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故宮博物院維修多少次了

故宮博物院維修多少次了

發布時間:2021-12-22 09:42:41

Ⅰ 故宮博物院維修好了嗎具體怎麼樣了啊

國慶是不值了,明年五一吧

Ⅱ 故宮博物院到底多少年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故宮博物院現在中國一共有兩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兩者均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另外沈陽故宮博物館也習慣上稱為沈陽故宮博物院。一般簡稱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

所以北京故宮博物院已經有87年了。
台北故宮博物院有47年了。
希望你個回答你滿意。

Ⅲ 故宮博物院出國展出多少次

不是,什麼成分都不少,我覺得一般用"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一批(新)出土的文物"居多

Ⅳ 故宮博物館至今整修過幾次

據介紹,從2002年開始,國家每年撥款1.2億進行故宮修繕,整個工程將於2020年結束。這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修繕工作,而修繕後的故宮將增加20%的古建築對外開放。 目前,故宮博物院目前收藏文物已經超過100萬件,佔全國館藏文物的10%,平均每年接待觀眾500萬至700萬人次,其中約六分之一來自境外。1961年國務院公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5月故宮博物院內最豪華的建築之一——倦勤齋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故宮博物院第一次對建築內部進行大規模修繕,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將從國外募集的捐資首次注入故宮博物院內的文物修繕與保護。
作為故宮重要標志性建築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為三大殿)也被列入此次修繕范圍。故宮工程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已經完成修繕的方案和計劃,正等待上級部門的審批,如果順利的話,2005年底有望開工修繕,「這次修繕,我們不會動主體部分,但要對屋頂進行檢查和維修。」 記者了解到,為了不影響遊客參觀,三大殿修繕時至少開放一個大殿。根據計劃,三大殿將在2007年完成修繕工作。

Ⅳ 北京故宮博物院 失竊了幾次

1故宮盜寶第一案

1959年8月16日清晨,工作人員打開養性殿門時發現靠近地面的一塊大玻璃碎了。經清點,被盜的是西間展廳的首卷櫃,里邊陳列著14頁金冊、10頁玉冊、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及金釵、佩刀等文物。其中,14頁金冊中的8頁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不翼而飛。當年11月12日,因形跡可疑,20歲的山東來京學生武慶輝帶著贓物及現金坐火車時被乘警抓獲。
2孫國范案

1962年4月16日夜,盜寶賊孫國范先是藏在珍寶館大門外廁所後邊的陰暗夾道里。天黑無人後,他蹬著珍寶館牆下的腳手架,翻進了珍寶館。打碎展櫃的玻璃後,他拿出了金碟金碗。緊接著,他又撬開一個展櫃,把里邊的兩顆大金印裝進背包後原路返回。此刻,故宮已被封鎖,200多名民警和武警正等著他從高牆上爬出來。孫國范自以為人不知鬼不覺,其實,他一進入養性殿,警報器就把消息報告給了故宮保衛處值班室。

3陳銀華案

1980年2月1日上午,23歲的陳銀華隨遊客進入珍寶館,看中了養性殿展櫃里的那枚碩大的「珍妃之印」。當天下午3點多,他趁工作人員開始做閉館打掃時,溜進事先看好的珍寶館門外東南的廁所。趁人不備,將重達13.6斤的「珍妃之印」盜走。最終,他還未走出故宮即被抓獲。

4韓吉林案

1980年夏天,韓吉林假裝在養性殿與暢音閣之間參觀,趁工作人員不注意,他身手麻利地翻牆進了一個小夾道,找了一個背陰的地方躺下等天黑。故宮閉門後,他也意圖偷走「珍妃之印」,
5向德強案

1987年7月,向德強參觀故宮,珍寶館養性殿陳列的乾隆皇帝用過的一把匕首引起了他的注意。隨後,他隱藏在故宮角落裡。天黑後,向德強翻進養性殿院內,走向養性殿。他試探著推了推養性殿的門,門一動不動。借著月光,他發現門上掛著一把大鎖。沒等他想到進入的辦法,趕到的安保人員即將他抓獲。
但他剛用石頭敲碎養性殿玻璃門,就被趕到的警衛人員抓獲

