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圳市要求電梯困人多長時間維修人員應該趕到現場
明確規定三十分鍾之內。更嚴格一點就是,接到保修電話時起,直到電梯被困人員發出時,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⑵ 發生電梯事故後維修人員應多久內趕到現場
看電梯合同上的註明,困了人半個小時之內要趕到
⑶ 電梯困人時,急救不得超過多長時間
市區半小時,邊遠地區2小時。不過一般情況,電梯管理員應該學會手動盤車放人。
⑷ 電梯困人,最短多長時間必須救出
不是多久救出,而是進店的必須半小時達到現場,也有規定15分鍾的,遠的必須1小時到現場,規定如此,上次有個2個小時才到現場的,被罰款10萬,維保單位。
⑸ 電梯維保無人駐場規定時間內不能到達現場怎樣處罰
這個不能進行處罰,處罰要有三條違反才進行處罰。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居民可以通過查看《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了解到電梯應檢驗的時間。
如果發現到期未檢,應不再使用電梯,馬上向物業反映,如得不到解決可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12365)舉報。
區縣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接到電梯嚴重隱患的報告後,應當在2小時內到達現場,會同實施該項檢驗檢測活動的檢驗檢測機構予以處理,並視情況作出停止使用的指令,或者作出需要進一步技術鑒定的決定。
電梯使用單位未按照要求在明顯位置張貼應急救援電話和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000元罰款。
電梯使用單位應保證電梯應急照明正常有效、緊急報警裝置能夠有效應答;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明顯位置張貼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應急救援電話號碼以及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5)電梯困人維修人多久到達現場擴展閱讀:
日常維護保養是確保電梯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因此電梯使用單位應指定具有資質的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至少每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電梯的安全性能,並對日常維護保養情況進行書面記錄。
居民可以要求物業出示完成日常維護保養的憑據。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發現電梯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驗,應當告知電梯使用單位,並報告所在地區縣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
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一旦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後,應當在30分鍾內抵達現場實施救援。
使用單位應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安全管理人員中應當至少有1名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如果從事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含日常維護保養)的作業人員和檢驗檢測人員作業時未攜帶有效許可證件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對其所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處1000元罰款。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配備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人員作為電梯司機的情況,即:醫院供病人及其陪護人員使用的乘客電梯或者病床電梯;直接用於旅遊觀光的速度大於每秒2.5米的乘客電梯。
⑹ 蘇州有無規定電梯困人超過30分鍾未到現場救援應怎樣處罰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依照本條例取得回許可的安裝、改造答、維修單位進行。
《條例》第十條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以及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訂並公布的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生產活動。
安全技術規范: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
罰則:《條例》第八十二條 已經取得許可、核準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相應資格: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測的;
⑺ 電梯故障打電話求助 一個半小時後維修人員才來
電梯無困人情況 沒有硬性要求多久到達現場的
⑻ 特種設備安全法對電梯困人維修人員到達現場時間有規定嗎
半小時以內必須到達現場,2小時被困定性為事故,將受到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