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昌源河大橋橋台被洪水沖垮,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救援措施
山西昌源河大橋橋台被洪水沖垮,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救援措施?
二.搜查並救援現場被困人員
在緊急封鎖了道路之後,專業救援人員迅速的對現場進行搜查,對現場被困人員進行救援。為了防止二次坍塌。在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橋下的洪水也是特別多,看著特別危險。
三.對附近居民進行安撫工作
在封鎖了道路和對被困人員進行救援之後,政府又安撫了附近的居民,真的是很暖心啊。
這次大橋坍塌還有最近很多的坍塌事件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醒。我們要愛護環境,建設美好的家園,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我們要團結起來,共同愛護美好的家園。
⑵ 誰知道農田河堤20年前被洪水沖毀後至今無人過問,老百姓應找哪個部門解決
江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四川,重慶,西藏
中國2010年洪水災害統計
3月初 江西 贛東北地區連續遭受大到暴雨襲擊,部分水庫開閘泄洪,一些地方出現洪澇災情。4月6日,江西永豐縣24小時降雨量達111毫米,洪水爆發,30餘家農戶被洪水圍困。
4月中旬 福建 13日福建中西部地區發生暴雨,閩江流域出現了今年入汛以來的第一場洪水,部分支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23位村民在河心孤島上遭洪水圍困18小時後獲救。
4月中下旬 湖南、桂林 覆蓋湖南省大部地區的高強度降雨,導致湘江中下游水位以每小時約5厘米的速度猛漲。
4月20日灕江突發洪水,灕江游覽航線今年再次全線封航。截至4月20日,強降雨過程共造成桂林市5個縣(區)35個鄉鎮32.75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275間,因災亡2人。20日上午9時灕江桂林站水位達146.6米,超警戒水位0.9米,官方於當天發布了灕江封航令。
5月3日 重慶 重慶墊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個區縣(自治縣)遭受了大風、冰雹、暴雨災害,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因災亡31人、失蹤1人。而截至6日17時,氣象災害致使重慶市89.7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7萬餘人,受傷180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263.3公頃,絕收面積1392.3公頃;房屋損壞倒塌5萬余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約4.2億元人民幣。 重慶市和受災區縣及時啟動了救災應急預案,有關領導帶領工作組趕赴災區,重慶市民政局緊急調運救災帳篷300頂、棉被1000床、應急燈400盞,通過投親靠友、搭建帳篷、騰出學校教室等多種方式做好臨時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
5月5日 貴州 5日20時30分左右,赫章縣媽姑鎮河落村、拱橋村、老場村相繼發生山體滑坡,造成8棟房屋被沖毀,9人失蹤,農田、電力設施等損毀嚴重。
