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壓扳手和液壓泵經常出現哪些故障,怎麼維修
液壓扳手還是比較貴滴!要及時檢測液壓油及濾器,一旦發現油中有水及金屬雜質及時更換。至於萬向節等處密封滲漏,及時更換密封件,原裝貨耐油橡膠質量有保證,有些替代品便宜的不耐用。
㈡ 手動液壓泵的維修
相對於電動液壓泵來說,手動液壓泵的結構簡單,零件少,維修更為簡單,通常按照說明書就能維修好。但是,工業液壓泵構造復雜,需要專業的檢測維修和經驗豐富的人員才能維修,卻不可擅自維修。
㈢ 如何檢修油泵
油泵一般不壞。如果油壓出現問題不一定是油泵。你應該在其它方面好好找找原因。比如油的品質是否純凈。運行環境。管路是否堵塞。機器是否反轉。氣溫等等。還有你也沒說明白是什麼型號的壓縮機,運行的是什麼介質。
㈣ 液壓沖床液壓泵常見故障都有哪些原因,怎麼解決
沖壓工藝由於比傳統機械來說有節約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對操作者技術要求不高及通過各種模具應用可以做出機械所無法達到的產品這些優點,廣泛應用於電子、通訊、電腦、家用電器、傢具、交通工具、(汽車、摩托車、自行車)五金零部件等沖壓及成型。液壓沖床人性化程度高、全程自動化、智能化且功能強大。但長期高負荷運行的設備會出現故障,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液壓沖床運作過程中,液壓泵常見的故障、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液壓沖床液壓泵運作不正常或有咬死,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1、沖床液壓泵和馬達間聯軸器同心度不夠
解決方法:調整泵軸與馬達聯軸器同心度,使其誤差不超過0.20mm。
2、泵軸向間隙及徑向間隙過小
解決方法:調整軸向或徑向間隙。
3、液壓沖床液壓泵中有污物。
解決方法:用過濾網功率雜質系統用油,去除雜物。
4、滾針轉動不靈活。
解決方法:更換滾針軸承。
5、液壓沖床液壓泵壓力閥異常
解決方法:更換壓力閥彈簧,清除閥體小孔污物或換滑閥。
6、蓋板和軸的同心度不好
解決方法:更換蓋板,使其與軸同心。
二、液壓沖床液壓泵輸油量不足,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1、壓力閥不正常
解決方法:維修或更換壓力閥
2、泵體裂紋與氣孔泄漏現象
解決方法:泵體出現裂紋時需要更換泵體,泵體與泵蓋間加入紙墊,緊固各連接處螺釘。
3、徑向空隙與軸向空隙過大
解決方法:由於液壓沖床液壓泵的齒輪兩側端面在旋轉過程中與軸承座圈產生相對運動會導致磨損,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過大時務必更換零件。
4、馬達反轉
解決方法:導正125噸液壓沖床液壓泵馬達旋轉方向。
5、管路存在污物,管道不暢通
解決方法:清除污物,更換油液,保證油液清潔。
6、油液黏度太高或油溫過高
解決方法:更換新的油品及加裝冷卻裝置。
三、雜訊過大及壓力波動,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1、泵軸的油封骨架脫落,泵體不密封
解決方法:更換符合標准泵軸油封。
2、液壓沖床液壓泵的主動軸與馬達聯軸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度
解決方法:調整泵與馬達聯軸器的同心度,使其誤差不超過0.2mm。
3、油位過低,吸油位置過低,吸油管超出油麵
解決方法:加油到油標位,降低吸油位置。
4、泵的篩檢程式被雜物阻塞不能正常濾油
解決方法:用干凈的清洗油將篩檢程式去除污物。
5、液壓沖床液壓泵齒輪的嚙合精度不夠
解決方法:對研齒輪達到齒輪嚙合精度。
6、泵體與泵蓋沒有密封,旋轉時吸入空氣
