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區變壓器燒了!維修要多長時間沒電好老火
小區變壓器燒了維修要多長時間具體如下:
快的話五六個小時,慢的話七八個小時。
當變壓器繞組發生短路時,所產生的現象是變壓器溫度過高、有焦臭味、冒煙、輸出電壓降低、輸出電壓不穩定等。若發現這些現象時,則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檢查。產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由於變壓器受潮使內部發霉,日久會使絕緣層損壞,造成嚴重漏電或短路;或由於變壓器絕緣材料日久老化、絕緣性能降低,引起絕緣擊穿,造成短路。另外電源電壓突然升高也可引起絕緣擊穿、繞組短路。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芯(磁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按用途可以分為:電力變壓器和特殊變壓器(電爐變、整流變、工頻試驗變壓器、調壓器、礦用變、音頻變壓器、中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沖擊變壓器、儀用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電抗器、互感器等)。電路符號常用T當作編號的開頭.例: T01, T201等。
3、線包同"高壓線圈" 通常的大線包 裡面有兩組線圈,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初級線圈用較粗的漆包線,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線繞200-500匝左右;次級線圈用較細的漆包線,通常用0.1毫米左右的漆包線繞15000-25000匝左右。初級線圈一端與車上低壓電源(+)聯接,另一端與開關裝置(斷電器)聯接。次級線圈一端與初級線圈聯接,另一端與高壓線輸出端聯接輸出高壓電。
② 變壓器停運多長時間後可需重新實驗
變壓器停運1個月或擱置或停運6個月以上後投入使用前應做哪些試驗?
1、變壓器停運1個月後,恢復供電前應測量絕緣電阻,合格後方可投入運行。
2、對已擱置或停機6個月以上的變壓器,在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絕緣電阻和絕緣油耐壓試驗。
3、乾冷地區排灌變壓器的特殊使用壽命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8個月。
變壓器運行和停機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1)新投入運行的變壓器必須在額定電壓下進行5次沖擊試驗,維修後進行3次。
(2)變壓器投入運行時,先將其放入冷卻器中。冷卻器運行一段時間(約15min),油溫不升高後停止。停止運行時,先停止變壓器。
(3)在110kV及以上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變壓器投運或停運時,中性點必須在運行前接地。運行後,按規定和要求確定是否斷開。與變壓器中性點相連的消弧線圈應先拔出後再投入運行。請勿將兩台變壓器的中性點同時連接到消弧線圈的中性母線上。
(4)停電時,先停負載側開關,再停電源側開關(多側停電時由低到高);先拉變壓器側刀開關,再拉母線側刀開關。在電源運行期間,情況正好相反。
(5)備用變壓器投入運行後,應根據設備實際位置和電表指示確定負載已載入,切斷運行變壓器電源. 雖然對角線和 3 / 2 接線上的變壓器已被切斷,但變壓器的重瓦斯和差動保護仍會導致閉合側的開關跳閘。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場規定,將燃氣保護切換至信號位置或撤出燃氣。
(6)站內變壓器不得長時間並聯。低壓刀開關可用於切斷低壓側的環流,高壓刀開關可用於切斷空載站的變壓器。
