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堤的地方一般歸哪個部門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四條 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
河道管理保護范圍包括我國領域內所有的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和河道內的航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1、河道是水資源的載體
河道、湖泊和水庫是水資源的載體。地表水大多是以河道徑流、湖泊和水庫蓄水形式存在。
2、具有行洪排澇能力
降水時河流可以排除其集水范圍的徑流,是主要的排泄洪水的通道。我國地處北半球 河道 重流季風帶,大部分地區汛期的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很容易形成江河洪水,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河道的行洪排澇功能,在確保國民經濟、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具有蓄水灌溉能力
我國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已得到提高,基本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水資源的綜合調控包括內容非常廣泛,其中包括河道的蓄水調控。河道是天然水流的載體,具有蓄水滯水功能,在天氣乾旱不降水時,河流匯集源頭和兩岸的地下水,使河道中保持穩定的徑流量,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調節城市環境和供水的補充水源。
4、具有水力發電功能
我國河流蘊藏的水能資源豐富,根據最近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表明,僅大陸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4億干瓦,年發電量為6.08萬億干瓦・小時,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2億干瓦,技術可開發年發電量為2.47萬億干瓦・小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02億干瓦,經濟可開發年發電量為1.75萬億干瓦・小時。
❷ 關於河堤擋牆設計要求求助
對於您的場地,如果放坡不合理,可以採用石籠牆方案,很容易施工。是內環境友好型!但注容意地基要好,5米以下沒有問題,超過5米高度可以結合防坡。石籠牆的好處是防沖刷,特別是橋梁、河道附近,我去年設計也三坐,都已經施工了。最高是5米。
❸ 什麼什麼河堤
堅固的河堤、高高的河堤 。
河堤,沿江河、渠道、湖、海岸邊或分洪區、圍墾區邊緣修築的擋水建築物。回築堤可抵禦洪水泛濫,擋潮防浪,保護堤內居民和工農業生產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廣為採用的防洪工程措施。
按照堤的位置可分為河(江)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圍堤。堤身一般由土料建造。在江河通過城鎮地段,為少佔土地或因潮汐、風浪太大,也可採用鋼筋混凝土或漿砌塊石堤,又稱防洪牆。
(3)河堤維修需要哪些措施擴展閱讀
河堤位於河流變遷帶的河道堤防是防止河流下游洪水漫溢的主要水利工程形式,防洪效果十分顯著。築堤束水之策在防洪實踐的歷史上早有應用,當下河堤在下遊河道兩岸更是普遍,已成為最主要的防洪措施之一。
與水庫相比,雖然河堤沒有太大的調洪能力,然而其工程造價和技術要求較低,從而成為最廣泛的防洪工程形式。
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不適宜於修建水庫的地區,更是依賴於河堤防範洪水防止河水外溢,也可兼做道路。河答堤的作用是:讓河水按照人規定的方向流動。以減少或者避免河流對人類的侵害。固岸防止毛細作用對土壤的侵蝕。
❹ 河堤施工設計
第一章 編制依據
第二章 工程概況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四章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內
第五章 本單體工程主容要施工工藝
第六章 組裝注意事項
第七章 垂直度、扭轉度、圓度的測量、預防與糾正
第八章 質量保證措施
第九章 工期保證措施
第十章 安全保證措施
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魯文網的施工方案里,你只要輸入滑模二字,去搜就有很多的了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❺ 河堤工程簡介
位於河流變遷帶的河道堤防是防止河流下游洪水漫溢的主要水利工程形式,防洪效果十分顯著.築堤束水之策在防洪實踐的歷史上早有應用,現在河堤在下遊河道兩岸更是普遍,已成為最主要的防洪措施之一.與水庫相比,雖然河堤沒有太大的調洪能力,然而其工程造價和技術要求較低,從而成為最廣泛的防洪工程形式.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不適宜於修建水庫的地區,更是依賴於河堤防範洪水
重慶市長江主要支流烏江幹流
彭水縣城防洪堤應急工程簡介
一、項目基本情況
