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MS技術的IMS的系統架構
IMS體系結構和CSCF的設計利用了軟交換技術,實現了業務與控制相分離、呼叫控制與媒體傳輸相分離。IMS雖然是3GPP為移動用戶接入多媒體服務而開發的系統,但由於它全面融合了IP域的技術,並在開發階段就和其它組織進行密切合作,使得IMS實際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只為移動用戶進行服務。IMS體系結構如圖所示。
在IMS體系結構中,最底層為承載層,用於提供IMSSIP會話的接入和傳輸,承載網必須是基於分組交換的。圖中以移動分組網的承載方式為例,描述了IMS用戶通過手機進行IMS會話的方式,主要的承載層設備有SGSN(GPRS業務支撐節點)、GGSN(網關GPRS業務支撐節點)以及MGW(媒體網關)。其中SGSN和GGSN可以重復利用現網設備,不需要硬體升級,僅通過做相關配置就可以支持IMS。MGW是負責媒體流在IMS域和CS(電路交換)域互通的功能實體,主要解決語音互通問題。無論具體採用哪一種接入方式,只要基於IP技術,所有的IMS用戶信令就可以很好地傳送到控制層。
中間層為信令控制層,由網路控制伺服器組成,負責管理呼叫或會話設置、修改和釋放,所有IP多媒體業務的信令控制都在這一層完成。主要的功能實體有CSCF、HSS(HomeSubscriberServer,歸屬用戶伺服器)、MGCF等,這些網元執行不同的角色,如信令控制伺服器、資料庫、媒體網關伺服器等,協同完成信令層面的處理功能,如SIP會話的建立、釋放。這一層僅對IMS信令負責,最終的IMS業務流不經過這一層,完全通過底層的承載層做路由實現端到端通信。
最上面一層是應用層,由應用和內容伺服器組成,負責為用戶提供IMS增值業務,主要網元是一系列通過CAMEL、OSA/Parlay和SIP技術提供多媒體業務的應用平台。運營商可以自行開發一些基於SIP的應用,通過標准SIP介面與IMS系統連接;如果運營商需要連接第三方SP的應用,IMS可以和標準的API,如OSAAPI連接,通過OSA/ParlayGW對第三方非信任的SP業務進行鑒權和管理等。
⑵ MIS與IMS的不同點
什麼是MIS- -
所謂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 ,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路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與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軌,企業通過計算機網路獲得信息必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的辦公及管理都將朝著高效、快速、無紙化的方向發展。MIS系統通常用於系統決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統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上層管理人員,使他們了解當前工作發展的進展或不足。換句話說,MIS系統的最終目的是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公司現狀,把握將來的發展路徑。
一個完整的MIS應包括:輔助決策系統(DSS)、工業控制系統(IPC)、辦公自動化系統(OA)以及資料庫、模型庫、方法庫、知識庫和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的介面。其中,特別是辦公自動化系統(OA)、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等都離不開Intranet的應用。可以這樣說,現代企業MIS不能沒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須依賴於MIS的體系結構和軟硬體環境。
傳統的MIS系統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戶端/伺服器)架構,而基於Internet的MIS系統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瀏覽器/伺服器)架構。BS架構比起CS架構有著很大的優越性,傳統的MIS系統依賴於專門的操作環境,這意味著操作者的活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而BS架構則不需要專門的操作環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網,就能夠操作MIS系統,這其中的優劣差別是不言而喻的。
