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電話 > 煙台奧普維修電話

煙台奧普維修電話

發布時間:2021-03-01 00:57:32

A. 煤礦職業病應急救援設施

您好,煙台奧普礦山機械為您提供相應的煤礦井下作業以及職業病的防護和應急救援措施相關的內容,但是再好的救援也抵不上好的防護,希望您在學習應急措施的同時更多的注重防護才是。
第一節 自救器與避難硐室
一、 自救器及其使用:
《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種個人呼吸保障裝置。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時,井下人員佩戴自救器可有效的防止中毒或窒息。
自救器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隔離式的自救器根據氧氣來源不同又分為化學氧自救器和壓縮氧自救器。
(一) 過濾式自救器
1、 用途和適用條件:
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火災或瓦斯煤塵爆炸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保護裝置。(僅能防護一氧化碳一種氣體,對其他毒氣不起防護作用)。其適用條件是:災區空氣中的氧濃度不低於18%和一氧化碳濃度不高於1.5%,過濾式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且不能重復使用。
2、 過濾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掀開保護罩
②、 用拇指掀起紅色開啟扳手,拉斷封印條,扔掉封口袋。
③、 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濾毒罐,丟掉下外殼。
④、 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入嘴內,使口具片完全含在嘴唇與牙齒之間,牙齒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⑥、 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過濾式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在井下工作,當發現有火災或瓦斯爆炸現象時,必須立即佩戴自救器,撤離現場。
②. 必須佩戴到安全地帶,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乾熱感覺難受而取下自救器鼻夾和口具。
③. 佩戴自救器撤離時,要勻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勻。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夾和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隔離式自救器—化學氧自救器
1、 化學氧自救器的用途
化學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學生氧物質產生氧氣,供礦工從災區撤退脫險用的呼吸保護器。它可以在缺氧或含有有毒氣體的環境中使用。
化學氧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
2、 化學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扯下保護帶。
②、用拇指掀起紅色扳手,拉斷封印條。
③、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呼吸保護器,丟掉下外殼。
④、拔掉口具塞,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在唇齒之間,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向自救器內呼氣,使氣囊鼓起。(有啟動環的化學氧自救器,可直接拉啟動環,將啟動針拉出,氣囊會自動鼓起)。
⑥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⑦、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化學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佩戴時,拔掉口具塞,整理氣囊,戴好自救器,第一口氣向自救器內吹氣,然後夾上鼻夾,做快速,短促的呼吸。
②. 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冷靜沉著,步行速度根據情況可稍快或稍慢,但不要過分急跑。
③. 在逃生過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夾戴好,保持不漏氣,禁止取下鼻塞、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④. 吸氣時,感覺比吸外界空氣乾熱一點,屬自救器正常工作。
⑤. 當發現自救器氣囊體積癟而不鼓,漸漸縮小時,表明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已接近終點。
(三) 隔離式自救器——壓縮氧自救器
1、壓縮氧自救器的特點及用途
①. 壓縮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壓縮氧氣供氧的自救器。可反復多次使用。每次使用後只需更換新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鈣和重新充裝氧氣即可重復使用。
②. 壓縮氧自救器主要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缺氧或在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下礦工的自身逃生,也可供救護隊員在缺氧和有毒有害環境下工作時使用。
2、壓縮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攜帶時應斜跨在肩上。
②.使用時先打開外殼封口帶扳把。
③. 打開上蓋,然後左手抓住氧氣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蓋,此時氧氣瓶開關即自動打開,隨後將主機從下殼中拖出。
④. 摘下帽子,挎上挎帶。
⑤. 拔開口具塞,將口具放入嘴內,牙齒咬住牙墊。
⑥. 將鼻夾夾在鼻子上,開始呼吸。
⑦. 在呼吸的同時,按動補給按鈕,大約1—2S,氣囊充滿後,立即停止。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氣囊空癟,供氣不足時,可按上述方法操作。
⑧. 掛上腰口,即可使用。
4、 使用壓縮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高壓氧氣瓶儲裝20Mpa的氧氣,攜帶過程中要防止撞擊,磕碰和摔落也不許當坐墊使用。
②. 攜帶過程中嚴禁開啟扳把。
③. 佩戴壓縮氧自救器撤離時,嚴禁摘掉口具、鼻夾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避難硐室:
避難硐室:是指供礦工在遇到事故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設施。分永久和臨時避難硐室兩種。
第二節 礦工自救與互救
一、井下發生災害時礦工自救與互救的原則:
1 礦工自救的原則:
礦工自救的原則是:滅、護、撤、躲、報。
(1) 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2) 護:當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時,及時進行個人安全防護。如:佩戴自救器等。
(3) 撤:當災區現場不具備處理事故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選擇安全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
(4) 躲:當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築的避難硐室或其他安全地點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築臨時避難硐室。
(5) 報:立即向現場領導報告或通過電話或其他方法向礦調度室報告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遇險人數及災害情況等情況。
1.礦工互救的原則:
(1) 對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
(2) 對出血的傷員,必須先止血後搬運。
(3) 對骨折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後搬運。
一.井下發生災害事故時的基本行動原則和組織救災要求:
(一)、基本行動原則:
1、及時報告災情:2、積極搶救:3、安全撤離:4、妥善避災:
(二)、組織救災的要求:
事故發生後,現場負責人(區隊長、班組長、幹部、有經驗的老工人、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等)要充分發揮高度政治責任心的作用,勇敢的擔負起現場救災的職責,同時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 認真組織② 沉著冷靜③ 遵循原則(即基本行動原則)④ 隨機應變⑤ 及時聯絡⑥ 團結互助

