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處理危險廢物都有那些方法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於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這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前常用的預處理措施,其處理設備為常規的化工設備。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
4、熱處理:熱處理是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組成和結構,同時達到減容、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其方法包括焚化、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等。
5、固化處理:固化處理是採用固化基材將廢物固定或包覆,以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是一種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廢物的處理過程,主要用於有害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物的容積大。
(1)飛機維修產生危廢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處理危險廢物的注意事項
1、分類要求:收集、貯存危險廢物,須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收集、貯存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具體危險廢物分類要求及性質不相容的危險廢物的確定可參見《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2001)附錄B。
2、貯存場所: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危險廢物,需按照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具體如何設置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場所,建議參見《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2001)及《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2025-2012)中的具體要求。
3、設置標志:對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需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實踐中,常見的未按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的情況有未設置危險廢物標志、設置的危險廢物標志形狀不符合標准、標志已經不清晰或者破損但未及時更換等。
4、防範措施:收集、貯存危險廢物,必須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具體實踐中如何採取三防措施防止污染,建議可咨詢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制定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固廢法》第六十八條及第七十五條規定,如危險廢物產生企業未按照上述要求收集、貯存危險廢物的,每類行為都將面臨被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處以一萬以上十萬以下罰款的風險。
❷ 航空器垃圾有哪些,主要想知道飛機場主要產生哪些固體廢物,有什麼污染
主要以下三部分:
1.航空垃圾
到港飛機的航空垃圾裝袋後經專用封閉式垃圾車收集運至垃內圾處理站,消毒後容進行分揀,對可回收物品進行消毒清洗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部分經封閉式垃圾車運至垃圾場處理。
來自疫區或發現染疫嫌疑人飛機的垃圾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消毒、焚燒;國內出現疫區時國內航班垃圾按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執行。
2生活垃圾
航站樓和機場內生活垃圾定時收集運至指定垃圾存放點,經專用封閉式垃圾車運至垃圾場處理。
3醫療廢棄物
機場急救中心產生的醫療廢棄物集中收集後密閉移運至垃圾處理站焚燒處理。
❸ 常見的危廢有哪些
危險廢物定義:
1、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險特性,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
種類:1、固體廢物;2、液態廢物。
危險廢物危害:
1、破壞生態環境。隨意排放、貯存的危廢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擴散作用下,會污染水體和土壤,降低地區的環境功能等級。
2、影響人類健康。危險廢物通過攝入、吸入、皮膚吸收、眼接觸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燒、爆炸等危險性事件; 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致癌、致畸、致變等。
3、制約可持續發展。危險廢物不處理或不規范處理處置所帶來的大氣、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將會成為制約經濟活動的瓶頸。
危險廢物處理方法: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於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這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前常用的預處理措施,其處理設備為常規的化工設備。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
4、熱處理:熱處理是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組成和結構,同時達到減容、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其方法包括焚化、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等。熱值較高或毒性較大的廢物採用焚燒處理工藝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回收焚燒余熱用於綜合利用和物/化處理以及職工洗浴、生活等,減少處理成本和能源的浪費。
5、固化處理:固化處理是採用固化基材將廢物固定或包覆,以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是一種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廢物的處理過程,主要用於有害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物的容積大。
❹ 危險廢物種類有哪些
醫療廢物: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葯物性廢物。
❺ (危險廢物)HW08包含什麼
HW08廢礦物油不適合原來用途的廢礦物油
