些特殊需要,可能要禁止普通用戶使用桌面上的「網上鄰居」、「我的文檔」、「回收站」等系統圖標,而它們又不能採用常規方法刪除。為此,可執行如下步驟:
1.運行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打開注冊表
2.展開注冊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主鍵
3.此時可以從NameSpace 主鍵中看到「網上鄰居」、「我的文檔」、「回收站」等分支,只須刪除這些分支即可達到刪除桌面上相應系統圖標的目的。
在圖形界面下隱藏某個驅動器圖標
為防止普通用戶的破壞,希望將保存系統文件的磁碟分區(如C盤)以及光碟機、軟碟機等隱藏起來,為此可以進行下面的操作:
1.運行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打開注冊表
2.展開注冊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用滑鼠右鍵單擊桌面空白處,然後執行快捷菜單中「新建」子菜單中的「二進制值」命令,創建一個名為「NoDrives」的二進制值。該二進制值(「NoDrives」)就是用於設置是否隱藏某個驅動器的,它由四個二進制位元組構成(預設值為00 00 00 00),每個位元組的每一位都分別對應一個磁碟驅動器的盤符。當某位為1時,資源管理器及「我的電腦」中的相應驅動器圖標即會隱藏起來。驅動器的值是這樣確定的:A~Z的值依次為2的0至25次方,把要禁止的驅動器的值相加,轉換為十六進制,就是NoDrives的鍵值。如要禁止A、D、E,則為1+8+16=25,轉換為十六進制數19,修改NoDrives的值為「19 00 00 00」即可。
完成上述操作後,相應的磁碟驅動器圖標就會從Windows 98的圖形界面中消失,無論是從「資源管理器」、「我的電腦」及有關文件的打開、關閉對話框還是在其它外掛文件管理器(如Windows Commander等)中都無法發現這些隱藏了的磁碟分區的蹤跡,從而滿足了防止普通用戶對系統文件進行破壞的需要,同時也使得他們不能使用任何外來程序(光碟機、軟碟機都不能訪問,光碟機的自動運行功能又被禁止,還能安裝、運行其它程序嗎?),很好地保護了系統的安全。
⑸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總結怎麼寫啊
電腦組裝實訓報告 一.裝機實訓目的: 1. 認識計算機的硬體,並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判斷計算機部件的好壞與優劣。 2. 練習和鞏固多媒體計算機硬體安裝基本方法與步驟,能用更合理和更優的方式組裝計算機。 3. 練習和鞏固計算機軟體的安裝方法與步驟,能在實際中熟練操作。 4. 了解多媒體計算機故障處理,能在實際中解決一些常見的電腦問題。二.裝機實訓過程:1.硬體介紹。實訓的一,二節課,老師在多媒體教室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的各個配件。(另外,老師為加強我們對配件的認識,特別要求我們寫了兩份2000元和4000元左右的電腦配置單)主要為: CPU: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信,傳遞數據,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應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CPU風扇:CPU工作的時候要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可能將CPU燒壞。所以加上了風扇達到散熱目的。 主板:它是安裝在機箱內的一塊矩形電路板,上面有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主板上的擴充槽用於插接各種介面卡,擴展計算機的功能,如顯卡、網卡等。 內存條:是用來存放計算機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數據或程序。硬碟:硬碟是計算機的數據存儲中心,我們所使用的應用程序和文檔數據幾乎都是存儲在硬碟上,或從硬碟上讀取的。它包括存儲碟片及驅動器。特點是儲存量大。 軟碟機:平時可以插入軟盤,用以存放數據(逐步將被淘汰)。 電源:對電腦供電的主要配件,是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的設備。電源關繫到整個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 顯卡:主要作用是對圖形函數進行加速處理。顯示卡通過系統匯流排連接CPU和顯示器,是CPU和顯示器之間的控制設備。實際上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的數據信息。 網卡:是將計算機與網路連接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設備。 音效卡:音效卡的主要功能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 2.計算機硬體組裝: (1).拆機:在計算機組裝機房裡,老師先讓我們將一台已經組裝好的計算機逐一拆開,並初步了解各部件的位置,為自己動手組裝打好基礎。 (2). 安裝電源:接著到了自己組裝的環節。首先安裝電源:先將電源裝在機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電源的風扇要對朝機箱的後面,這樣才能正確的散熱。之後就用螺絲將電源固定起來。等安裝了主板後把電源線連接到主板上。 (3). 安裝CPU:將主板上的CPU插槽旁邊的把手輕輕向外撥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後對准插入CPU。