5月5日 湖北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崩塌達1620餘處,損壞房屋3760間,8200餘人有家難回;倒塌房屋1300間,3160餘人無家可歸。新增學校危房3200多平方米,5300多名學生有學不能上。新化全縣受災人口達38.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6億元人民幣以上。
5月6日 江西 6日,江西省61個縣市遭遇特大暴雨和暴雨及大雨襲擊,受強降雨影響,江西定南、尋烏、龍南等縣受災嚴重,山體滑坡頻發,公路中斷,部分鄉鎮、學校進水受淹。定南縣因洪災亡7人、5人失蹤,其中5人因山體滑坡亡,2人被洪水淹。初步統計,贛州市共有16.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15間,緊急轉移轉群眾4430人
5月16日 廣東 5日16時至6日20時受高空槽影響,粵北、粵東地區出現強降水,造成韶關、河源、梅州、清遠4市6個縣(市、區)62個鄉(鎮)遭受了不同程度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3.89千公頃,倒塌房屋1037間,受災人口40.08萬人,轉移人口12857人,直接經濟總損失3.76億元。
5月20日-23日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 江淮、江南和華南北部普遍降雨40~80毫米,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區降雨超過100毫米。
5月28日-31日 西藏、四川、雲南、貴州 西藏東部、四川、雲南、貴州西部都出現了降雨。四川中部、雲南西部降雨較大。
6月初 貴州、廣西 貴州銅仁地區、黔東南州、黔南州等地部分縣遭受洪澇災害,7萬餘人受災,3人亡。廣西桂北、桂中地區出現了強降雨天氣,部分縣市區出現洪澇災害。
6月7日-10日 湖北、湖南、江西 黃淮及其以南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湖北、湖南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覆蓋范圍達5.8萬平方公里,皖贛鄂交界地區8日08時至9日08 時平均降水量55.2毫米,為1951年以來6月上旬第3最大單日降水量。
6月中旬到現在 南方十省市 6月13日以來發生的第14次強降雨導致南方9省區受災人口達1003萬人,亡132人、失蹤86人,倒塌房屋6.8萬間,經濟損失約145億元。
07-19 山東遭受暴風雨襲擊 受災人口45.8萬人 。
07-20 安徽洪水毀水利工程萬余處 長江超警戒水位。
07-21 陝西南部洪澇致41人亡 部分河流洪峰千年一遇
07-21 至今 東北地區特別是松花江流域持續出現大到暴雨,致使吉林農安縣第二松花江堤防8月2日下午發生決口,長度80米,其餘沿線多處出現險情,三萬多人撤離家園,同同導致多個城市斷水斷電,吉林通化斷水達100多小時。遼寧也大面積受災。
據新華社報道,來自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的統計,截至8月6日,今年洪澇災害造成全國2億人(次)受災,1454人亡,669人失蹤,1214.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47.1萬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209萬公頃絕收,136.4萬間房屋倒塌,358.1萬間房屋損壞,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751.6億元。
⑶ 農村集體出資修建的公路,路面損壞之後有誰進行修理維護
