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配電線路檢修內容有哪些
電力線路檢修類型及項目
電力線路的檢修是根據檢修和測量的結果,進行的預防性修理工作。
為了消除在線路巡視和檢測中發現的各類缺陷,以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安全、可靠供電。
為了維持輸配電線路設備的安全運行和必須的供電可靠性進行的工組做稱為維修。
為了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恢復輸配電線路及其附屬設備至原設計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而進行的檢修稱為大修。
為提高輸配電線路的供電能力,改善系統接線而進行的更換、增建或拆除部分線段等工作稱為改造。
由於地震、冰雹、暴風、洪水、外力破壞等造成的線路倒桿、斷線、金具損壞等停電事故進行的搶修工作稱為事故搶修。
2、電力線路檢修周期
電力線路的檢修、維護項目,應根據設備狀況及巡視、檢測結果確定。
絕緣子清掃、桿塔螺栓檢查緊固、桿塔接地電阻測試等檢修標准項目有固定的周期規定。
附,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基本要求.
1、電力系統各級網路,必須符合電壓允許偏差值的要求。
2、電力系統的無功電源與無功負荷,在高峰或低谷時都應採用分(電壓)層和分(電)區基本平衡的原則進行配置和運行,並應具有靈活的無功電力調節能力與檢修備用。
3、在規劃、設計電力系統時,必須包括無功電源及無功補償設施的規劃。
在發電廠和變電所設計中,應根據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的要求,同時進行無功電源及無功補償設施的設計。
4、電力系統應有事故無功電力備用,以保證負荷集中地區在下列運行方式下,保持電壓穩定和正常供電,而不致出現電壓崩潰。
1)正常運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回線路、或一台最大容量無功補償設備、或本地區一台最大容量發電機(包括發電機失磁)。
2)在正常檢修方式下,發生第1)條所述事故,允許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切負荷、切並聯電抗器等。
5、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與設備類型選擇,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220kV 及以上電網,應考慮提高電力系統穩定的作用。
6、加強受端系統最高一級電壓網路的聯系及電壓支持,創造條件盡可能提高該級系統短路容量,對保持電壓正常水平及防止電壓失穩具有重要意義。配電網路則應採用合理的供電半徑。
7、要按照電網結構及負荷性質,合理選擇各級電壓網路中升壓和降壓變壓器分接開關的調壓范圍和調壓方式。
Ⅱ 電氣設備大修應包括哪些內容
電氣設備大修、小修周期及檢修內容
一、電氣檢修工作的目的和分類
電氣設備的檢修工作主要分為:大修和小修兩種。其中大修是對設備進行較全面的檢查、清掃和修理,其間隔時間較長;小修是消除設備在運行中發現的缺陷,並重點檢查易磨、易損部件,進行必要的處理,或進行必要的清掃和試驗,其間隔時間較短。此外還有事故檢修,它是指設備發生故障後被迫進行的對其損壞的部分進行檢查、修理和更換。
為了提高設備的出力或改進設備的工作條件而進行的改進工程,一般均和大修工作同時配合進行。
二、大修前的准備工作 1、編制大修項目表。
2、擬定大修的控制進度,安排班組的施工進度; 3、制定必要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4、做好物質准備(包括材料、備品配件、工具、起重搬運設施、試驗設備、安全用具等)及場地布置;
5、准備好技術記錄表格,確定應測繪和校核的備品配件圖紙; 6、組織班組討論大修計劃、項目、進度、措施及質量要求,做好勞力安排、特種工藝培訓,協調班組和工種間的配合工作,並確定檢修項目的施工和驗收負責人。
7、重大的特殊檢修項目,應制定專人負責准備。製造周期長的備品配件和特殊材料必須盡早落實。在大修前的一次小修中,應詳細檢查設備,核實設備技術狀況和年度計劃中的特殊項目,必要時修改技術措施。
三、大修的組織和管理
四、檢修後的驗收和總結(30天內寫出大修總結報告)
五、設備停運時間超過半年,投運前應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進行試驗,超過一年的,按交接試驗要求進行;
變壓器的檢修
1、根據變壓器的運行情況和檢查試驗結果來確定變壓器是否進行大修,新投運變壓器在投運5年內應大修一次,以後每5-10年大修一次。
2、運行中的變壓器發現異常狀況或經試驗周期判明有內部故障時,應提前進行大修;
大修後的試驗項目
1、測定繞組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用2500V兆歐表測定
2、測定繞組連同套管的泄漏電流,直流試驗電壓值10KV,泄漏電流在環境溫度40度時小於等於77微安。30度時為50、20度時為33。
3、測定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損耗因數tgd.規定3150KVA以上的變壓器應進行。 4、繞組連同套管一起的交流耐壓試驗,規定10KV側試驗值42KV。 5、測量非純瓷套管的介質損耗和電容值。 6、油箱中的絕緣油試驗。