③ 變壓器多少時間小修一次
根據《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的規定,變壓器檢修周期如下:
1 大修周期
1)一般在投入運行後的5年內和以後每間隔10年大修一次。
2)箱沿焊接的全密封變壓器或製造廠另有規定者,若經過試驗與檢查並結合運行情況,判定有內部故障或本體嚴重滲漏油時,才進行大修。
3)在電力系統中運行的主變壓器當承受出口短路後,經綜合診斷分析,可考慮提前大修。
4)運行中的變壓器,當發現異常狀況或經試驗判明有內部故障時,應提前進行大修;運行正常的變壓器經綜合診斷分析良好,總工程師批准,可適當延長大修周期。
2 小修周期
1)一般每年1次;
2)安裝在2~3級污穢地區的變壓器,其小修周期應在現場規程中予以規定。
3)附屬裝置的檢修周期
3.1 保護裝置和測溫裝置的校驗,應根據有關規程的規定進行。
3.2 變壓器油泵(以下簡稱油泵)的解體檢修:2級泵1~2年進行一次,4級泵2~3年進行一次。
3.3 變壓器風扇(以下簡稱風扇)的解體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4 凈油器中吸附劑的更換,應根據油質化驗結果而定;吸濕器中的吸附劑視失效程度隨時更換。
3.5 自動裝置及控制迴路的檢驗,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3.6 水冷卻器的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7 套管的檢修隨本體進行,套管的更換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
④ 供電變壓器壞了維修多長時間
供電變壓器壞了維修多長時間要看情況,一般開關和外配的零件損壞維修比較快,一般10個小時以內 如果變壓器內部線圈擊穿燒壞要更換整台變壓器 至少也要一兩天
⑤ 運行中的乾式變壓器幾年檢修一次
乾式變壓器檢修的一般規定。
2.1 運行乾式變壓器保養每年一次,現場進行;維修分為兩種
(一)重點修:在巡視或保養時發現缺陷,危及設備供電安全,應馬上組織搶修或整治,(二)一般修:不危及供電安全的非重點設備,在發現缺陷後,列入月檢修計劃;大修十五年一次。
2.2 電檢車間負責乾式變壓器的維修及大修,保養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
2.3 乾式變壓器檢修周期、項目及要求,參見《鐵路電力管理規則》。安全措施必須符合《鐵路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規定,確保人身、設備安全。
2.4 乾式變壓器檢修應進行修前調查、修中檢查和修後驗收。了解乾式變壓器的運行狀態,掌握存在的缺陷,確定檢修項目。通過修中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檢修中存在的問題。修後驗收由技術負責人組織修檢人員和設備負責人參加,並做好驗收記錄。運行乾式變壓器檢修後,應須進行送電檢查,一切正常方可結束工作。
2.5 乾式變壓器檢修應做好記錄。修前調查、檢修記錄、驗交記錄應編入乾式變壓器技術檔案。並做到記名檢修、備查。
⑥ 變壓器檢修周期一般規定多長時間
在投入運行後的第5年內進行一次大修,以後每隔10年大修一次。
電力變壓器是一種靜止的電氣設備,是用來將某一數值的交流電壓(電流)變成頻率相同的另一種或幾種數值不同的電壓(電流)的設備。當一次繞組通以交流電時,就產生交變的磁通,交變的磁通通過鐵芯導磁作用。
就在二次繞組中感應出交流電動勢。二次感應電動勢的高低與一二次繞組匝數的多少有關,即電壓大小與匝數成正比。主要作用是傳輸電能,因此,額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參數。額定容量是一個表現功率的慣用值,它是表徵傳輸電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
(6)變壓器解體維修多久一次擴展閱讀:
《DL/T 573-2010代替DL/T 573-1995-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2007年行業標准修訂、制定計劃的通知》(發改辦工業[2007]1415號)的安排,對DL/T 573—1995進行修訂。
本次修訂與原標准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變化:
將標准適用范圍擴大到500kV電力變壓器,並增加了相關內容;對「試驗項目」進行了補充,增加了「狀態預知性試驗項目」、「診斷性試驗項目」,形成了「檢修試驗項目與要求」一章;
本標准側重於狀態檢修,弱化了大修周期,只列出大修項目。大修時可按照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進行;修改了原附錄A,刪除了原標准其他附錄,增加了附錄B、附錄C、附錄D。
編寫格式按GB/T l.1和DL廠r 600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本標准實施後代替DL/T 573一l995。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附錄B、附錄C、附錄D為規范性附錄。本標准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本標准由電力行業電力變壓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⑦ 變壓器檢修包含哪些內容
變壓器的檢修分為大修和小修
小修包括以下項目:
1、各側套管檢查
2、分接開專關
3、散熱器和冷卻屬器
4、油泵檢查
5、風扇
6、儲油櫃油位及油位計檢查
7、非電量保護裝置
8、吸濕器
9、冷卻器總控箱
10、其它組件
大修包括以下項目:
1、繞組、引線及磁(電)屏蔽裝置的檢修
2、鐵芯、鐵芯緊固件(穿心螺桿、夾件、拉帶、綁帶等)、壓釘,壓板及連接片的檢修
3、郵箱檢查與修理
4、分接開關、套管、吸濕器、油泵、風扇等附屬設備的檢修
5、閥門及全部密封膠墊的更換和組件試漏
6、器身乾燥處理及郵箱復位
7、清掃郵箱並進行噴塗油漆
8、大修的試驗和驗收
⑧ 小區變壓器燒了維修要多長時間
小區變壓器燒了維修要多長時間具體如下:
快的話五六個小時,慢的話七八個小時。
當變壓器繞組發生短路時,所產生的現象是變壓器溫度過高、有焦臭味、冒煙、輸出電壓降低、輸出電壓不穩定等。若發現這些現象時,則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檢查。產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由於變壓器受潮使內部發霉,日久會使絕緣層損壞,造成嚴重漏電或短路;或由於變壓器絕緣材料日久老化、絕緣性能降低,引起絕緣擊穿,造成短路。另外電源電壓突然升高也可引起絕緣擊穿、繞組短路。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芯(磁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按用途可以分為:電力變壓器和特殊變壓器(電爐變、整流變、工頻試驗變壓器、調壓器、礦用變、音頻變壓器、中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沖擊變壓器、儀用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電抗器、互感器等)。電路符號常用T當作編號的開頭.例: T01, T201等。
3、線包同"高壓線圈" 通常的大線包 裡面有兩組線圈,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初級線圈用較粗的漆包線,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線繞200-500匝左右;次級線圈用較細的漆包線,通常用0.1毫米左右的漆包線繞15000-25000匝左右。初級線圈一端與車上低壓電源(+)聯接,另一端與開關裝置(斷電器)聯接。次級線圈一端與初級線圈聯接,另一端與高壓線輸出端聯接輸出高壓電。
