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旅遊景區導游服務准備都包含哪些方面
1.接待前的准備
(1)了解所接團隊或遊客的有關情況
接待前,講解員要認真查閱核實所接待團隊或貴賓的接待計劃及相關資料,熟悉該群體或個體的總體情況,如停留時間、遊程安排、有無特殊要求等,以使自己的講解更有針對性。
對於臨時接待的團隊或散客,講解員同樣也應注意了解客人的有關情況,如客人的來源、職業、文化程度以及其停留時間、遊程安排、有無特殊要求等,以便使自己的講解更能符合遊客的需要。
(2)語言准備
導游講解員的講解應在以普通話為普遍使用語言的基礎上,根據遊客的文化層次做好有關專業術語的解釋;對於民族地區的景區,講解員還應根據遊客情況提供民族語言和普通話的雙語講解服務;對於外籍客人,外語講解員應准備相應語言詞彙的講解服務。
(3)預先了解來訪遊客所在地區或國家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禁忌。
(4)對遊客特殊需要的講解內容事先應進行准備。
(5)提前了解服務當天的天氣和景區景點道路情況。
2.知識准備
旅遊景區講解員的知識准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熟悉並掌握本景區講解內容所需的情況和知識。
(2)根據遊客對導游講解的時間長度、認知深度的不同要求,講解員應對講解內容做好兩種或兩種以上講解方案的准備,以適應不同旅遊團隊或個體遊客的不同需要。
(3)掌握必要的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護知識以及安全知識。
(4)熟悉本景區的有關管理規定。
3.物質准備
講解員上崗前應做好的物質准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佩戴好本景區講解員的上崗標志。
(2)如有需要,准備好無線傳輸講解用品。
(3)需要發放的相關資料,如景區導游圖、景區景點介紹等。
(4)接待團隊時所需的票證。
4.形象准備
景區導游講解員的形象應符合以下幾點:
(1)著裝整潔、得體;有著裝要求的景區,也可以根據景區的要求穿著工作服或指定服裝;
(2)飾物佩戴及發型,以景區的原則要求為准,女講解員一般以淡妝為宜;
(3)言談舉止應文明穩重,自然而不做作;
(4)講解活動中可適度使用肢體語言,力避無關的小動作;
(5)接待遊客應熱情誠懇,符合禮儀規范;
(6)工作中應始終情緒飽滿,不抽煙或吃零食;
(7)注意個人衛生。
旅遊景區導游服務准備都包含哪些方面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更多關於導游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關注。
Ⅱ 景點導游服務程序有哪些
准備工作是全陪服務的重要環節之一。
上團前,全陪要認真查閱接待計劃及相關資料,了解旅遊團的全面情況,注意掌握其重點和特點。
上團前,全陪要做好必要的物質准備,攜帶必備的證件和有關資料。
根據需要,接團的前一天,全陪應同接待社取得聯系,互通情況,妥善安排好有關事宜。
首站接團服務要使旅遊團抵達後能立即得到熱情友好的接待,旅遊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接團前,全陪應向接待社了解本站接待工作的詳細安排情況;
全陪應提前半小時到接站地點迎候旅遊團 接到旅遊團後,全陪應與領隊核實有關情況;
全陪應協助領隊向地陪交接行李;
全陪應代表組團社和個人向旅遊團致歡迎辭。歡迎辭應包括表示歡迎、自我介紹、表示提供服務的真誠願望、預祝旅行順利愉快等內容。
進住要求
進住飯店服務應使旅遊團進入飯店後盡快完成住宿登記手續、進住客房、取得行李。為此,全陪應積極主動地協助領隊辦理旅遊團的住店手續,並熱情地引導旅遊者進入房間,還應協助有關人員隨時處理旅遊者進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核對日程
全陪應認真與領隊核對、商定日程。如遇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及時反饋給組團社,並使領隊得到及時的答復。
全陪各站服務,應使接待計劃得以全面順利實施,各站之間有機銜接,各項服務適時、到位,保護好旅遊者人身及財產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
全陪應向地陪通報旅遊團的情況,並積極協助地陪工作;
監督各地服務質量,酌情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出現突發事件按附錄A的有關原則執行。
Ⅲ 急求! 論文 「導游服務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相關範文:
關於導游服務質量的思考
[摘要] 本文首先針對旅遊行業中導游服務質量問題進行了歸納,並深刻地分析了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導游服務質量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 導游服務質量控制