三 、井下發生各類災害事故時,自救與互救措施
(一)、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防止瓦斯與煤塵爆炸時遭受傷害的措施:
①.背靠空氣顫動的方向,俯卧倒地。
②.要憋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最好用水浸濕)捂住口鼻,防火焰吸入肺部,盡量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皮膚的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
③.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
④ .迅速撤離災區。
⑤.若實在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盡快在附近找一個(或建一個)避難硐室躲避待救。
3、掘進工作面瓦斯與煤塵爆炸後礦工的自救互救措施:
(1) 如果發生小型爆炸,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壞,遇險礦工未受直接傷害或受傷不重時,應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災巷道到達新鮮風流中。對於附近的傷員,要協助戴好自救器,幫助其撤出危險區。對不能行走的傷員,離新鮮風流30—50m范圍內,要設法抬運到新鮮風流中,若距離遠,只能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不可抬運。撤出災區後,要立即報告調度室。
(2) 如果發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退路被阻,受傷不重時,應佩戴好自救器,想法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巷道難以疏通,應坐在支護良好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建立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助,並有規律的發出呼救信號。對受傷嚴重的礦工要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靜卧待救,並利用壓風管道,風筒改善避難地點的生存條件。
3、採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後礦工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1) 如果進回風巷道沒有垮落堵死,通風系統破壞不大,採煤工作面進風側的人員應迎風撤出災區,回風側的人員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盡快進入進風側。
(2) 如果爆炸造成嚴重的塌落冒頂,通風系統被破壞,爆源的進回風側一氧化碳和有害氣體大量積聚時,人員都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為此在爆炸後,沒有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員,要立即佩戴自救器。在進風側的人員要逆風撤出,在回風側的人員要設法經最短路線,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冒頂嚴重撤不出來時,首先要戴好自救器,並幫助重傷人員在較安全地點待救。並盡可能用木料,風筒等設臨時避難場所,並在外懸掛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在避難場所靜卧待救。
(二)、煤與瓦斯突出時的自救與互救
1、發現突出預兆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①.采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要以最快速的速度通知人員迅速向進風側撤離。撤離中,要快速打開隔離式自救器並佩戴好,迎著新鮮風流向外撤。
②.掘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必須迅速撤到防突風門之外,並關好防突風門。
2、發生突出事故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應立即打開並佩戴好自救器,迅速外撤。
(三)、礦井火災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規程》規定: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並迅速報告礦調度室。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中的人員撤離,並組織人員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准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① 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范圍、巷道等情況,並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② 撤退時,任何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亂跑,應在現場負責人及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有組織地撤退。
③ 位於火源進風側或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
1、位於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撤到安全地點。
2、撤退時行動要果斷,要快而不亂,同時要隨時注意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
3、無論是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著火巷道或火災煙氣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選擇合適的地點就地利用現場條件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進行避災自救。
(四)、礦井透水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現場人員發現透水事故時,在報告調度室的同時,應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所有人員,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規定的路線撤出災區。
1、透水後現場人員撤退時的注意事項:
①.透水後,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涌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迅速撤退到透水地點以上的水平,而不能進入透水地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②.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件,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流,並注意防止被水中滾動的矸石和木料撞傷。
③.如果透水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④.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時,應留設指示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⑤.如果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的在獨頭上山工作面躲避,等待救護人員營救,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
