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電機檢修後,應作那些試驗
按試驗性質來說,試驗項目可分為4類。
1.定期試驗 即預防性試驗。這是為了及時發現設備潛在的缺陷或隱患,每隔一定時間對設備定期進行的試驗。例如油中溶解氣體色譜分析、繞組直流電阻、絕緣電阻、介質損耗因數、直流泄漏、直流耐壓、交流耐壓、絕緣油試驗等。
2.大修試驗 指大修時或大修後做的檢查試驗項目。除定期試驗項目外,還需作:穿心螺栓絕緣電阻、局部放電、油箱密封試驗、斷路器分合閘時間和速度、電動機間隙等試驗.其中有些是純屬於機械方面的檢查項目。
3.查明故障試驗 指定期試驗或大修試驗時,發現試驗結果有疑問或異常,需要進一步查明故障或確定故障位置時進行的一些試驗,或稱診斷試驗。這是在「必要時」才進行的試驗項目。例如:空載電流、短路阻抗、繞組頻率響應、振動、絕緣油含水量和油介損、壓力釋放器、氧化鋅避雷器工頻參考電壓試驗等。
4.預知性試驗 這是為了鑒定設備絕緣的壽命,搞清被試設備的絕緣是否還能繼續使用一段時間,或者是否需要在近期安排更換而進行的試例如:發電機或調相機定子繞組絕緣老化鑒定、變壓器絕緣紙(板)聚合度、油中糠醛含量試驗等。
由上述可見、《規程》所列的不少試驗項目,確已超出定期預防性試驗的范圍。
1.基本絕緣試驗項目 傳統的基本絕緣試驗項目,如絕緣電阻、直流泄漏電流、介損、直流耐壓和交流耐壓試驗等試驗方法基本不變,僅有少數改進:
(1)絕緣電阻試驗項目中,發現變壓器吸收比試驗不夠完善,不少新出廠或檢修烘燥後容量較大的變壓器,絕緣電阻絕對值較高,但吸收比(R60"/R15")偏小,疑為不合格。經研究後採用國際上廣泛採用的極化指數試驗(R600"/R60")後,就易於作出明確判斷,因此《規程》中增列了極化指數的試驗項目。
從介質理論來分析,吸收比試驗時間短(僅60s),復合介質中的極化過程剛處於開始階段,遠沒有形成基本格局,尚不能全面反映絕緣的真實面貌,故吸收比結果不夠准確;極化指數試驗時問為600s(10min),介質極化過程雖末完成,但已初步接近基本格局,故能較准確地反映絕緣受潮情況。從技術發展歷史來看,工業發達國家從40年代至今都一直採用極化指數試驗,不採用吸收比試驗。
(2)改進在電場干擾下測量設備介損時的抗干擾方法。如採用電子移相抵消法和異頻法等新方法,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另一種採用電源倒向和自動計算的方法在干擾較大時,誤差仍較大。
(3)6—35kV中壓橡塑絕緣電力電纜(指聚氯乙烯絕緣、交聯聚乙烯絕緣和乙丙橡膠絕緣電纜),取消了投運後的直流耐壓試驗項目,代之以測量外護套和內襯層的絕緣電阻。
這是因為高幅值直流電壓在宏觀上會降低橡塑電纜絕緣壽命,不少直流耐壓試驗合格的橡塑電纜在運行中發生擊穿事故,這已在理論和國內外的運行實踐中證實。但對於35kV及以下紙絕緣電纜,多年經驗表明,直流耐壓試驗仍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性試驗項目,能發現許多消在缺陷,故還應繼續執行。
(4)交流耐壓試驗中,對大容量試品(如SF6組合電器、大型發電機等)採用工頻串聯諧振方法的日漸增多。
(5)總結數十年的經驗表明,電力變壓器的定期試驗項目首先應是油中溶解氣體的色譜分析。絕大部分的變壓器缺陷都是從色譜分析發現的。這次修訂《規程》時,把色譜分析列為電力變壓器的首位試驗項目。
2.大修和查明故障試驗項目 在這方面先後增加了一些試驗項目,舉例如下:
(1)35kV固體環氧樹脂絕緣的電流互感器增做局部放電試驗;
(2)220kV及以上電力變壓器 大修後,做局部放電試驗;
(3)電力變壓器出口短路後,做變壓器繞組頻率響應試驗,以檢測繞組是否變形;
(4)在需要時做變壓器油中含水量、油中含糠醛量和絕緣紙板聚合度試驗,後兩項試驗的目的在於決定是否需要更換絕緣;
(5)氧化鋅避雷器如果直流電壓試驗或交流阻性電流測試不合格,應做交流工頻參考電壓試驗,以作出進一步判斷。
3.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的改進 這些年來國內生產的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有了較多的改進,有的逐步走向數字化、微機操作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效率,促使應用了數十年的老儀器逐步更新換代。例如:
(1)出現了數字兆歐表,能自動計時,並能顯示吸收比值和極化指數值,兼有自動放電功能。
(2)高壓直流電壓試驗設備更趨完善。功率和電壓等級均有提高,採用數字式和指針式並用表計,讀數方便、准確、易於判別。
