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使用及維護措施是什麼
安全工器具是各種工具、器具和安全防護用品的總稱,在現場生產中由於安全工器具的放置時間遠大於使用時間,在放置期間容易造成安全工器具的損壞、受潮和變形等,嚴重影響了安全及正常使用,對作業人員和設備安全構成了威脅,不利於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因此,為了確保安全工器具的正常、正確和安全使用應做到以下五點:
一、按時試驗,及時報廢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每種安全工器具在使用過程和放置期間都容易受微生物的作用,以及雨淋、風吹、日曬而腐朽、老化,使絕緣部位耐壓水平降低,機械強度變差。另外由於使用過程中的外力作用,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損及變形,這樣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作業人員的觸電、墜落等傷亡事故和電力設備的損壞事故。因此,每種安全工器具都具有嚴格的試驗標准和科學的試驗周期,如果在試驗合格的有效期外使用容易造成人身和設備事故,不利於設備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為此,必須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台賬(安全工器具的台賬樣表如表1所示),加強各類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將每件安全工器具的名稱、型號、用途、試驗標准、試驗周期、本次試驗日期和下次試驗日期等詳細信息登記成冊,並有專人督促按時試驗,以確保各類安全工器具的可用率達到100%。對於己超過試驗合格期和己報廢的安全工器具要另加管理,並貼上「嚴禁使用」的警語,嚴禁隨意堆放和使用。
二、妥善保管,及時報廢破損的安全工器具
安全工器具要科學管理、妥善存放,以防由於使用不當或亂扔、亂放而造成殘缺破損,這樣不但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還會增加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和安全注意事項,認真檢查安全工器具的氣密性或完好性和試驗有效期,在使用中要嚴格遵守各種規程制度和標准化作業指導書,在使用後要注意清潔和保養,並按編號存放在指定位置。對於已受損的安全工器具,達到報廢標準的要及時報廢,對於受損輕微,且經試驗合格,還可以繼續使用的要加強管理,杜絕因安全工器具的破損而造成人身責任事故的發生。
三、編號對應,不錯拿錯用
由於安全工器具混亂存放易造成人員的錯拿、錯用,因此各生產單位應在生產場所或配電室設有安全工器具專用櫃,並有專人保管。所有安全工器具都應分類存放,對於同類安全工器具也要根據不同電壓等級和使用條件分開管理,以防錯拿、錯用不符合使用要求和現場實際的安全工器具,例如拿10kV的驗電器去驗110kV的電氣設備,不但會損壞驗電器,還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設備電網事故的發生。因此,安全工器具應分類按編號存放在專用安全工器具櫃內,使用前要認真核對電壓等級和使用條件是否與運行設備或現場實際使用條件相符,在使用後要放回原位,並核查編號對應,以防因前一位使用者放錯位置而導致下一位使用者將錯就錯,釀成大禍。
四、科學管理,不使安全工器具受潮、變形
安全工器具由於存放不當容易造成受潮變形,尤其是春秋季節雨水較多,更容易造成安全工器具的絕緣受潮和老化,從而導致絕緣部位耐壓水平的降低,嚴重影響了安全使用。因此,安全工器具室除設有通風口外,還應安裝驅潮設備,有條件的應使用具有防潮、防塵和防損功能的智能型安全工器具櫃,以便使安全工器具長期保持乾燥和清潔。另外,安全工器具應放平存放,避免由於放置不當而長期受力造成彎曲變形、破損,甚至斷裂。對於已受潮的安全工器具應晾乾,並重新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對於變形嚴重不能繼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應按有關規定和程序進行報廢處理。
五、精心操用,正確使用
安全工器具是電力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安全防護用具,所謂「防」是指預防、防止,「護」是指保護,維護。所以,安全工器具對作業人員既起到了預警、預防和保護的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監護作用,但這些作用和效能的發揮必須以正確使用為前提和基礎,如果違章操作、違規使用,不但會威脅人身安全,造成安全工器具的損壞,而且會導致設備和電網事故的發生。因此,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規程規定、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以確保安全生產。據現場調查得知安全工器具的不正確使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銜接式絕緣棒使用節數不夠,伸縮式絕緣棒拉伸不夠充足。
2.雨天不使用防雨罩,或防雨罩松動、歪斜、破損,起不到防雨作用。
3.驗電時手握在驗電器護環以上,使用前不在有電設備上確認驗電器是否良好,不同電壓等級的驗電器交叉使用。
4.絕緣手套使用前不檢查氣密性,甚至隨意抓拿堅硬及有尖刺的物品。
5.接地線的接地端不按要求裝設,任意搭、掛和纏繞。
6.安全帶不按規定使用、系的松垮隨意,起不到安全防護作用。
7.安全帽內膽大小調節不當、不系帽帶或系的不夠緊,工作中容易歪斜、掉落。
8.手鉗等工具使用前不檢查絕緣部位是否完好,使用時手握在裸露的金屬部位,容易造成作業人員的觸電事故。