(五)、冒頂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採煤工作面冒頂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
② 遇險時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到木垛處避災
③ 遇險後立即發出呼救信號
④ 遇險人員要積極開展自救和互救
⑤ 遇險人員要積極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
2、獨頭巷道迎頭冒頂被堵人員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在班、組長組織指揮下,團結協作,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的氧氣消耗,做好較長時間的避災准備。
② 有電話時,應立即打電話報告災情,遇險人數和採取的避災自救措施;否則應敲擊鋼軌、管道、岩石,發出有規律的呼救信號(間斷發出),以便外部人員搶救。
③ 加固冒落地點和人員躲避處的支護,防止冒頂進一步擴大。
④ 有壓風管應打開,給被困人員輸送新鮮空氣,並稀釋被堵空間的瓦斯濃度。
第三節 創傷急救
一、現場創傷急救技術:
包括人工呼吸、心臟復甦、止血、創傷包紮、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於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的患者。
在實施人工呼吸前,要先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點並將傷員領口解開,放鬆腰帶,注意保持體溫,腰背部墊上軟的衣物等。應先清除口中贓物,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喉嚨,妨礙呼吸。各種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須在呼吸道暢通的前提下進行。人工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對口吹氣法,仰卧壓胸法和俯卧壓背法三種。
① 口對口吹氣法:每分鍾吹氣14—16次,吹氣時切勿過猛,過短,也不宜過長,以佔一次呼吸周期的1/3為宜。
② 仰卧壓胸法:每分鍾壓16—20次。
此法不適用於胸部外傷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毒者。
③ 俯卧壓背法:
與仰卧壓胸法的操作大致相同,只是傷員俯卧。
(二)、心臟復甦:
1、心前區叩擊術
2、胸外心臟按壓術:按壓次數以每分鍾60—80次為宜。
(三)、止血:
常用的暫時性的止血方法有五種:
1.指壓止血法
2.加墊屈肢止血法
3.加壓包紮止血法
4.止血帶止血法
5.絞緊止血法
(四) 創傷包紮:
創傷包紮的目的:保持傷口和創面,減少感染,減輕痛苦。
1、 布條包紮法
2、 毛巾包紮法
3、包紮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 包紮時,應做到動作迅速敏捷,不可觸碰傷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② 不能用井下的污水沖洗傷口,傷口表面異物應去除,但深部異物需送醫院取出,防止重復感染。
③ 包紮動作要輕柔,松緊度要適宜,綳扎部位應維持在功能位置。
④ 脫出的內臟不可拿回傷口,以免造成體腔內感染。
⑤ 包紮范圍應超出傷口邊緣5—250px。
(五)、骨折臨時固定:
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可防止骨折端移位而刺傷臨近的組織、血管和神經,也是防止創傷和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六)、傷員搬運:
轉運傷員要盡量做到輕、穩、快,沒有經過初步固定、止血、包紮和搶救的傷員,一般不應轉運。搬運注意事項:
① 呼吸,心跳驟停及休克昏迷的傷員應先及時復甦後再搬運。、
② 對昏迷或有窒息症狀的傷員,要把肩部稍墊高,頭後仰。
面部偏向一側或側卧……注意隨時都要確保呼吸道的暢通。
③ 一般傷員可用擔架,木板等運輸,但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的傷員應用硬板擔架運輸。
④ 對一般傷員均應先行止血,固定包紮等初步救護後再搬運。
⑤ 對脊柱損傷的傷員,要嚴禁讓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頭,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運。
二、創傷急救方法:
1、對中毒或窒息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搶運到新鮮風流中安置在頂板良好,無淋水的地點。
② 立即將傷員口、鼻內的粘液、血塊、泥土、碎煤等除去,並解開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
③ 用衣服覆蓋在傷員身上保暖。
④ 根據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徵和傷員的神志情況,初步判斷傷情的輕重。對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當出現心跳停止的現象時,除進行人工呼吸外,還應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⑤ 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不能進行壓胸或壓背法的人工呼吸。否則會加重傷情。
⑥ 人工呼吸持續時間以恢復自主性呼吸或到傷員真正死亡為止。
2、對外傷人員的急救
① 對燒傷人員的急救:滅、查、防、包、送。
② 對出血人員的急救:
先止血,後進行其他急救處理。
③ 對骨折人員的急救:
先用毛巾或衣物做襯墊,然後就地去用木棍、木板等材料做成臨時夾板,將受傷的肢體固定後,抬送醫院。對受擠壓的肢體,不得按摩、熱敷或綁扎,以免加重傷情。
3、對溺水人員的急救:
① 轉送:把溺水者從水中救出以後,要立即送到比較溫暖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服,蓋上乾衣服,以保持體溫。
② 檢查:檢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應迅速清除,擦洗干凈,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 控水: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物等墊在肚子下面或救護者將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護者右側大腿上,使頭朝下,並壓其背部,迫使其體內的水由氣管口腔里流出。
④ 人工呼吸。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時,應立即做俯卧壓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或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4、對觸電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② 觀察傷員有無呼吸和心跳,如發現已停止呼吸或心跳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
③ 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時,應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④ 對遭受電擊者,如有其他損傷(如跌傷,出血等)應做相應的急救處理。