6兩依藏珍選粹展
2011年05月,犯罪嫌疑人石柏魁,參觀故宮院齋宮誠肅殿盜取兩依藏珍選粹展展品,歷時58小時,故宮博物院齋宮誠肅殿展品被盜案順利告破

Ⅵ 故宮整修一次又要多少錢呢

故宮全面整修將耗資一億元 開放面積有望達八成

昨日,世界五大博物館館長在故宮進行「紫禁城對話」。
本報訊(記者 蔣彥鑫)為慶祝故宮建院八十周年,昨日,來自英國大英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美國史密森研究院及故宮博物院的五位院長齊聚擁有600年歷史的故宮,進行「紫禁城對話」。
此次對話以「當代博物館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介紹,故宮將在15年內完成古建的全面修復,並重新建設一個綜合的展覽館,同時更多的開放東、西兩路的宮殿,力爭使故宮開放面積達到80%。
故宮人流對中軸線壓力大
據介紹,近二十年來,故宮博物院在環境整治、古建維修、藏品清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績。在今後的15年內,政府每年將平均投入一億元人民幣,對故宮古建築進行一次全面維修。
但同時,故宮博物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故宮內,年代久遠的建築和珍貴而脆弱的藝術品需要得到及時妥善的保護,而故宮又是外國遊客來華和外地遊客來京的首選參觀點,龐大的觀眾人數對古老的建築環境構成較大壓力,目前,故宮存在部分建築年久失修、石質台座風化、彩畫剝落、地面破損等問題,部分文物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
鄭欣淼說,故宮每年接待遊客為700萬到800萬人次。目前,往故宮的觀眾人流主要集中在中軸線,給中軸線的古建展館構成較大壓力。
新建展館不破壞整體風
鄭欣淼介紹,要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在今後15年內完成故宮古建的全面維修。用7年時間完成院藏文物的清理核對,完成對明清宮廷遺存賬外物品的整理入賬,對保存狀況欠佳的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修復。
同時,故宮將在不違反故宮保護原則和不破壞故宮整體風貌的前提下,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展館,並通過維修和開放更多的東西路建築,使故宮的開放面積達到總面積的80%以上,以容納更多的觀眾。目前,故宮的開放面積約三分之一。

Ⅶ 故宮修過幾次

據介紹,從2002年開始,國家每年撥款1.2億進行故宮修繕,整個工程將於2020年結束。這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修繕工作,而修繕後的故宮將增加20%的古建築對外開放。 目前,故宮博物院目前收藏文物已經超過100萬件,佔全國館藏文物的10%,平均每年接待觀眾500萬至700萬人次,其中約六分之一來自境外。1961年國務院公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5月故宮博物院內最豪華的建築之一——倦勤齋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故宮博物院第一次對建築內部進行大規模修繕,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將從國外募集的捐資首次注入故宮博物院內的文物修繕與保護。
作為故宮重要標志性建築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為三大殿)也被列入此次修繕范圍。故宮工程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已經完成修繕的方案和計劃,正等待上級部門的審批,如果順利的話,2005年底有望開工修繕,「這次修繕,我們不會動主體部分,但要對屋頂進行檢查和維修。」 記者了解到,為了不影響遊客參觀,三大殿修繕時至少開放一個大殿。根據計劃,三大殿將在2007年完成修繕工作。

Ⅷ 北京故宮修補那部分難度最大

材料,工藝。
原來的純天然材料越來越不易獲得,而原來的工藝和手藝漸漸不傳於世。

Ⅸ 故宮從明代至今修繕的詳細情況,修繕時間,具體原因,詳細信息。

一、關於明朝三大殿的幾次燒毀和重建

故宮建成於大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造整座皇宮究竟用了多少時間,筆者另有專文【1】,這里不做詳述。僅就其中的三大殿而言,除了初建以外,明朝還有過三次重建,一次是在大明正統朝,一次是在大明嘉靖朝,還有一次是在大明萬曆至天啟朝時期。

根據記載:大明永樂十九年(1421)四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災」【2】,因為沒有詳細的記錄,三大殿被火毀到什麼程度不清楚。北京營建耗費了巨大的財力,而剛建成不久的三大殿即被火燒毀,這使得朝論沸揚,「台諫交口」。大明永樂皇帝又於永樂二十年(1422)、永樂二十一年(1423)和永樂二十二年(1424),連續三年御駕北征並死於榆木川,三大殿在大明永樂朝時代沒有能再次興工,而是經過了21年的時間,直至大明正統朝時期才完成重建。

對於三大殿的重建,雖然《大明匯典》記稱:「大明正統元年(1436),遣太監阮安同都督沈清、少保吳中,督造奉天、華蓋、謹身三殿。」但這一記載未能被《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所同證,相反,根據《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記載:對阮安等人任命的實際情況是:大明正統元年十月,「辛卯,命太監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率軍夫數***修建京師九門城樓。」這一城垣工程包括了多方面的內容,施工命令的下達有一定的交叉性。最初命令的下達,主要是因為「初京城因元舊,永樂中雖略加改葺,然月城、樓鋪之制多未備,至是始命修之」【3】。根據《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的記載來看,大明正統二年(1437)十月「甲子,以修京城門樓、角樓並各門橋畢工,遣官告謝司工之神」【4】,這一工程大體結束。但是這期間的二年正月丙午,「遣少保工部尚書吳中、右侍郎邵返祭告平則、西直等門及城壕之神,以城樓、城壕圮壞,欲改作修治」【5】。以此為始,又開始了對各門城樓的修繕工程,並將「九門舊有木橋」,「悉撤之,易以石」,直到大明正統四年(1439)四月丙午才最後完工。所以後來的工程,《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是以「自正統二年正月興工,至是始畢,煥然金湯,足以聳萬國之瞻矣」【6】作為記錄,只是在記載方式上,同時又將先於這一時間開始的「月城」等內容,在文字上做了統一記述。