在農村中日常生活很多年,我便談談自己的觀點。既然是團體注資建造的公路,當然就要團體一同注資檢修,假如公路剪修的賬款有盈餘,那麼就可以將其當做公路的維護保養款。但是在2018年的6月份以後修理的路面,國家也提出了2年的質量保證期,在這里2年之內損壞就必須施工單位開展檢修。
盡管說農村公路是團體注資建造的,地面損壞了,群眾可以把狀況匯報給村民委員會,由村委注資請人來維修與開展維護保養,與此同時大家都還可以自發性捐助集資款,來請人維修與維護保養,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與能量,平常冬閑時季,能夠擠時間為村公路兩側輸通一下排污溝,擔點土給公路兩側鋪鋪坡,能夠避免洪水災害沖毀公路了對吧,維護保養好村公路,村民們從我做起。
⑷ 河流中修路怎麼修
在河流上興建橋梁,會破壞建橋河段原有的平衡狀態,使橋址附近上、 在河流上興建橋梁,會破壞建橋河段原有的平衡狀態,使橋址附近上、下游的水 位、流速等發生變化, 從而引起建橋河段的泥沙沖淤變化,並對河道中洲邊灘產生明顯影 速等發生變化, 從而引起建橋河段的泥沙沖淤變化。河道橋梁壅水在流量小時並不明顯,在洪水期較為顯著,對沿河兩岸堤防造成影響, 河道橋梁壅水在流量小時並不明顯,在洪水期較為顯著,對沿河兩岸堤防造成影響, 使防洪安全受到相應的威脅。如果流量過大,使洪水漫過橋梁,則有可能沖毀橋梁, 使防洪安全受到相應的威脅。如果流量過大,使洪水漫過橋梁,則有可能沖毀橋梁,造成 更大的災害。
⑸ 西安暴雨,如何解決道路積水嚴重的問題
現如今城市內澇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城市一旦經歷暴雨,就會出現城市內澇,汽車商鋪等被洪水淹沒,導致很多財產損失。除此之外還影響人們的出行,因為道路上的積水,一直不見溜走,導致人們出行困難。因此很多科學家研究了這方面的問題,建議在建設一個城市的時候,這是一個海綿城市。
強降雨過後路面積水較多,這個時候一定不能盲目的出行,因為這個時候的路況遭到了暴雨的破壞,並不是自己熟悉的路況,一定要等路面的積水,流完以後再出去,這樣會比較安全,並且不容易發生事故。
⑹ 高速公路各種水毀的該怎麼處理
山區公路水毀形形色色,無奇不有,其修復工程往往不是簡單地按原樣修復就能解決問題,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修正原結構中不合理的地方,有針對性地予以根治,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因此水毀修復工程往往比新建工程困難得多。
下面提供一些示例,僅供參考:
1、利用齒檻抗剪原理
某線有一段傍山路,路線所經山嶺橫坡為40度,由右向左往下傾斜,山體上層為粘土,3~3.5米以下為砂岩,兩層間層面平滑,地下水發育。建成通車第二年夏季,遇連日大雨,山體上層土壤含水量猛增,導致50~60米長的路段內,路線兩側40~50米寬的山體連同公路一起整體向下滑移7~8米,中斷交通。據挖孔及鋼釺檢查結果,證實其滑動面在上層粘土與下層砂岩之間的岩面上。經研究,在路基兩側各修建一幅堅固的擋牆,擋牆基礎要嵌入0.8米,最少不得小於0.4米,使之形成嵌入兩個土層的齒檻,阻止上層山體下滑,用擋牆的抗剪力抵擋山體的下滑力。修復後效果很好。
某段傍山線左側為高山,山體屬粘性土,地下水旺盛,右側路基高約6米,邊坡腳以外為水田。建成第二年夏連降大雨,地下水位驟然升高,路基土壤含水率激增,造成土壤液化,釀成路基滑塌長約60米,寬約8米,右側邊坡腳原有擋牆被塌土向外推移了6~8米,徹底解體。修復時,經鋼釺探測發現右側坡腳往下三米即達岩層,決定修復方案為①在右側邊坡重新修建一幅堅固的擋土牆,擋牆基礎嵌入岩石深度不小於0.4米,以形成齒檻,阻止路基土滑動,擋牆砌出地面時,每隔4~5米留一泄水孔以排泄路基中的地下水;②清除路基滑塌面的爛泥,換填砂性土壤;③當換填土填至擋牆泄水孔的高度時,對應泄水孔的位置,設置內徑Φ10㎝的濾砂混凝土管,混凝土管由泄水孔一直伸入路基縱深,以使路基中的地下水可經匯水孔排出路基,保持路基乾燥;④將右側路基邊坡坡比由原來的1∶1.5改為1∶1.75,以保持邊坡穩定。工程實施後效果很好。
