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設備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一、設備維修前
1、勞保用品的准備。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裝、勞保手套、防護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具。
2、分析將要進行的維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3、需要登高作業的,必須佩戴登高安全用品,登高作業下方必須擺放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墜物。
4、設備維修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且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合閘」等警示牌或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5、設備維修前必須檢查、分析、了解設備故障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必須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葯,如有必須採取措施後方可維修。
6、設備在維修、保養、維護前,必須要切斷設備主電源及光電開關、行程開關、接近開關、氣動原件等控制原件、附助原件的電源、氣源,只有確認設備不會誤動作後才可進行維修、保養、維護。
二、設備維修中
1、嚴禁維修處於運動狀態下直接接觸設備及部件。
2、工作過程中採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合,多人搬抬應有一人指揮,動作一致,穩起、穩放、穩步前進。
3、工作中注意周圍人員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揮動工具、工具脫落、工件飛濺造成傷害。兩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工件放置整齊、平穩。
4、使用電動工具時注意隨時檢查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情況,確保其完好後,進行使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掛的牢靠,確保安全使用。
6、一般情況下,禁止在旋轉、轉動的設備及其附屬迴路上進行工作。如果必須在旋轉、轉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檢查、清理及調查等工作時,必須注意扣緊袖口、戴好工作帽,防止被旋轉部分捲入絞傷或碰傷。
7、禁止帶電拆卸自動化控制設備,如PLC模塊、在線儀表、氣動閥的線路板等,以免損壞電子元器件。
8、禁止在設備未停止的時候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三、設備維修後
1、設備開動前,先查看防護設備、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無缺,然後進行試車查驗,運轉合格後才調投入運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作業完結後,及時拾掇場所衛生,堅持潔凈規整,油液污水不得留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3、修補人員完結巡檢、修補作業後,應當及時仔細填寫巡檢、修補記載,不得呈現漏填、錯填現象,記載留用備檢。
4、設備管理負責人仔細查看審理修補人員填寫的巡檢、修補記載,保證記載真實有效。運用電動工具時留神隨時查看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狀況,保證其無缺後,進行運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查看安全帶是否掛的可靠,保證安全運用。
6、一般狀況下,阻撓在旋轉、滾動的設備及其隸屬迴路上進行作業。假如有必要在旋轉、滾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查看、拾掇及查詢等作業時,有必要留神扣緊袖口、戴好作業帽,防止被旋轉部分卷進絞傷或碰傷。
7、阻撓帶電拆開自動化操控設備,如PLC模塊、在線表面、氣動閥的線路板等,防止損壞電子元器件。
8、阻撓在設備未連續的時分對設備進行保護保養。
2. 維修設備的注意事項有那些
提問者採納
(1)任何機械設備在拆卸前必須切斷電源,並掛上「正在修理」的專標記牌,以免發生工傷屬事故。 (2)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工作,則應在修理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理,切勿轉動機器」的牌子。修理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滾動。用千斤頂頂升時,千斤頂應放平穩。墊高機器或部件前先找到墊高工具,嚴禁使用磚頭、碎木或其他容易碎裂的物體來塞墊。 (3)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理時注意安全,不準上下投遞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損壞工具。 (4)大型零件吊起時,繩索應牢固,要扎得牢靠,吊起時不能傾斜,安放時要平穩。 (5)修理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相互密切配合。 (6)修理中不準用手試摸滑動表面、轉動部位或用手摸試螺紋孔。 (7)試車前要檢查電源接得是否正確,認真檢查機器各部位確認無誤後方可開車。
3. 從設備安全形度考慮,如何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日常設備維修應注意哪些
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日常維護保養(一保)、設備的潤滑和定期加油換油、預防性試驗、定期調整精度和設備的二、三級保養。維護保養的好備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運作情況、產品的質量及企業的生產效率。