B. 煙台奧普集成吊頂專賣店從哪裡

你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咨詢,一般都有在線客服的!

C. 石料露天礦山安全生產隱患有哪些

關於石料露天礦山安全生產隱患有那些煙台奧普礦機為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具體如下 :
(一)安全管理
礦山建設項目是否經相關部門審批,開采設計、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審批文件是否齊全有效;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作業規程和各工種操作規程是否完備;是否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職工培訓記錄、考試試卷等檔案是否完備;地下礦山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和工程地質圖)、礦山總平面布置圖、採掘工程平面圖、井上和井下對照圖、通風系統圖、提升運輸系統圖、供配電系統圖、防排水系統圖和避災線路圖是否齊全,露天礦山地形地質圖、采剝工程年末圖、防排水系統及排水設備布置圖是否齊全;安全評價報告書和檢測、檢驗報告書是否有效;安全會議、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相關資料是否歸檔保存;安全標准化建設工作是否有效開展,標准化管理體系是否有效運轉;地下礦山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是否有效執行;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工作是否制定實施計劃並有效實施。
(二)地下礦山
1、安全出口:每個礦井是否至少有兩個獨立直達地面並便於行人的安全出口,其間距不得小於30米;礦井的每個生產水平(中段)和各個采區(盤區)是否至少有兩個便於行人的安全出口並與直達地面的出口相通;提升豎井作為安全出口時,是否有保障行人安全的梯子間。
2、礦井通風:是否全面實現機械通風並完善礦井通風系統,通風構築物是否齊全完好;採掘工作面和通風不良的場所是否安裝局部通風設備,局扇是否有完善的漏電、接地、過流等保護裝置;井下作業地點風質、風量和風速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已停止作業並已撤除通風設備的採掘工作面、獨頭上山或較長的獨頭巷道,是否設置柵欄和警示標志。
3、採掘工程:礦山企業是否按設計規定的采礦方法進行開采,設計中規定保留的礦柱、岩柱是否被開采或者毀壞;頂板的最大允許暴露面積是否超過設計規定;采空區是否按開采設計要求及時進行處理;地表陷落區域內是否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和柵欄。
4、防治水措施:是否制定並落實防範水害制度,摸清礦區水文地質狀況及廢棄采空區積水情況,是否制定並嚴格落實防洪、防透水、排水措施及應急預案;礦井井口標高是否高於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一米以上;是否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探後采」的探放水原則;井下主要排水設備的型號和數量是否滿足規程和井下排水的要求。
5、防滅火措施:是否制定並落實地面、井下防火制度;主要進風巷道、機房、硐室和倉庫等設施是否應用非可燃性材料建築,是否有防火標志,並按規定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進風井口及機房、硐室等20米范圍內是否有可燃、易燃物和火源存在;空壓機(含移動空壓機)是否安裝在地面或通風良好、無可燃、易燃物的專用硐室內。
(三)露天礦山
1、是否嚴格執行「采剝並舉、剝離先行」的露天采礦原則,自上而下分層分台階開采;生產台階高度、平台寬度、台階坡面角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小型露天採石場分層鑿岩平台寬度、分層高度是否滿足規程要求。
2、礦山爆破安全距離是否滿足設計及規程要求。
3、是否完善防洪排水措施,采場工作幫是否定期進行檢查,是否有效清理坡面上的危岩、浮石。
4、是否採用機械化鏟裝,挖掘設備和運輸車輛是否定期進行維護、檢修,保證正常運行。
(四)尾礦庫
1、在役尾礦庫運行情況,是否按規定編制年度尾礦排放作業計劃,是否按設計規范排放尾礦。
2、尾礦庫庫內最小安全超高、最小干灘長度、排洪設施,尾礦壩浸潤線觀測設施、壩體外坡坡比、排滲設施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灘頂高程是否滿足防汛的要求;四等以上尾礦壩是否設置了壩體位移和壩體浸潤線觀測設施。
3、是否落實防暴雨、防山洪的措施,應急物資器材是否充足;汛期前是否開展檢查、維修和疏浚排洪設施,確保暢通,是否根據確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將排洪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擋板全部打開,有效清除排洪口周邊雜物。
4、上游式築壩法是否於壩前均勻放礦,維持壩體均勻上升;每級子壩堆築完畢是否進行質量檢查,檢查記錄是否經主管技術人員簽字後存檔備查。