注意要很小心的對准後再插入,不然損壞了CPU,之後再把把手壓回,把把手固定到原來的位置。並在CPU上塗上散熱硅膠,這是為了與風扇上的散熱片更好的貼在一起。 (4). 安裝風扇:要將風扇安裝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風扇上的掛鉤掛在主板CPU插座兩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 (5). 安裝主板:先把定位螺絲依照主板的螺絲孔固定在機箱,之後把主板的I/O埠對准機箱的後部。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對准機箱上的主板定們螺絲孔,用螺絲把主板固定在機箱上,注意上螺絲的時候擰到合適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變形。 (6). 安裝內存:先掰開主板上內存插槽兩邊的把手,把內存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板內存插槽缺口,垂直壓下內存,插槽兩側的固定夾自動跳起夾緊內存並發出「咔」的一聲,此時內存已被鎖緊。 (7). 安裝硬碟:首先把硬碟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接下來插上電源線,並在硬碟上聯上IDE數據線,再把數據線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介面連接。 (8). 安裝光碟機:安裝的方法和硬碟差不多。 (9). 安裝顯卡,音效卡:將顯卡,音效卡對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絲把顯卡,音效卡固定在機箱上。 (10). 連接控制線:首先找到機箱面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鍵在主板上的連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來連接),然後區分開正負極連接.將機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碟燈)、PWR SW(開關電源)、Reset(復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鍵盤鎖介面)和PowerLED(主板電源燈)等連接在主板上的金屬引腳。最後,裝好機箱。 3.安裝操作系統:(條件限制,在虛擬機上進行) (1).BIOS設置: 從光碟安裝,要把BIOS進行設置,使系統能夠從光碟啟動。啟動計算機,按下鍵盤上的Del鍵(有的主板按F10或Ctrl+Alt+Esc),進入到主板BIOS設置的主界面。選擇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選項,回車進入設置程序。選擇First Boot Device 選項,然後按鍵盤上的方向鍵將該項設置為CD-ROM(光碟機啟動),這樣就把系統改為光碟啟動了。按F10保存以後退出。 (2.硬碟分區與格式化:利用fdisk與format命令。 (3).安裝系統:將光碟放入光碟機里,重啟電腦,電腦就會自動從光碟運行,並顯示安裝界面,根據提示一步步進行安裝。 (4). 安裝硬體驅動程序:將主板廠商提供的光碟放入光碟機內讀碟,讓其自動運行即可。 (5).自我補充:其實,對於計算機專業來說,僅靠系統自帶的軟體是不夠的。所以我除了安裝殺毒軟體,下載軟體外,還特別安裝了VB.NET,SQL,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網頁三劍客等。(但這些都是課外在我自己的計算機上完成)。 4.故障處理:(除老師介紹常見電腦問題外,大多電腦故障靠自己課外主動學習)根據接觸和課外學習,自我總結:先軟後硬,先從軟體判斷入手,然後再從硬體著手;先外後內,檢查計算機外部電源、設備、線路,後再開機箱。如:藍屏一般是病毒引起的;機箱發出報警聲,一般是內存條,顯卡等配件沒插好或者是配件有損壞。三.裝機實訓結果: 在這短短的一周裝機實訓中,我感覺到,作為一個IT人,掌握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知識和組裝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了解了各個配件的功能和運作原理,我們才能更好的發揮計算機的效能,也只有懂得了計算機的組裝方法之後,我們才能對計算機進行日常維護和故障處理。在裝機實訓中,我進一步深入認識了計算機的各個配件,了解了當前電腦市場上的主流配置。我熟練掌握了計算機的組裝方法,並懂得了操作系統的安裝,課外還練習了多操作系統的安裝。另外,我還掌握了常見的電腦故障的處理方法等。四.裝機實訓感想: 通過這一次的裝機實訓,我不但學到了許多關於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而且大大提高了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並且,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計算機硬體的飛速換代是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一個表現,作為IT人,我們必須認識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要被淘汰,或者更殘酷的說,你沒有走在別人前面就要被淘汰。「活到老,學到老」是IT人必須做到的。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多思考,多創新,多動手,才能在計算機這個行業上有所發展。 (註:這是我裝機實訓是寫的一份報告,這里只供參考)對你呢不知道有沒有用!!!!!!!!!!!!!!!
