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pdca,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1、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必須在市場調研、產品的選型、研究試驗、設計、原料采購、製造、檢驗、儲運、銷售、安裝、使用和維修等各個環節中都把好質量關。
其中,產品的設計過程是全面質量管理的起點,原料采購、生產、檢驗過程實現產品質量的重要過程;而產品的質量最終是在市場銷售、售後服務的過程中得到評判與認可。
2、三大核心理念
顧客滿意:顧客即供應所提供產品的接受者,可以是組織內部的,也可以是組織外部的。
附加價值: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功能價值,追求組織最大的經營績效和個人最大的工作績效。
持續改善:建立以PDCA迴圈為基礎的持續改善的管理體系。
(1)維修中心pdca擴展閱讀
一、PDCA循環的步驟:
1、計劃階段: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或影響因素;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計劃,制定措施。
2、執行階段:執行計劃,落實措施。
3、檢查階段: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
4、處理階段:總結經驗,鞏固成績,工作結果標准化;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
二、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預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全」字,它包含三層含義。
1、管理的對象是全面的,這是就橫向而言。
2、管理的范圍是全面的,這是就縱向而言。
3、參加管理的人員是全面的。
2. 點檢定修制的實質是什麼
點檢定修制是全員、全過程對設備進行動態管理的一種設備管理方法,它是與狀態檢修、優化檢修相適應的一種設備管理方法。應用這種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設備的過維修和欠維修,提高設備的可靠性,降低維修費用,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在許多工業生產領域,尤其適合於連續不間斷的生產系統。
點檢定修制與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前蘇聯引進的傳統計劃檢修模式的明顯區別,在於改變過去計劃檢修的做法,實行以設備點檢管理為核心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通過點檢基礎上的定修(即根據設備狀態安排檢修)使設備的可靠性和經濟性達到最佳配合的一種設備維修管理體制。
這種體制,點檢人員既負責設備點檢,又負責設備管理,點檢、運行、檢修三方之間,點檢處於核心地位,是設備維修的責任者、組織者和管理者。點檢人員是其所管轄設備的責任主體,嚴格按標准進行點檢,並承擔制定和修改維修標准、編制和修訂點檢計劃、編制檢修計劃、做好檢修工程管理、編制材料計劃及維修費用預算等工作。這種體制的最終目標是以最低的費用實現設備的預防維修,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提高設備利用率。
這種體制提出了對設備進行動態管理的要求,要求運行方、檢修方和管理方都要參與圍繞設備的PDCA管理,使設備的各項技術標准日趨完善,設備的壽命周期不斷延長,達到故障為零、設備受控的目的。
這種體制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自主管理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這是設備持續改進、管理日趨完善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