解決方法:泵體與泵蓋間加入紙墊;泵體用金剛砂在平板上研磨,使泵體與泵蓋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5mm,緊固泵體與泵蓋的聯結,不能有泄露現象。
㈤ 液壓泵運行中的維護和保養要怎麼做
液壓泵運行前檢查事項
液壓泵安裝是否准確可靠,螺釘是否擰緊,聯軸器安裝是否符合要求;
泵體內是否灌滿油液;
泵的轉向是否與進出油口相符;
液壓系統的安全閥是否調到規定壓力值。
液壓泵運行中注意事項
啟動時不可急劇全速啟動,應在系統卸荷狀態下點動原動機開關數次後才能連續空載運轉,目的是將管道中的空氣盡可能維修干凈,空載運轉 1一 - 2 m i n 無異常現象後逐漸載入,載入過程中應無異常振動、雜訊和泄漏,否則立即停機檢查分析、維修故障。
液壓泵運行結束後的維護
若泵長期不用應將泵內油液放出,再灌滿含酸值較低的油液,外露加工面塗防銹油,各油口用螺堵頭封好,以防污物進入。
㈥ 液壓機常見故障和維修方法
現 象 原 因 復消 除制 方 法
工作時升降桿不上升或保壓時壓力明顯下降 高壓泵內有臟物或油封損壞 清洗或更換
控制閥中有臟物、磨損或油封損壞 研磨或更換
油泵反轉 重接馬達線
安全閥未調好 調好安全閥
油箱內油液不足 加足油液
壓力不穩或爬行現象 油液不潔或泵、閥不潔 更換油或拆除
油液或管道中有空氣 空行程數次
高壓泵內或控制閥中油封損壞 更換
油液不足使油泵出現吸空現象 加足油液
漏 油 油封損壞、螺塞未擰緊 擰緊螺塞
㈦ 液壓泵故障都有哪些修理方法
液壓泵故障的修理方法:
1、故障原因:(1)液壓油箱油麵過低;
排除方法:添加液壓油。
2、故障原因:(2)沒按季節使用液壓油;
排除方法:通常適用46#液壓油(或68#)無需要特別更換,冬季的北方特冷時考慮使用32#。
3、故障原因:(3)進油管被臟物嚴重堵塞;
排除方法:取出管內異物。
4、故障原因:(4)油泵主動齒輪油封損壞,空氣進入液壓系統;
排除方法:更換老化的或損壞的油封、O形密封圈。
5、故障原因:(5)油泵進、出油口接頭或彎接頭「O」形密封圈損壞,彎接頭緊固螺栓或進、出油管螺母未上緊,空氣進入液壓系統;
排除方法:更換O形密封圈,上緊接頭處螺栓或螺母。
6、故障原因:(6)油泵內漏,密封圈老化;
排除方法:更換密封圈。
7、故障原因:(7)油泵端面或主、從動齒輪軸套端面磨損或刮傷,兩軸套端面不平度超差;
排除方法:更換磨損齒輪油泵或油泵軸套,磨損輕微時平板上將端面磨平整。其不平度允許誤差0.03mm;上軸套端面低於泵體,上平面(正常值低於2.5~2.6mm),如超差時應下軸套加0.1~0.2mm銅片來補償,安裝時則應套後軸套上裝入。
8、故障原因:(8)油泵內部零件裝配錯誤造成內漏;
排除方法:卸荷片和密封環必須裝進油腔,兩軸套才能保持平衡。導向鋼絲彈力應能同時將上、下軸套朝從動齒輪旋轉方向扭轉一微小角度,使主、從動齒輪兩個軸套加工平面緊密貼合;軸套上卸荷槽必須裝低壓腔一側,以消除齒輪嚙合時產生有害閉死容積;壓入自緊油封前,應其表面塗一層潤滑油,還要注意將阻油邊緣朝向前蓋,不能裝反;裝泵蓋前,須向泵殼內倒入少量液壓油,並用手轉動嚙合齒輪。
9、故障原因:(9)「左旋」裝「右旋」油泵,造成沖壞骨架油封;
排除方法:「右旋」泵不能裝「左旋」機上,否則會沖壞骨架油封;
10、故障原因:(10)液壓油過臟。
排除方法:清洗系統,更換液壓油。
11、故障原因:(11)泵的過濾器被污物阻塞不能起濾油作用;
排除方法:用干凈的清洗油將過濾器去除污物。
12、故障原因:(12)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麵:
排除方法:加油到油標位,降低吸油位置。
13、故障原因:(13)泵體與泵蓋的兩側沒有加紙墊;泵體與泵蓋不垂直密封:
排除方法:旋轉時吸入空氣:泵體與泵蓋間加入紙墊;泵體用金剛砂在平板上研磨,使泵體與泵蓋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05mm,緊固泵體與泵蓋的聯結,不得有泄漏現象。
14、故障原因:(14)泵的主動軸與電動機聯軸器不同心,有扭曲摩擦;
