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樓地面在構造上應採取哪些防水措施
技術要點:一、防水效果好;二、可以在防水層之上鋪貼地磚或水泥砂漿地面而不會起殼空鼓。
具體構造要點:
1、剛度較好和小面積衛生間的現澆混凝土樓面,宜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JS、聚氨酯等)或聚合物防水砂漿防水;
2、有振動和面積較大的廠房預制板樓面,宜用防水卷材(SBS等);
3、現澆結構板的防水層宜直接做在結構板面,預制樓板和不平整的樓面應採用1:2水泥砂漿找平後再做防水層。聚合物防水砂漿不用找平層。
4、有防水要求的區域,四周應採用現澆混凝土翻邊擋水,高度大於建築地面150mm
5、有機防水材料上面宜用30mm厚細石混凝土找平找坡,起到壓置防水層和地坪面磚鋪貼作用。聚合物防水砂漿防水層上可以直接做地面磚。
B. 樓地層防水措施有哪些
樓板應以現澆為佳,並設置地漏。樓板做面層時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地漏方向。地面坡度一般為1%~1.5%。防止積水外溢,其房間的樓面或地面標高應比相鄰房間或走廊坐地20~30mm。
對於防水質量要求較高的地方,可在樓板基層與面層之間設置防水層一道,並將防水層沿房間四周牆邊向上翻起100~150mm。當遇到開門處,其防水層應鋪出門外最少250mm。
C. 樓地層如何做防水層
不論是預制板還是現澆結構的屋頂,嘉程按照國家相關規范都應「剛柔結合」(剛性材料與柔性材料)進行防水施工。
對理想防水層的要求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施工後不透水和在設計年限內不透水 ,且是經濟的。這要求防水層不僅保持良好的完整性 ,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破損的能力。[1]
基本要求
基面清理干凈,含水率不大於9%,平整密實,各節點收頭整齊、完備,符合要求。
第一道
(1)、鋪設柔性防水層,選擇塗料或卷材都可以。其施工條件要求基面含水率不大於9%,所以適宜在天氣炎熱且連晴5天以後的夏季施工。完工後,應做蓄水實驗。
(2)、如做塗料防水,以「一布兩塗」為例:清理干凈基層後,滿刷一遍塗料,乾燥成膜後,鋪設一層玻纖布胎體增強材料,並在已展平的表面上滿刷一層塗料固定,乾燥後進行下一遍塗料施工。防水塗膜的總厚度應在3毫米以上。
(3)、如做防水卷材施工,清理干凈基層後,在卷材反面和基層刷粘結膠,按彈好的基準線由遠而近的粘貼、輥壓,最後做接縫收頭檢查處理。
第二道
鋪設剛性防水層,應在第一道柔性防水層完成後的兩天左右進行施工,主要以高級脂肪酸類砂漿防水劑、水泥、砂子、細石骨料、纖維為基本材料,防水層厚度應為20-30毫米。
1、按規范要求安裝分格木條,分格設置為4000毫米×4000毫米。然後灑水使基面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2、按由遠到近、先高後低的順序,將配製好的砂漿或細石混凝土進行逐個分格施工,同一分格一次完成,抹平壓實。
3、初凝後,取出分格木條,壓光並修整分格縫。
4、採用柔性密封材料嵌填分格縫,處理表面收口。施工完成後注意灑水養護。
5、如有屋面種植土,應在盡短的時間內覆蓋上種植土。
D. 一樓地面防水防潮層做法
地面防水防潮層做法:防潮層要適當加高,離土層間越高,防潮效果也越好。假如空間允許,在做好牆面防水層的基礎上,最好再做一次隔空牆面,牆面加寬面積越大,其防潮性能也越好。
一樓地面防水防潮層做法
第一種最常見的防潮做法就是在基礎下面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鋪貼的部位一般都是在我們做基礎的時候,先建築墊層,在墊層上面鋪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這樣就可以實現我們整個基礎與地下土壤的分隔,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氣向我們室內上返。