三大殿的重建,根據《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記載,實際是正統五年(1440)二月庚辰「以營建宮殿發各監局及輪班匠三萬餘人,操軍三萬六千人供役」【7】,三月戊申,「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乾清、坤寧二宮,是日興工」【8】;到六年九月甲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乾清、坤寧二宮成」【9】。由於《大明匯典》等著作對有關任命和三殿實際重建時間的記載,與《實錄》有所不同,有的研究是以正統元年為重建的起始時間,正統五年為竣工時間,所以,筆者僅就自己的考察,對有關問題做一點必要的說明。 根據《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的記載,正統時期,包括兩宮的修繕在內,用於再建的時間只有一年半。正統皇帝為什麼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三大殿的重建工程?根據筆者考察,一方面因為這次燒毀沒有後來的兩次火災嚴重,又有永樂朝初建時剩餘的材料和後來洪熙、宣德兩代皇帝的采辦作為基礎,另一方面根據有關記載分析,還在於這次重建與永樂朝初建時的形制有所不同。究竟為什麼會出現不同,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只是在討論之前先要看看後來兩次燒毀和重建的有關情況和內容。

大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殿兩樓十五門俱災」【10】,巧合的是這次大火也是發生在四月時節,當日(丙申)「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驟起,由奉天殿延燒華蓋、謹身(藍格鈔本寫為「謹身、華蓋」——引者,下同)二殿,文、武樓,奉天門,左順、右順及午門外左、右廊盡毀」【11】。因為燒毀過重,使當時的嘉靖皇帝不得不頒詔「暫設朝儀於端門」【12】,但對於如何重建,究竟是先做朝門好,還是先做三殿好,一時拿不定主意。由於明代諸司實行的是三年一朝覲的制度,下一年正是大朝之年,屆時天下官員都要來朝,考慮到「茲因明冬萬方入覲,目前悉端門行禮,頗不雅觀」【13】,而三殿的營建,「事體重大,工費浩繁」【14】,所以還是決定先做朝門和午樓。這樣實際上可以使已經一片荒涼的外朝地,即有朝所,又遮荒僻。因此當時對門、樓工程催辦甚急。但留下來的營建記載卻是:大明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丁未「以重建大朝門興工,上親告大高玄殿」【15】。三十七年六月辛卯「新建朝門、午樓、東、西角門,左、右順門,闕左、右等門工完」【16】。一直到四十一年(1562)九月壬午「以三殿工成,命公朱希忠,侯顧寰,駙馬許縱成,伯陳鰨、方成裕,尚書雷禮,督都朱希孝,分告南北郊、太廟、社稷」【17】。其間出於殿門工程的緊迫性,雖有「殿工少緩不妨」【18】的話,但三殿本身到底何時動工卻無記載。

根據《古和稿》:三殿上樑的時間是三十九年(1560)四月二日【19】,距離四十一年九月完工的時間,將近兩年半,按工程操作程序推算,所剩應為屋頂部分的貫椽、釘望板、苫背、晾背、瓦,以及牆體的砌築,內外檐裝修、木構架的油飾、彩畫等。但明《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又有嘉靖四十年四月「己亥,以三殿迎梁,遣鎮遠侯顧寰等分祭所過禁門」【20】的記載,可見《古和稿》中的「庚申(三十九年)四月二日上樑」,實際上應該是奉天殿上樑的時間,《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所記,已經是華蓋、謹身等殿迎梁的時間了。這與萬曆至天啟時的重建情況基本一致,即:三殿本身也同樣採取了次第興工的方式。根據後來大明天啟元年(1620),御史王大年的一段奏稱:「查得嘉靖間,以一年完門工,四年完殿工」【21】,門工又確實完成於大明嘉靖三十七年的情況來看,到四十一年三殿建成,相距時間和王大年所覆正好相同,與先行起建的「門工」以及完成的時間也完全一致,可知嘉靖朝時重建三殿,實始於三十七年門工完成以後,的確使用了四年時間。