(五)排土場
1、實際堆存量大於6萬立方米且下游有人員聚集場所、居民區(點)、企業和其它重要設施的排土場是否進行專項安全評價,對評價報告確定的事故隱患,是否制定落實整治措施。
2、是否制定排土場作業規程,作業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排土線是否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是否呈直線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是否有2%~5%的反坡;排土卸載平台邊緣是否有固定的擋車設施。
3、山坡排土場周圍是否修築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設施攔截山坡匯水;是否採取有效措施嚴禁排土場作業區或排土場危險區內撿礦活動。
4、汽車排土作業時,是否在作業區域設置一定數量的限速安全標志;排土場滾石區是否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

D. 非煤礦山安全隱患排查表怎樣製作

煙台奧普礦山機械為您解答非煤款山安全隱患排查表,具體列出了一下幾個框架您可以根據列出的這些點來製作表格,希望對您能有幫助,以下附上表中整理內容
非煤礦山事故防範措施專項檢查表(地下礦山)
一嚴防中毒窒息事故
通風管理:
1是否建立通風管理機構
2是否配備專職通風技術人員和測風、測塵人員;通風作業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通風系統:
1是否安裝主要通風機,並設置風門、風橋等通風構築物;是否形成完善的機械通風系統
2獨頭採掘工作面和通風不良的采場是否安裝局部通風機;是否使用非礦用局部通風機;是否存在無風、微風、循環風作業

監測監控:
1主要通風機是否安裝開停感測器;回風巷是否設置風速感測器
2從事井下作業的每一個班組是否配備攜帶型氣體檢測報警儀;人員進入採掘工作面之前,是否檢測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廢棄井巷:
廢棄礦井和井下廢棄巷道是否及時封閉,並設置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應急管理:
1是否為每一位入井人員配備自救器,並確保隨身攜帶
2井下主要通道是否明確標示避災路線,並確保安全出口暢通
3是否制定中毒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是否定期對入井人員進行通風安全管理和防中毒窒息事故專題教育培訓;是否開展防中毒窒息事故應急演練

二嚴防火災事故
可燃物:
1新、改、擴建礦井的動力線、照明線、輸送帶、風筒等設備設施是否具備阻燃特性
2生產礦井是否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發布金屬非金屬礦山禁止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的通知》(安監總管一〔2013〕101號)規定的時限淘汰非阻燃的設備設施

用火用電管理:
1井下切割、焊接等動火作業是否制定安全措施,並經礦長簽字批准後實施
2是否有人在井下吸煙
3井下是否存在使用電爐、燈泡等進行防潮、烘烤、做飯和取暖