2、利用拱壩抗傾覆原理
有不少山腰線沿山勢蜿蜒,至山凹處峰迴路轉,來個急轉彎,彎道外側上邊坡高山聳立,彎道內側下邊坡多為陡峭的山坡,修建時這些彎道的路基多為半填半挖,其內側常常只用開山所得風化石塊簡單堆疊而成,坡面陡如峭壁,危如壘卵,若遇大暴雨,逕流從高山傾泄而下,彎道路基極易被沖毀,這種水毀工程很難修復,往往需要在內側邊坡上修建很高的擋土牆,而擋牆越高,承受的土壓力越大,擋牆越易被土壓力推倒。經研究處理措施為①將彎道外側(靠山側)的下游邊溝加寬加深,然後在下游適當位置加設涵洞,把山上的暴雨逕流經邊溝和涵洞排至路基以外,保證彎道內側不受水流沖刷;②在彎道內側邊坡選擇合適位置,修建拱壩式擋土牆以鞏固路基,這種擋牆在立面圖上與普通擋牆差別不大,只是其斷面邊坡可以陡一些,底部寬度可稍小一些,而其在附視圖上卻呈拱形,並要求擋牆兩端牆插入山體的堅實土層中,形成拱腳和拱座,進而被兩側山體吸收;因此大大增強了擋牆的抗傾覆和抗滑動能力;③牆背路基填土採用砂性土壤或開山石碴,分層夯實,牆頂以上的路基邊坡疊植茅草,茅草沿坡面水平栽疊(如房屋蓋瓦一樣),根部在內,尾部在外,這樣既可有效保護坡面不受雨水沖刷,也可在茅草生長後對邊坡形成一個牢固的綠色屏障。
3、利用梯級消能原理
某線沿途山勢險峻,河槽比降很大,暴雨來時,河水攜帶漂石順著陡坡奔騰而下,兇猛異常。洪水通常先從漿砌片石涵洞海底的最薄弱處沖開一個缺口,然後以此為突破口,將海底鋪砌成片掀走,再進一步向下淘挖,沖空涵台基礎,嚴重者甚至把整個涵洞沖塌搗毀。這種情況成為山區公路的一種可怕的多發病和常見病。
通過實踐,以下方法具有良好效果:把涵洞上游的一段河溝(一般長十幾米)用漿砌片石將其修建成底面成階梯形,兩側具有擋牆的梯形溝槽,暫且稱之為「水梯」,涵洞進水口處修建一個深40~60㎝的消力池,涵洞海底也由傳統斜坡形改為階梯形。如果洪水中漂石數量太多,水勢特猛,則在階梯的水平面下加設一層10㎝厚的帶有鋼筋網的混凝土層,以加強其抗沖撞性能。若出水口以外仍存在洪水沖塌路基邊坡危險,則繼續將其河溝修建成兩側具有擋牆的梯形溝槽,把水流引導到水勢較緩或可靠地段,稱之為「送水」。經過這樣治理,洪流被約束在水槽內,規規矩矩地逐級而下,每跌落一級,其勢能即自行消失一部份,不會產生勢能積累,其沖擊力也就大大減小。
某橋是一座兩跨L=5米的鋼筋混凝土板橋,由於地基土質差,其墩台均採用木樁基礎,並加鋪漿砌片石護底,該橋自20世紀50年代末建成後,橋梁下遊河床逐年被沖刷,最後竟比修建時沖深了3.0米,為了使橋梁基礎不被沖空,在橋梁的下游先後幾次修建了滾水壩式的漿砌片石送水坡壩,每次修建後一遇到較大的洪水即被沖毀,屢醫不愈。最後用梯級消能原理根治了這一頑疾:改坡壩為梯級壩,共設6個梯級,每個梯級的水平面上加設一層10㎝厚的帶有鋼筋網的混凝土防沖層,最下一個梯級設置一幅高2米的擋牆,擋牆旁邊拋放由ф6鋼筋網和片石製成的石籠,每個石籠的體積約1m3,石籠與石籠之間用ф6鋼筋相互捆綁,使之連成一個整體,以防水流沖擊使其移位。
4、利用丁牆抗推原理
不少跨徑4~5米的大拱涵,其兩端常採用一字形端牆加錐形溜坡結構。這種拱涵由海底至拱頂的高度一般不小於4~5米,拱頂至路面又有幾米高的填土,故由海底至路面的總高度往往達到6~8米以上,其端牆所承受的路基填土的側壓力相當大。因此雨季路基土壤吸水膨脹,以至端牆被膨脹力推擠向外傾斜(或傾覆)者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有些端牆竟牽連涵身及拱圈一起被向外推移,致使整個涵洞斷裂。對於這些有問題的端牆,若讓其病害繼續發展,可能最終導致徹底傾覆,但要拆除舊牆並在原處重建一幅新牆是極為困難的,往往需要挖開路基,中斷交通,而且由於病根未除,效果也未必好,常常是事倍功半或覆轍重蹈。通常所用的處理方法是:在涵洞兩邊,端牆的外面,各加砌一幅堅固的八字牆頂住端牆,使之成為丁字牆,以平衡端牆牆背的土壓力。八字牆與涵洞軸線的平面夾角一般都比較小,有時甚至沒有夾角而與端牆垂直。這樣處理的端牆,施工簡單而質量可靠,效果實在,事半功倍。