1、來自於石油開采和煉制產生的油泥和油腳
2、礦物油類倉貯過程中產生的沉積物
3、機械、動力、運輸等設備的更換油及清洗油(泥)
4、金屬軋制、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渣)
5、含油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及油泥
6、油加工和油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油渣及過濾介質廢機油、原油、液壓油、真空泵油、柴油、汽油、重油、煤油、熱處理油、樟腦油、潤滑油(脂)、冷卻油
(5)飛機維修產生危廢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廢礦物油是因受雜質污染,氧化和熱的作用,改變了原有的理化性能而不能繼續使用時被更換下來的油;主要來自於石油開采和煉制產生的油泥和油腳;礦物油類倉儲過程中產生的沉澱物;機械、動力、運輸等設備的更換油及再生過程中的油渣及過濾介質等。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屬於危險廢物。
主要是含碳原子數比較少的烴類物質,多數是不飽和烴。其主要成分是鏈長不等的碳氫化合物,性能穩定。
❻ 常見的危險廢物有哪些
危險廢物定義:
1、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險特性,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
種類:
1、固體廢物;
2、液態廢物。
危險廢物危害:
1、破壞生態環境。隨意排放、貯存的危廢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擴散作用下,會污染水體和土壤,降低地區的環境功能等級。
2、影響人類健康。危險廢物通過攝入、吸入、皮膚吸收、眼接觸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燒、爆炸等危險性事件; 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致癌、致畸、致變等。
3、制約可持續發展。危險廢物不處理或不規范處理處置所帶來的大氣、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將會成為制約經濟活動的瓶頸。
危險廢物處理方法: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於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這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前常用的預處理措施,其處理設備為常規的化工設備。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
4、熱處理:熱處理是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組成和結構,同時達到減容、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其方法包括焚化、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等。熱值較高或毒性較大的廢物採用焚燒處理工藝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回收焚燒余熱用於綜合利用和物/化處理以及職工洗浴、生活等,減少處理成本和能源的浪費。
5、固化處理:固化處理是採用固化基材將廢物固定或包覆,以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是一種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廢物的處理過程,主要用於有害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物的容積大。
❼ 危廢品的種類有哪些
危廢品的種類:
1、固體廢物;
2、液態廢物。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已於2016年3月30日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名錄包括:醫療廢物,醫廢物,廢物品,農廢物,木材防腐劑廢物,廢有機溶劑與含有有機溶劑廢物,熱處理含氰廢物,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油水、烴/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多氯(溴)聯苯類廢物,精(蒸 )餾殘渣,染料、塗料廢物,有機樹脂類廢物,新化學物質廢物,爆炸性廢物,感光材料廢物,表面處理廢物,焚燒處置殘渣,含金屬羰基化合物廢物,含鈹廢物,含鉻廢物,含銅廢物,含鋅廢物,含砷廢物,含硒廢物,含鎘廢物,含銻廢物,含碲廢物,含汞廢物,含鉈廢物,含鉛廢物,無機氟化物廢物,無機氰化物廢物,廢酸,廢鹼,石棉廢物,有機磷化合物廢物,有機氰化物廢物,含酚廢物,含酚廢物,含醚廢物,含有機鹵化物廢物,含鎳廢物,含鋇廢物,有色金屬冶煉廢物,其他廢物,廢催化劑等50大類。
❽ hw49類危險廢物是什麼
HW49指其他廢物。
包括:
1、802-006-49:危險廢物物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處理污泥和殘渣
2、900-038-49:液態廢催化劑
3、900-039-49:其他無機化工行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活性炭
4、900-040-49:其他無機化工行業生產過程收集的煙塵
5、900-041-49: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容器、清洗雜物
6、900-042-49:突發性污染事故產生的廢棄危險化學品及清理產生的廢物
7、900-043-49:突發性污染事故產生的危險廢物污染土壤
8、900-044-49:在工業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經拆散、破碎、砸碎後分類收集的鉛酸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汞開關、陰極射線管和多氯聯苯電容器等部件
9、900-045-49:廢棄的印刷電路板
10、900-046-49:離子交換裝置再生過程產生的廢液和污泥
11、900-047-49:研究、開發和教學活動中,化學和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物(不包括HW03、900-999-49)
12、900-999-49:未經使用而被所有人拋棄或者放棄的;淘汰、偽劣、過期、失效的;有關部門依法收繳以及接收的公眾上交的危險化學品(優先管理類廢棄危險化學品見附錄A)
(8)飛機維修產生危廢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對於某種廢物選擇哪種最佳的、實用的方法與諸多因素有關。如廢物的組成、性質、狀態、氣候條件、安全標准、處理成本、操作及維修等條件。雖然有許多方法都能成功地用於處理危險廢物,但常用的處理方法仍歸納為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熱處理和固化處理。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於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這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前常用的預處理措施,其處理設備為常規的化工設備。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