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療器械儀器設備檢修保養記錄本怎麼寫
做個表格,內容:故障現象,檢修過程,更換或修復什麼元器件(板)。結果,費用。使用科室負責人簽字。保養周期,發現隱患是否。保養過程。儀器使用壯態。科室負責人簽字。最後偏號存檔。
2. 醫療器械售後服務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醫療器械來銷售及售後服務制度源
制度內容的基本要求:
1、銷售醫療器械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將產品銷售給具有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且具有有效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備案表》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單位或具有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銷售對象為個人的除外)
2、銷售產品要做好銷售記錄。必要時應能根據銷售記錄追查出全部售出產品情況並追回。銷售記錄應包括:產品名稱、生產單位、規格型號、生產日期、出廠編號、銷售日期、銷售單位、銷售數量、經辦人。
3、銷售記錄應保存至產品有效期或使用期限過後一年以上。
4、銷售特殊管理產品,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企業應對產品退貨實施控制,並建立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產品名稱、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規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退貨單位、退貨日期、退貨數量、退貨原因及處理結果。
6、要做到在產品售出後,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訪用戶,對有關產品質量、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的顧客反映及時做出回應,也可通過調查表、電話、顧客論壇、座談會、意見簿等形式收集顧客意見或建議,經過分析、利用,最終對本企業服務進行改進。
3. 在醫療器械采購記錄中,最關鍵的記錄要素至少包括哪些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業務以及第三類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銷售記錄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信息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其購進、貯存、銷售等記錄應當符合可追溯要求。
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保存至醫療器械有效期後2年;無有效期的,不得少於5年。植入類醫療器械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永久保存。
4. 醫療器械保養有哪些
清洗後的器械應進行如下檢查和保養:應採用目測或使用帶光源放大鏡對乾燥後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毀。
可定期使用清洗測試物檢查和評價器械清洗質量。通過對殘留蛋白質、血紅蛋白、生物負載的檢測來評估清洗的效果,清洗測試物和方法應具有快速、靈敏、精確、穩定、簡便、可重復以及干擾物質影響少等特點。 清洗質量不合格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重新處理;有鎊跡,應除鎊;器械功能損毀或鎊蝕嚴重,應及時維修或報廢。
帶電源器械應進行絕緣性能等安全性檢查。
5.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銷售記錄包括哪些
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現場檢查指導原則》
一、從事第二、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以及第三類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企業建立的銷售記錄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醫療器械的名稱、規格(型號)、注冊證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數量、單價、金額;
(二)醫療器械的生產批號或序列號、有效期、銷售日期;
(三)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許可證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
重點抽查企業銷售記錄,確認銷售記錄項目是否符合包括但不限於上述要求
二、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銷售記錄還應當包括購貨者的名稱、經營許可證號(或者備案憑證編號)、經營地址、聯系方式。
重點抽查企業銷售記錄,確認銷售記錄項目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三、從事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企業,應當給消費者開具銷售憑據,記錄醫療器械的名稱、規格(型號)、生產企業名稱、數量、單價、金額、零售單位、經營地址、電話、銷售日期等,以方便進行質量追溯。
重點抽查醫療器械零售銷售憑證,確認憑證是否包括上述規定的內容以方便進行質量追溯。
詳情可訪問:http://www.fredamd.com
6. 葯監局要求提供的口腔科醫療器械維修保養記錄怎麼書寫
名稱就叫某某儀器的維修保養記錄
項目有:編號、維修保養內容、保養時間、保養人
7. 醫療器械產品生產記錄應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生產任務單、原料領取記錄、環境確認記錄、加工過程的相關記錄和驗證記錄、首檢及工藝確認記錄、過程檢驗放行單據等等,你生產過程中的所有記錄單據,能夠對你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追溯的文件記錄
8. 醫療器械維修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1、《醫院設備管理與維修》
喻洪流,魯虹 著
這本書就很全面很實用。2、《醫療器械維修速成圖解》
作者: 錢葉斌
這本書比較薄,但是有一些典型的維修案例。
9. 醫療器械經營售後服務檔案
您好,醫療器械經營售後服務檔案這是在申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前就必須建立的一種制度,下面是制度內容的基本要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醫療器械銷售及售後服務制度內容的基本要求:
1、銷售醫療器械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將產品銷售給具有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且具有有效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備案表》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單位或具有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銷售對象為個人的除外)
