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沖鋒衣的面料,防水指數3000-5000-10000的單位是什麼
防水的指數單位是毫米水柱,透濕的指數單位是:克每平方米每天。一般來說是貼膜的防水效果更好,透濕效果也更好。
兩者是有點矛盾,但也不全是,因為透濕有兩種,一種是親水的塗層或貼膜的,一種是微多孔的,特別是微多孔的,它的孔徑很小,對防水並沒有很大的影響的。
一般材料如果做到了防水,往往就不透氣,比如塑料、橡膠等;而透氣性比較好的材料,比如棉製品,又做不到防水。製作沖鋒衣的材料同時兼顧了防水和透氣的性能,但這種兼顧的代價就是防水和透氣性能都是有限的,大家千萬不要有過高的期望。一般在連續爬坡的時候多少都會覺得悶,在連續的大雨中,裡面也總會濕一些。
防水:沖鋒衣的面料是在確保一定透氣性的基礎上盡量防水,但防水性遠不如塑料、橡膠等材料。
透氣:蒸汽法,在杯子中倒上熱水,把沖鋒衣的面料蒙在杯口上,也可以在面料上再壓一塊玻璃,如果看見熱氣透過面料冒出來,或玻璃上凝結了水氣,那就說明面料是透氣的。但要注意,不同材料的透氣率是不同的,有高有底,上面試驗只能定性的證明材料不是完全不透氣,但透氣性能的好壞還是不知道。
② 沖鋒衣的防雨級別是怎麼劃分的
其實沖鋒衣的主要作用不單單是防雨呀.沒有劃分防雨級別呀.
沖鋒衣的不同類型,可以理解成登山款、戶外款、防雨款
登山款: 樣式相對簡單,考慮了一些登山時特別的要求。比如聯體的帽子——防風更好;腰以下沒兜——方便戴安全帶等。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輕重量。——要是戶外玩的比較發燒,建議選這款。
戶外款: 適合多種類型的活動,樣式復雜、功能多(基本上就是兜多),比登山款的重。
防雨款: 樣式最簡單、重量最輕、面料最薄,價錢最便宜,透氣最差!——要是戶外玩的不發燒,不想投資太多,建議選這款。平時行進最好放在背包里(不透氣、穿上悶),萬一下雨再穿上(悶點總比濕透強)。
③ 沖鋒衣的防水指數
每個沖鋒衣廠家的尺碼有差異,所以網購的話,你告訴客服,你的身高、體重,他會幫助你選的。然後,你要求他告訴你所選沖鋒衣的胸圍和肩寬、衣長,就可以確定你需要的尺碼。
還要注意以下哦
沖鋒衣是一種特殊的服裝,具有防水、防風、透氣功能,所以沖鋒衣有兩個主要性能指數,分別是防水指數和透氣指數,只有符合要求的沖鋒衣才是真正的沖鋒衣。防水指數通常需要達到了6000mmH2O以上、透氣指數要達到5000G/M2/24H以上。這些指標在現實使用中的意義是,如果你在惡劣的暴雨環境中,功能服裝可以保證你不會被雨淋濕,從而因水寒效應造成失溫。在冰雪環境中也不會使你被濡濕。而且你在大運動量的時候,你出的汗能被很快揮發出去,從而保證你的人體的乾爽,讓你有個溫暖舒適的小氣候。
注意配飾質量,比如:防水拉鏈、魔術貼和收緊繩等
樣式和顏色要適合,按照5年考慮。
考慮性價比
④ 沖鋒衣防水系數越高越好嗎
沖鋒衣防水系數要依據個人需求來定。
防水的要求越高,生產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沖鋒衣防水系數高的話,需要的價格也就越高,大家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來考量。
⑤ 沖鋒衣能防多大雨防水指數是什麼怎麼算 一般價位經濟,防水效果又好的沖鋒衣有哪些
你好,沖鋒衣因採用的面料不同防水效果也各異。現在最常見的是的gero-tex(戈爾特斯)、EVENT都是屬於PTFE膜類產品,防水透氣原理一樣,但後期處理不同。還有日本東麗公司的面料走輕量路線。成熟的戶外品牌都有自己的面料科技。樂斯菲斯的hyvent、哥倫比亞的Onmi-tech等等,包括探路者有研發了自己的面料。
它們的單位是毫米水柱壓強。通常的解釋是,當10000mm高的水柱壓在面料上面,24小時內從面料滲出的水不超過3滴,那麼我們就認為這件衣服的防水指數是10000mm。
GORE-TEX致力於做最好的防水透氣面料,從來不提自己的防水指數(但培訓人員說20000以上)
價位經濟的選樂斯菲斯就不錯,但款式較大眾,韓國品牌設計較時尚,顏色亮麗,像BLACK YAK
