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水卷材 > 冬天如何科學預防水霉

冬天如何科學預防水霉

發布時間:2023-05-18 18:10:50

㈠ 冬天羅非魚得了水霉該怎麼辦

水霉搭高病主要咐祥發生在羅非魚的越冬期,由於溫度下降至20攝氏度以下造成魚體凍傷,或剛要移入越冬池時操作、運輸過程中不慎造成魚體受傷,使羅非魚暴發水霉病,解決方法如下:

1、保持越冬水溫在20攝氏度以上;

2、使用百萬分比濃度為100到250的福爾馬林溶液,對羅非魚流浴1小時;

3、用0.3克每立方米到0.5克每立方米的亞甲基衡枝搏藍製成水溶液潑灑魚池,連用2天;

4、在捕撈搬運和放養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放養密度要合理。

㈡ 常見鯽魚病害主要是水霉病,水霉病怎麼防治

應該及時的對症下葯,而且在防治的時候也應該及時的更換水,並且也應該注意提供非常充分的氧氣,並且也要種植一些水草。

㈢ 冬春低溫時節總是出現令人防不勝防的水霉病,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水霉病又稱皮霉病、白斑病,主要是葉鞭毛菌科水霉科、植菌科水霉科和水霉科真菌,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疾病之一。水霉病是由寄生在魚體表的真菌引起的,可全年發生,以早春、晚冬最為流行,所有受傷的水生動物均可感染。冬春魚水皰病的症狀、原因及防治措施。

首先,症狀。在水霉病的早期,症狀是肉眼無法看到的,當肉眼可以看到時,菌絲體已經侵入傷口。患病的魚變得焦躁不安,吃得更少,最終死於消瘦。

原因:水模對水溫適應范圍廣,繁殖溫度為13-18度,一旦水溫下降,水模就會開始流行。在捕撈和運輸魚的過程中,操作不當會導致魚表面損傷、寄生蟲感染、冷天魚體凍傷等。游動的水黴菌孢子會侵入並引起水黴菌。水產養殖魚池水質過稀,魚類生長過程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感染水霉病。魚塘高密度養殖會增加魚類相互傷害的概率。同時,高密度引起的蟲害和脅迫也會增加魚患水霉病的幾率。

㈣ 如何防治斑點叉尾水霉病

病原為水黴菌。此病多發生在水溫較低的冬天或早春,體表受傷的魚極易受水黴菌的寄生。水霉開始寄生時,李仔肉眼一般不易覺察,當肉眼可見時,菌絲已向內外擴展,向外擴展的菌絲呈棉花狀。病魚頌擾枝患處肌肉腐爛,行動遲緩,食慾減退,最終死亡。
防治措施
①全池潑灑水霉凈,連用2天;第三天開始全池潑灑二氧化氯野敏,連用3天。
②每個網箱(3米×3米)吊掛一袋三金菌毒消或三金底安,也可視魚體質情況適當加大葯物用量。
③在飼料中添加鰓霉凈投喂,連用3~5天,在投喂的同時進行掛袋效果更佳。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西藏農牧業科技發展史》

㈤ 為什麼金魚冬天身上長了一層絮

這是得了水霉病。
症狀: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和罩生魚碰薯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
防治:
1. 福爾馬林(formalin)
100~250ppm,流浴1小時。
2. 食鹽(最好選用無碘鹽,因為過量的碘對水中生物是有害的)
1~1.5%,20~30分鍾。精製鹽,用粗製鹽也可。
3. 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
食用魚禁用。
4. 發生細菌性混合感染時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5.亞甲基藍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無需及時換水等葯效分解水色自會變淡。3天後可以考慮適當換水。
預防措施:
⑴魚體水霉病的預防
①除去池底過多淤泥,並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強喚吵鬧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抵抗力,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③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後,可在傷處塗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黴素5萬~10萬單位/㎏魚。

㈥ 如何防止水霉病

春季階段的水溫較為適合病原菌繁殖生長,因此,尤其要做好預防工作。冬季清塘時可以除去池底過多的淤碰余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笑基滾抗病力,盡量避免高密度條件暫養時造成魚類擠壓碰撞掉鱗,或在捕撈、運輸過程中盡可能避免魚體受傷。

水溫低於15℃時,盡量減少人為操作,防止出現應激反應,導致擦傷或凍傷。經長途運輸的魚種放養前和放養後,及時2%~3%食鹽鋒前水或消毒劑進行消毒。

(6)冬天如何科學預防水霉擴展閱讀:

水黴菌廣存於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鹹水水域及潮濕土壤中,於死亡的有機物上腐生,於10~15℃時最適合生長,25℃以上時各中的游孢子繁殖力減弱,較不易感染,於鱒魚幾乎全年皆可發生。

水霉病的發生主要因為緊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魚只因擁擠、移動或其他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體表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機附著;

於壞死組織上開始發芽形成菌絲,菌絲除寄生於壞死組織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圍組織,更而貫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膚與肌肉壞死崩解。

㈦ 冬天羅非魚得了水霉該怎麼辦

一清胡中、病狀: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後期則呈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裸露。鰓組織亦會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二、病因:表層的菌絲則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做虛,並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遊孢子到水中,經由水而傳播各處。
三、防治:
1.福爾馬林100~250ppm,流浴1小時。
2. 食鹽1~1.5%,20~30分鍾。精製鹽,用粗製鹽也可。
3.亞甲基藍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無需及時換水等答山葯效分解水色自會變淡。3天後可以考慮適當換水。

㈧ 說說你們是如何防治水霉病的

【預防】(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抵抗力,平時注意消毒,在捕撈、運輸等操作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注意合理放養密度,盡量不用受傷的魚作為親魚。
(2)除去池底過多淤泥,並用200克/米3生石灰或20克/米3漂白粉消毒。
(3)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後用可在傷處塗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須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黴素5萬~10萬單位/千克魚,或用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2~3毫克/升。【治療】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只有在疾病早期進行及早治療才有一定療效。應用食鹽和小蘇打(碳酸氫鈉)合劑(1∶1)全池潑灑,使池水葯物濃度為400克/米3有一定效果。

㈨ 怎麼防治泥鰍水霉病

本病的防控重在提前預防,水黴菌只能在傷口上滋生,健康完整的魚是不會發病或者被感染的,所以先行防範,讓水霉無法滋生,保證魚體不受傷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01 提高水溫:

水霉病一般發生在冬天或者是初春,所以提高水溫是往往有效的措施。比如搭蓋溫棚塑料大棚,也可以在溫度低的時候添加一些地下水。此外,池塘水位也應當加深到兩米以上,特別是在2.5-3米最好,因為水越深,池塘底部水體受到降溫的影響就越小。

04 增強體質:

體質是預防所有病害的前提,而優良的體質主要靠投喂管理,應選擇科學配比、適口性佳、適合魚類生長需要的飼料,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魚類的基本生理需求,還能促進魚兒形成健壯的體格,提高抗病能力。如今很多養殖戶都會在飼料中拌入斯大靈,它不僅能改善腸道健康,調節腸道免疫;還能保肝護膽,促進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斯大靈在誘食促生長上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05 合理操作:

但凡拉網、分塘,放穗虧苗等工作如果操作不當,造成魚體表機械損傷,一旦水環境致病菌較多時就容易引發傷口細菌感染。一旦發現死魚或者病魚,要及時清理出魚塘避免感染其他魚。

水霉病爆發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水溫為13℃~18℃的冬春季節,有兩個時期要特別注意,一是華南地區的冬季低溫天氣時期,二是北方地區的初春融冰期,在這個時間段內,魚類水霉病發病率高,感染速度快,常常造成大面積的減產。華南地區立春後發生「倒春寒」天氣,也經常出現水霉病大量發生的情況。要特別謹防魚體表面受傷,如果處理不妥當,都可能引起水黴菌繼發感染,發生水霉病。

㈩ 冬季魚類水霉病發生率居高不下,為什麼很多人總是防不住

魚類越冬期是冬季魚病流行的季節,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況下,水霉病等疾病在低溫下易發生,而且有時候看起來很難防得住。現談談冬季魚類水霉病的防治措施,僅供養殖戶朋友參考。

一、病原

由水黴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國淡水水產動物中的體表和卵上共發現的水霉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水霉對溫度適應范圍很廣,對水生動物種類沒有選擇性,凡受傷的機體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往往寄生在傷口處吸取皮膚養料後迅速地萌發,向外生長,菌絲向內深入肌肉,向外生長棉狀毛,使組織壞死。

二、流行情況

水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以早春晚冬水溫10-15最為流行,發病嚴重,適宜低溫繁殖。各種水產養殖動物均易被感染,常常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症狀

