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廠中的危險點有哪些
在電廠自身崗位的危險有哪些
1、就地巡檢、操作,容易發生高空墜落及高空落物傷害。
2、主再熱、給水等高溫高壓管道,發生泄漏易發生人身設備損害。
3、操作量較大,易發生誤操作。
4、管路繁雜處,容易發生絆倒等傷害。
5、外部設備無伴熱,冬季易發生凍結。
6、鍋爐廠房內溫度較低,冬季易發生凍結。
7、鍋爐冷渣器落渣管經常漏渣,巡檢時易發生人身安全。
8、冬季開式水塔盆、空冷島易發生凍結。
9、省煤器灰斗輸灰管路及爐膛不嚴密漏灰處,易發生高溫灰燙傷。
10、鍋爐廠房內粉塵濃度大,產生粉塵傷害。
11、大功率轉機處噪音大,對人身造成傷害。
B. 電氣檢修作業可能涉及的主要危險點有哪些
多年不接觸了,仍來總結下:
第一危險,人員觸電,這是危及生命的;
第二危險,電路短路,又會衍生三個危險:1,火災;2,上級保護跳閘,擴大事故面;3,設備設施損壞。
所以,必須堅持工作許可人制度和工作票制度,堅持停電、驗電、做地線的安全措施。這就是電氣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C. 電力安全工作措施有哪些
電氣線路安全工作的組織措施有哪些?在電力線路上工作,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1、現場勘察制度;2、工作票制度;3、工作許可制度;4、工作監護制度;5、工作間斷制度;6、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制度,
D. 從事電廠檢修工作有什麼安全風險有什麼安全注意事項
摘要 電廠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E. 電力施工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是什麼
問題太籠統:我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外線還是工廠的電氣施工。
外線注意的就比較多,主要是高空作業,措施就是安全帶及勞保用品,還有實驗工具,僅供參考。
F. 1,電廠熱控設備有哪些檢修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熱控檢修有哪些危險因素 3壓
1、電廠熱控設備中,溫度元件有熱電阻,熱電偶,雙金屬溫度計等;壓力元件有壓力變送器、差壓變送器、壓力開關、差壓開關、壓力表等;液位元件有磁翻板液位計,導波雷達液位計,投入式液位計,超聲波液位計等;化學元件有PH計,鈉表,硅表、濁度儀、電導儀等;其他的還有振動探頭,轉速探頭,行程開關,各種控制櫃,以及DCS機櫃卡件等設備。
2、檢修中的危險因素有人身觸電,設備誤動,保護誤動等,需要注意的與之對應,如檢修前進行驗電,檢查系統有無其他工作,該設備有無保護與聯鎖等。
望採納
G. 垃圾焚燒發電廠檢修的安全危險點和防護措施
不是有害工種,屬於正常檢修工種。因為鍋爐檢修是在鍋爐停止以後進行的工作,檢修工根本接觸不到有害物質。
H. 電力運維檢修中有哪些危險應該如何防控
危險:
1、變壓器檢修階段沒有做好保護措施;
2、對直流迴路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
3、倒閘操作票、母線倒閘的操作存在疏忽從而引發了危險點;
4、在電力檢修操作的過程中,其管理的規范體系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檢修工作者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流程來操作檢修作業
如何防控:
1、標准化執行巡查工作;
2、實行一體化模式開展檢修工作;
3、加強電力檢修細節管理水平;
4、定期分享檢修經驗並開展安全培訓教育。
I. 電力系統危險點,危險源的防範措施
必須遵守安全規章制度,認真學習、掌握和運用危險點預控理論來指導日常工作,堅持每月、每周、每日的危險點預測分析制度,徹底杜絕習慣性違章作業,加強各級管理人員的上崗到位監督管理的責任心。
向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交底及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堅持運用作業中危險點預控是確保安全生產的有效手段。在廣大職工群眾中廣泛開展好安全教育活動,完善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設施。努力消除危險點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就能保障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向全面健康的方向發展。
對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總是與一定的危險源聯系在一起對危險源的控制,實際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隱患或防止其出現事故隱患。
(9)電廠熱控維修危險點有哪些安全措施擴展閱讀:
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不但包括對危險源的識別,而且必須對其性質加以判斷。
危險源應由三個要素構成:
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的潛在危險性是指一旦觸發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損失大小,或者說危險源可能釋放的能量強度或危險物質量的大小。危險源的存在條件是指危險源所處的物理、化學狀態和約束條件狀態。
J. 電力作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防範措施
1、持證上崗不規范
因施工企業流動性、分散性,人員散、難於管理,且現在培訓取證難度加大,工地上「電工」具備資質的不多,既未取得《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也未取得安全監察部門頒發的特種操作電證。
大多數電工沒接受嚴格的電工基礎知識、安全知識培訓,施工企業雖具備資質進行招投標承建工程,但持證上崗、崗前受專業培訓的電工很少。
2、組織措施不到位
建築施工工地是電氣安全技術特殊、存在特殊電氣危險的場所,建設部制定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以下簡稱《規范》),規定施工企業在施工前必須嚴格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制訂安全用電技術和電氣防火措施等。
3、危險點缺乏必要監控
施工用電大多是臨時用電,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不到位,用電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具體,缺乏必要的安全用電交底、重要危險作業點的監控。
例如,施工現場與鄰近架空敷設電力線路在安全距離范圍內時的作業監控,操作電動工器具在水淋、特別潮濕環境下工作的絕緣監控,高危場所沒採取安全電壓及安全防護等,往往造成直接施工人員不講規程規范,憑經驗辦事,我行我素,以致釀成大禍。
4、漏電保護器裝設存在漏洞
《規范》嚴格規定:施工現場必須嚴格執行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總保護器、分保護器的「三級配電二級保護」。但許多工地沒有安裝總漏電保護和作業危險點漏電分保護器。
即使有裝設,很少充分考慮過保護器的剩餘電流、短路、過載保護等特定功能,保護器的額定動作(分斷)電流的大小,在水淋、陰雨、特別潮濕等特定環境下保護器的如何選型以及保護器動作電流的級差和動作(分斷)時間的級差配合等技術性能要求。
不能隨便安一個就萬事大吉、一裝了事,而應充分考慮功能、大小、環境和相互間的配合,還需進行定期檢查、送檢、試驗和記錄。
5、三相五線制落實不到位
現行供電基本上採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和工作零線N線與保護地線PE線合一的單相供電制的接零系統(即TN—C系統),而《規范》明確規定:施工現場必須採用三相五線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以保障人身、設備安全。
6、現場管理雜亂
施工現場電線隨意拖、拉,零亂混雜,既沒架空也不採取保護措施,甚至有電線還浸泡在水中或被物體碾壓,私拉亂接、電線老化、表皮破損、用電器具和零件缺損、多用插座等電器無防雨措施的現象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