從質量、設計和著裝後的效果來看,國內的不是很推薦。
一般防水好的,透氣性就差一些,根據自己的戶外活動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沖鋒衣。不要被指數迷惑了。
⑥ 請教沖鋒衣的防水透氣指數是什麼意思一般的戶外運動這個數值需要多大有這方面的網站嗎
從GORE-TEX到雪狼等國產沖鋒衣 現在大家關注沖鋒衣褲的比較多了,但是相信了解這種防水透氣服裝原理的不多,咱們一起來掃掃盲。這些東西很復雜,網上資料雖多,但權威性都難以保證。觀者如見不到之處請即指正,以免俺自誤誤人。 先從戈爾中國公司的網頁上抄一段: 1958年創立於美國德拉瓦州(DELAWARE)的戈爾公司(W. L. GORE & ASSOCIATES INC.)已發展成為一家世界著名的高科技跨國公司。由戈爾公司發明、生產,並以GORE-TEX®品牌命名的多功能性面料,被<<財富>>雜志列為「100個最好的美國產品」 之一;從1969年阿波羅號宇宙飛船第一次登上月球時,宇航員們就開始穿著GORE-TEX®纖維製成的宇航服;戈爾公司也連續8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100家最令人嚮往的美國公司」之一。 自從塑料和合成橡膠被發明出來後,防水就成了一件容易事兒,但是防水和透氣一直是一對不可兼容的矛盾。直到上個世紀7、80年代,最專業的戶外大俠們還在穿著笨重的覆膠雨衣戰天斗地。Gore-Tex的開創性就在於第一次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氣,其核心就是一種學名叫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的特殊合成材料。 聚四氟乙烯(PTFE)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化工材料,如果你見過管道工修水管,他們會用一種白色的叫做生料帶的東西纏在絲扣上起到止水密封作用,這個生料帶就是聚四氟乙烯。Gore-Tex沖鋒衣很貴,但是聚四氟乙烯值不了多少錢,見過管道工怎麼用生料帶就明白了。聚四氟乙烯材料有如下特性:機械強度很低,但是化學穩定性非常好,可以耐強酸強鹼,不透水,但是有一定的吸濕排濕性。 當然生料帶並不是GTX。用特殊的工藝對聚四氟乙烯薄膜進行機械雙向拉伸,改變薄膜的微觀物理特性,使之形成一種網狀微孔結構,聚四氟乙烯薄膜就成了膨體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再把它緊密地覆合在尼龍類的織物上,這就成了完整的Gore-Tex面料。因為e-PTFE薄膜的每個微孔都比液態水分子(或者聚團後的水分子?)小許多許多倍,又比氣態水分子大700倍,所以雨水完全無法透過,但汗氣可以比較容易地透過,同時因為它的網狀微孔結構是不規則多層的,空氣難以直接流通,所以又完全防風。 Gore-Tex面料的指標是:耐水壓>10000mm水柱,.透濕>6000g-8000g/ m2.24h(即每平方米面料每24小時可透出6-8公斤氣態水), 前面說過,PTFE這種材料化學穩定性很好,而且,據稱Gore-Tex面料還專門做了防油污處理,因此GTX的化學穩定性非常好,不管過多少年都不會退化。但是,PTFE薄膜的機械強度很低,必須加以保護,外側自然有基布來保護,內側保護層的不同,就有了所謂兩層GTX和三層GTX。兩層GTX就是基布 e-PTFE薄膜,然後在衣服裡面縫上襯里做為保護層,避免e-PTFE 薄膜直接暴露。兩層沖鋒衣摸起來是兩層的,翻開背面,我們看到的是和通常穿的衣服差不多那種襯里。三層GTX就是基布 e-PTFE薄膜 保護層,即保護層直接覆合在e-PTFE薄膜上,做衣服的時候就可以省掉襯里了。三層沖鋒衣摸起來是單層的,翻開背面,可以看到光禿禿的銀白色網狀保護層。此外還有一種所謂兩層半的(GORE-TEXPACLITE),就是用直接粘合在e-PTFE薄膜上的均勻細密的浮凸點代替了三層GTX的那層完整的保護層。 一般而言,兩層GTX面料的沖鋒衣褲更柔軟一些,裡面的口袋也多一些,三層的結構單調一些,面料手感比較硬,但是透氣性稍好,重量較輕。