油品管理:
1井下各種油品是否單獨存放在安全地點,並嚴密封蓋
2柴油設備或油壓設備一旦出現漏油,是否及時進行處理

消防系統:
1是否按規定設置地面和井下消防設施,並有足夠可用的消防用水
2是否制定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並定期進行演練

三嚴防透水事故

水害隱患:
1是否調查核實礦區范圍內的其他礦山、廢棄礦井(露天開采廢棄采場)、老采空區,本礦井積水區、含水層、岩溶帶、地質構造等詳細情況,並填繪礦區水文地質圖
2是否摸清礦井水與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氣降水的水力關系,並預判礦井透水的可能性

排水系統:是否按照設計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建立排水系統,並加強對排水設備的檢修、維護;排水系統是否完好可靠

探放水管理:
1是否健全防治水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
2是否嚴格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水害防治原則,落實「防、堵、疏、排、截」綜合治理措施
3水害隱患嚴重的礦山是否成立防治水專門機構;是否配備專用探放水設備;是否建立專業探放水隊伍;排水作業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應急保障:
1是否建立完善透水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是否開展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2水文地質情況復雜的礦井是否按照要求建設緊急避險設施,並配備滿足搶險救災必需的大功率水泵等排水設備
3是否存在相鄰礦井井下貫通情況:是否開采隔水礦柱等各類保安礦柱

四嚴防爆炸事故

人員資質: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井下炸葯庫:
1井下炸葯庫的建設、通風、貯存量、消防設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是否嚴格執行爆破器材入庫、保管、發放、值班值守和交接班等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非工作人員進入炸葯庫
3在井下炸葯庫30米以內的區域是否存在爆破作業行為;在距離炸葯庫30~100米區域內進行爆破時,炸葯庫內是否有人停留

爆破器材:是否採用專車運送爆破材料;是否存在用電機車或鏟運機運送爆破材料;是否存在炸葯、雷管同車運送

爆破器材:
1是否存在在井口或井底停車場停放、分發爆破材料
2井下工作面所用炸葯、雷管是否分別存放在加鎖的專用爆破器材箱內;是否有亂扔亂放行為
3爆破器材箱是否放在頂板穩定、支護完整、無機械電器設備的地點;起爆時是否將爆破器材箱放置於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4當班未使用完的爆破材料,是否在當班及時交回炸葯庫

爆破作業:
1礦山爆破工程是否編制爆破設計書或爆破說明書;是否制定爆破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是否嚴格按照作業規程進行打眼裝葯;是否存在邊打眼、邊裝葯,邊卸葯、邊裝葯,邊聯線、邊裝葯的現象
3是否仍在採用爆破方式破碎石塊;是否採用非電起爆技術
4露天礦山在雷雨天氣時,是否進行爆破作業
5小型露天礦山和小型露天採石場是否聘用專業爆破隊伍進行爆破作業

五、嚴防墜罐跑車事故
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提升運輸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人員資質:提升機司機、信號工等特種作業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提升設備:
1新、改、擴建地下礦山的提升運輸設備是否有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2用於提升人員的豎井是否優先選用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是否按規定限期淘汰非定型罐籠等提升設備;是否還在使用帶式制動器的提升絞車作為主提升設備

防墜罐跑車措施:
1罐籠、安全門、搖台(托台)、阻車器是否與提升機信號實現連鎖;提升信號是否與提升機控制實現閉鎖
2提升礦車的斜井是否設置常閉式防跑車裝置;斜井上部和中間車場是否設阻車器或擋車欄;斜井下部車場是否設躲避硐室;傾角大於10°的斜井是否設置軌道防滑裝置
3斜井人車是否裝設可靠的斷繩保險器,且每節車廂的斷繩保險器是否相互連結,各節車廂之間除連接裝置外是否附掛保險鏈

檢測檢驗:
提升機、提升絞車、罐籠、防墜器、斜井人車、斜井跑車防護裝置、提升鋼絲繩等主要提升裝置,是否由具有安全生產檢測檢驗資質的機構定期進行檢測檢驗

維護保養:
1是否嚴格按照《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加強提升運輸系統維護保養
2是否加強日常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立即停用,並及時整改
3是否存在提升設備帶病運轉;是否存在超員、超載、超速提升人員和物料
4是否健全維護保養檔案管理制度;是否將檢查結果和處理情況記錄存檔