(一)設備的檢查
設備檢查是及時掌握設備技術狀況,實行設備狀態監測維修的有效手段,是維修的基礎工作,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隱患,防止突發故障和事故,是保存證設備正常運轉的一項重在工作。
1、日常檢查(日常點檢)
日常檢查是操作工人按規定標准,以五官感覺為主,以設備各部位進行技術狀況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陷患,採取對策,盡量減少故障停機損失。對重點設備,每班或一定時間由操作者按設備點檢卡逐項進行檢查記錄。維修人員在巡檢時,根據點檢卡記錄的異常進行及時有效的排除,保證設備處於完好工作狀態。
2、定期檢查<>按規定的檢查周期,由維修工對設備性能和業余度進行全面檢查和測量,發現問題除當時能調解決之外,將檢查結果認真做好記錄,作為日後決策該設備維修方案的依據。
3、精度檢查
這是對設備的幾何精度、加工精度及安裝水平的測定、分析、調整。此項工作由專職檢查員按計劃進行,其目的是為確定設備的實際精芳,為設備調整、修理、驗收和報廢提供參考依據。
對設備進行各項檢查、准確地記錄設備的狀態信息,能為日後維修提供可靠的依據及維修成本。
(二)日常保養
設備的日常保養可歸納為八個字——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1、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用品齊全;線路管道安全完整。
2、清潔:設備內外清潔干凈;各滑動面、絲桿、齒條、齒輪、手柄手輪等油垢、無損傷;各部位不漏油、漏水,鐵屑垃圾清掃干凈。
3、潤滑:定時定量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杯齊全;油標、油線、油刮保持清潔,油路暢通。
4、安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遵守操規程,合理使用,精心保養,安全無事故。
(三)二級保養
該級保養以操作工作為主,維修工作配合。保養周期可根據設備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而定,如金切機械可定為400~600運轉小時,停歇時間和保養工時可按設備每復雜系數0.5小葉計算。
1、二級保養內容
(1)根據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調整,更換個別易損件;
(2)徹底清掃設備內外部,去「黃袍」及污垢;
(3)檢查、清理潤滑油路,清洗油刮、油線、濾油器,適當添加潤滑油,並檢查滑動面的上油情況;
(4)對設備的各運動面配合間隙進行適當的調整;
(5)清掃電氣箱(電工配合)及電氣裝置,做到線路固定整齊、安全防護牢靠;
(6)清洗設備附件及冷卻系統;
2、保養標准
二級保養後達到設備內外清潔,呈現本色;油路暢通,油標明亮,油位清晰可見;操作靈活,運轉正常。保養完畢後由專人負責驗收,認真填寫保養完工記錄單。
註: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轉載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所載信息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由此造成的損失本站概不負責。
關鍵字:建主聯 鄭州建主聯 韓玉 韓玉集團 塔吊 塔式起重機 施工起重機 電梯 升降機 施工升降機 建築機械 租賃 銷售
2018年20個妖孽建築排名,第一名竟然是中國的...
10大暴利創業好項目,2019年熱門生意大全,最後一個絕對是潮流
世界各國標志性建築你知道幾個?
2018年上半年中國工程機械用戶品牌關注度排行榜
鄭州十大最高建築排名(截至2018)
摩天大樓建造開塔吊,這高度我看著腿都抖,恐高的就別看了
2018胡潤財富報告:600萬個「富裕家庭」掌握133萬億資產
請您監督!鄭州停工910個工地!名單公布
對不起,2019年房價還得漲!(不敢看這篇文章)
塔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三大趨勢推動應用升級
建主聯-一個建築租賃行業都需要的APP
ID:jianzulianmeng
4. 維修機器、電器設備時的注意事項
一、設備維修前
1、勞保用品的准備。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裝、勞保手套、防護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具。進入門禁車間時佩戴人員信息卡刷卡進入門禁車間。
2、按照五步法分析將要進行的維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3、需要動火作業的,按照《動火管理規定》要求進行審批,開具動火令,並配備現場監護人和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物品全部清理,留出必要的安全距離。
4、需要登高作業的,按照《登高管理規定》要求,開具登高令,佩戴登高安全用品,登高作業下方必須擺放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墜物。
5、需要使用電動車的,按照《電動車使用規定》要求進行使用,騎行時靠右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5㎞/h,必須佩帶安全頭盔並系好下顎帶,到達目的地後妥善存放電動車,不得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
6、設備維修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且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合閘」等警示牌或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7、設備維修前必須檢查、分析、了解設備故障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必須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葯,如有必須採取措施後方可維修。