彭水縣城地處烏江、鬱江交匯處,依山而建,面水而居,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素有「烏江明珠」美譽,是渝、鄂、湘、黔邊區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城現駐有機關、事業、企業、駐軍、學校等單位400餘個,常住人口7.4萬人,城區面積5.4平方公里,到2010年,規劃城區面積將達到10.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人。由於烏江、鬱江洪水年年肆虐,縣城沒有防洪護堤工程,處於未設防現狀,肆虐的洪災時刻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彭水縣城防洪堤應急工程是為了防治烏江、鬱江洪水,綜合治理河道,保持水土,改善、美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防洪標准達到二十年一遇,確保縣城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項效益十分顯著的公益工程。
工程分四期實施,總工期8年,即2003年10月至2011年10月。
二、工程建設規模
1.防洪標准
根據《防洪標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 《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J50-92和《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報告》,該工程的設計防洪標准為20年一遇,洪水頻率為5%。該工程防護堤堤頂高程為240.5米(黃海高程),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准。
2.建設規模
根據《重慶市彭水縣城防洪堤項目建議書》,彭水縣城防洪應急工程,防護河堤總長12180米,其中烏江段8580米,鬱江段2200米,九曲河段1400米。已建成烏江右岸彭水客運碼頭和左岸南渡沱貨運碼頭長820米,濱江大道已作為開發區在烏江左岸建成河堤1060米,但設防紅線未達到國家標准,尚需加高完善。因此,目前防洪應急工程規劃河堤總長為10300米,加高完善1880米。
應急防洪工程計劃分為四期實施,總工期8年,總投資5.3142億元。其中第一期興建烏江右岸客運碼頭至廟咀532米,鬱江左岸廟咀至望江亭737米,鬱江右岸至九曲河口647.8米,該區域為最嚴重的塌岸沉陷區,合計1916.8米,工程總投資8904.69萬元。
第二期工程是興建烏江右岸觀音岩—外河壩長1.5公里,鬱江左岸溫泉—望江亭0.6公里,鬱江右岸張家壩—學壩0.1公里,合計2.2公里,該區域為受洪水沖掏危害嚴重的河段。
第三期工程是興建烏江左岸下壩—菲菜梁—爛泥沱1.5公里,九曲河左、右岸1.4公里,合計2.9公里,該區域為受洪水淹沒嚴重的學校、廠礦和居民區。
第四期工程是興建烏江左岸原榨菜場—南渡頭0.72公里;右岸水文站—沙沱—彭水客運碼頭2.36公里, 同時對烏江左岸貨運碼頭、濱江開發區,右岸彭水客運碼頭設防標准不足的河段2.0832公里加高完善設防措施,合計5.1632公里,該區域為受洪水沖刷邊岸強烈和受洪水威協嚴重的河段。同期開展治理爛泥沱、外河壩岸坡的泥石流及滑坡,對河堡後山的古滑坡,採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第二、三、四期工程建堤8383.2米,總投資44237.31萬元。10.2632
三、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防治烏江鬱江洪水,保障縣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烏江、鬱江洪水均由流域內降雨形成。烏江流域面積較大達7萬多平方公里,由於上游貴州境內的暴雨洪水使我縣造成過境洪水災害。鬱江在彭水縣城與烏江匯合,流域面積4602平方公里,流域內降雨范圍廣,強度大,匯流時間短,來勢洶涌。彭水縣城臨兩江而建,處於未設防現狀,兩江洪水對縣城構成了嚴重威脅,每年汛期,洪災損失慘重。據統計,建國54年來,共發生較大洪災41次,平均1.3年一次。其中特大洪災23次,平均每2.3年一次。從1982年到2002年的21年間,烏江、鬱江洪水共導致居民死亡5人、傷122人,淹沒房屋8000餘戶23335間42萬余平方米,倒塌850餘戶1945間3.5萬余平方米,縣城蔬菜基地累計受災(含重復被淹沒)4萬畝,縣城管線、城市道路、下水道等市政設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彭水碼頭規劃為重慶市五個重要港口之一,每年均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3.8148億元。同時,長年洪水浸泡引發縣城地質災害隱患點16處,危及2萬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尤其是1982年7月28至29日,24小時內普遍降雨達213毫米,鬱江發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峰流量達9750m3/秒,烏江洪峰流量達16500m3/秒,江水暴漲至236.5米,導致縣城居民受傷35人,損毀房屋854戶1725間3.1萬平方米、中小學校3所,15家街道企業被淹停產,淹沒耕地(蔬菜)1.2萬余畝,沖毀耕地1500畝(已變成無法復耕的砂礫地),存糧損毀10萬公斤;縣城三分之一的街道一片汪洋,直接經濟損失2200餘萬元(1982年統計數)。
1999年6月25—28日、7月18日,縣城兩次降雨量達190毫米,烏江發生二十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達18700m3/秒,洪水超警戒線13.1米達到238.1米,且淹沒時間長達10天以上,損失極為慘重。此次洪災造成縣城1人死亡、38人受傷,1005戶、5.6萬平方米民房被淹,其中倒塌房屋258間、1.03萬平方米,有25家企業、8所學校、1萬余畝耕地(蔬菜)被淹,直接經濟損失達9998萬元。