總之,安全工器具是每個電力職工的切身保鏢、忠實的安全員和生命的守護神,只要大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安全工器具的作用、性能和結構原理,掌握了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並嚴格按照規程規定操作、使用和維護,就能夠確保人身、設備和電網的安全
Ⅱ 機械設備維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是什麼
機械設備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機械的部件磨損,間隙增大,配合改變,直接影響到設備原有的平衡,設備的穩定可靠性均會有相當程度的降低,甚至會導致機械設備喪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無法正常使用。機械設備維修管理是一項技術全面、要求高、相互協同的工程。整個工程中設備維護間隔和周期的控制,維修項目的實施,維修改進等問題都需要制定出合適的管理維修規章制度。
機械設備維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機械設備管理的常見問題
(1)管理模式相對落後
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考慮維修是否符合現實的經濟性,故這種管理模式是落後的,管理不僅要考慮的需要,更要追求維修的經濟性,合理降低維修投入。
(2)管理系統不健全
管理沒有健全的可行性高的管理,設備管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沒有投入管理的常備資金,導致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3)維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企業普遍精簡機構,使整個維修人員群體素質低下。導致許多設備的技術改造和維修任務無法完成,或修理後的精度、性能達不到要求,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
(4)設備利用率低下
企業普遍採用先進設備,但缺少相關的技術,因此許多情況下設備往往會因一個很小的故障而閑置,使資源浪費。
(5)行業的指導作用減弱
相應行業設備管理隨著技術的進步變得愈加落後,使維修的「三新」難以普及,容易造成一些人為的安全事故。
二、設備維修管理的改進
(1)一對一的維修方式
各個企業的設備、性能、工藝不同,作業環境及維修條件、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等的差異,使維修成為一個工程。對此企業應採用多樣化、復合化、彈性化的原則,選取合適的維修制度。
(2)不同的設備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一些應用了液壓、電子技術的設備結構復雜,故障後維修較困難,應採用狀態監測;一些簡單機械,可採用事後維修模式;一些不可或缺的機械,應採用預防修理和狀態修理相結合的維修模式。
(3)不同的部件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設備各個零部件的狀態、運動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盡相同,對於那些結構復雜的液壓動力、控制、執行元件,應採用狀態監測模式;對於那些高速運轉部件,應採用計劃與預防相結合的維修模式;而車架之類的部件,可採用事後維修模式。
(4)不同的場合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通常認為確定出設備故障的維修模式後,便可以在所有的同類設備上使用,事實上不能這么做。這是因為同類設備在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期望性能,另外同類設備在不同的環境下發生相同的故障可能會有不同的後果。
三、機床設備操作的規程
操作人員對於本崗位的設備,負有管好、用好、維護好的責任,要做到「四懂三會」(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
(1)正確使用設備
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悉操作(包括開車前的檢修准備、調整切換、停車和事故處理等),認真控制設備運行中的各項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時間、轉速、電壓、電流等),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2)認真檢查設備
操作人員應根據工藝流程確定巡迴檢查路線,嚴格執行巡迴檢查制度,採用聽、看、摸、比、聞等手段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遇有危險情況時應作緊急處理,同時作好檢查記錄。
(3)精心維護設備
認真做好設備的潤滑保養,實行潤滑(定質、定人、定點、定量、定期)的「五定」的制度。要經常檢查,注意防塵、防潮、防腐蝕、防冰凍。傳動設備要定期盤車和切換,對主要設備的交接要有詳細記錄。
Ⅲ 辦公用品、日常用品和維修用材料,是算什麼項目
辦公用品算管理費用,用於財務的也可以算財務費用。
Ⅳ 如何管理本部門的維修工具
對於部門的工具管理,可以採用5S管理來進行整理整頓。
一、5S管理
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U)、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因其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因此簡稱為「5S」。
1S——整理
定義:區分要與不要物品,將不要物處理。
目的:騰出空間,提高生產效率。
2S——整頓