二、設備維修中
1、嚴禁維修處於運動狀態下直接接觸葯劑的設備及部件。
2、工作過程中採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合,多人搬抬應有一人指揮,動作一致,穩起、穩放、穩步前進。
3、工作中注意周圍人員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揮動工具、工具脫落、工件飛濺造成傷害。兩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工件放置整齊、平穩。
4、使用電動工具時注意隨時檢查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情況,確保其完好後,進行使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掛的牢靠,確保安全使用。
6、一般情況下,禁止在旋轉、轉動的設備及其附屬迴路上進行工作。如果必須在旋轉、轉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檢查、清理及調查等工作時,必須注意扣緊袖口、戴好工作帽,防止被旋轉部分捲入絞傷或碰傷。
7、禁止帶電拆卸自動化控制設備,如PLC模塊、在線儀表、氣動閥的線路板等,以免損壞電子元器件。
三、設備維修後
1、設備開動前,先檢查防護裝置、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完好,然後進行試車檢驗,運行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動火作業完畢後及時清理作業現場,將消防器材歸位,經安全員檢查確保安全後方能離開。
3、工作完成後,及時清理場地衛生,保持干凈整潔,油液污水不得留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4、班組人員完成巡檢、維修作業後,維修人員應當及時認真填寫巡檢、維修記錄,不得出現漏填、錯填現象,記錄留用備查。
5、班組長認真審查審核值班人員與維修人員填寫的巡檢、維修記錄,確保記錄真實有效。
5. 在檢修設備時應注意哪些防護措施才能確保檢修的安全
1 檢修現場布置的安全要求:
1) 檢修用工器具及材料的堆放場所,必須符合防火要求。
2) 檢修現場的道路必須保持通暢,道路的寬度、轉彎半徑必須保證行車安全要求。
3) 檢修現場內危險地區,如坑、井、電氣高壓設備等,需設危險標志,夜間要設紅燈信號,樓面孔洞應加設蓋板或圍欄。
4) 檢修現場應有足夠照明,電氣線路架設必須符合電氣規程要求,檢修照明應符合要求。
5) 檢修用備品配件、機具、設備的堆放必須整齊穩固。拆除的廢舊設備、管件、要及時清除。
6) 檢修現場的易燃、易爆、有害物質,應有專人保管或清出現場,不能消除的應加強防護。
7) 現場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器材。
2 機具的准備及檢查:
1) 各種施工機械及電機的傳動危險部分,應設安全防護裝置。各種起重運輸機械,必須有規定的安全裝置,常用起重工具,如卷揚機、桅桿、手動葫蘆、井子架、千斤頂均應完好,安全可靠。
2) 檢修用腳手架、跳板應符合安全要求。
3) 檢修用電氣設備和手提電動工具,導線要絕緣接地良好。外殼必須接地。
4) 電氣工具、安全附件要好,焊機外殼需接地,導線絕緣良好。乙炔瓶及氧氣瓶距明火大於10米,兩瓶之間應有大於5米的距離。
3 設備檢修前處理:
檢修設備須進行清理或置換等前處理工作,經分析檢驗合格,方可交出。設備檢修前處理原則:
a) 需檢修的設備應停車、降溫、卸壓、切斷電源。
b) 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的設備和容器管道,必須切斷物料(包括惰性氣體)出入口閥門,並加蓋盲板。
c) 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的設備和容器管道應進行清洗置換和分析檢驗合格。
6. 設備進行維保(維修,保養,清潔)時的主要操作步驟及其他注意事項
一、設備的維護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稱為設備維護保養。設備維護保養的要求主要有四項:
(1) 清潔 設備內外整潔,各滑動面、絲杠、齒條、齒輪箱、油孔等處無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氣,設備周圍的切屑、雜物、臟物要清掃干凈;
(2) 整齊 工具、附件、工件(產品) 要放置整齊,管道、線路要有條理;
(3) 潤滑良好 按時加油或換油,不斷油,無干摩現象,油壓正常,油標明亮,油路暢通,油質符合要求,油槍、油杯、油氈清潔;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
設備的維護保養內容一般包括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設備潤滑和冷卻系統維護也是設備維護保養的一個重要內容。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是設備維護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制度化和規范化。對設備的定期維護保養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額和物資消耗定額,並按定額進行考核,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工作應納入車間承包責任制的考核內容。設備定期檢查是一種有計劃的預防性檢查,檢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還要有一定的檢查工具和儀器,按定期檢查卡執行,定期檢查有人又稱為定期點檢。對機械設備還應進行精度檢查,以確定設備實際精度的優劣程度。
設備維護應按維護規程進行。設備維護規程是對設備日常維護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堅持執行設備維護規程,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 設備要達到整齊、清潔、堅固、潤滑、防腐、安全等的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達到的標准及注意事項;
(2) 日常檢查維護及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准;