第二種常見的防潮的做法就是基礎上面鋪一層保溫板。材料就是上面給大家介紹的擠塑板。例如我們家裡在做地面之前,我們先做一層結構混凝土地面,然後在地面上鋪一層約50mm厚的保溫板。在保溫板的上面再去澆築我們最終的室內的混凝土的回填層,也就是後澆層地面。
第三種常見防潮的做法就是在我們室內的地面上鋪一層防潮膜。例如我們家裡計劃鋪貼瓷磚,我們可以先在原有的地面上鋪滿一層防潮膜,然後使用細石混凝土進行找平。此時混凝土澆築的厚度一般是30mm厚就可以了。最後再在我們建築的混凝土上面去鋪貼瓷磚或者是鋪木地板。此外鋪木地板的時候,同樣再鋪一層防潮膜,這樣基本上就把潮氣阻隔住了。
第四種常見防潮的做法就是我們外牆的防潮。由於外牆一直與室外的土壤接觸,非常容易出現返潮的情況。此時搜飢個人給大家建議的方法就是在外牆表面粘貼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其粘貼起點的位置就是從我們基礎的底板下面,一直鋪到地面完成面上,最起碼要高出地面500mm的高度。
房首層的潮氣來源有哪些
第一個最主要的潮氣來源就是來自於我們室內地面以下的土壤。
對於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地區來說,地下水位的深度基本上是在1000mm到2000mm之間。也就是說,超過這個深度,我們室內地面下土壤中都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說這些水汽就會慢慢的上升。那麼如果我們室內地面隔潮措施做的不好,這些上升的潮氣就會返到我們室內,造成室內地面返潮。
第二個主要的潮氣的來源就是來自於外牆的根部。
因為對於首層的樓房或者是自建的平房,我們的外牆是有一部分是做在土壤里的。而與土壤部分接觸的牆體會隨著時間的增長,土壤里的潮氣也就慢慢的滲入到牆體肢漏冊里。時間久了就出現了我們室內外牆的根部,總是出現返潮發霉的情況。
第三個主要潮氣的來源就是空氣中的水分。
像我們國家南方的很多地區,就經常會出現空氣中水分含量特別大的一些情況。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室內的牆面還有就是地面上都會
樓房首層常用的防潮材料有哪些
第一種經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其實就是我們的防水卷材。例如目前階段最常用於地下室防水的卷材就是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也就是改性SBS防水卷材。這種卷材鋪貼在地面以下,可以有效的防水。地下水上升以後,那麼這層卷材一般都是可以把水阻隔住的,當然超市也就上不來了。
第二種經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石子。這里所謂的爐渣或細石,主要是用於我們室內地面以下做防潮層使用的。我們在墊層下鋪一層石子,這樣如果地下有水有話都會通過這層鋪的石子迅速地排走,這樣就不會導致我們地面以下水汽過大。
第三種經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我們目前比較常用的保溫板。用於防潮的保溫板主要是模塑聚苯板和擠塑聚苯板。但是由於模塑聚苯板的防火性能比較差,而且密度不是很好。所以現階段主要使用的還是擠塑聚苯板。
第四種經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防潮膜。防潮膜在我們鋪木地板的時候會經常的看到,它就是塑料材質的製作而成的,中間是氣泡形式存在的。所以這種薄膜防潮的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經常有結露的現象,這也歷宏是室內潮氣的另一個主要的來源。