基於Internet上的MIS系統是對傳統MIS系統概念上的擴展,它不僅可以用於高層決策,而且可以用於進行普通的商務管理。通過用戶的具名登錄(或匿名登錄),以及相應的許可權控制,可以實現在遠端對系統的瀏覽、查詢、控制和審閱。隨著Internet的擴展,現有的公司和學校不再局限於物理的有形的真實的地域,網路本身成為事實上發展的空間。基於Internet上的MIS系統,彌補了傳統MIS系統的不足,充分體現了現代網路時代的特點。隨著Internet技術的高速發展,網際網路必將成為人類新社會的技術基石。基於Internet的MIS系統必將成為網路時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統,前景極為樂觀。
市場營銷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企業或組織整體MIS的一部分。MIS是一個信息系統,它通過程式化的程序從各種相關的資源(公司外部和內部的都包括)收集相應的信息,為經理們提供各層次的功能,以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所應該負責的各種計劃、監測和控制活動等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這個表明MIS的本質是一個關於內部和外部信息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可以幫助經理們做分析、決策、計劃和設定控制目標。因此重點是如何使用這些信息,而不是如何形成這些信息。
最有效的MIS能夠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內部程序的改變,外部的變數如何改變,也就是說,時間和內部變數是否會對外部的變數產生影響。這就建立了一個強大而且有效的知識庫,它可以幫助進行預測。雖然建立和維MIS是非常耗時和昂貴的,但是與其帶來的潛在利益和對決策准確性的提高相比,對一個組織來說這還是值得的。Internet為建立和維護MIS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工具,而MIS也是網路營銷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IMS是管理信息系統的英文縮寫。
IMS(IP多媒體子系統)是基於SIP的通用平台,可以同時支持固定和移動的多種接入方式,實現固定網與移動網的融合。
「IMS定義了三層結構,控制層基於SUP—T協議,和上面的控制層和業務層之間具有開放的介面,允許運營商採用單一的核心網橫跨移動網和固定網基於SIP的業務。」雷震洲說,「IMS符合NGN把呼叫控制與傳送分離的要求,它是軟交換的延伸,在軟交換的基礎上對控制功能做進一步分離,目的是形成一個更加高度靈活的通信平台,不僅可以實現人到內容的多媒體通信,而且還可以實現人到人的多媒體通信。」
自己比較一下
⑶ IMS體系結構
1.1.IMS技術概念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體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多媒體業務形式,它能夠滿足現在的終端客戶更新穎、更多樣化多媒體業務的需求。1.2.IMS的定位
IMS在3GPPRelease 5版本中提出,是對IP多媒體業務進行控制的網路核心層邏輯功能實體的總稱。3GPP R5主要定義IMS的核心結構,網元功能、介面和流程等內容:R6版本增加了部分IMS業務特性、IMS與其他網路的互通規范和無線區域網(WLAN)接入特性等;R7版本加強了對固定、移動融合的標准化制訂,要求IMS支持數字用戶線(xDSL)、電纜數據機等固定接入方式。
軟交換技術從1998年就開始出現並且已經歷了實驗、商用等多個發展階段,目前已比較成熟。全球范圍早已有多家電信運營商開展了軟交換試驗,發展至今,軟交換技術已經具備了替代電路交換機的能力,並具備一定的寬頻多媒體業務能力。在軟交換技術已發展如此成熟的今天,IMS的出路在何方?又該如何發展和定位呢?首先需要對IMS和軟交換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和分析。
如果從採用的基礎技術上看,IMS和軟交換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基於IP分組網;都實現了控制與承載的分離;大部分的協議都是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許多網關設備和終端設備甚至是可以通用的。
IMS和軟交換最大的區別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在軟交換控制與承載分離的基礎上,IMS更進一步的實現了呼叫控制層和業務控制層的分離;
(2)IMS起源於移動通信網路的應用,因此充分考慮了對移動性的支持,並增加了外置資料庫——歸屬用戶伺服器(HSS),用於用戶鑒權和保護用戶業務觸發規則;
(3)IMS全部採用會話初始協議(SIP)作為呼叫控制和業務控制的信令,而在軟交換中,SIP只是可用於呼叫控制的多種協議的一種,更多的使用媒體網關協議(MGCP)和H.248協議。