(3) 檢查和評定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程度的內容和方法等。
二、設備的三級保養制
三級保養制度是我國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在總結前蘇聯計劃預修制在我國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養修理制,它體現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養的轉變,反映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進步和以預防為主的維修管理方針的更加明確。三級保養制內容包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制是以操作者為主對設備進行以保為主、保修並重的強制性維修制度。三級保養制是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實行群管群修,專群結合,搞好設備維護保養的有效辦法。
(一)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般有日保養和周保養,又稱日例保和周例保。
1.日例保
日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當班進行,認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後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圖樣資料,檢查交接班記錄。擦拭設備,按規定潤滑加油。檢查手柄位置和手動運轉部位是否正確、靈活,安全裝置是否可靠。低速運轉檢查傳動是否正常,潤滑、冷卻是否暢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運轉聲音,設備的溫度、壓力、液位、電氣、液壓、氣壓系統,儀表信號,安全保險是否正常。
(3) 班後四件事 關閉開關,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鐵屑、臟物,擦凈設備導軌面和滑動面上的油污,並加油。清掃工作場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寫交接班記錄和運轉台時記錄,辦理交接班手續。
2.周例保
周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在每周末進行,保養時間為:一般設備2h,精、大、稀設備4h。
(1) 外觀 擦凈設備導軌、各傳動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掃工作場地。達到內外潔凈無死角、無銹蝕,周圍環境整潔。
(2) 操縱傳動 檢查各部位的技術狀況,緊固松動部位,調整配合間隙。檢查互鎖、保險裝置。達到傳動聲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壓潤滑 清洗油線、防塵氈、濾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換油。檢查液壓系統,達到油質清潔,油路暢通,無滲漏,無研傷。
(4) 電氣系統 擦拭電動機、蛇皮管表面,檢查絕緣、接地,達到完整、清潔、可靠。
(二)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協助,按計劃對設備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油線、毛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的各個部位。一級保養所用時間為4-8h,一保完成後應做記錄並註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車間機械員組織驗收。一保的范圍應是企業全部在用設備,對重點設備應嚴格執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設備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間的生產任務在設備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是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來完成。二級保養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設備的技術狀況全面達到規定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二級保養所用時間為7天左右。
二保完成後,維修工人應詳細填寫檢修記錄,由車間機械員和操作者驗收,驗收單交設備動力科存檔。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准,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周期。
實行「三級保養制」,必須使操作工人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四項要求」
並遵守「五項紀律」。三級保養制突出了維護保養在設備管理與計劃檢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對操作工人「三好」、「四會」的要求更加具體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三級保養制突破了原蘇聯計劃預修制的有關規定,改進了計劃預修制中的一些缺點、更切合實際。在三級保養制的推行中還學習吸收了軍隊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並強調了群管群修。三級保養制在我國企業取得了好的效果和經驗,由於三級保養制的貫徹實施,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設備的完好率,降低了設備事故率,延長了設備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設備大修理費用,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三、精、大、稀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定使用人員。按定人定機制度,精、大、稀設備操作工人應選擇本工種中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實踐經驗豐富者,並盡可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
