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是什麼
您好,我知道的有外防外貼防水法,即在底板墊層上鋪設卷材防水層,並在圍護結構牆體施工完成後,再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貼在圍護結構的外牆面,然後採取保護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優點是隨時間的推移,圍護結構牆體的混凝土將會逐漸乾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當基坑採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採取措施,以解決水平支撐部位影響地下室堵漏的問題。希望對您有用哦。
Ⅱ 地下室底板防水怎麼做最規范,看這個太對了
地下室底板防水怎麼做最規范,看這個太對了!
一、地下室底板防水介紹
地下室底板防水主要作用:
避免和減少地下水對地下混凝土結構的滲透和侵蝕,使地下空間滿足使用條件;同時保證地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和安全。
地下室底板防水實現方法:
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外圍形成迎水面防水層,並與地下室側牆、頂板形成連續無接縫整體防水層。
3.做法三優點
因有細石砼對防水層的保護,支模、捆紮鋼筋(焊接)等工序可以有效的避免做法二中防水層的磕破、穿刺、熔穿等。
4.做法三缺點
防水層僅向上反粘於細石砼保護層上,而細石砼保護層與後澆鋼筋砼底板形成施工縫,造成防水層不能真正意義上與後澆鋼筋砼底板反粘。
Ⅲ 地下室如何防水防潮
你有沒有因為地下室受潮而煩惱過?由於地下室的牆體,地板長期受到地下潮氣或地下水的侵蝕,因此,必須根據地下水的情況和工程的要求,對地下室採取相應的防潮,防水措施。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做法取決於地下室地坪與地下水位的關系。當設計最高地下水位低於地下室底板300~500mm,且基地范圍內的土壤及回填土無形成上層滯水的可能時,地下水不會直接侵入地下室,地下室外牆和底板只受到土層潮氣的影響,這時,一般只做防潮處理。
在Soul,你可以暢所欲言
廣告
在Soul,你可以暢所欲言
防潮的具體做法是:砌體必須用水泥砂漿砌築,並在地下室外牆外側坐垂直防潮層,即先做20mm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並高出散水300mm以上,然後刷冷底子油一道,熱瀝青兩道(至散水底)。之後回填低滲透性的土壤,如黏土,灰土等。此外,地下室所有牆體均應設兩道水平防潮層:一道設於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設於室內外地坪之間,以防止土中潮氣和地面雨水因毛細管作用沿牆體上升而影響結構。當地下室的內牆為砌牆時,牆身與底板相交處也應做水平防潮層。
Ⅳ 地下室底板防水做法
卷材施工的一般要求
卷材粘貼彩熱熔粘結,除底板平面卷材彩條粘法外,(距底板保護牆內側1m范圍內要求滿粘),其它部位都採用滿粘法。卷材鋪貼分兩步施工,先施工900mm高保護牆以下部位(包括底板卷材)。,採用上反內貼法。卷材搭接寬度長邊不小於 100mm、短邊不小於150mm。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要錯開300mm以上。卷材搭接縫應單獨收邊,做法是用噴槍烘烤外露邊緣,再用專用抹子抹出平滑的450斜角。
底板防水卷材的施工
首先粘貼柱坑、電梯井坑、陰陽角等處附加層,然後根據鋪貼順序、搭接寬度、卷材尺寸等彈好卷材鋪貼線,再進行大面鋪貼。待底板卷材施工完畢,在底板卷材上干鋪1層塑料膜保護層,然後澆築50mm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外牆防水卷材的施工
在基層清理干凈後,塗刷與卷材配套的基層處理劑,以增強卷材與基層的粘結力,2h後方可鋪貼卷材。基層處理劑不得過早塗刷,以免沾染灰塵影響粘結效果。首先鋪貼止水帶、後澆帶、陰陽角等處附加層,然後拆除底板側面900mm高保護牆上最上面3皮磚,將露出卷材接頭清理干凈,再從一側開始自下而上垂直進行大面鋪貼。鋪貼過程中,一定要將卷材內空氣趕凈,以免造成空鼓起泡。每鋪完外牆1層層高的卷材,並經驗收合格後,在卷材上抹20mm 厚1:2水泥砂漿保護層。待砂漿保護層具有一定強度時,立即砌 240mm厚保護磚牆。最後收頭時,一定要按設計要求固定牢固。在保護牆全部砌築完後,開始回填土方。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鋼筋工程
雖然後澆帶將外牆分隔成5段,但每段外牆仍較長,為防止出現垂直襲縫,將地下室外牆鋼
筋由ф16@200改為ф14@150。並在每段外牆中部一跨范圍內再增加水平鋼筋ф12@300。
為提高結構的整體性,對底板鋼筋、後澆帶鋼筋接頭採用單面搭接焊接頭。綁扎外牆鋼筋時,嚴禁綁扎鋼絲和牆體拉結鋼筋接觸模板,以免形成滲水通道。
底板混凝土的施工
由於當地不生產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所以拌合混凝土採用了普通硅酸鹽水泥,又因底板混凝土體積大且A區底板最厚,為防止混凝土出現溫度裂縫,經協商,將A區底板混凝分為2層進行澆築,先澆築1300mm厚,後澆築1200mm厚(其它部分均一次澆築完成)。澆築採用斜面分層布料施工法,即「一個坡度,分層澆築,。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方法。振搗時,從澆築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對澆築中出現的泌水,使用潛水泵及時清除。混凝土採用覆蓋1層塑料薄膜及2層麻袋進行養護。在養護過程中,隨時測溫掌握內外溫差,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地下室抗浮措施