Ⅲ 電機維修有那些項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0ODI4MTI=_rss.html
Ⅳ 變電站電氣設備的特殊巡視項目有哪些
隔離開關應與配電裝置同時進行正常巡視:
1)檢查隔離開關接觸部分的溫度是否過熱;
2)檢查絕緣子有無破損、裂紋及放電痕跡,絕緣子在膠合處有無脫落跡象;
3)檢查10kV架空線路用單相隔離開關刀片鎖緊裝置是否完好。
②隔離開關維修項目:
1)清掃瓷件表面的塵土,檢查瓷件表面是否掉釉、破損,有無裂紋和閃絡痕跡,絕緣子的鐵、瓷結合部位是否牢固。若破損嚴重,應進行更換;
2)用汽油擦凈刀片、觸點或觸指上的油污,檢查接觸表面是否清潔,有無機械損傷、氧化和過熱痕跡及扭曲、變形等現象;
3)檢查觸點或刀片上的附件是否齊全,有無損壞;
4)檢查連接隔離開關和母線、斷路器的引線是否牢固,有無過熱現象;
5)檢查軟連接部件有無折損、斷股等現象;
6)檢查並清掃操作機構和傳動部分,並加入適量的潤滑油脂;
7)檢查傳動部分與帶電部分的距離是否符合要求;定位器和制動裝置是否牢固,動作是否正確;
8)檢查隔離開關的底座是否良好,接地是否可靠。
③防止隔離開關錯誤操作:
1)在隔離開關和斷路器之間應裝設機械聯鎖,通常採用連桿機構來保證在斷路器處於合閘位置時,使隔離開關無法分閘;
2)利用油斷路器操作機構上的輔助觸點來控制電磁鎖,使電磁鎖能鎖住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保證斷路器未斷開之前,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不能操作;
3)在隔離開關與斷路器距離較遠而採用機械聯鎖有困難時,可將隔離開關的鎖用鑰匙,存放在斷路器處或在該斷路器的控制開關操作把手上,只能在斷路器分閘後,才能將鑰匙取出打開與之相應的隔離開關,避免帶負荷拉閘;
4)在隔離開關操作機構處加裝接地線的機械聯鎖裝置,在接地線末拆除前,隔離開關無法進行合閘操作。
5)檢修時應仔細檢查帶有接地刀的隔離開關,確保主刀片與接地刀的機械聯鎖裝置良好,在主刀片閉合時接地刀應先打開。
高壓熔斷器運行與維修
(1)概述:
高壓熔斷器是電網中的保護元件。利用易熔合金,串聯在電路中,當過電流流過時,易熔件發熱熔斷,使電路斷開,起到過電流保護作用。可作為35kV以下的變壓器、電壓互感器、電力電容器等設備的過載及短路保護。
高壓熔斷器可分為戶內式和戶外式兩種。
①戶內式熔斷器:
戶內熔斷器是內充石英砂填料的密封管式熔斷器,當它通過過載電流或短路電流時熔體熔斷,其金屬蒸氣與燃弧後的游離氣體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噴入石英砂之間的空隙,與石英砂表面接觸受到冷卻凝固,減少了熔體蒸發後所留於狹溝中的游離氣體與金屬蒸氣,從而使電流自然過零,迫使電弧熄滅。在熔體熔斷時,熔斷器彈簧的拉線也同時拉斷,並從彈簧管內彈出。
RN型高壓管式熔斷器具有熄弧能力強、分斷容量大、分斷電路時無游離氣體排出、能產生截流過電壓等特點。能在短路電流未達到沖擊值之前就可完全熔斷,因此這種熔斷器具有限流作用。
②戶外式熔斷器:
戶外式熔斷器一般為跌落式熔斷器,用來保護10kV電力變壓器和電力線路。由固定支持部分、活動熔管及熔體組成,固定支持部分為瓷或合成絕緣體,上端及下端均有觸頭,熔管合閘狀態時,在上下觸頭間,形成導電迴路;熔管跌落時,脫離上端帶電觸頭,起到隔離作用。熔斷器的熔體裝在熔管內,當線路發生故障時,故障電流使溶體迅速熔斷,在熔管內產生電弧,熔管內襯的消弧管,在電弧的熱作用下分解出大量氣體,在電流過零時,沿熔管產生強烈的、向下的縱向吹弧,使電弧被拉長而熄滅。由於熔體熔斷使熔管無法緊鎖而下跌。
跌落式熔斷器的特點:
1)因熄滅電弧能力弱,所以分斷容量小,尤其是在分斷小電流時,燃弧時間長,且無限流作用;
2)分斷電路時會出現截流現象;
3)熔斷器熔體熔斷後,熔管自動跌落,可起到隔離作用。使用跌落式熔斷器保護的設備需要停電檢修時,可拉開跌落式熔斷器作為停電的安全措施。
(2)運行與維修:
對戶內式熔斷器:
①熔斷器應與配電裝置同時進行巡視檢查:
1)檢查接觸部分有無過熱;
2)熔斷器瓷體有無損傷;
3)檢查熔絲管安裝、熔斷顯示標志是否正確。
對戶外式熔斷器:
①為保證跌落式熔斷器在熔體熔斷時能自動跌落,跌落式熔斷器安裝須牢固可靠,向下有20°~30°的傾斜角。兩相跌落式熔斷器間的距離,不得小於600mm。
②熔體在熔管內安裝要上下拉緊,熔體應保持在熔管的上部。
③定期進行清掃檢查,檢查項目如下:
1)清掃檢查絕緣件有無破損、裂紋、放電痕跡;
2)清掃檢查上下觸頭有無燒損,並檢查其動作靈活性;
3)檢查熔管有無受潮變形、脫漆、清除管內雜物,並檢查熔管內的消弧管,如有電弧燒損情況時,應及時更換;
4)檢查調整熔管的安裝長度及與上下觸頭的配合動作情況;
5)戶外型跌落式熔斷器應結合線路檢修進行檢查:調整上下接觸部位及熔絲管內消弧管,清掃瓷絕緣件和結構件。
Ⅳ 電氣設備維修包括哪些方面
你好,設復備的維修包括日常維護保制養和故障檢修兩方面。