另外,大跨徑拱涵也有兩端設置八字牆的,但一般都設計成把八字牆與涵身及拱上端牆分開砌築,使八字牆成為一幅獨立的擋土牆,這樣的八字牆被牆背土壓力推壓傾斜的也不少,病害發生後,往往需要在其上方設置1~2根鋼筋混凝土水平撐撐住兩幅八字牆,以抵消其牆背土壓力,制止八字牆進一步傾斜或傾覆。
其實,新建涵洞的八字牆,防止傾斜的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辦法,是將八字牆與涵身及拱上端牆同時咬碼砌築,以藉助砌體自身的抗剪力抵抗傾覆。此方法曾在實踐中獲得顯著效果。
5 、利用鋼拉桿抵消兩側推力
某線有三座橋梁,由於設計考慮不周,加上施工質量不好,在路線交付使用後的第二年,出現幾乎完全一樣的嚴重病害。這三座橋均為大中型橋,高度達12~16米,為V形橋台加前坡為1:1的錐形溜坡。進入雨季後,台腹填土吸水膨脹,加上活載的擠壓,橋台兩個側牆被推向外傾斜,其翼尾頂部外移量達到14~20㎝,與此同時,橋面雨水流經橋台翼尾,從錐坡頂部灌入錐坡體內部,使本已不夠穩定的錐坡迅速吸水膨脹軟化,坍塌下去。錐坡坍塌又反過來加大了側牆傾覆的可能。因此橋上交通受到嚴重威脅。經反復研究採取以下措施加固:①在兩側牆頂部以下2米及3米處,各加設一排鋼筋拉桿,每排2根或3根(根據側牆的長度而定),鋼拉桿用Φ25鋼筋製成,兩端車制螺栓,每排拉桿的外側(側牆的外表面)設置一根10號槽鋼作為螺栓墊板,以分散和傳遞應力。施工時淘空台背填土、鑽穿側牆,將已塗好防銹防水塗料的鋼拉桿安裝就位,然後從兩端徐徐擰緊螺栓收緊拉桿,給側牆施加向內的壓力以抵消向內的土壓力。然後,在條形槽內回填砂礫壓實,鋪好路面,側牆加固即完成。 ②將錐坡的前坡由1:1改為1:1.2,並將坍塌的鬆土清除,另外放線重砌錐坡。錐坡面採用干砌片石圬工,全部砌好檢平後統一灌漿。換填的錐心土採用河砂礫,逐層砌築逐層加砂逐層抽水灌注搗實,以防心土日後沉陷。錐坡全部干砌好後,抽水灌注1~2天,經檢平確認沒有沉陷再開始灌漿。 ③錐坡前坡改緩後,其坡頂已伸到側牆尾後約3米左右,因此必須加砌一段側牆以裹住路基。新加側牆的埋置深度,以其前端基礎能被錐坡裹覆為宜。該段側牆也要布置一排兩根拉桿,以抵消牆背土壤的向外推力,保證其不被傾覆和推移。
6、利用石籠抗沖
用6號鐵絲編成網籠,中間填充大片石,每個籠的體積約1M3,各石籠分層分排堆疊,每排籠與籠之間及每層石籠之間,又用鐵絲綁扎,使其連成一個大的整體。這種石籠結構具有很大的抗沖能力:它是一個巨大的整體,不易被沖走,也不易從某一局部突破;它是一個透水結構,不是完全擋住水流,所以能較好地瓦解水流的沖擊力;它是一種可變形的結構,若基底有局部被淘空,它可憑借自身的重力,自然下沉填補空位,制止淘空部份繼續惡化。
⑺ 中國志願軍是怎樣在洪水中搶修公路橋梁的
1951年6月,志願軍工兵指揮部接到通知,連日來朝鮮北部大雨不斷,各江河上游水位持續上漲,各部隊要做好防洪護路工作。
志願軍工兵指揮部立即把這個通知轉發給各個工兵部隊。工兵二團接到通知後,決定除9連維護延金里約l5公里長的輕便鐵路外,其餘8個工兵連分段負責維護市邊里至勝湖裡段的公路和橋梁。
接下來的10多天里,陰雲連日不開,大雨傾盆而下。團部指揮所里都進了水。幾個戰士正在用臉盆往外淘水,薛團長站在水裡給各連打電話,提醒他們注意防洪,一連嗎?你們那裡靠近山坡,山上植被稀疏,要警惕山洪和泥石流。
放心吧團長,我們已經挖好了引水渠,部隊都搬到了高處。一連指導員的說話聲特別大,震得薛團長的耳朵疼。
你說話小點聲,小心讓美機聽見了!一連的布置很妥當,薛團長很高興,不由開起了玩笑。
二連嗎?你們那裡的公路剛剛修好,路基還不堅固,要注意維護。單軌簡易橋可能被泡壞,派幾個人上去加固一下。
是,我馬上帶入上去。二連連長操著東北口音說。
三連,你們派幾個戰士到5號工區,那裡有個急轉彎,又是下坡。這么大的雨,司機可能看不清道路。讓戰士站在那指揮交通。翻了一輛車我就降你們連長一級!