一般穿著的話,兩層的要比三層的舒服。但是,如果你想追求惡劣條件下的功能性的話,一定要捨得多花錢買三層的。兩層半的設計出發點是追求輕便,同時透氣性也提高不少。 隨著Gore-Tex在戶外應用越來越普及,戈爾公司又相繼開發了一系列相關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GORE-TEX 的XCR。這種材料是對e-PTFE薄膜的加工工藝進行改進,顯著提高了透氣性(戈爾公司稱提高了25%),但是防水防風性能沒有改變,現在從專業的MHW到不那麼專業的黑氂牛,他們的高端沖鋒衣大部分都用上了這種GTX。 2、WINDSTOPPER,即流行的所謂防風抓絨衣(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功能抓絨)。這類服裝的核心還是e-PTFE薄膜,把e-PTFE薄膜覆合在兩層抓絨布之間,就成了一件防風透氣抓絨。這種抓絨也有一定的防雨性,有的產品還在抓絨表面做了撥水處理。但是其防雨性不能和沖鋒衣相比,除了不具備沖鋒衣那樣嚴密的防雨結構之外,主要區別在於其縫線處沒有壓膠條。另外還有一種WINDSTOPPER類的服裝,是把e-PTFE薄膜覆合在堅固的梭織面料上,縫線處壓膠,同時具有保暖、防風和防雨性。這類服裝裁剪上接近抓絨,防護性上接近沖鋒衣,針對性比較強,好像玩極限戶外的用得多。 3、SOFT SHELL。就是在兩層GTX面料背後再覆合一層抓絨,兼作保護層。這類服裝強調保暖性,主要用做雪地服裝,比如滑雪服。 4、WINDSTOPPER N2S,簡單地說,可稱之為防風內衣,是貼身穿的,這種面料的關鍵是貼身那層材料是排汗材料。 當然,防水透氣材料並不只有GTX,標為各種TEX的面料多了去了。甚至並非僅有e-PTFE薄膜一種,經常用來做帳篷防水塗層的PU也有一定的透濕性。經過處理的PU塗布層,防水指標和e-PTFE薄膜一樣,常溫下和一般濕度下的透濕指標也接近e-PTFE薄膜,但是,PU沒有微孔結構,它是一種親水塗層,有一定的吸濕排濕性,它的透氣過程是先吸收再蒸發,這就決定了它的排濕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不穩定,在外部潮濕較高的時候,吸濕排濕過程就非常緩慢,更重要的是在低溫狀態下蒸發速度大大降低,如果外表面的溫度在0度以下幾乎停止蒸發和透濕。還有一種TPU(微孔親水塗層)也具有透濕性,它的微孔主要是用化學方法得到的,孔的大小和數量都很不理想,透濕性和PU區別不大。 PU之類的塗層很早就被用在服裝的防水處理上,而e-PTFE薄膜比較晚,這是因為PU類的材料可以直接塗布在織物上並牢固粘合,而e-PTFE要用更特別的方法才能與紡織物覆合在一起。因此,戈爾公司發明的關鍵並不是e-PTFE本身,而是這種將e-PTFE與織物覆合的技術。幾大著名戶外產品廠商都有自己的防水透氣材料,比如SALEWA(沙樂華)的Power-Tex,COLUMBIA(哥倫比亞)的OMIX Tech,MHW(哈德威爾)的??(忘了),這些七七八八的防水透氣材料中,只有BHA公司的新材料e-VENT的排濕性比Gore-Tex更好,這種材料聲稱從原理上超越了Gore-Tex,非常值得關注。Vaude(沃德)近兩年開始使用這種材料,好像Lowe Alpine(樂攝寶)也用過。 e-VENT沒見過,但是本人用直觀法比較過四種不同的防水透氣面料,毫無疑問,Gore-Tex明顯勝出,因此,直到目前為止,本人最信任的還是Gore-Tex。 接著說國內的情況。 國內現有號稱兩種防水透氣的材料,一種是寧波登天氟材有限公司的專利產品DENTIK,一種是上海津霖紡織面料復合有限公司的KKING-TEX。當然可能不止這么兩種,但是這兩種目前在國內賣得最好,知名度比較高。 先說登天的DENTIK。這種材料是2003年生產出來的,「是該公司花五年心血精心研製出的具有國際水平的DENTIK防水透氣薄膜,該薄膜與織物復合後,具有防水、透氣、防風、防紫外線等神奇功能,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產品壟斷市場的局面」——它這里說的國外產品大概就是指Gore-Tex吧。