患病的魚類大多游動失常,食慾減退、行動呆滯,在病魚頭部、吻端、尾部、軀干或鰭條,有時甚至在鰓部有水霉寄生,並粘附污泥和藻類,其狀如覆蓋棉絮,最後瘦弱而死。

四、防治措施

1、除去過多淤泥,用20?30千克/畝生石灰徹底清塘,可減少此病發生;

2、捕撈運輸時仔細操作,勿使魚體受傷,最好用20毫克/升的聚維酮碘溶液制劑浸泡15?20分鍾;

3、親魚受傷時用1%高錳酸鉀水溶液、碘酒等塗抹魚體,嚴重時可按照5-10萬單位/公斤魚進行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鏈黴素;

4、用萬分之四的食鹽,小蘇打合劑全池遍灑或浸洗;

5、單一水霉病時,可選擇水楊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潑灑或浸泡,用量參考產品說明書。如果是混合感染,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冬季管理之水霉病預防篇

每年冬天和早春的時候,養殖魚類的水霉病普遍存在,造成的危害較大,下面跟大家聊聊我對水霉病的認識。

一、水霉的特點水霉是水體常在菌,廣泛存在於水體和底泥中;水溫在5-26是均能生長繁殖,最適溫度為13-18;當水體環境惡化或者有動物屍體沒撈出時,水霉附著後迅速繁殖;二、水霉病的發生(1)魚體必須要有傷口,沒有傷口不會發生水霉病拉網操作不當,魚種跳躍,造成勒網、掉鱗;運輸過程中,密度過大,摩擦損傷;感染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病原造成外傷;放苗操作不當,致使受傷;凍傷或者缺氧造成組織壞死;氣泡病引起組織損傷等均會在體表造成傷口。(2)溫度適宜,水霉數量足夠多水霉廣泛存在於底泥中,當水溫適宜時,水霉大量萌發、繁殖。此時,若水環境惡化,水霉數量將呈暴發式增長。水霉與魚體傷口相遇的概率大大提高,那麼它發生水霉病的幾率也會相應的高。(3)水體不穩定水體不穩定,造成魚體應激,體質下降,同時容易發生氣泡病,是加重死亡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實踐發現水清和連續陰雨連綿天更易發生水霉病。三、水霉病的症狀一般在11月到翌年4月底,水溫13-18時流行。出現焦躁不安症狀並與固體物質不斷摩擦,嚴重時魚體衰弱,游動無力,食慾減退,最後衰弱而死。患病魚體表附著毛狀物質,呈土黃色或者灰色,為水黴菌絲附著雜質和藻類所致。四、水霉病的預防(1)徹底清塘,殺滅底泥中的水霉休眠孢子;(2)精細操作,減少魚體出現傷口的機率。如運輸過程中,運輸密度保持適量;放苗仔細操作,防止傷魚;特別冷的天氣不放苗,防止凍傷等;(3)魚種在越冬之前,有病的建議趕緊處理,最好不要帶病越冬;無病的內服一段時間免疫增強劑,提高免疫力;(4)苗種放齊後,使用消毒劑化水全池均勻潑灑消毒,切忌在養殖過程中直接將葯物灑入養殖水體,以免造成局部濃度過高傷害養殖魚類;從11月到次年4月底,建議至少消毒2次,放苗後一次,開春後一次;(5)冬季肥好水,調控水質,預防蟲害,減少創傷;(6)將水位加深到1.8米以上,保持水體穩定,減少應激,預防氣泡病。

內容源自跑塘快訊,作者汪集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文

歡迎留言評論交流!

閱讀全文

與冬天如何科學預防水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紐西蘭小家電品牌有哪些 瀏覽:357
家電網站是什麼意思 瀏覽:671
韓國現代家用電器售後 瀏覽:382
國家電網公司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呢 瀏覽:532
磚頭和水泥怎麼防水 瀏覽:307
北京哪裡有歐式傢具店 瀏覽:414
微星保修期 瀏覽:434
紅木傢具怎麼買回來 瀏覽:725
崑山商廈家電維修部 瀏覽:934
混凝土水池陰角怎麼防水 瀏覽:399
堵頭上有防水膠怎麼弄 瀏覽:249
純美海岸的傢具怎麼樣 瀏覽:975
獨板紅木傢具為什麼好 瀏覽:948
變色兔電路 瀏覽:546
洗臉池滴水怎麼防水 瀏覽:876
買房子送家電是怎麼交稅 瀏覽:49
國家電網用戶查訪密碼是什麼 瀏覽:837
導航保修 瀏覽:814
紅木傢具拍賣網 瀏覽:763
慈溪三星洗衣機售後服務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