⑨ 乾式變壓器多長時間維修一次如何保養
乾式變壓器需要定期依據電力行業標准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進行預防性試驗、周期一般為1~3年,根據負荷重要程度,使用情況和環境情況而定。
⑩ 變壓器安全檢修步驟
你的變壓器是6.3/0.4KV的配電變壓器。配電變壓器的檢修在《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DL/T 573—95中有明確的要求,給你發一部分,你參考一下,文件太大,且許多格式不能上傳,如需要,請將郵箱留下,我給你發過去。
3 檢修周期及檢修項目
3.1 檢修周期
3.1.1 大修周期
3.1.1.1 一般在投入運行後的5年內和以後每間隔10年大修一次。
3.1.1.2 箱沿焊接的全密封變壓器或製造廠另有規定者,若經過試驗與檢查並結合運行情況,判定有內部故障或本體嚴重滲漏油時,才進行大修。
3.1.1.3 在電力系統中運行的主變壓器當承受出口短路後,經綜合診斷分析,可考慮提前大修。
3.1.1.4 運行中的變壓器,當發現異常狀況或經試驗判明有內部故障時,應提前進行大修;運行正常的變壓器經綜合診斷分析良好,總工程師批准,可適當延長大修周期。
3.1.2 小修周期
3.1.2.1 一般每年1次;
3.1.2.2 安裝在2~3級污穢地區的變壓器,其小修周期應在現場規程中予以規定。
3.1.3 附屬裝置的檢修周期
3.1.3.1 保護裝置和測溫裝置的校驗,應根據有關規程的規定進行。
3.1.3.2 變壓器油泵(以下簡稱油泵)的解體檢修:2級泵1~2年進行一次,4級泵2~3年進行一次。
3.1.3.3 變壓器風扇(以下簡稱風扇)的解體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1.3.4 凈油器中吸附劑的更換,應根據油質化驗結果而定;吸濕器中的吸附劑視失效程度隨時更換。
3.1.3.5 自動裝置及控制迴路的檢驗,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3.1.3.6 水冷卻器的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1.3.7 套管的檢修隨本體進行,套管的更換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
3.2 檢修項目
3.2.1 大修項目
3.2.1.1 吊開鍾罩檢修器身,或吊出器身檢修;
3.2.1.2 繞組、引線及磁(電)屏蔽裝置的檢修;
3.2.1.3 鐵芯、鐵芯緊固件(穿心螺桿、夾件、拉帶、綁帶等)、壓釘、壓板及接地片的檢修;
3.2.1.4 油箱及附件的檢修,包括套管、吸濕器等;
3.2.1.5 冷卻器、油泵、水泵、風扇、閥門及管道等附屬設備的檢修;
3.2.1.6 安全保護裝置的檢修;
3.2.1.7 油保護裝置的檢修;
3.2.1.8 測溫裝置的校驗;
3.2.1.9 操作控制箱的檢修和試驗;
3.2.1.10 無勵磁分接開關和有載分接開關的檢修;
3.2.1.11 全部密封膠墊的更換和組件試漏;
3.2.1.12 必要時對器身絕緣進行乾燥處理;
3.2.1.13 變壓器油的處理或換油;
3.2.1.14 清掃油箱並進行噴塗油漆;
3.2.1.15 大修的試驗和試運行。
3.2.2 小修項目
3.2.2.1 處理已發現的缺陷;
3.2.2.2 放出儲油櫃積污器中的污油;
3.2.2.3 檢修油位計,調整油位;
3.2.2.4 檢修冷卻裝置:包括油泵、風扇、油流繼電器、差壓繼電器等,必要時吹掃冷卻器管束;
3.2.2.5 檢修安全保護裝置:包括儲油櫃、壓力釋放閥(安全氣道)、氣體繼電器、速動油壓繼電器等;
3.2.2.6 檢修油保護裝置;
3.2.2.7 檢修測溫裝置:包括壓力式溫度計、電阻溫度計(繞組溫度計)、棒形溫度計等;
3.2.2.8 檢修調壓裝置、測量裝置及控制箱,並進行調試;