2003年7月8至11日,烏江上游貴州省境內的思南、德江、沿河等地普遍降暴雨,雨量150毫米以上,酉陽縣、秀山縣降暴雨109毫米,加之縣境內普遍降暴雨110毫米,烏、郁兩江洪水暴漲,7月11日縣城洪水位達到236.5米,造成縣城1500多間房屋2500人遭淹受損,倒塌房屋178戶708間,680餘人被洪水圍困,緊急轉移人口680人,淹沒蔬菜基地5000畝,淹沒工礦企業5個,淹沒學校2所,誘發縣城滑坡危險區2處,方量達25萬立方米(目前險情仍未徹底排除),縣城直接經濟損失9000萬元。縣防洪指揮部及時啟動防洪預案,組織抗洪搶險,減輕了災害損失,幸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縣城規模和經濟總量不斷增大,洪水災害損失隨之不斷增加,由於城市防洪標准低,防洪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縣城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建設縣城防洪應急工程是十必要和緊迫的。
(二)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河道,穩定江岸,保障縣城安全。彭水縣城地處山谷狹槽地帶,四周崇山峻嶺,森林植被差,一些本來穩定的古滑坡,坡積物,多年沉積的江岸,因缺乏森林保護表土,洪水漲勢又更加兇猛,以至形成滑坡、泥石流和坍塌區。縣城四周又屬水土流失極強區,近幾十年泥石流造成車毀人亡,阻斷交通,摧毀廠房、民房的災情一直未間斷。
縣城烏、鬱江河段多為沖積層堆積和深層淤積,洪水暴漲暴落沖刷岸沿,引起大面積的崩塌,使岸沿不斷向後退縮,廟咀一帶的河床比五十年代擴寬一倍以上,使原約200米寬的半島區,幾乎殆盡。兩江匯合後的外河壩也比五十年代擴寬近百分之八十,目前坍塌仍在繼續,廟咀附近民房大量傾斜變形,地面產生10—25毫米裂縫長數十米,經初步估算每年有塌方10—20萬立方米被洪水沖入烏江。
縣城烏江、鬱江岸沿接山體坡面,山勢陡峭,坡度均在35°以上,坡面坡積物厚度在2—10米,3.2公里岸線范圍內約500萬立方米,1996 年在烏江左岸發生一次較大泥石流,方量在10萬立方左右,使縣水泥廠停產四個多月。直接經濟損失達800萬元;1998年在烏江右岸發生一次小規模的滑坡,方量萬余立方米,掩埋民房3間,使交通中斷半個多月。據統計,縣城烏江、鬱江洪水每年均誘發江岸滑坡、崩岸、泥石流10餘處,每年有水土流失量約60萬立方米進入三峽水庫。縣城防洪應急工程將建成防護堤12.18公里,可確保縣城江岸穩定,減輕三峽水庫的淤積壓力。
(三)改善美化城市環境,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彭水縣城依山而建,面江而居,地理位置差,城市發展空間受限,汛期洪水泛濫,枯期污水橫流,城市環境和形象極差。通過防洪堤工程的實施,兩江河道的綜合治理,不僅大大改善和美化了城市人居環境,提高了城市品味和形象,而且有效利用了河灘土地,拓展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空間,推進了城市綠化、交通、治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四、目前工程進展情況
1998年,完成了縣城應急防洪工程項目建議書;2000年,完成一期工程可研報告;2001年底,可研報告通過市計委、市水利局評審,2002年1月24日一期工程可研報告獲批復;2002年5月,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完成並於當年8月8日獲得初設批復,已具備開工條件。截止2003年,縣上已千方百計籌措資金235萬元,完成了一期工程15萬余立方米土石方工程量。
❻ 河堤的詳解
亦作「 河堤 」。沿河的擋水建築物。多用土石等築成。古多指 黃河 河堤。《漢書·溝洫志》:「 河 堤使者 王延世 使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 河 堤成。」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 河 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老殘游記》第十二回:「﹝ 老殘 ﹞也出來步到 河 堤上,看見那 黃河 從西南上下來。」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二計劃》:「河堤之內應劃分為新式街道,以備種種目的建築所需。」
沿江河、渠道、湖、海岸邊或分洪區、圍墾區邊緣修築的擋水建築物。築堤可抵禦洪水泛濫,擋潮防浪,保護堤內居民和工農業生產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廣為採用的防洪工程措施。按照堤的位置可分為河(江)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圍堤。堤身一般由土料建造。在江河通過城鎮地段,為少佔土地或因潮汐、風浪太大,也可採用鋼筋混凝土或漿砌塊石堤,又稱防洪牆。堤線宜選在地勢較高,土質較好的地段。河堤的堤線要適應河勢流向,避免急彎,少佔耕地,與中常水域之間留有足夠的距離,以滿足堤身穩定和維修取土的要求。土堤橫斷面呈梯形,邊坡陡緩與堤高、築堤土料和堤基性質有關。堤頂寬度根據堤高、交通和防汛搶險要求確定。堤頂高程與堤的工作條件有關。如海堤一般不允許越浪,堤頂高程應考慮風暴潮的增水;河堤、湖堤可按防洪水位加風浪爬高和安全加高確定,其中河堤的防洪水位還與兩岸堤線之間的堤距緊密相關,堤距寬,水位低,相反,水位將增高,需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最後選定的斷面應能滿足穩定和防滲的要求。對易受風浪沖刷的部位應做砌石護坡 。鋼筋混凝土和漿砌塊石防洪牆的斷面,可根據設計荷載,由結構計算確定。