不過戈爾公司的壟斷在很長時間內不是*技術優勢,而是*專利期保護。e-PTFE薄膜早已不是秘密,96年(大約?)戈爾的專利期一到,大家自然都可以以各種不同名字產生e-PTFE薄膜了,我天朝之國,當然不甘心花高價用戈爾的現成產品,於是DENTIK應運而生。 按照登天公司給出的資料,DENTIK也是一種e-PTFE薄膜,也分三層和兩層的,以三層的為例,其防水透濕指標為:耐水壓>6000mm水柱,透濕>6000g/ m2.24h,和Gore-Tex非常接近。因此,可以這樣說: DENTIK實際上就是第一代的Gore-Tex。 當然,這只是理論數據,實際透氣效能如何很難說。至少可以肯定:寧波登天這樣的國內公司,在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方面,絕對趕不上戈爾這樣的著名國際公司,要知道,戈爾不僅是賣出Gore-Tex面料就完事兒,誰才有資格買Gore-Tex戈爾公司是有條件的,買回去之後怎麼辦戈爾也是要過問的,甚至連給縫線壓膠的的機器戈爾都要指定,連Gore-Tex合適的配套服裝戈爾都要提出正式建議,這樣才保證了Gore-Tex極高的質量穩定性和聲望。DENTIK材料能否做到Gore-Tex那樣的長期品質穩定性和有待時間檢驗,能否戈爾公司那樣緊跟潮流,不斷研發新產品也會直接影響它的生命力。 寧波登天的DENTIK第一次應用在戶外產品上,是應用在凱圖巔峰(北京的一個戶外店)自行開發的品牌——K2沖鋒衣上, 2003年7月凱圖巔峰登山隊穿著K2爬上了慕士塔格,隨後,三夫戶外的自有品牌——阿尼瑪卿(ANEMAQEN)沖鋒衣和沖鋒褲也開始用DENTIK薄膜,現在使用DENTIK薄膜的國產品牌還有開朗(KRANTZ)和雪狼(SNOWWOLF)。 這幾個國產品牌得感謝登天公司為他們解決了服裝的面料問題,沒有登天公司的這種低價e-PTFE薄膜,他們是用不起Gore-Tex的。服裝的設計問題這些國產品牌倒是可以自己解決——當然他們沒有設計能力,他們會仿製。三夫和凱圖基本是仿的TNF和MHW,開朗和雪狼更簡單,直接照抄始祖鳥的款型。這些國產沖鋒衣先後都出現過一些質量問題,有的是工藝不過關,有的是質量控制不嚴,有的就是仿製品的通病:有其形無其神,看始祖鳥用防水拉鏈,省掉了防雨條,於是照搬,結果防水拉鏈質量不過關造成衣服漏水,等等。不過到現在質量應該是趨於穩定了。 比較幾種品牌的品質,首先個人對K2沒有好印象。不止一次在網上看到有人說K2的老闆自己玩戶外,東西的細節設計比較好,可是見過實物、特別是其他國內品牌比較過之後,我老覺著說這話的人是托兒。最近看到一條K2的雪套,*,這么簡單的一樣東西,設計得叫一個弱智!K2沖鋒衣的縫線壓膠處總是密密麻麻的皺,而雪狼、開朗則平平整整,5米之外都可以看出這種區別。阿尼瑪卿的東西也比較粗笨,但是難得三夫的售後非常值得信賴,曾經為阿尼瑪卿沖鋒衣搞過一次大規模的召回。開朗的沖鋒衣我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曾經暗自感嘆:國產品牌也能把東西做這么精細?可惜,好像這家公司推銷力度不夠,現在產品賣得不好,也不太多見。綜合來看,最值得普通消費者關注的是雪狼,這家公司市場做得最好,可能是因為銷量大的緣故,也最容易搞到低價。禿雞很多會員穿的也是這種國產Gore-Tex,應該說,質量是可*的。上面這些品牌還生產一些防風抓絨,應該用的也是登天公司的e-PTFE薄膜,叫做WARMTH,原理類似戈爾的WINDSTOPPER。還有一種WIN-TEC材料,情況不詳,但是阿尼瑪卿在用,不知道是不是新材料。 其他還有一些廠家也在生產沖鋒衣褲,如SHEHE、廣州旅行家等等,不知道用的什麼材料,東西也很一般,不值得考慮。 再說上海的KKING-TEX。 KKING-TEX的宣傳材料自稱也是一種微孔薄膜,每個小孔比水滴小多少比水汽分子大多少等等,因此也是「會呼吸的全功能布料」,防水透濕防風。但是它是一種PTFE而不是e-PTFE,就是說,不是膨體聚四氟乙烯。如果不是膨體聚四氟乙烯,沒有經過機械雙向拉伸,它的微孔組織怎麼產生的?未必也是用化學方法得到的?我懷疑它的透濕功能和PU材料接近,主要*材料的吸濕-解吸,而不是微孔膜的直接透濕。