排除方法:調整泵與電動機聯軸器的同心度,使其誤差不超過0.2mm。
15、故障原因:(15)泵齒輪的嚙合精度不夠:
排除方法:對研齒輪達到齒輪嚙合精度。
16、故障原因:(16)泵軸的油封骨架脫落,泵體不密封;
排除方法:更換合格泵軸油封。
㈧ 液壓泵常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液壓柱塞泵只有二種形式,一種是斜軸泵,(例如A8V/或日立泵),和直軸斜盤泵,典型的就是K3V系列泵。目前液壓泵變數原理基本上都是一種,需取泵自身的高壓油(液動力)驅動變數機構。泵的變數機構包含「伺服閥,滑閥及變數活塞」。變數活塞就是一個小型的液壓油缸,液壓油缸分成有桿腔與與無桿腔,變數活塞分成大徑與小徑,變數活塞大徑進油(大徑的壓力高於小徑壓力時)液動力推動變數活塞向小徑方向移動,變數活塞桿上的銷釘帶動泵中斜盤移動,斜盤角度加大,柱塞行程加長,泵的排油量加大,動作快。小徑進油,(小徑的壓力高於大徑壓力時)液動力推動變數活塞返回,斜盤角度變小,柱塞在缸體中行程減少,泵的排量減少,但壓力緩和上升。目前的液壓柱塞泵中的變數活塞小徑端都是與泵的P口相通,就是泵的壓力有多高,變數活塞小徑端的壓力就有多高。變數活塞的大徑端油道與調節器上的三個油口相通。這三個油口中有一個是T口(是泄油口)也叫G孔。一個油口是比例閥來油,也叫E孔。一個油口是伺服閥來油,也叫D孔。調節器是根據反饋的伺服壓力,比例閥的壓力來決定控制油進入大徑端的壓力是多少,如果進入是小徑端的2倍壓力時,變數活塞中立.
......具體你指X?分析?排除? 修泵是針對泵的各種不同的症狀,採取不同的維修方法。對壓力達到標准,但泵的流量小(動作慢)症狀的泵,主要檢查泵的變數機構各部間隙,例如檢測泵的變數活塞與泵殼體孔的配合間隙,變數活塞大端直徑和小端直徑與泵殼孔的標准間隙為0,008mm。最大間隙為何,032mm。超出最大間隙時,就需要修復到標准間隙。維修方法是用研磨棒研磨內孔與加大活塞直徑方法。間隙大的孔徑主要是口小肚大,研孔需注意研後的孔不能出現錐孔現象。大孔與小孔必需保證同軸度,用的研棒,專業廠訂制。活塞需加大外徑時採用超音速火焰噴塗金屬陶瓷方法,在活塞直徑上加工上黑色的耐磨陶瓷層,這種黑色的陶瓷層特殊耐摩損,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但是:價格也是很高的,比常規方法價格上貴3~4倍。泵的主軸上旋轉油封摩損成溝壑處,採用此方法是最佳的修復方法。也可採用下列二種方法:一是電鍍方法鍍硬鉻層,為了保證鍍層的結合強度,首先需要先把桿的外徑的表層用外園磨床磨掉0,15mm左右,去掉金屬表面的疲勞層,這樣才能保證鍍層的結合強度。電鍍層必需要大於孔徑的0,1mm以上,確保磨床的加工量。
二是電刷鍍方法加大活塞直徑。
變數活塞桿上還裝有一個代有球型的撥叉,撥叉上摩損嚴重的球面也需要更換。與撥叉配對的套,也需要特別注意。
K3V系列泵零件的標准:
K3V063泵的柱塞與缸體標准間隙 0。014mm, 最大間隙0。028mm
柱塞桿與滑靴最大間隙0。3mm
彈簧長度:30。2mm~31。3mm
球鉸與回程盤裝配全一後,球鉸的底面到回程盤的九孔平面9。8mm~10。5mm。
K3V112泵的柱塞與缸體標准間隙0。22mm 最大間隙0。039mm
柱塞桿與滑靴最大間隙0。3mm
彈簧長度:40。3mm~41。7mm
球鉸與回程盤裝配全一後,球鉸的底面到回程盤的九孔平面8。8mm~9。8mm
K3V140泵的柱塞與缸體標准間隙0。028 最大間隙0。043mm
柱塞桿與滑靴最大間隙0。3mm
彈簧長度:47。1mm~47。9mm
球鉸與回程盤裝配全一後,球鉸的底面到回程盤的九孔平面12。5mm~13。5mm
K3V180泵的柱塞與缸體標准間隙 最小間隙0。0375。 最大間隙0。078mm
柱塞桿與滑靴最大間隙0。35mm
彈簧長度:40。1mm~40。9mm
球鉸與回程盤裝配全一後,球鉸的底面到回程盤的九孔平面12。5mm~1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