❼ 在河堤施工過程中,怎樣編制滑模施工方案
第一章 編制依據源
第二章 工程概況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四章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第五章 本單體工程主要施工工藝
第六章 組裝注意事項
第七章 垂直度、扭轉度、圓度的測量、預防與糾正
第八章 質量保證措施
第九章 工期保證措施
第十章 安全保證措施
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魯文網的施工方案里,你只要輸入滑模二字,去搜就有很多的了
❽ 如何有效採用混凝土護坡加固河堤
為了提高水利工程提防的防沖、防滲能力,從而達到除險加固的施工目版的,我們經常會對河道堤權防採取一些除險加固的措施,這對於根治諸多河道險工險段存在的險情問題,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水利工程防沖、防滲措施中經常採用的是干砌石護坡以及混凝土護坡兩種方案,下面我們主要來探討一下混凝土護坡在河堤加固中的科學運用。1混凝土護坡方案的優缺點分析1.1混凝土護坡方案的優點從施工角度來看,混凝土施工工藝比較復雜,但是其從外觀一直到內部對於質量的要求都比較嚴格,並且它是專業施工隊伍以及專業施工人員都比較熟知的一種施工工藝,在技術上也比較成熟,機械化程度也比較高,用大型襯砌機能夠一次性完成澆築;期間所運用的水泥、碎石、沙子等原材料也是由原料生產商運用機械化工藝生產出來的,容易購買並且質量也比較穩定,所以在施工進度以及質量上都更加容易控制。
❾ 修河堤用滑模做法
第一章 編制依據
第二章 工程概況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四章 主要分部分項工回程施工方法
第五章 本單答體工程主要施工工藝
第六章 組裝注意事項
第七章 垂直度、扭轉度、圓度的測量、預防與糾正
第八章 質量保證措施
第九章 工期保證措施
第十章 安全保證措施
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❿ 河堤施工上有一條污水管道,需要採取什麼措施
(一)廢水處理
1.建設工地生活污水、施工廢水等必須單獨鋪設污水收集管道和收集池,做到雨污分流,並提供雨污分流管線圖,由區建設局對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情況進行驗收。
2.建設工地產生的生活污水,具備接管條件的,經預處理後統一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不具備接管條件的,採取臨時過渡措施,委託統一清運。
3.施工機械產生的施工廢水、車輛沖洗水、工地地面沖洗水要採取指定清洗地點,鋪設臨時管網等措施,保證統一收集,經處理後回用、接管或清運。
4.項目開工前應提供有關污水預處理監測報告,污水接管證明和臨時清運協議等,經區環保局審查同意後,方可開工建設。
5.加強污水處理和清運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建立污水處理和清運情況的記錄台帳,規范污水處理的排放和清運。
(二)廢氣(揚塵)管理
1.嚴格按照《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HJ-T393-2007)要求,制定施工揚塵污染方案,依法提請排污申報,設置圍擋、圍欄和防溢座等,採取防塵、抑塵、壓塵和降塵措施,硬化進出道路,設置洗車平台,採用密閉運輸,完善排水設施,防止泥土粘帶,確保施工運輸車輛清理干凈,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整潔,嚴格控制揚塵產生。
2.建設工地配套的食堂大灶等生活設施必須使用清潔燃料,不得燃用和焚燒木材、塑料、橡膠等《大氣污染防治法》禁止焚燒的物質和廢棄物。
3.在裝修、防水等施工中涉及化學品使用的,必須採取措施做好由此而產生的揮發性廢氣的控制工作。
4.依法繳納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
(三)雜訊管理
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規范建設施工雜訊管理。
2.對施工現場的強雜訊設備須合理布局,遠離邊界和敏感區,並採取封閉隔聲措施,確保雜訊達標排放,減少雜訊擾民。對車輛裝卸、敲擊等人為雜訊須加強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雜訊影響。
3.嚴格控制建設施工作業時間。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夜間作業、連續作業的,必須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公告附近居民,並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雜訊排放,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中、高考等敏感時間段停止施工。
4.依法繳納雜訊超標排污費。
(四)固廢管理
1.建設工地產生的固體廢物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有關規定妥善收集、存放和清運。
2.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如廢機油、廢漆等,不得隨意處置,必須委託有證單位處置,並依法辦理危險廢物轉移手續。
3.建設工地產生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須按照城市管理的有關規定收集和清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