⑹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報告
實習內容: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實習地點:學校一機房
實習目的:通過計算機的組裝,認識計算機的硬體和結構,了解計算機的整個組裝過程和注意事項。
實習要求:識別計算機的各個部件,能自己動手組裝一台計算機。
一. 識別部件:
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信,傳遞數據,指令。
2.cpu風扇:cpu工作的時候要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可能將cpu燒壞。所以加上了風扇達到散熱目的。
3.主板: 是計算機主頂內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它設備都是通過它來聯結工作的.
4.內存條:是臨時儲存器,掉電後數據會消失。
5.硬碟: 通過讀寫記錄各種信息,存儲各類軟體.程序和數據.
6.軟碟機:平時可以插入軟盤,用以存放數據。
7.光碟機: 平時可以插入光碟,用以讀數據.
8.電源: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
9.顯示卡:由0和1組成的枯燥數字信息被轉換成了豐富多彩的圖像現在屏幕上。
10.網卡:是將計算機與網路連接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設備.具有向網路發送數據.控制數據.接受並轉換數據的功能.
11.音效卡: 是將計算機多媒體設備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
12.滑鼠: 由滾球的移動帶動X軸及Y軸光圈轉動,產生0與1的數據,再將相對坐標值傳回計算機並反映在屏幕上.(現在大多也基本上採用光電鼠了,原理和滾球鼠,基本一致)
13.鍵盤: 電腦的最重要輸入設備之一,也是PC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標准配件之一.
14.顯示器:主要有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lcd),還有新出現在等離子體(PDP)顯示器等.現在大多數用的CRT,但以後不久lcd將占據市場.
二.安裝:
1.安裝主板:首先打開機箱,去掉側蓋。將主板的I/O埠朝機箱後部,主板的定位孔對准機箱上的主板之撐,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裝cpu:首先將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撥一點,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將cpu的第一腳(缺孔引腳),插入cpu。應注意圓角對准後插入,以防損壞,並壓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3.安裝風扇:將風扇安裝到cpu上,把風扇低彈性掛鉤掛在Socket插座兩端的掛鉤上,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裝內存條:內存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板內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壓入插槽中,插槽兩側的白色固定夾「咔」的一聲向上自動卡在內存條兩側的缺口上鎖牢內存條。
5. 安裝電源:將電源放在機箱上,電源的風扇朝機箱後步並對准風扇孔。用螺栓將電源固定。連接點源於主板(主板電源介面一般在cpu附近)
6. 安裝硬碟:首先把硬碟固定在主機支架內(標簽面向上,接線部分朝機箱內部),用螺栓固定。然後,將電源D型大四孔插頭和硬碟的電源插座連接。用IDE數據線的一端接在硬碟上,
(注意設置好光碟機、硬碟的主從盤,並弄清它們的關系。如何設置主、從盤,可參照IDE設備上的參數表。)
7. 安裝軟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數據線的尾部埠和主板的軟碟機介面連接,數據線的1線對准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軟碟機的電源插頭。
8. 安裝光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數據線的尾部埠和主板的光碟機介面連接,數據線的1線對准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光碟機的電源插頭。
9. 連接AT主板串並口線
普通的AT主板還要把串口線和並口線也接到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把它們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這一步。
10. 安裝顯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顯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顯卡固定在機箱上。
11. 安裝音效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音效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音效卡固定在機箱上。
12. 安裝網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網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網卡固定在機箱上。
13. 連接控制面板:首先找到機箱面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鍵在主板上的連接位置(一般為金屬引腳),然後按照「正接正,負接負」的原則,將機箱面板上的HDD LED、TB SW、 TB LED、 Reset、 Speaker 和PowerLED等連接在主板引腳上。
14.要把剩餘的槽口用擋片封好。然後要仔細檢查一下各部分的連接情況,確保無誤後,接通電源,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運行ok,把機箱蓋蓋好,安裝好螺絲,這樣,主機的安裝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15. 插好滑鼠鍵盤
19.安裝DOS及WIN98操作系統(按實際情況記錄)。
第一步了解WIN98系統的最低要求.