(2) 定檢修人員。精、大、稀設備較多的企業,根據本企業條件,可組織精、大、稀設備專業維修或修理組,專門負責對精、大、稀設備的檢查、精度調整、維護、修理;
(3) 定操作規程。精、大、稀設備應分機型逐台編制操作規程,加以顯示並嚴格執行;
(4) 定備品配件。根據各種精、大、稀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及備件來源情況,確定儲備定額,並優先解決。
(二) 精密設備使用維護要求
(1) 必須嚴格按說明書規定安裝設備;
(2) 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設備(恆溫、恆濕、防震、防塵)企業應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設備精度性能:
(3) 設備在日常維護保養中,不許拆卸零部件,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不允許帶病運轉;
(4) 嚴格執行設備說明書規定的切削規范,只允許按直接用途進行零件精加工。加工餘量應盡可能小。加工鑄件時,毛坯面應預先噴砂或塗漆;
(5) 非工作時間應加護罩,長時間停歇,應定期進行擦拭,潤滑、空運轉;
(6) 附件和專用工具應有專用櫃架擱置,保持清潔,防止研傷,不得外借。
四、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動力設備是企業的關鍵設備,在運行中有高溫、高壓、易燃、有毒等危險因素,是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害部位,為做到安全連續穩定供應生產上所需要的動能,對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應有特殊要求:
(1) 運行操作人員必須事先培訓並經過考試合格;
(2) 必須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安全運行技術規程和運行記錄;
(3) 運行人員在值班期間應隨時進行巡迴檢查,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
(4) 在運行過程中遇有不正常情況時,值班人員應根據操作規程緊急處理,並及時報告上級;
(5) 保證各種指示儀表和安全裝置靈敏准確,定期校驗。備用設備完整可靠;
(6) 動力設備不得帶病運轉,任何一處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消除;
(7) 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和季節性檢查;
(8) 經常對值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
五、設備的區域維護
設備的區域維護又稱維修工包機制。維修工人承擔一定生產區域內的設備維修工作,與生產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維護、巡迴檢查、定期維護、計劃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並負責完成管區內的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考核指標。區域維修責任制是加強設備維修為生產服務、調動維修工人積極性和使生產工人主動關心設備保養和維修工作的一種好形式。
設備專業維護主要組織形式是區域維護組。區域維護組全面負責生產區域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應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務是:
(1) 負責本區域內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確保完成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指標;
(2) 認真執行設備定期點檢和區域巡迴檢查制,指導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工作;
(3) 在車間機械員指導下參加設備狀況普查、精度檢查、調整、治漏,開展故障分析和狀態監測等工作。
區域維護組這種設備維護組織形式的優點是:在完成應急修理時有高度機動性,從而可使設備修理停歇時間最短,而且值班鉗工在無人召請時,可以完成各項預防作業和參與計劃修理。
設備維護區域劃分應考慮生產設備分布、設備狀況、技術復雜程度、生產需要和修理鉗工的技術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據上述因素將車間設備劃分成若干區域,也可以按設備類型劃分區域維護組。流水生產線的設備應按線劃分維護區域。
區域維護組要編制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計劃,並規定出每班對設備進行常規檢查時間。為了使這些工作不影響生產,設備的計劃檢查要安排在工廠的非工作日進行,而每班的常規檢查要安排在生產工人的午休時間進行。
六、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
為提高設備維護水平應使維護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規范化、工藝化、制度化。
規范化就是使維護內容統一,哪些部位該清洗、哪些零件該調整、哪些裝置該檢查,要根據各企業情況按客觀規律加以統一考慮和規定。
工藝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制訂各項維護工藝規程,按規程進行維護。
制度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不同工作條件,規定不同維護周期和維護時間,並嚴格執行。
對定期維護工作,要制定工時定額和物質消耗定額並要按定額進行考核。