2、銷售產品要做好銷售記錄。必要時應能根據銷售記錄追查出全部售出產品情況並追回。銷售記錄應包括:產品名稱、生產單位、規格型號、生產日期、出廠編號、銷售日期、銷售單位、銷售數量、經辦人。
3、銷售記錄應保存至產品有效期或使用期限過後一年以上。
4、銷售特殊管理產品,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企業應對產品退貨實施控制,並建立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產品名稱、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規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退貨單位、退貨日期、退貨數量、退貨原因及處理結果。
6、要做到在產品售出後,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訪用戶,對有關產品質量、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的顧客反映及時做出回應,也可通過調查表、電話、顧客論壇、座談會、意見簿等形式收集顧客意見或建議,經過分析、利用,最終對本企業服務進行改進。
10. 填寫醫療器械質量記錄有哪些要求
《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建立覆蓋質量管理全過程的經營管理制度,並做好相關記錄,保證經營條件和經營行為持續符合要求。
第三十一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對其辦事機構或者銷售人員以本企業名義從事的醫療器械購銷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銷售人員銷售醫療器械,應當提供加蓋本企業公章的授權書。授權書應當載明授權銷售的品種、地域、期限,註明銷售人員的身份證號碼。
第三十二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業務以及第三類醫療器械零售業務的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銷售記錄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信息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其購進、貯存、銷售等記錄應當符合可追溯要求。
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保存至醫療器械有效期後2年;無有效期的,不得少於5年。植入類醫療器械進貨查驗記錄和銷售記錄應當永久保存。
鼓勵其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建立銷售記錄制度。
第三十三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從具有資質的生產企業或者經營企業購進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與供貨者約定質量責任和售後服務責任,保證醫療器械售後的安全使用。
與供貨者或者相應機構約定由其負責產品安裝、維修、技術培訓服務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可以不設從事技術培訓和售後服務的部門,但應當有相應的管理人員。
第三十四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醫療器械運輸、貯存過程符合醫療器械說明書或者標簽標示要求,並做好相應記錄,保證醫療器械質量安全。
說明書和標簽標示要求低溫、冷藏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使用低溫、冷藏設施設備運輸和貯存。
第三十五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委託其他單位運輸醫療器械的,應當對承運方運輸醫療器械的質量保障能力進行考核評估,明確運輸過程中的質量責任,確保運輸過程中的質量安全。
第三十六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為其他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提供貯存、配送服務的,應當與委託方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並具有與產品貯存配送條件和規模相適應的設備設施,具備與委託方開展實時電子數據交換和實現產品經營全過程可追溯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平台和技術手段。
第三十七條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經營企業應當銷售給具有資質的經營企業或者使用單位。
第三十八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售後管理,對客戶投訴的質量問題應當查明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和反饋,並做好記錄,必要時應當通知供貨者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第三十九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不具備原經營許可條件或者與備案信息不符且無法取得聯系的,經原發證或者備案部門公示後,依法注銷其《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或者在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信息中予以標注,並向社會公告。
第四十條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自查制度,並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進行全項目自查,於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年度自查報告。
第四十一條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自行停業一年以上,重新經營時,應當提前書面報告所在地設區的市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經核查符合要求後方可恢復經營。
第四十二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不得經營未經注冊或者備案、無合格證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
第四十三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的醫療器械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的,應當在24小時內報告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報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一定要結合最新要求及相關文件進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