第二步安裝WINDOWS98操作系統
1) 用啟動光碟啟動系統,並按照前面實方法,對硬碟進行分區,分三個分區,其中C作為系統盤,D、E作為文件存儲盤。
2) 將Win98的光碟放入光碟機就開始自動運行,進入安裝模式,接著Win98開始向硬碟(C盤根目錄)拷貝安裝所需的臨時文件了,完成後提示重新啟動電腦以進入下一步安裝過程。在這一系列的動作中,安裝程序會讓我們有定製高級選項的機會,需要改動的是讓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可以手動選擇將要安裝的分區,其餘的可保留默認值。
3) 重新啟動後,進入Win98的安裝的第二階段,安裝程序從硬碟上的臨時文件夾中裝入各種檢測硬碟所需的驅動程序,然後顯示硬碟分區,讓我們選擇在哪一個分區上安裝Win98(因為前面已經定製選擇安裝分區的高級選項):此後安裝程序還會拷貝文件、檢測硬體、設置系統等,其中還有一兩次的重啟動,一路下來,終於完成了Win98的安裝進入桌面!整個安裝過程大約需一個鍾頭,與計算機的硬體配置有很大的關系。
第三步 安裝設備驅動程序
認識設備及其型號,如要安裝的設備是顯卡還是,音效卡等。
實驗心得: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而信息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體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我覺得組裝與維護課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基礎沒有了,其它的也就談不上了吧。
學習組裝與維護課,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台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的一句話「學就是為了用,用上了才算學會」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理解,易產生學習興趣.
通過這個實習,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台PC機,而且還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些簡單的故障,能夠自己動手排除,例如:
1.內存條未能裝好,會發出嘟的警報聲。顯卡未能裝好會發出嘟嘟的警報聲。
2.在建立分區時,值得注意:主分區和邏輯分區
主分區的特性是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當一個主分區被激活以後,同一硬碟上的其他主分區就不能再被訪問。所以一個主分區中的操作系統不能再訪問同一物理硬碟上其他主分區上的文件。而邏輯分區並不屬於某個操作系統,只要它的文件系統與啟動的操作系統兼容,則該操作系統就能訪問它。
3. 檢查電腦內部連接:
A. 電源開關可否正常的通斷,聲音清晰,無連鍵、接觸不良現象;
B. 其它各按鈕、開關通斷是否正常;
C. 連接到外部的信號線是否有斷路、短路等現象;
D. 主機電源是否已正確地連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別是主板的相應插座中;
E. 板卡,特別是主板上的跳接線設置是否正確。
4. BIOS設置檢查:
A. 通過清CM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B. BIOS中的設置是否與實際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碟參數、內存類型、CPU參數、顯示類型、溫度設置等);
C. 根據需要更新BI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我個人認為,這次實習對於我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我個人的影響比較大,對我的成長更有莫大的幫助。