設備維護工作應結合企業生產經濟承包責任制進行考核。同時,企業還應發動群眾開展專群結合的設備維護工作,進行自檢、互檢,開展設備大檢查。
7. 設備維修計劃的實施,應注意抓好那些環節
1、設備維修體制環節
維修體制結構不完善,可能造成對設備維修管理不到位、不全面。未明確維修各相關崗位的職責及協調配合關系,導致組織分工不明確,影響設備的有效管理。
2、設備維修准備環節
設備維修備件准備管理不到位,可能導致備件質量不合格,規格型號對不上,影響設備維修。未合理分析設備故障原因,以致不能合理判斷設備維修類型,從而影響最佳的維修時間。企業不能及時的調用設備維修相關的人力、工具設備等資源,耽誤設備維修,延誤生產。
3、設備維修實施環節
設備維修人員不能正確判斷分析設備故障,盲目大拆大卸造成時間、資源的浪費,更可能造成故障不能得到解決並引發新的問題。設備維修標准不全面,使設備維修存在很多的漏洞,可能導致設備質量不能保證。設備維修方式不合理,維修指導思想落後,預防維修、狀態等先進的維修方式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
(7)檢維修設備應注意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安全注意事項
1、檢修工作時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檢修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牌」制度。
3、檢修設備前必須進行放空處理。
4、在防爆區域進行檢修時,注意防火防爆,安全使用防爆工具。
5、拆卸設備時,拆卸力量應均勻,避免用力過大而造成碰傷等現象。
8. 列出大型設備大修理時的注意事項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廠朝著大型化、集中化發展,工廠的核心集中在幾台大型的設備上,同樣這幾台大型設備也直接影響著工廠的生產效益,這些設備出現故障需要大修時必須要隨時的更新、完善檢修規則和注意事項 。
1、大修前的詳細檢查以及設備說明書的審閱
設備的大修意味著設備的幾乎徹底的分解和清洗、修復或更換,因此在設備停車前要做好詳細的檢查,找出設備在工作期間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需要檢查處理的部位並做好詳細的記錄,准備好需更換的備件,並且詳細了解說明書的技術要求,才能夠更好的開展維修工作。
2、吊裝工器具的仔細檢查和詳細的檢查記錄
大型設備在大修期間必然會有需要吊裝的工作,而起重機屬於特種作業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經過電工、機械工以及起重司機的認真檢查、起重司機在工作前一定要熟悉工作環境並對吊裝任務有著清晰的認識,其他一些如氧氣、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應在工作現場內畫出規定的區域,並懸掛警告牌,尤其是起重和電氣焊作業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違反這些標準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此必須由專職工人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以便於工作中的溝通和日後的總結。
3、制定詳細的檢修計劃並合理安排資源
大型設備的檢修一般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時間,對檢修日期一定要做好詳細的計劃,每天的工作步驟、工作內容、需要的相應服務和後勤供給,列好合理計劃,做好大修前方方面面的平衡是大修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
4、准備齊全所需要使用的工器具
大型的設備一般都有相配套的專業工具、但是構成大型設備的零部件數量龐大,除了配套的專用工具外另外要准備好各種通用工具,如各種類型的扳手、機械工具、記錄筆、清洗劑、除銹布、堅韌的吊帶、還有各類的測量工具等等。詳細記錄拆卸前的測量參數對設備的回裝至關重要,拆卸下的部件做好標記保管好,不要混用,以免耽誤檢修工期,影響檢修質量。
5、明確現場職責
前期工作做好以後需要明確現場的分工,設備的大修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和其他隊伍的配合,職責的不明確就是事故之母,設備大修的順利進行和檢修質量的保證,需要人人都有明確的職責和統一的指揮協調以及良好地溝通。
6、突發事件的應對
無論前期的准備工作做得如何充分,都要未雨綢繆,工作量的增大出現失誤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主管者必須要做好防患於未然的准備,制定好預防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保證人員、設備和工具、備件的安全。
7、認真仔細的檢修過程記錄和分析
設備維修技術資料的積累和管理可以反映一個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水平。詳細的設備維修記錄不僅是對設備維修過程的記錄,更是對設備故障修理經驗和技術的總結,是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分析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下次大修的進步提供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設備大修是一項趕工期搶時間、抓質量保生產的工作,核心的設備大修期間甚至整座工廠都要停產,此時若因工作失誤、准備不足、延誤工期或影響檢修質量,都會給公司造成莫大的損失,因此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好檢修注意事項。
9. 設備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設備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一、設備維修前
1、勞保用品的准備。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裝、勞保手套、防護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具。