大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六月(戊寅),三殿再次發生火災,「火起歸極門,延至皇極等殿」,除了午門及其以外地區沒有被毀,其它情況和嘉靖朝時的火災差不多,也是包括「文昭、武成二閣,周圍廊房一時俱燼」 【22】。使外朝的范圍「自掖門內,直抵乾清宮門,一望荒蕪」【23】。但這次重建拖延的時間非常長,從大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十一月「十六日三殿經始清基」【24】後,到四十三年(1615)閨八月庚戌「三殿及箭樓開工」【25】。其間又因為種種原因,斷斷續續。歷經泰昌朝,一直到大明天啟二年(1622)正月乙丑「殿工暫停」【26】,大明天啟五年(1625)二月「二十三日壬寅」再度興工【27】。其後,先是天啟六年九月甲午「皇極殿成」【28】。一直到大明天啟七年(1627)八月「乙未,中極殿、建極殿插劍「懸牌」【29】,同日「報竣」【30】,才最後完成三殿的重建。

從「清基」算起,大明萬曆至天啟朝時期對三殿的重建,先後經歷了幾乎將近24年的漫長過程;如果從大明萬曆四十三年的營建開工起算的話則為12年;扣除其中天啟朝時期暫停的3年時間,實際營建所用時間也已達到9年。

從上面三次燒毀和重建的不同情況來看,後兩次火災的損失,都比永樂朝時期大得多。盡管萬曆時午門及其以外地區沒有被毀,但重建所用時間卻比嘉靖長的多。排列下來,雖然從重建所用時間的長短來看,萬曆至天啟朝重建的三大殿與嘉靖時沒有可比性,但重建工程的內容卻與嘉靖時有共同點,即都包括三台本身的修復,而正統時期能在那樣短時間迅速完工,不僅因「其材木諸料俱舊所采辦積(南京本脫『積』字)儲者」,而且除了廊廡未毀,顯然還在於三台本身也不需要大的修復。

清朝人對明朝故宮嘆為觀止,沒有很大改建變化。小變化還是有的,比如
翊坤宮(西六宮之一)。清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壽典時改建,與儲秀宮連成四進院。清代為後妃居住。前殿懸掛有乾隆帝御筆「懿恭婉順」匾。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在此接受妃嬪們叩拜。「翊」即護衛、輔佐。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殿,西太後居住儲秀宮時,每逢各種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慈禧五十大壽時,在這里接受大臣們的祝賀。

現代

自1840年後的100年間,故宮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維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博物院通過對故宮的建築的普查,針對紫禁城存在的問題,實施了故宮古建築修繕史上的第一個五年治理與搶險規劃,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社會留給故宮的荒涼殘破的面貌,使之展現出宏偉壯麗的規模。
1973年,故宮博物院根據中央的指示,制定出第二個五年規劃《故宮博物院五年修繕保護規劃》。該規劃除了加強對古建築修繕外,主要涉及安裝熱力管道,電纜工程,污水管線工程,防雷裝置等多方面,多專業的保護方案。

「故宮百年大修」從2002年開始,預計在2020年整體完工,是故宮自1911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修復工程。近年的修復重點是中軸線及其兩翼。修繕一期工程在奧運前完成,主要針對故宮中軸線上所有古建。2008年,耗資4億多元、歷時5年之久的故宮大修一期工程完工,經過大修的故宮中軸線三大建築——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都將重妝亮相。此外,為方便殘疾人參觀,故宮三大殿的側面都將設置垂直升降機。
由於午門中間的城樓已進行過修繕,2010年動工的將是午門兩側的雁翅樓。國家文物局已將存放於故宮午門東西雁翅樓的數萬件文物調撥給國家博物館,騰出空間為開展修繕提供條件。

Ⅹ 建造故宮用了多長時間

14年。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10)故宮博物院維修多少次了擴展閱讀:

作用和價值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

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將作為君主法統象徵和僅供皇帝觀賞享用的珍貴文物,變為全民族的共有財富。

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就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博物館的法律,後來又頒布了《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

這兩份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標志著博物院已由草創走向成熟,也是中國博物館事業走上正軌的開端。


閱讀全文

與故宮博物院維修多少次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未央區汽車維修店哪個好 瀏覽:918
惠州家電dvd功放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523
玉龍酒店傢具 瀏覽:245
家用電器的好處和危害 瀏覽:379
即墨傢具定製 瀏覽:586
臨沂紅橡傢具 瀏覽:622
傢具展示系統 瀏覽:895
駐馬店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402
手機售後維修流程 瀏覽:340
無為格力空調售後維修 瀏覽:358
銀川歐姆龍血壓計售後維修點 瀏覽:911
金稅盤開票維修費如何設置編碼 瀏覽:1
傢具修補漆什麼店賣 瀏覽:661
機動車維修費進項可以抵扣嗎 瀏覽:811
大疆防水殼是什麼 瀏覽:72
洗手間防水隔斷多少錢 瀏覽:511
戴爾廣州售後維修地點 瀏覽:765
消防水池強度達到多少後蓄水 瀏覽:741
物業維修人員有哪些證 瀏覽:465
專收傢具家電怎麼樣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