總體來講,IMS和軟交換的區別主要是在網路構架上。軟交換網路體系基於主從控制的特點,使得其與具體的接入手段關系密切,而IMS體系由於終端與核心側採用基於IP承載的SIP協議,IP技術與承載媒體無關的特性使得IMS體系可以支持各類接入方式,從而使得IMS的應用范圍從最初始的移動網逐步擴大到固定領域。此外,由於IMS體系架構可以支持移動性管理並且具有一定的服務質量(QoS)保障機制,因此IMS技術相比於軟交換的優勢還體現在寬頻用戶的漫遊管理和QoS保障方面。
1.3.IMS的發展與應用
1.3.1.1IMS標準的發展
對IMS進行標准化的國際標准組織主要有3GPP和高級網路電信和互聯網融合業務和協議(TISPAN)。3GPP側重於從移動的角度對IMS進行研究,而TISPAN則側重於從固定的角度對IMS提出需求,並統一由3GPP來完善。
3GPP對IMS的標准化是按照R5版本、R6版本、R7版本……這個過程來發布的,IMS首次提出是在R5版本中,然後在R6、R7版本中進一步完善。R5版本主要側重於對IMS基本結構、功能實體及實體間的流程方面的研究;而R6版本主要是側重於IMS和外部網路的互通能力以及IMS對各種業務的支持能力等。相比於R5版本,R6版本的網路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在業務能力上有所增加。在R5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業務特性,網路互通規范以及無線區域網接入特性等,其主要目的是促使IMS成為一個真正的可運營的網路技術。R7階段更多的考慮了固定方面的特性要求,加強了對固定、移動融合的標准化制訂。R5版本和R6版本分別在2002年和2005年被凍結,而R7版本也即將凍結。
在TISPAN定義的NGN體系架構中,IMS是業務部件之一。TISPANIMS是在3GPPR6IMS核心規范的基礎上對功能實體和協議進行擴展的,支持固定接入方式。TISPAN的工作方式和3GPP相似,都是分階段發布不同版本。目前,TISPAN已經發布了R1版本相關規范,從固定的角度向3GPP提出對IMS的修改建議;R2版本目前還處於需求分析階段。
TISPAN在許多文檔中都直接應用了3GPP的相關文檔內容,而3GPPR7版本中的很多內容又都是在吸收了TISPAN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一方對文檔內容的修改都將直接影響另一方。此外,部分先進的運營商(如德國電信、英國電信和法國電信)已經明確了未來網路和業務融合的戰略目標,並開始特別關注基於IMS的網路融合研究。各大設備廠商也加大了對IMS在固網領域應用的研究,正積極參與並大力推進基於IMS的NGN的標准化工作。因此各個標准之間的協調一致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⑷ IMS是什麼意思
IMS是IP多媒體子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多媒體業務形式,它能夠滿足現在的終端客戶更新穎、更多樣化多媒體業務的需求。
IMS本質上說是一種網路結構。該項技術植根於移動領域,最初是3GPP為移動網路定義的,而在NGN的框架下,IMS應同時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涵蓋IMS增強特性的3GPPR6已經基本凍結,這標志著IMS技術已經走向成熟。
(4)ims維修體系是什麼擴展閱讀:
因為IMS的可擴展性。IMS可以提供語音,視頻,簡訊,圖片,短視頻,短音頻,群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微信。IMS伺服器在運營商內部的網路。它的優先順序肯定是最高,響應更迅速。IMS是標准開放的協議。而微信是私有的。ims客戶端可以集成在任何智能設備中。例如電視,汽車。
IMS系統太過龐大,復雜。添加修改一個功能,需要所有的運營商和手機廠家都支持。這個就太困難。微信可以一個星期出個版本,做改進。而ims不可以。IMS可以搶回一部分語音,視頻,簡訊業務。運營商只適合去做已經基礎的通信業務。個性化的業務,還是必須由互聯網公司提供。
⑸ ims指數是什麼意思
國際市場佔有率(InternationalMarketShare)是一國某種商品的出口總額佔世界該種商品出口總額的比例。
股票(stock)是一種有價證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
IMS:Institut蒙des科學(世界科學研究所) IMS:Intellisync手機套件 IMS:Internet信息廣播服務 IMS:Intertank匹配的部分 IMS:IP多媒體子系統 IMS:Ironton中學 IMS:愛荷華州醫學協會 