2、分析將要進行的維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3、需要登高作業的,必須佩戴登高安全用品,登高作業下方必須擺放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墜物。
4、設備維修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且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合閘」等警示牌或專人監護,監護人不得從事操作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5、設備維修前必須檢查、分析、了解設備故障發生的原因及現狀。必須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葯,如有必須採取措施後方可維修。
6、設備在維修、保養、維護前,必須要切斷設備主電源及光電開關、行程開關、接近開關、氣動原件等控制原件、附助原件的電源、氣源,只有確認設備不會誤動作後才可進行維修、保養、維護。
二、設備維修中
1、嚴禁維修處於運動狀態下直接接觸設備及部件。
2、工作過程中採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合,多人搬抬應有一人指揮,動作一致,穩起、穩放、穩步前進。
3、工作中注意周圍人員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揮動工具、工具脫落、工件飛濺造成傷害。兩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工件放置整齊、平穩。
4、使用電動工具時注意隨時檢查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情況,確保其完好後,進行使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掛的牢靠,確保安全使用。
6、一般情況下,禁止在旋轉、轉動的設備及其附屬迴路上進行工作。如果必須在旋轉、轉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檢查、清理及調查等工作時,必須注意扣緊袖口、戴好工作帽,防止被旋轉部分捲入絞傷或碰傷。
7、禁止帶電拆卸自動化控制設備,如PLC模塊、在線儀表、氣動閥的線路板等,以免損壞電子元器件。
8、禁止在設備未停止的時候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三、設備維修後
1、設備開動前,先查看防護設備、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無缺,然後進行試車查驗,運轉合格後才調投入運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作業完結後,及時拾掇場所衛生,堅持潔凈規整,油液污水不得留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3、修補人員完結巡檢、修補作業後,應當及時仔細填寫巡檢、修補記載,不得呈現漏填、錯填現象,記載留用備檢。
4、設備管理負責人仔細查看審理修補人員填寫的巡檢、修補記載,保證記載真實有效。運用電動工具時留神隨時查看緊固件、旋轉件的緊固狀況,保證其無缺後,進行運用。
5、登高作業中要隨時查看安全帶是否掛的可靠,保證安全運用。
6、一般狀況下,阻撓在旋轉、滾動的設備及其隸屬迴路上進行作業。假如有必要在旋轉、滾動著的設備上進行查看、拾掇及查詢等作業時,有必要留神扣緊袖口、戴好作業帽,防止被旋轉部分卷進絞傷或碰傷。
7、阻撓帶電拆開自動化操控設備,如PLC模塊、在線表面、氣動閥的線路板等,防止損壞電子元器件。
8、阻撓在設備未連續的時分對設備進行保護保養。
(9)檢維修設備應注意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設備開動前,先查看防護設備、緊固螺釘,電、液、氣動力源開關是否無缺,然後進行試車查驗,作業合格後才調投入運用,操作時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機械設備檢修是企業的一項慣例作業,在檢修過程中,因為時刻緊,任務重,作業環境雜亂,多工種彼此配合忌穿插作業頻頻,形成事端易發多發。要針對檢修作業存在的風險要素,採納有用的防範措施,才幹防止檢修作業過程在的人身損傷。
1、檢修作業時按規則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檢修設備時有必要嚴格執行「斷電掛牌」准則。
3、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作業,則應在檢修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補,切勿翻滾機器」的牌子。修補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翻滾。
4、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補時留意安全,禁絕上下投遞東西和零件,防止失手形成事端或損壞東西。
5、修補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有必要有專人指揮,彼此密切配合。
6、檢修設備前有必要進行放空處理。
7、在防爆區域進行檢修時,留意防火防爆,安全運用防爆東西。
8、拆開設備時,拆開力氣應均勻,防止用力過大而形成碰傷等現象。
9、穿插作業時勤於調查,以防物體掉落傷人。
10、拆開設備時,應按次序進行,對拆開件的相對方位作出標記和記載,並妥善保管。
11、在拆裝軸承等淬火機件時,應適用銅棒或棒槌墊著錘擊,不得用大錘直接敲打。
10. 設備維修或處理設備故障必須注意什麼
這個問題有點抽象,那我就以一般的機械設備說幾點:
1、設備出故障,首先檢查是否連接電路出現了什麼問題。
2、檢查潤滑系統是否通暢,即是否按說明書要求按時按量補充潤滑油。
3、檢查設備傳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有無異常響聲。
4、檢查設備易損部件是否出現磨損、老化。
5、以上都是日常維護檢修,若出現比較大的故障,建議請廠家售後人員或專業維修人員排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