⑺ 求一份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計算機維修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計算機維修實踐總結報告通過學習計算機維護這門課,使我對計算機的維護及維修的認識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要懂得去維護一台計算機。盡管這樣,計算機還是會出現故障,這時我們就應該去維修。所以維護先於維修。 而一台計算機,硬體是它的基礎,因此硬體維護就顯得重要了。計算機硬體的維護主要有以下幾點:(1)任何時候都應保證電源線與信號線的連接牢固可靠;(2)定期清洗軟盤驅動器的磁頭(如三個月、半年等);(3)計算機應經常處於運動狀態,避免長期閑置不用;(4)開機時應先給外部設備加電,後給主機加電;關機時應先關主機,後關各外部設備,開機後不能立即關機,關機後也不能立即開機,中間應間隔10秒以上;(5)軟盤驅動器正在讀寫時,不能強行取出軟盤,平時不要觸摸裸露的盤面;(6)在進行鍵盤操作時,擊鍵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會影響鍵盤的壽命;(7)列印機的色帶應及時便換,當色帶顏色已很淺,特別是發現色帶有破損時,應立即更換,以免雜質沾污列印機的針頭,影響列印針動作的靈活性;(8)經常注意清理機器內的灰塵及擦試鍵盤與機箱表面,計算機不用時要蓋上防塵罩;(9)在加電情況下,不要隨意搬動主機與其他外部設備。盡管計算機硬體有了維護,但它在日常的工作和運行也是會難免會出現故障,尤其是硬碟,因為硬碟,是計算機中主要的硬體設備,是計算機的靈魂,是人們存儲大量數據信息的外存之一。而同時,它又是計算機中比較容易出現故障的設備。當它出現故障時,將影響到整台計算機的運行狀況。要排除硬碟的故障,首先就要了解硬碟的結構和工作模式。所謂「百戰百勝」所以我們先來認識硬碟:一、硬碟的構成 硬碟由兩部分構成: 1.磁頭-碟片組件(Head Disk Assembly),簡稱頭盤組件(HDA); 2.印刷電路板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簡稱PCBA。 在HDA的腔體內,是硬碟的磁碟片,磁碟片的數據結構,依磁軌從低到高,由下列五部分組成: (1)MBR:主引導區記錄(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於硬碟的柱面0、磁頭0、扇區1的位置,也即俗稱的零磁軌位置。它是由分區命令Fdisk產生的。MBR結束標志為55AA。用殺毒軟體KV300+的F6功能即可查看,其默認畫面即為MBR。 (2)DBR:DOS啟動記錄(DOS Boot Record) DBR位於硬碟的柱面0、磁頭1、扇區1的位置。它是由格式化命令Format產生的。DBR結束標志為55AA。在KV300+的F6功能下,按F1,所顯示的畫面即為DBR信息。 (3)FAT: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表位於柱面0、磁頭1、扇區2的位置。FAT表的大小由硬碟容量決定,硬碟容量愈大,FAT表相應愈大。 (4)DIR區:根目錄區(Directory) DIR區是根目錄區的意思。當我們在DOS提示符下鍵入DIR並按回車鍵ENTER,顯示器上所顯示的內容即為該區內容。 (5)DATA區:數據區 DATA區負責硬碟中數據的存儲。當將數據復制到硬碟時,數據就存放在DATA區。二、硬碟的工作模式 目前,增強型IDE(EIDE)硬碟的工作模式分為三種:NORMAL、LBA和LARGE模式。 NORMAL模式即普通模式。這是原有IDE方式。在此方式下對硬碟訪問時,BIOS和IDE控制器對參數不作任何轉換。此模式下支持的最大柱面數為1024,最大磁頭數為16,最大扇區數為63,每扇區位元組數為512。因此支持最大硬碟容量為:512×63×16×1024=528MB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模式即邏輯塊地址模式。在LBA模式下,設置的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並不是實際的物理參數。在訪問硬碟時,由IDE控制器把由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確定的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在LBA模式下,可設置的最大磁頭數為255,其餘參數與普通模式相同。由此可計算出可訪問的硬碟容量為:512×63×255×1024=8.4G LARGE模式即大模式。當硬碟的柱面超過1024而又不為LBA支持時,可採用此種模式。LARGE模式採用的方法為把柱面數除以2,把磁頭數乘以2,即使柱面數減少,但總容量不變。相反的轉換過程由BIOS的INT 13H完成,以便取得正確的硬碟地址。LARGE模式支持最大硬碟容量為:512×63×32×512=1GB 現在的高容量硬碟都是設置成LBA,其他兩種已經很少用了。