3.2.2.9 檢查接地系統;
3.2.2.10 檢修全部閥門和塞子,檢查全部密封狀態,處理滲漏油;
3.2.2.11 清掃油箱和附件,必要時進行補漆;
3.2.2.12 清掃外絕緣和檢查導電接頭(包括套管將軍帽);
3.2.2.13 按有關規程規定進行測量和試驗。
3.2.3 臨時檢修項目
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3.2.4 對於老、舊變壓器的大修,建議可參照下列項目進行改進
3.2.4.1 油箱機械強度的加強;
3.2.4.2 器身內部接地裝置改為引外接地;
3.2.4.3 安全氣道改為壓力釋放閥;
3.2.4.4 高速油泵改為低速油泵;
3.2.4.5 油位計的改進;
3.2.4.6 儲油櫃加裝密封裝置;
3.2.4.7 氣體繼電器加裝波紋管接頭。
4 檢修前的准備工作
4.1 查閱檔案了解變壓器的運行狀況
4.1.1 運行中所發現的缺陷和異常(事故)情況,出口短路的次數和情況;
4.1.2 負載、溫度和附屬裝置的運行情況;
4.1.3 查閱上次大修總結報告和技術檔案;
4.1.4 查閱試驗記錄(包括油的化驗和色譜分析),了解絕緣狀況;
4.1.5 檢查滲漏油部位並作出標記;
4.1.6 進行大修前的試驗,確定附加檢修項目。
4.2 編制大修工程技術、組織措施計劃
其主要內容如下:
4.2.1 人員組織及分工;
4.2.2 施工項目及進度表;
4.2.3 特殊項目的施工方案;
4.2.4 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的技術措施和現場防火措施;
4.2.5 主要施工工具、設備明細表,主要材料明細表;
4.2.6 繪制必要的施工圖。
4.3 施工場地要求
4.3.1 變壓器的檢修工作,如條件許可,應盡量安排在發電廠或變電所的檢修間內進行;
4.3.2 施工現場無檢修間時,亦可在現場進行變壓器的檢修工作,但需作好防雨、防潮、防塵和消防措施,同時應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准備充足的施工電源及照明,安排好儲油容器、大型機具、拆卸附件的放置地點和消防器材的合理布置等。
5 變壓器的解體檢修與組裝
5.1 解體檢修
5.1.1 辦理工作票、停電,拆除變壓器的外部電氣連接引線和二次接線,進行檢修前的檢查和試驗。
5.1.2 部分排油後拆卸套管、升高座、儲油櫃、冷卻器、氣體繼電器、凈油器、壓力釋放閥(或安全氣道)、聯管、溫度計等附屬裝置,並分別進行校驗和檢修,在儲油櫃放油時應檢查油位計指示是否正確。
5.1.3 排出全部油並進行處理。
5.1.4 拆除無勵磁分接開關操作桿;各類有載分接開關的拆卸方法參見《有載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則》;拆卸中腰法蘭或大蓋連接螺栓後吊鍾罩(或器身)。
5.1.5 檢查器身狀況,進行各部件的緊固並測試絕緣。
5.1.6 更換密封膠墊、檢修全部閥門,清洗、檢修鐵芯、繞組及油箱。
5.2 組裝
5.2.1 裝回鍾罩(或器身)緊固螺栓後按規定注油。
5.2.2 適量排油後安裝套管,並裝好內部引線,進行二次注油。
5.2.3 安裝冷卻器等附屬裝置。
5.2.4 整體密封試驗。
5.2.5 注油至規定的油位線。
5.2.6 大修後進行電氣和油的試驗。
5.3 解體檢修和組裝時的注意事項
5.3.1 拆卸的螺栓等零件應清洗干凈分類妥善保管,如有損壞應檢修或更換。
5.3.2 拆卸時,首先拆小型儀表和套管,後拆大型組件,組裝時順序相反。
5.3.3 冷卻器、壓力釋放閥(或安全氣道)、凈油器及儲油櫃等部件拆下後,應用蓋板密封,對帶有電流互感器的升高座應注入合格的變壓器油(或採取其它防潮密封措施)。
5.3.4 套管、油位計、溫度計等易損部件拆下後應妥善保管,防止損壞和受潮;電容式套管應垂直放置。
5.3.5 組裝後要檢查冷卻器、凈油器和氣體繼電器閥門,按照規定開啟或關閉。
5.3.6 對套管升高座、上部管道孔蓋、冷卻器和凈油器等上部的放氣孔應進行多次排氣,直至排盡為止,並重新密封好擦凈油跡。