六嚴防冒頂坍塌事故

頂板管理:
1是否落實頂板分級管理制度
2井下檢查井巷和采場頂幫穩定性、撬浮石、進行支護作業的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3回採作業前,是否進行「敲幫問頂」,處理頂板和兩幫的浮石,確認安全後方准進行作業;處理浮石時,是否停止其他妨礙處理浮石的作業;是否存在在同一采場同時鑿岩和處理浮石的情況

頂板管理:發現冒頂預兆,是否停止作業進行處理;發現大面積冒頂危險徵兆,是否立即通知井下人員撤離現場,並及時上報

地壓和采空區管理:
1工程地質復雜、有嚴重地壓活動,以及開采深度超過800米的地下礦山是否建立並嚴格執行采空區監測預報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是否建立地壓監測系統,實時在線監測
2發現大面積地壓活動預兆,是否立即停止作業,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3地表塌陷區是否設明顯標志和柵欄;通往塌陷區的井巷是否封閉;是否存在人員進人塌陷區和采空區

推廣充填采礦方法:新建地下礦山是否首先選用充填采礦法;不能採用的是否經過設計單位或專家論證,並出具論證材料

非煤礦山事故防範措施專項檢查表(尾礦庫)
一、嚴防潰壩事故

安全管理:
1是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2是否設立專門的尾礦庫管理部門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是否配備專(兼)職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3尾礦作業人員是否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設計建設:
1尾礦壩堆積坡比是否陡於設計值
2沉積灘長度及灘頂最低高程是否滿足防洪設計要求

運行管理:
1採用上游式築壩的,是否於壩前均勻放礦,保持壩體均勻上升;是否存在未經論證擅自在庫後或一側岸坡放礦;是否存在沖刷初期壩和子壩,礦漿沿子壩內坡腳線流動沖刷壩腳等現象
2壩頂及沉積灘面是否均勻平整;尾礦壩下游坡面上是否有積水坑;
3當壩面或壩肩出現集中滲流、流土、管涌、沼澤化、滲水量增大或滲水變渾等異常現象時,是否立即停止生產,並及時處理
4是否存在尾礦庫高水位運行
5是否存在危庫、險庫生產運行
6是否存在無監測監控設施(系統)或非正常使用運行
7是否存在無應急機制的尾礦庫生產運行

監測監控:是否嚴格按照《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和《尾礦庫安全監測技術規范》(AQ2030-2010),對尾礦壩位移、滲流、干灘、庫水位、降水量、外坡坡比、壩體滑坡、浸潤線、排滲設施、周邊山體穩定性、違章建築、違章施工和違章采選作業等進行監測和檢查,並建立完善監測監控設施(系統)

汛期管理:
1汛期前是否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2是否制定汛期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並加強演練
3汛期和洪水過後是否對壩體和排洪構築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是否及時修復,同時,採取措施降低庫水位

閱讀全文

與煙台奧普維修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程實施期包括保修嗎 瀏覽:107
河南防水自粘卷材怎麼樣 瀏覽:550
湖南醫養傢具 瀏覽:293
連鎖門電路 瀏覽:745
安踏球鞋幾個月保修 瀏覽:84
沛納海表如何維修 瀏覽:64
國家電網志願順序選項怎麼選擇 瀏覽:617
衛生間的防水膠條怎麼裝 瀏覽:840
售後維修換機價 瀏覽:549
室外網線斷了怎麼維修 瀏覽:120
維修技術員跟維修工有什麼區別 瀏覽:627
小米電腦端怎麼查詢保修時間 瀏覽:632
佛山魯信傢具 瀏覽:912
轉向燈內部有裂紋4s店給保修嗎 瀏覽:945
ix35四驅維修多少錢一輛 瀏覽:354
家用電器說明文洗衣機 瀏覽:976
通山老傢具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966
手壓拖把桶維修視頻 瀏覽:647
國家電網申請個人充電樁是多少伏 瀏覽:352
蘋果保修從多久算起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