E. 一樓的地面怕潮該怎樣做防水
一樓地面如何防潮需要視地板種類而定,具體的的方法如下所示:
1、應盡量少地面磨損
復合木地板平時可以用吸塵器或掃帚清掃表麵灰塵,再用浸濕後擰干至不滴水的抹布或拖把擦拭地板表面。拖地後最好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盡快將地板吹乾。復合木地板耐磨層若受損將使地板的防潮功能和光亮度受影響,因此,在地板上行走時,應盡量穿布拖鞋,最好赤腳。
2、保持濕度適宜
實木復合地板鋪裝好以後最好在兩周內入住。長時間不住人或不經常居住的房間,應在房間內放幾盆水並保持水量,或使用加濕機,以彌補因室內暖氣開放或開窗通風而蒸發的水分。室內環境不要過於乾燥,也不要過於潮濕,以防木地板的乾裂、收縮或膨脹變形。
其次,還應注意保持地板的乾燥清潔,用擰乾的軟濕毛巾抹擦地板。避免家用電器冷熱風直吹和烘烤地板。防止雨水浸泡地板,防止陽台、衛生間、廚房等處溢水,出門旅行或停水時要關好水龍頭;特別不能與熱水接觸,因此,暖氣管道中熱水千萬不要漏到地板上,一旦發生要及時擦乾。
3、保護漆膜避免過濕過熱
實木地板應保持乾燥、清潔。盡量避免用過濕的拖把或用鹼水、肥皂水擦洗,以免破壞油漆的光亮度、損壞漆膜。如遇有灰或臟物可用干拖把或用擰乾的濕拖把擦拭。如果地面有水漬,必須及時擦乾凈,不能讓太陽爆曬或直接用電爐烘烤,以免乾燥過快導致地板開裂。
(5)樓梯地面防水怎麼做擴展閱讀:
隨著氣溫升高,令人討厭的「南風天」也開始出現。在「南風天」里,市民們會發現,牆滴水、地冒水、玻璃流水,空氣似乎潮濕得能擰出水來。」南風天」里防潮措施如下:
1、吸濕盒:用於局部除濕比較有效,如放在壁櫃、衣櫃、鞋櫃乃至鋼琴內除濕。
2、保鮮袋:家裡一些怕受潮的中葯材或者食物可以用保鮮袋封存,這樣也可以防潮;如果已經受潮的,可以用微波爐烘乾後再封存。
3、空調:空調是目前家庭選擇除濕最常用的電器,可以開啟除濕功能,抽走房內的濕氣。
4、蘇打粉:廚房裡的蘇打粉可以吸收濕氣,結塊後可用作清潔劑,刷洗浴缸、洗手台、臉盆等,去油去污兼防霉,效果頗佳。
5、石灰或者木炭: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裝生石灰或木炭後放置於室內各處,使空氣保持乾燥。
F. 一樓地面怎麼做防潮防水 一樓地面防潮防水的方法
1、首先在原地面上澆築混凝土當墊層,接著在上面鋪高聚物防水卷材,最後澆注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地面,這樣做防潮層不僅可以防潮和防止地面滲水最好的措施。
2、除了家裡地面,一樓外牆防潮措施也非常重要,外牆最好用高聚物瀝青防水卷材,從外牆根部一直貼到500mm以上的高度,再做上保溫即可。
3、乾燥劑、活性炭、石灰粉等等有很好的吸潮效果,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水汽,並且可以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以放一些放置在房間的各個角落,用一段時間後,再將其放在陽光下暴曬,將水分曬干後再繼續使用。
G. 樓面防水怎麼做一般用什麼材料
1.刷第一遍防水塗料。
施工前確保工地干凈、乾燥,防水塗料要塗滿,無遺漏,與基層結合牢固,無裂紋,無氣泡,無脫落現象。
2、刷第二遍防水塗料。第二遍防水塗料需要有一定時間間隔,待遍塗料干透後才能進行第二遍,具體時間視塗料而定。
3、鋪保護層。為防止之後的施工破壞防水層,需在防水塗料表面鋪上保護層。保護層要完全覆蓋防水層,無遺漏,與基層結合牢固。
4、閉水試驗。閉水試驗時,地面點的水線不能低於2厘米,保存至少24小時,觀察無滲漏現象後方算合格。
5、基層清理,做找平層、結合層,二次蓄水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