電氣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有些可能是由於操作使用不當、安裝不合理或維修不正確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稱為人為故障。而有些故障則可能是由於電氣設備在運行時過載、機械振動、電弧的燒損、長期動作的自然磨損、周圍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金屬屑和油污等有害介質的侵蝕以及電器元件自身的質量問題或使用壽命等而產生的,稱為自然故障。
如有幫助請採納。
Ⅵ 設備維修的內容都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維修是指通過修復或更換磨損零件,調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復設備原有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其主要作用在於恢復設備精度,性能,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保持生產能力。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和設備修理。
一、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維護保養的內容是保持設備清潔、整齊、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包括及時緊固松動的緊固件,調整活動部分的間隙等。簡言之,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作業法。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維護保養的好壞。維護保養依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等。
日常保養,又稱例行保養。其主要內容是:進行清潔、潤滑、緊固易松動的零件,檢查零件、部件的完整。這類保養的項目和部位較少,大多數在設備的外部。
一級保養,主要內容是:普遍地進行擰緊、清潔、潤滑、緊固,還要部分地進行調整。日常保養和一級保養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擔。
二級保養。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清潔、潤滑、局部解體檢查和調整。
三級保養。主要是對設備主體部分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工作,必要時對達到規定磨損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換。此外,還要對主要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鑒定和記錄。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在操作工人參加下,一般由專職保養維修工人承擔。
在各類維護保養中,日常保養是基礎。保養的類別和內容,要針對不同設備的特點加以規定,不僅要考慮到設備的生產工藝、結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等具體情況和特點,同時要考慮到不同工業企業內部長期形成的維修習慣。
二、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是指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工作精度、磨損或腐蝕程度進行測量和校驗。通過檢查全面掌握機器設備的技術狀況和磨損情況,及時查明和消除設備的隱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縮短修理時間。
檢查按時間間隔分為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日常檢查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同日常保養結合起來,目的是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技術狀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是按照計劃,在操作者參加下,定期由專職維修工執行。目的是通過檢查,全面准確地掌握零件磨損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是否有進行修理的必要。
檢查按技術功能,可分為機能檢查和精度檢查。機能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各項機能進行檢查與測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氣,防塵密閉性如何,零件耐高溫、高速、高壓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實際加工精度進行檢查和測定,以便確定設備精度的優劣程度,為設備驗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據。
三、設備修理