5.3.7 拆卸無勵磁分接開關操作桿時,應記錄分接開關的位置,並作好標記;拆卸有載分接開關時,分接頭應置於中間位置(或按製造廠的規定執行)。
5.3.8 組裝後的變壓器各零部件應完整無損。
5.3.9 認真做好現場記錄工作。
5.4 檢修中的起重和搬運
5.4.1 起重工作及注意事項
5.4.1.1 起重工作應分工明確,專人指揮,並有統一信號;
5.4.1.2 根據變壓器鍾罩(或器身)的重量選擇起重工具,包括起重機、鋼絲繩、吊環、U型掛環、千斤頂、枕木等;
5.4.1.3 起重前應先拆除影響起重工作的各種連接;
5.4.1.4 如系吊器身,應先緊固器身有關螺栓;
5.4.1.5 起吊變壓器整體或鍾罩(器身)時,鋼絲繩應分別掛在專用起吊裝置上,遇稜角處應放置襯墊;起吊100mm左右時應停留檢查懸掛及捆綁情況,確認可靠後再繼續起吊;
5.4.1.6 起吊時鋼絲繩的夾角不應大於60°,否則應採用專用吊具或調整鋼絲繩套;
5.4.1.7 起吊或落回鍾罩(或器身)時,四角應系纜繩,由專人扶持,使其保持平穩;
5.4.1.8 起吊或降落速度應均勻,掌握好重心,防止傾斜;
5.4.1.9 起吊或落回鍾罩(或器身)時,應使高、低壓側引線,分接開關支架與箱壁間保持一定的間隙,防止碰傷器身;
5.4.1.10 當鍾罩(或器身)因受條件限制,起吊後不能移動而需在空中停留時,應採取支撐等防止墜落措施;
5.4.1.11 吊裝套管時,其斜度應與套管升高座的斜度基本一致,並用纜繩綁紮好,防止傾倒損壞瓷件;
5.4.1.12 採用汽車吊起重時,應檢查支撐穩定性,注意起重臂伸張的角度、回轉范圍與臨近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並設專人監護。
5.4.2 搬運工作及注意事項
5.4.2.1 了解道路及沿途路基、橋梁、涵洞、地道等的結構及承重載荷情況,必要時予以加固,通過重要的鐵路道口,應事先與當地鐵路部門取得聯系。
5.4.2.2 了解沿途架空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和其它障礙物的高度,排除空中障礙,確保安全通過。
5.4.2.3 變壓器在廠(所)內搬運或較長距離搬運時,均應綁扎固定牢固,防止沖擊震動、傾斜及碰壞零件;搬運傾斜角在長軸方向上不大於15°,在短軸方向上不大於10°;如用專用托板(木排)牽引搬運時,牽引速度不大於100m/h,如用變壓器主體滾輪搬運時,牽引速度不大於200m/h(或按製造廠說明書的規定)。
5.4.2.4 利用千斤頂升(或降)變壓器時,應頂在油箱指定部位,以防變形;千斤頂應垂直放置;在千斤頂的頂部與油箱接觸處應墊以木板防止滑倒。
5.4.2.5 在使用千斤頂升(或降)變壓器時,應隨升(或降)隨墊木方和木板,防止千斤頂失靈突然降落傾倒;如在變壓器兩側使用千斤頂時,不能兩側同時升(或降),應分別輪流工作,注意變壓器兩側高度差不能太大,以防止變壓器傾斜;荷重下的千斤頂不得長期負重,並應自始至終有專人照料。
5.4.2.6 變壓器利用滾杠搬運時,牽引的著力點應放在變壓器的重心以下,變壓器底部應放置專用托板。為增加搬運時的穩固性,專用托板的長度應超過變壓器的長度,兩端應製成楔形,以便於放置滾杠;運搬大型變壓器時,專用托板的下部應加設鋼帶保護,以增強其堅固性。
5.4.2.7 採用專用托板、滾杠搬運、裝卸變壓器時,通道要填平,枕木要交錯放置;為便於滾杠的滾動,枕木的搭接處應沿變壓器的前進方向,由一個接頭稍高的枕木過渡到稍低的枕木上,變壓器拐彎時,要利用滾杠調整角度,防止滾杠彈出傷人。
5.4.2.8 為保持枕木的平整,枕木的底部可適當加墊厚薄不同的木板。
5.4.2.9 採用滑輪組牽引變壓器時,工作人員必需站在適當位置,防止鋼絲繩松扣或拉斷傷人。
5.4.2.10 變壓器在搬運和裝卸前,應核對高、低壓側方向,避免安裝就位時調換方向。
5.4.2.11 充氮搬運的變壓器,應裝有壓力監視表計和補氮瓶,確保變壓器在搬運途中始終保持正壓,氮氣壓力應保持0.01~0.03MPa,露點應在-35℃以下,並派專人監護押運,氮氣純度要求不低於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