2006年「五一黃金周」全國發生的旅遊投訴依然不少,有些投訴是針對導游服務質量的。以遼寧省為例,幾個重點城市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共接到旅遊投訴73起,投訴中涉及旅行社的36起,占投訴總量的49%,其中有些投訴是針對導游不認真履行職責、組織能力差、業務素質低的。
一、導游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變相違約、私自創收。目前旅遊者在出遊或參團前往往與旅行社都有書面或口頭約定,但由於旅遊活動本身存在著較高的變數和隨機因素,因此對於過分具體的細節卻無法體現,如參觀景點的時間、順序等,所以某些導游員往往採用壓縮、刪改、增加景點的辦法來為自己謀利,還有的就是臨時增加收費項目,中飽私囊。
2.收授旅遊者的購物回扣。國家旅遊局也早已認識到了這種現象的嚴重性,並曾「三令五申」要求取締和改變這種做法。但由於商家為了招徠客源、獲取利潤,多以高額回扣誘引導遊人員,而某些導游員由於受到利益驅動,往往與商家一拍即合、默契合作、共享「油水」。這不僅會令旅遊者買到同質高價的商品甚至是低質高價的商品而苦不堪言,損害旅遊者的切身利益,更嚴重的是損害了旅遊企業與當地的旅遊形象。
3.職業素質低、業務能力差。導游員作為旅遊團隊的服務者與領導者,不僅要為旅遊者提供旅遊服務還要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因此就要求導游員要有為人服務的態度和能力。而目前有些導游員講解千篇一律;有些導游員態度冷漠、服務怠慢;還有些導游員在處理突發事件與矛盾時,不能及時、規范、有條不紊地進行。
二、導游服務質量問題的成因
1.職業道德缺失。旅遊職業道德是隨著旅遊業的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的,其核心就是為全心全意為旅遊者服務,因此要求導游要具有一個端正的執業態度、高尚的敬業精神、正確的服務理念。而有些導游在具體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惟利是圖、服務冷漠、欺騙糊弄遊客等行為,這就是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
2.法律法規不健全與監管不力。我國在旅遊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頒布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這些規章制度在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不盡完善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關於禁收小費的問題,目前很多學者就有不同看法。另外,我國在發展旅遊業方面還沒有一部真正的法律出台,無法可依的現實致使旅遊行政管理或執法部門的權威性與治理力度大打折扣,監管不力或基本喪失了監管。
3.導游執業資格取得相對簡單。國家旅遊局自上世紀80年代末推出了導游員資格考試制度後,考取導游員資格證書的人數也劇增,在此情況下,傳統的執業資格報名與考試辦法相對簡單,學員只要經過一定學時的培訓即可參加考試(筆試和面試),考試合格者即可獲得導游員資格證書。雖然對導游員的選拔有一定作用,但由於選拔具有很強應試性,因此無從考核考生的道德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等關鍵因素。
4.現行的導游薪酬制度。目前我國的很多旅行社給導游只發少量基本工資(多為專職)或乾脆不發工資(兼職居多),當導游員接受旅行社委派接待旅遊團時,才得到相應的很低的津貼(或沒有),甚至在一些地區還要倒過來向旅行社交「人頭費」。另外導游員還要承擔淡季時的「短暫性」、「季節性」失業,收入來源存在很大風險,這也最終促使了某些導游員違規操作,牟取暴利。
5.導游員數量大,管理不完善。由於導游員數量激增且兼職導游員居多,而兼職導游員與旅行社只有鬆散的臨時僱傭關系,權利責任義務不明確,雙方幾乎完全只憑相互信任作支撐,旅行社對導游員缺乏應有的約束力。雖然國家旅遊局也出台了《導游員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但我國目前尚沒有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管理機制和辦法。
三、導游員服務質量控制的措施
1.健全法律制度,實現有效監管。對導游員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以健全的管理體制為基礎,有效的監管做保障,因此國家應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監督部門和導游員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尤其是讓導游員認識到違規操作的嚴重性,讓違規行為真正成為導游員工作的禁區。