是,保證不翻車。電話那邊是個值班員,其實,連長已經站在公路上指揮交通了。
……
7月20日,暴雨襲來,山洪爆發。因為各連准備得當,除了帳篷進水外,部隊沒有遭受任何損失。趁著下雨,美軍飛機不會出動,二團組織人員對道路和橋梁進行加固,把彈坑填平。
31日,大雨終於停了下來,火辣辣的太陽照得大地霧氣騰騰。然而,連日大雨使江水猛漲,水位上漲了10倍還多,江水已經溢出河床。在水裡泡了一個月的河堤終於頂不住了,轟隆一聲決了口。
黃色的江水似受驚的馬群,翻著白浪滾滾而出。洪水瞬間吞沒了房屋和良田,沖壞了道路和橋梁。兩米多高的房屋沒了蹤影,4米多高的電線桿只剩下個尖,橋梁歪歪斜斜地倒在江水裡,道路被沖成一段一段的。
交通中斷了,駐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二團立即一面組織兵力搶救群眾的生命財產,一面盡快搶修道路和橋梁。
水路兩棲車開到洪水裡,把圍困在樹上的朝鮮百姓救了出來。戰士們在江水中拉起大網,攔截被沖下來的財物,然後收集起來准備讓朝鮮百姓認領。
工地上,幹部戰士們在濕熱的空氣里和粘乎乎的泥水裡揮汗如雨地搶修。此時,他們也顧不上防避美軍飛機的轟炸掃射了。美軍飛機臨空了,沒有人離開現場,炸彈下來了,往泥水裡一撲,子彈打過來了,在橋墩後面一藏。山上的高射炮開火了,美機嚇得晃著尾巴跑了。
戰士們在泥水裡不分晝夜地奮力作業,終於使任務區內的公路通了車。
可還沒等大家喘過氣來,8月4日,第二次洪峰接踵而至,水位比第一次還高,剛架好的橋、修好的路又被沖毀。指戰員心急如焚,連濕衣服都來不及換下又繼續投入了搶修。
此時,美軍趁朝鮮北方洪水泛濫之機,出動大批飛機,輪番轟炸封鎖我軍方交通要道。搶修工作不得不轉入夜間。
8月8日傍晚,二團五連作業區內下有里大橋被炸斷,三排長長陳玉春接受搶修任務後,率全排跑步趕到現場,迅即冒雨投入作業。
汗水、雨水把衣服搞得濕淋淋的,行動很不方便。陳排長脫掉上衣和背心,仰起臉澆了一會雨水,大喊了一聲:痛快!同志們,加油干哪!這雨正好給我們洗澡了!