IMS:安裝管理系統IMS:冰測繪系統IMS:冰山飛濺(娛樂公園騎)IMS:材料科學研究所(康涅狄格大學的)ims: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綜合征IMS:創新的媒體方案(公司)IMS:聰明的Munition系統(軍)IMS:基礎設施管理服務IMS:基礎設施管理套件IMS:即時通信綜合症IMS:即時信息服務IMS:集成的內存子系統IMS:集成電機輔助(本田)IMS:間接維護方面的支持IMS:監控服務公司InfomercialIMS:交叉存儲系統IMS:交互行銷的解決方案IMS:交互會議解決方案IMS:互動式多媒體伺服器IMS:互動式多媒體系統IMS:教學教材服務中心(課程發展農業、貿易、工業教育)IMS:教育管理系統IMS:進程內留言開關IMS:科學研究所的微觀結構、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IMS:庫存管理服務IMS:庫存管理和模擬IMS:庫存管理解決方案IMS:庫存管理制度IMS:庫存管理專家IMS:攔截管理系統IMS:離子質譜儀IMS: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組織管理支持(IMS:內陸測繪系統IMS:起刺激IMS:人力資源研究學院的IMS:如果更改了IMS:如果後(烏賊)IMS:如果我沒記錯IMS:事故處理系統IMS:輸入信息顯示IMS:說明管理系統IMS:同位素的測量系統IMS:圖像處理服務IMS:圖像管理系統IMS:圖像管理系統、公司。(紐約)IMS:完整的模型空間IMS:網際網路管理系統IMS:網路管理系統IMS:網路圖的服務IMS:網上多媒體子系統IMS:微系統公司形象IMS:為中心的智能養護管理系統(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IMS:我必須說IMS:信息管理服務IMS:信息管理人員IMS:信息管理系統(IMS)的軟體(IBMDB2IMS:信息管理學會(醫療集團管理協會)IMS:信息管理專業IMS:學院的博物館的服務IMS:學院管理服務IMS:學院管理專家IMS:學院數理統計IMS:學院數理統計的方法IMS:醫學數據IMS:醫學研究所的數據IMS:儀表測量協會(IEEE)IMS:議題管理系統ims:異丙基甲磺酸鹽IMS:易怒的男性綜合症IMS:網際網路IMS:印第安納波利斯電機高速公路IMS:印度數學的社會IMS:印度微型衛星IMS:印度宣教士的社會IMS:印度醫療服務IMS:影響管理系統IMS:原位磁感測器IMS:運動影像信號(推論放電理論)IMS:整合營銷服務IMS:整合營銷解決方案IMS:指標監測問卷調查IMS:指數管理服務(SAP)IMS:制度管理系統IMS:中級維修標准IMS:中級維修服務IMS:中間相匹配的部分IMS:洲際酒店營銷服務IMS:注塑焊接IMS:綜合測量系統IMS:綜合管理系統IMS:綜合海運監督IMS:綜合會議的專家IMS:綜合軍事系統ims:綜合醫療服務IMS:綜合主生產計劃(美國國防部系統採集)
⑹ 整合管理體系的IMS標準的發展
對IMS進行標准化的國際標准組織主要有3GPP和高級網路電信和互聯網融合業務和協議(TISPAN)。3GPP側重於從移動的角度對IMS進行研究,而TISPAN則側重於從固定的角度對IMS提出需求,並統一由3GPP來完善。
3GPP對IMS的標准化是按照R5版本、R6版本、R7版本……這個過程來發布的,IMS首次提出是在R5版本中,然後在R6、R7版本中進一步完善。R5版本主要側重於對IMS基本結構、功能實體及實體間的流程方面的研究;而R6版本主要是側重於IMS和外部網路的互通能力以及IMS對各種業務的支持能力等。相比於R5版本,R6版本的網路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在業務能力上有所增加。在R5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業務特性,網路互通規范以及無線區域網接入特性等,其主要目的是促使IMS成為一個真正的可運營的網路技術。R7階段更多的考慮了固定方面的特性要求,加強了對固定、移動融合的標准化制訂。R5版本和R6版本分別在2002年和2005年被凍結,而R7版本也即將凍結。
在TISPAN定義的NGN體系架構中,IMS是業務部件之一。TISPANIMS是在3GPPR6IMS核心規范的基礎上對功能實體和協議進行擴展的,支持固定接入方式。TISPAN的工作方式和3GPP相似,都是分階段發布不同版本。目前,TISPAN已經發布了R1版本相關規范,從固定的角度向3GPP提出對IMS的修改建議;R2版本目前還處於需求分析階段。
TISPAN在許多文檔中都直接應用了3GPP的相關文檔內容,而3GPPR7版本中的很多內容又都是在吸收了TISPAN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一方對文檔內容的修改都將直接影響另一方。此外,部分先進的運營商(如德國電信、英國電信和法國電信)已經明確了未來網路和業務融合的戰略目標,並開始特別關注基於IMS的網路融合研究。各大設備廠商也加大了對IMS在固網領域應用的研究,正積極參與並大力推進基於IMS的NGN的標准化工作。因此各個標准之間的協調一致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⑺ 什麼是IMS教學體系
你說的是關於什麼的教學體系,我只知道南瓜英語有個IMS體系,Inspired,Motivated和Shaped
⑻ IMS是什麼