設備修理,是指修復由於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設備損壞和精度劣化。通過修理更換磨損、老化、腐蝕的零部件,可以使設備性能得到恢復。設備的修理和維護保養是設備維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於工作內容與作用的區別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應把二者同時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補充。
1、設備修理的種類。根據修理范圍的大小、修理間隔期長短、修理費用多少,設備修理可分為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三類。
(1)小修理。小修理通常只需修復、更換部分磨損較快和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調整設備的局部結構,以保證設備能正常運轉到計劃修理時間。小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時間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小修理一般在生產現場由車間專職維修工人執行。
(2)中修理。中修理是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修理或更換部分主要零件與基準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同時要檢查整個機械繫統,緊固所有機件,消除擴大的間隙,校正設備的基準,以保證機器設備能恢復和達到應有的標准和技術要求。中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時間較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中修理的大部分項目由車間的專職維修工在生產車間現場進行,個別要求高的項目可由機修車間承擔,修理後要組織檢查驗收並辦理送修和承修單位交接手續。
(3)大修理。大修理是指通過更換,恢復其主要零部件,恢復設備原有精度、性能和生產效率而進行的全面修理。大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少,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時間較長,修理費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設備大修後,質量管理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使用和承修單位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後送修單位與承修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2、設備修理的方法
常用的設備修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1)標准修理法,又稱強制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預先編制具體的修理計劃,明確規定設備的修理日期、類別和內容。設備運轉到規定的期限,不管其技術狀況好壞,任務輕重,都必須按照規定的作業范圍和要求進行修理。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效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但有時會造成過度修理,增加了修理費用。
(2)定期修理法,是指根據零件的使用壽命、生產類型、工件條件和有關定額資料,事先規定出各類計劃修理的固定順序、計劃修理間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在修理前通常根據設備狀態來確定修理內容。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利於採用先進修理技術,減少修理費用。
(3)檢查後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資料,事先只規定檢查次數和時間,而每次修理的具體期限、類別和內容均由檢查後的結果來決定。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由於修理計劃性較差,檢查時有可能由於對設備狀況的主觀判斷誤差引起零件的過度磨損或故障。
Ⅶ 用戶自建變電站(包括35kV變電站、110kV變電站、220kV變電站)的電氣設備、線路需要做哪些運行維護項目
這個不太1清楚88,我們是做12架空線17導7168線的廠家。需要你可以聯系
Ⅷ 高低壓變配電系統維保及搶修工具及設備都有哪些
變壓器分為干抄式變壓器和油浸式變壓器,乾式變壓器日常巡視查看的就是溫度,如果變電站配有測溫槍,可以用測溫槍對准電纜一二次接點查看溫度,好好看看說明書,查看一下變壓器風機在多少度自動啟動,廠家一般設定為80°;油浸式變壓器就得觀察油枕,輕瓦斯,還有硅膠。這是在運行狀態·只能這么觀看,想進行全面維護,需要等變壓器停下電來,做預防性試驗,這樣可以全方位對變壓器進行檢查和試驗!望採納!