2.收取導游服務質量保證金。借鑒旅遊局對旅行社收取質量保證金的管理辦法,不妨對導游員也採取類似的制度,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向導游員也收取合適額度的保證金,當導游員確有服務質量問題時,不僅要扣分,同時扣除規定額度的保證金,這項措施在更大程度上是震懾作用。
3.提高執業資格限制標准,完善導游執業資格考試制度。提高導遊行業的進入障礙可以在源頭上限制某些不合格人員混入導游員隊伍,而使真正具備導游員素質的人員加入到導游員隊伍中來。另外對於導游資格考試制度還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由片面的應試考核向全面素質考核轉變,尤其在報名方式與條件、考核辦法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以選拔出更適合的導游從業人員。
4.改進導游薪酬制度。薪酬問題是導游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因此建立和健全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至關重要,主要應從提高導游員的工資待遇及相關保障體系入手,使導游員改變「干一天撈一天」,「吃青春飯」的思想,解除後顧之憂,扎實工作。並且利用考核機制來激勵導游員,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進行收入分配。
5.與相關接待部門聯合,做到齊抓共管。因為旅遊接待具有關聯度高的特點,即導游員在帶團時需要餐廳、酒店、車隊、商店等其他部門的配合或共同接待,只有大家都遵守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工作才容易協調一致,否則難以形成合力和良好的行業風氣。因此,為了規范導游員行為,應從制度上做到各部門協調一致,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四、結語
旅遊業的發展有賴於相關企業和人員的支撐和配合,導游員更是責無旁貸,因此,針對導游服務質量存在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忽視,應不斷在實踐中探討解決途徑,以使旅遊業更加健康發展。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Ⅳ 對人文景觀進行修繕時,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1 .強化知識性基礎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比,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文化內涵的延伸性。自然景觀往往可以直觀賞析,但人文景觀卻不能。要相對完整地了解一個人文景物,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因此,導遊人員自己一定要具備豐厚的文化基礎知識。2 .注重講解的通俗性人文景觀的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而遊客旅遊的目的並不是做學術的探索。因此導遊人員在實際導游過程中必須合理組織自己的語言,以滿足遊客的需要。3 .有針對地講解,做好充分的准備遊客的組成是極為復雜的,導遊人員在實際導游之前,必須對遊客的文化基礎做全面的分析,找出文化的差異。4 .靈活運用導遊方法在前面所介紹的導遊方法中,導遊人員要根據所講授景點的特色選擇適合的導遊方法。5 .突出景物地思想特徵導遊人員地服務,其中很重要地一條就是教育功能,因此,在講解中要能客觀地介紹歷史,並恰當地結合現實,做到借地發揮,有的放矢,把人文景觀的學術價值、思想價值充分地展現在遊客面前,使遊客的思想得到升華。6 .把握文人景觀的審美特徵人文景觀具有特殊的協調美、統一美、藝術美和創造美。在導游過程中要全面把文化景觀中所包容的內容介紹給遊客。
Ⅳ 景點導游在遇到個別問題時應該怎麼做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但一定要培養遊客的團隊意識,告訴他們一旦落單,就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掏錢坐車回去。
Ⅵ 旅遊景區導游服務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導游服務的首要任務是解決遊客在景區旅遊時獲得獨特的旅遊體驗,爭取讓遊客在回去後能夠把他的體驗告訴給身邊的人,從而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這里尋求快樂。
在合理的范圍內引導遊客,進行就餐和購物消費,以增加旅遊體驗中的樂趣。
導游要從心裡把遊客當做自己的家人,好友對待。
如果覺得有用,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