三、硬碟的啟動 硬碟的啟動過程如下: 第一步 BIOS測試硬碟。 第二步 載入硬碟啟動程序,確認硬碟分配表。 第三步 載入DOS啟動程序,確認BIOS參數區。 第四步 載入IO.SYS、MSDOS.SYS啟動文件。 第五步 載入CONFIG.SYS文件。 第六步 載入COMMAND.COM系統文件。 第七步 載入AUTOEXEC.BAT批處理文件。以上都是對硬碟的一些基本知識,排除硬碟故障除了要有這些知識,還要懂得方法,下面就介紹一些排除硬碟故障的方法:要排除硬碟故障,當然要有適當的工具。以下是常用的工具: 軟盤一張(1.44MB、3.5英寸)、DOS6.22系統盤、Win98啟動盤、Win95(OSR2)啟動盤、MAXTOR的Lformat.exe低級格式化軟體、KV300+殺毒盤。 硬碟故障大致可分為硬故障和軟故障兩大類:(1)硬故障即PCBA板損壞、碟片劃傷、磁頭音圈電機損壞等。由於硬故障維修要求的基本知識及維修條件較高,本文在此不作介紹。(2)軟故障即硬碟片數據結構由於某種原因,比如說病毒導致硬碟數據結構混亂甚至不可被識別而形成的故障。一般來說,主板BIOS硬碟自動檢測(IDE HDD AUTO DETECTION)功能能夠檢測到硬碟參數時,均為軟故障。 硬碟軟故障可按如下步驟排除: 第一步 檢查主板BIOS中硬碟工作模式,看是否正確設置硬碟。 第二步 用相應操作系統的啟動盤啟動計算機。 第三步 檢查硬碟標記55AA是否正常;活動分區標志80是否正常。以國產著名殺毒軟體KV300+為例,可用其F6功能查看,用F10功能自動修復。或用Fdisk/MBR格式重建分區表。 第四步 用殺毒盤(如KV300+)查、殺病毒。注意:如用KV300+查、殺病毒,應先用KV300/K格式清殺引導區病毒,再用KV300格式清殺病毒。 第五步 如果硬碟無法啟動,可用系統盤傳送系統。命令格式為:SYS C:回車。 第六步 運行Scandisk命令以檢查並修復FAT表或DIR區的錯誤。 第七步 如果軟體運行出錯,可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 第八步 如果軟體運行依舊出錯,可對硬碟重新分區、高級格式化,並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必要時可對硬碟低級格式化。 http://www.zaixiaobbs.cn/viewthread.php?tid=345
⑻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訓報告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而信息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體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我覺得組裝與維護課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基礎沒有了,其它的也就談不上了吧。 學習組裝與維護課,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台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的一句話「學就是為了用,用上了才算學會」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理解,易產生學習興趣. 通過這個實習,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台PC機,而且還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些簡單的故障,能夠自己動手排除,例如:1.內存條未能裝好,會發出嘟的警報聲。顯卡未能裝好會發出嘟嘟的警報聲。2. 檢查電腦內部連接:A. 電源開關可否正常的通斷,聲音清晰,無連鍵、接觸不良現象;B. 其它各按鈕、開關通斷是否正常;C. 連接到外部的信號線是否有斷路、短路等現象;D. 主機電源是否已正確地連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別是主板的相應插座中;E. 板卡,特別是主板上的跳接線設置是否正確。我個人認為,這次實習對於我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我個人的影響比較大,對我的成長更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