一看排長脫了衣服,戰士們也脫了上衣,有的戰士索性只穿著短褲作業。夜色中,一群漢子光著脊樑,露出一身強健的肌肉,揮動鐵錘和鍬鎬打橋樁、挖土石,叮當的響聲,口號聲不絕於耳。
一直干到第二天下午13時許,一條平展的道路出現在大雨中,傾斜在河水裡的橋梁又頑強地站了起來。道路終於恢復通車。
一輛輛汽車開了過來,司機們嘀嘀地按著喇叭,向工兵們表示感謝。
陳排長正和戰士們歡呼,從一輛汽車里飛出一個東西,正砸在他懷里。陳排長抓住一看,是一包沒開封的大生產香煙。一個司機從駕駛室里探出頭來說:同志們,辛苦了,抽根煙,解解乏吧!
不久,工兵指揮所為二團五連三排立集體三等功一次。但陳排長總覺得那包香煙比軍功章還值得榮耀。
第二次洪峰過去不久,第三次洪峰又到了,它將二團八連任務區內的大同江上的勝湖裡大橋沖垮,使連接前沿陣地和後方的交通中斷。而這時美軍正發動夏季攻勢,我軍前線急需糧彈。
為此,洪學智親臨勝湖裡橋視察。他對二團的工兵們說:你們工兵團的任務十分重要,很艱苦也很光榮,如果前方沒有彈葯和給養,打敗美軍就非常困難。前方的傷病員如果不能很快運到後方,傷亡就會更大。現在汽車過不了江,堵在橋頭,倘若美軍飛機來轟炸,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你們工兵的任務,就是要動腦筋,想辦法,讓汽車盡快過江。
薛團長看著洪學智熬得通紅的雙眼說:司令員,炸壞的橋短時間內不能修復,為了應急,是否可以漕渡汽車過江?
作戰工程股股長插話說:雖然沒有制式門橋器材,但我們可以用汽油桶做。以前我們在國內就這么干過。
洪學智說:能行嗎?
薛團長堅定地說:沒問題。
漕渡的任務交給了八連。八連找來了幾十個大汽油桶,封閉了汽油桶的出油口,然後用鐵絲捆紮起來,再在上面鋪上木板,用雙腳釘固定,一個簡易的門橋就做成了。
當天,進行了試渡,把一輛汽車安全漕渡到了對岸。洪學智樂得直拍巴掌,連聲說這個辦法好,要在志願軍推廣。接下來,八連不分晝夜地進行漕渡。
一天夜晚,八連正用門橋漕渡,美軍飛機飛來了。美機先是打出一串串照明彈,照得江面上一片雪亮。接著,美軍飛機就轟炸掃射。這時站在岸邊的同志們都替江上的人們捏著一把汗。
炸彈在舟橋邊爆炸,掀起的水柱差點掀翻舟橋。戰士們連忙下蹲,用身體的重量穩住舟橋。在舟橋上的汽車司機爬上車廂,操起步槍對著低飛的美機射擊。
老兄,別打了,連個毛都粘不上呢!一個工兵戰士說。
打不著也嚇嚇他,志願軍不是好欺負的!司機憤憤地說。
別費那功夫了,下來幫我們劃吧!另一個工兵說。
司機連忙跳下車廂,用鐵鍬劃水。江面上響起戰士們響亮的口號音:劃呀劃呦!用力劃呀!工兵戰士本領大……
當晚,八連硬是在美軍飛機的襲擾下將門橋漕渡到岸。此後美軍飛機雖常來襲擾,但門橋漕渡一直未停,直到勝湖裡大橋修復,漕渡才告結束。
在第三次洪峰期間,大同江洪水到達平壤時,當地的朝鮮百姓棄家四處躲避。有的爬上屋頂,有的爬上樹。在二團駐平壤器材站附近,一些草房頂上有數百群眾,生命危在旦夕。
二團供應站宋慈民、李德芝見狀後,即帶領人員,開動水陸汽車往返搶救。他們連續奮戰19個小時,救出群眾400多人。當他們回到駐地時,已經一天一夜水米沒有沾牙了。
類似工兵二團戰勝洪水的事跡在朝鮮的志願軍工兵中比比皆是。
在朝鮮北部這次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中,志願軍工兵戰士們發揚我軍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作風,戰洪水,斗敵機,搶修道路橋梁,搶救朝鮮群眾,為擊敗美軍絞殺戰,打贏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