(3)出現了多種新穎的絕緣介損失角測試儀(有新式的M型試驗電路和測量電壓、電流相角差的電路多種)。大多用微機控制或自動計算,數字顯示。抗干擾性能也有顯著改進,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簡捷性,促使QS1高壓電橋逐步淘汰。
(4)廣泛使用新式數字式交直流高壓分壓器,使現場能方便地直接測量高壓側電壓,能直接顯示「交流電壓峰值/√-2」的數值或有效值。
(5)生產了多種供大容量試品交流耐壓試驗用的串聯諧振試驗裝置。
(6)測量大型電力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的儀器,解決了五柱式三角繞組的測量問題,採用微機控制,提高了穩流性能,顯著縮短了測量時間。
(7)新開發的有載分接開關特性測試儀和高壓開關測試儀,採用數字存儲電子示波器的原理,顯示波形和測量值,並列印出來,成為成套專用儀器。
(8)國產的電力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性能較好。
(9)氧化鋅避雷器自動測試儀、變壓器變比和接線組別自動測試儀、接觸電阻測量儀、絕緣油介質強度自動測試器等,都有了改進。
2. 電動機正常運行中有哪些必須的檢查項目
電機處於正常運行的過程中,需要時時關注的是:
⑴音響正常,無焦味。
⑵電動機電壓、電流在允許范圍內,振動值小於允許值,各部溫度正常。
⑶電纜頭及接地線良好。
⑷繞線式電動機及直流電機電刷、整流子無過熱、過短、燒損,調整電阻表面溫度不超過60℃。
⑸油色、油位正常。
⑹冷卻裝置運行良好,出入口風溫差不大於25℃,最大不超過30℃。
3.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在檢修後投入使用前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首先測量絕緣電阻,然後檢查接線,再者檢查機械負載部分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後最好是先空載試車,都正常才可投入運行。
4. 低壓電機大修後有哪些試驗項目,標準是什麼
大修後的三相非同步電機,一般應按以下幾項基本要求進行測試:
1 絕緣電阻和吸收比(系數)
絕緣電阻用兆歐表測試,低壓電機不少於5兆歐。
2 直流電阻
雙臂電橋測量,三相電阻的不平衡度【(R最大阻值-R最小阻值)/R平均阻值】應小於5%,否則說明焊接不良。
3 定子繞組的交流耐壓試驗
電機額定電壓為380V的可通以1000V的試驗電壓測試,也可根據電機容量適當調整試驗電壓。
4 空載試驗
檢查三相空載電流是否平衡,檢修後的電機一般空載電流較大,在額定電流的30%-50%之間,高速大型電機空載電流的百分值相對較小。
5 定子與轉子之間的氣隙
各處的氣隙與平均值之差不應大於平均值的正負5%呀。
5. 電機修理後需要進行哪些檢測和試驗,詳細的步驟和方法,急!!!!!!
電機繞組修來復總裝後,為保證自質量可進行以下檢查和試驗。1 一般檢查,試驗前先檢查電動機裝配質量,如引出線連接是否正確牢固,轉子轉動是否靈活等。2 繞組在冷態下,直流電阻的測定。三相電阻偏差與其平均值不超過4%。3 繞組對機殼及其相互間絕緣電阻測定。冷態絕緣電阻不低於1兆歐。4 繞組對機殼其相互絕緣介電強度試驗。試驗電壓值如下;1千瓦以下為;500+2倍額定電壓(伏)1千瓦以上為;1000+2倍額定電壓。5 匝間絕緣介電強度試驗。試驗電壓為1.3倍額定電壓,時間5分鍾,電動機處於空載。6 空載試驗。額定電壓下,空載運行30分鍾左右,三相電流偏差不超過10%。
6. 電動機進行維修後必須進行哪些測試
電動機進行維修後必須進行絕緣電阻測試,空載電流,雜訊值,三相電流平衡值等測試。各項合格方可以投入使用!
7. 交流電機繞組重新維修後電機通電前需要做哪些測試
電動機重繞後,經過浸漆處理後,要用兆歐表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阻值必須大於2兆歐,然後測量各相繞組阻值必須一致,再檢查電動機轉動是否靈活,排除軸承故障。經過以上檢查還得測量電動機空載電流是否正常。
8. 電動機大修後應做哪些檢查或試驗
1 氣隙值
2 繞組耐電壓
3 啟動轉矩
4 堵轉轉據
5 電絕緣性
6 型式試驗
還有一些不記得了
9. 交流電動機大修後的試驗項目包括哪些測試
非同步電動機重繞大修必試:
1)外觀檢查
2)絕緣電阻和吸收比測定
3)繞組直流電阻的測回定
4)繞組聯結線的檢答查試驗
5)高壓電機新制備品線圈的耐壓試驗
6)高壓線圈介質損耗角及增量測定
7)高壓線圈匝間絕緣試驗
8)電機鐵芯損耗檢查試驗
9)籠型轉子斷條的檢查
10)集電環檢查試驗
11)轉子繞組開路電壓比測定
12)電機空轉檢查試驗
13)電機空載試驗
14)電機堵轉試驗
15)工頻耐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