定義:要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擺放整齊,明確標示。
目的:排除尋找的浪費。
3S——清掃
定義:清除工作場所內的臟污,並防止污染的發生。
目的:使不足、缺點顯現出,是品質的基礎。
4S——清潔
定義:將3S實施制度化、規范化,並維待成果。
目的:通過制度化來維持成果,並顯現「異常」之所在。
5S——素養
定義:人人依規定行事,從心態上養成好習慣。
目的:養成遵章守紀的好習慣。
二、「要」與「不要」物品判定標准
1、要
①正常的設備、機器或電氣裝置;
②附屬設備(滑台、工作台、料架);
③台車、推車、墊板、膠箱、垃圾桶;
④正常使用中的工具、檯面、工作椅;
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能回收的邊角料;
⑥使用中的樣品;
⑦辦公用品、必須的清潔用品;
⑧推行中的有用的文件、圖紙、標示書。
2、不要
①不再使用的設備治、工具、模具;
②不再使用的辦公用品、垃級桶;
③破墊板、紙箱、抹布、破籃框;
④呆料或過期樣品;
⑤作廢的文件、圖紙、作業指導書等;
⑥過期海報、公告物、標語;
⑦無用的提案箱、卡片箱、料架;
⑧工作台老舊的指導書;
⑨不再使用的配線配管;
⑩不堪使用的手工用具。
三、在清理不要品的時候,需要注意:
清除的東西要記錄名稱和數量,然後再加以判定。防止產生甲部門丟掉的東西正好是乙部門要購置的東西的現象。此時,要分清報廢、集中保存、他部門利用、拆解後再利用等,不過絕不可將第一次清出的東西,再度取回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
Ⅳ 設備維修管理的概念是什麼
設備維修管理的概念:
所謂設備維修管理是指依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經濟和組織措施,對設備壽命周期內的所有設備物質運動形態和價值運動形態進行的綜合管理工作。
什麼是維修(Maintenance)?英國標准3811號給「維修」下的定義是:「各種技術行動與相關的管理行動相配合,其目的是使一個物件保持或者恢復達到能履行它所規定功能的狀態。」在工業上,需要維護的對象有生產產品的一切設施和系統以及企業向用戶提供的各種產品。
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對企業競爭力有重要意義。在生產的主體由人力向設備轉移的今天,設備管理的好壞對企業的競爭力有重要影響。
(1)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計劃、交貨期、生產過程的均衡性等方面的工作。
(2)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企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3)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製造成本的高低。
(4)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繫到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5)在工業企業中.設備及其備品備件所佔用的資金往往佔到企業全部資金的50%一60%,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企業生產資金的合理使用。
設備管理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必須花大力氣做好這項工作。
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依據企業經營目標及生產需要制定設備規劃。
(2)選擇、購置、安裝調試所需設備。
(3)對投入運行的設備正確、合理地使用。
(4)精心維護保養和及時檢查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5)適時改造和更新設備。
Ⅵ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是干什麼的
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方向)專業
十二、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方專向)(代碼580301)
培養目標:屬本專業培養從事模具加工工藝與製作及維修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數控機床操作、模具設計與製造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修課程:工程力學、電工學、電子電器應用、機械制圖、機械基礎、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設計製造、模具設計、製造鉗工藝、數控機床操作等。
實踐教學環節:每期開設一個月在校機電實訓中心進行實訓教學車、鉗、刨、銑,數控模擬系統操作和數控機床操作,耒料加工、校外實訓工廠參觀學習,進行實際的生產與維修活動。
就業去向:機械、電子、電器、輕工、塑料等行業的模具設計、製造和維修,模具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管理工作。
Ⅶ 汽車維修專用工具和設備管理工作的內容有哪些
找一個有規模的修理廠看一下
Ⅷ 步兵武器維修與管理是干什麼
步兵武器維修與管理是軍事專業,是對武器裝備的日常維護知識的學習。
Ⅸ 什麼是維修計劃管理
這個就是 對下一階段的工廠(車間,廠區)內相應的設備列個清單,然後對每個設備的維修時間、頻率、方法做出計劃,類似於甘特圖之類的東西。
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設備得到有效保養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