Ⅸ 變壓器日常維護工作有哪些項目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心(磁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按用途可以分為:配電變壓器、、全密封變壓器、組合式變壓器、乾式變壓器、油浸式變壓器、單相變壓器、電爐變壓器、整流變壓器等。
(一)檢查變壓器的溫度:溫度計看變壓器上層油溫是否正常或是否接近或超過最高允許限額。當指示溫度的玻璃溫度計與壓力溫度計相互間有顯著異常時,應查明是否儀表不準或油溫確有異常。
(二)油位檢查:變壓器儲油櫃上的油溫是否正常,是否假油位,有無滲油現象;充油的高壓套管油位、油色是否正常,套管有無漏油現象。油位指示不正常時必須查明原因。必須注意油位計出、入口處有無沉澱物堆積而阻礙油的通路。
(三)檢查聲響:變壓器的電磁聲與以往比較有無異常。工作人員通常對變壓器的正常雜訊已經聽慣,如有異常聲響是容易發現的。異常雜訊發生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幾種:
1、因電源頻率波動大,造成外殼及散熱器的振動。
2、鐵芯夾緊不良。
3、因鐵芯或鐵芯夾緊螺桿、緊固螺栓結構上的缺陷,發生鐵芯短路。
4、緊固部分發生松動。
5、繞組或引線對鐵芯或外殼有放電現象
6、由於接地不良或某些金屬部分未接地,產生靜電放電。
(四)檢查變壓器頂蓋上的絕緣件:出線套管、引出導電排的支持絕緣子等表面是否清潔,有無破裂或放電的痕跡等缺陷。
(五)檢查引出導電排的螺栓接頭有無過熱現象:可查看視溫蠟片及變色漆的變換情況活用紅外線測溫儀測。當有電纜終端接頭盒時,還應檢查電纜頭有無漏油現象。
(六)檢查漏油:漏油會使變壓器油麵降低,還會使外殼散熱器等產生油污,油污會污損變壓器的外觀。應特別注意檢查各閥門及各部分的墊圈。若是因焊接不良,則應立即進行檢修處理。
(七)檢查閥門:各種閥門是否按工作需要應打開的打開,應關閉的關閉。振動也會使閥門發生松動,檢查中應查看其狀態是否符合運行要求。
(八)檢查防爆管:防爆管有無破裂、損傷及噴油痕跡,防爆膜是否完好。因防爆管裝於較高處,檢查時應特別注意。
(九)檢查冷卻系統:冷卻系統是否正常,閥門位置是否正確。對室內安裝的變壓器,要查看周圍通風是否良好,是否要開動排風扇等。
(十)檢查吸濕器:吸濕器內的乾燥劑是否變色,辨明乾燥劑是否已失效。
(十一)檢查周圍場地和設施:通道和走廊是否暢通,室外變壓器事故儲油坑有無積水,變壓器室的窗門是否完好。有無雨水侵入的可能,照明是否合適和完好,消費用具是否齊全完好等。
Ⅹ 哪些屬於電力維修范圍
你提問的方式太籠統!用電范圍太多,各行各業的情況不盡相同,對電力的認定也不盡相同。簡單地說只要是超過安全電壓、提供設備用電的電力系統維修都可稱為電力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