根據以前工程實踐,我們認為在建築物未施工至足夠重量時,在地下水壓力下,會造成建築物上浮,導致地下室傾斜,產生結構拉裂,從而破壞結構自防水和卷材防水層,造成地下室滲漏水。為此,我們在建築物重小於地下室周圍埋設的降水井將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水位以下。
Ⅳ 地下室筏板基礎底皮標高為4米,在地下水位以下,下鋪C15墊層,那墊層下的防水,防潮層該怎麼做呢 謝謝哈
這個防水防潮層一般是做在墊層上面也就是基礎底板下面的然後向上翻,要從下到上把基礎和地下室外牆包圍起來
Ⅵ 地下室漏水怎樣堵漏及防水
房間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 1/2 者為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築物中處於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間。在房屋底層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築用地效率。一些高層建築基礎埋深很大,充分利用這一深度來建造地下室,其經濟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的類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結構材料分,有磚牆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地下室。按構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半地下室即房間地面低於室外設計地面的平均高度大於該房間平均凈高1/3 ,且小於等於1/2 者。這類地下室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可利用側牆外的採光井解決採光和通風問題。地下室頂板的底面標高低於室外地面標高的,稱為全地下室。
地下室的外牆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滲,因此,防潮防水問題是地下室設計中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一般可根據地下室的標准和結構形式、水文地質條件等來確定防潮、防水方案。當地下室底板高於地下水位時可做防潮處理。當地下室底板有可能泡在地下水中時應做防潮、防水處理。
外防外貼防水法,即在底板墊層上鋪設卷材防水層,並在圍護結構牆體施工完成後,再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貼在圍護結構的外牆面,然後採取保護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優點是隨時間的推移,圍護結構牆體的混凝土將會逐漸乾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當基坑採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採取措施,以解決水平支撐部位影響地下室堵漏的問題。
Ⅶ 地下水位低於車站底板是否還要做防水構造
《地下室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第3.1.4條 「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體應採用防水混凝土,並應根據防水等級的要求採取其他防水措施。」該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即使車站底板位於常年地下水位線以上,仍然避免不了地表水,滯留水、生活用水的浸犯。所以地下室底板都必須做防水層。
Ⅷ 什麼情況下進行地下室的防潮防水處理
地下室因受地下水的侵蝕而且處於地下水壓力狀態,所以必須對地上是牆體和地面進行防水和防潮處理。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處理方法:
(1)當設計最高地下水位低於地下室底板0.30~0.50m,且地基范圍內的土及回填土無形成上層滯水可能時,可採用防潮做法,否則應進行防水處理。
(2)特殊部位的防水處理特殊部位一般系指金屬管穿越地下室牆體、地下室變形縫等處。這些部位是引起滲漏的薄弱環節,一定要認真處理好:
1)當有金屬管穿越地下室牆體時,一般應盡量避免穿越防水層,其位置盡可能高於地下室最高水位處,以確保防水層的防水效果。管線穿越地下室牆體的防水處理有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式,就是將管道和牆體固結在一起,適用於結構不變形、管道無伸縮的情況;二是活動式,就是當結構有一定變形或有熱力管穿越地下室牆體時常採用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下,管道和牆體是脫開的,能適應一定的變形需要。
2)變形縫對地下室防水不太有利,應盡量避免設置。如必須設置變形縫時,應對變形縫處的沉降量加以適當控制;同時,做好牆身、地坪變形縫的防水處理。
3)窗井、穿牆管溝、埋件、變形縫及牆身角隅等處,無論地下室採用防水或防潮做法均應有嚴密的防水措施。
4)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處應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樓地面、樓地面溝槽、管道穿樓板及樓板接牆面處應嚴密防水、防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