(新聞稿在線 2013/7/4)IMS,英文縮寫。IMS(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是智能管理系統,是一套閉環式的電子製造管理和物料管理的解決方案。為電子製造企業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降低製造成本、降低人員配置、提升設備利用率(OEE),同時科學有效的使用物料、實現了對物料和製程管控全面的、科學的管控。伴隨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電子製造業的中心。現在,隨著低勞動力成本比較優勢的不斷消失,尤其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產業環境的日趨嚴格,勢必使中國電子製造業面臨著新的挑戰。電子製造企業要迅速提高核心競爭力,必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信息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全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縱觀我國製造業信息化系統的應用現狀,建設的重點普遍放在ERP系統和現場自動化系統兩個方面。然而,這兩大系統已無法應付市場環境的快速演變和消費者的需求。電子製造智能管理系統(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IMS)恰好能填補這一空白。電子製造智能管理系統IMS是近5年來在國際上迅速發展、面向車間層的生產管理技術與即時信息系統。IMS為電子製造業提供一個快速反應、有彈性、精細化、透明化的製造環境,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製造成本、全面防錯防呆、實現全面科學的可追溯管理。IMS只適用於電子製造企業(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微電子、通訊電子、醫療電子、工控電子、軍工電子等),能夠實現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方式,而且交貨周期短。滿足企業高效生產,高速度、高良品率、快速切換變更品種等需求。目前國內外有德爾福、比亞迪、技研新陽、賽兔、共進、深南電路等知名企業都應用了IMS系統效果顯著,逐漸有許多電子製造企業也在高度關注IMS動向並有意向採用這項技術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IMS與ERP無縫對接,架起了各部門信息溝通的橋梁,解決了各部門信息「斷層」問題,讓企業部門間信息不存在鴻溝。並且隨時為決策者提供准確數據,了解和掌握和產和品質的狀態。能夠與貼片機及AOI、ICT、LCR、點料機等設備進行聯機。通過多種系統功能模塊來幫助工廠實現流程優化、人力節省、全面防錯與可追溯, 轉產效率提升,生產周期縮短,降低庫存等功效。同時,IMS的低位報警功能(LPM)與智能報表分析也幫助工廠實現了JIT式管理與無紙化作業。這項技術保證產品質量又可以極大提高生產效率的產品技術,又生讓生產信息透明化,讓管理變得更輕松。IMS系統是一個統一平台上集成諸如物料管理、生產調度、產品跟蹤、質量控制、設備故障分析、網路報表等管理功能,使用統一的資料庫和通過網路聯接可以同時為業務部門、采購部分、倉庫部門、生產部門、質檢部門、組裝部門、物流部門等提供車間管理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強調製造過程的整體優化來幫助企業實施完整的閉環生產,協助電子企業建立一體化和實時化的信息體系。 來源: 盤古信息科技(亞太)有限公司
⑼ 什麼是 IMS
現在這項標准已為ITU-T(國際電聯標准化部門)和ETSI(歐洲電信標准化委員會)認可,被納入下一代網路(NGN)的核心框架之中。它被認為是未來實現固定網和移動網融合(FMC)的重要技術基礎。
IMS的體系結構分為業務層、控制層和鏈接層。業務層由應用(和內容)伺服器組成,負責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控制層由網路控制伺服器組成,負責管理呼叫或會話的設定、修改和釋放。在這些伺服器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呼叫會話控制功能(CSCF)的SIP伺服器。在控制層中,還配置了計費、運營維護等多功能。邊界網關負責與其他運營商網路或其他類型網路之間的互通。連接層由用於骨幹網和接入網的路由器及交換機組成。
IMS符合下一代網路把呼叫控制和傳輸分離的要求;它基於SIP,與接入無關,符合網路向多種終端多種接入統一控制核心網多種應用的網路體系結構演變的發展方向,使得多種業務能同時進行交互,以形成一個更加靈活的通信平台。不僅可以實現人到內容的多媒體通信,還能實現人到人的多媒體通信。IMS將最終融合固定網、移動網、企業網、無線網等各種網路,簡化網路結構,支持更豐富的定製化業務。在拋開接入網的差別之後,在核心網領域它將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