KKING-TEX給出的指標是耐水壓>6000mm水柱,透濕>6000g/ m2.24h,這個指標和DENTIK區別不算太大,即便數據沒有誇大,相信也是理想條件下,一旦條件變壞,透濕指標會急劇下降。 和DENTIK不同的是,KKING-TEX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主要用在鞋子上。俱樂部一直在賣的夏爾巴防水登山鞋用的就是這種薄膜。據我所知,國內至少還有兩個牌子的防水鞋也用這種材料,一個是雪松(RAN)一個是UP(Uplander)。且不管鞋子的整體質量如何,至少這種薄膜本身的防水性是可以信賴的,難得的是這幾個牌子都跟上了潮流,它們的防水層都是全襪套式的。我見過雪松的解刨鞋和完整的襪套,感覺不錯。
很多朋友都關心他們買到的衣服是否屬於真的Gore-Tex(一種防水透氣材料的著名品牌),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即使請有經驗的朋友幫你當場鑒定,絕大多數人也不可能辨出真假。 一般來說可以當場測試防水性,注意看接縫處是否漏水。因為新衣服外層都經過DWR防水膠處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不沾水。即使你拿到水龍頭底下沖上幾分鍾,或者做個水窩等上幾分鍾,你甚至可以用手去壓水,裡面也不會濕,面料外層也不會沾水。 透氣性可以通過熱水測試。有一個辦法。倒半杯熱水,將衣服里側罩在杯口,用一塊玻璃壓在衣服外側,看是否有水蒸氣。 以上辦法只是證明了那件衣服的面料是防水透氣的。具體是不是Gore-Tex還是不知道,但好像是否Gore-Tex也不重要了。畢竟防水透氣的性能是買點,名字和牌子不是最重要的。另外你還可以檢查衣服的做工和附料。Gore-Tex的衣服必須用Gore指定的Gore Tape Seam(壓膠條)。針距的密度也都有特殊要求,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網狀內襯的黑色纖維上應該有細微小孔,所有的拉鏈都應該用YKK的。 現在美國市面上賣的大多數戶外服裝都是Made in China。一件Gore-Tex的沖鋒衣在美國賣200-450美元。即使在過季清倉時也要賣120-250美元。如果你買到一件三四百元的Gore-Tex沖鋒衣,可以肯定它是假的。
⑦ 防水指數5000mm的沖鋒衣大概能防多大雨
防水指數5000mm的沖鋒衣大概能防中雨到大雨。
5000mm的意思是:當在沖鋒衣的表面有一個5000mm的水柱的壓力,即當有5米的水柱壓在沖鋒衣表面時,它就會不防水了。
防水指數,它們的單位是毫米水柱壓強,通常的解釋是,當10000mm高的水柱壓在面料上面,24小時內從面料滲出的水不超過3滴,那麼我們就認為這件衣服的防水指數是10000mm。
(7)沖鋒衣防水系數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防水指數越高,防水性能越強,當然價格也就越高。挑選何種指標下的沖鋒衣,關鍵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
如果只是用於城市間旅行、日常戶外穿著的話,防水指數3000mm到5000mm就可以了。
如果是准專業的戶外徒 步、野營或穿越等活動,6000mm到8000mm防水指標的沖鋒衣褲足以應對自如。
如果需要前往自然條件比較艱苦的環境進行專業的登山、探險等戶外活動,最好選擇防水指數10000mm以上的沖鋒衣褲。
⑧ 沖鋒衣的面料指數是怎麼看
防水指數越高,防水性能越強,比如5000MM的指數意義就是當水滴壓強為5000毫米水柱時,24小時內,下面滲出的水滴不超過3滴。具體到你需要哪種指數的沖鋒衣,要看你的使用環境需要來定。經常傾盆大雨的叢林穿越,你恐怕要10000MM的,一般偶爾山林走走,5000-6000就夠了。因為指數越高,價格當然也就越高了。
⑨ 冬季防寒沖鋒衣等級分幾個級別0
為了保證沖鋒衣功能性要求適用於多種戶外場景需求,將沖鋒衣功能性要求分為Ⅰ級和Ⅱ級,考核指標有三,分別為靜水壓、表面抗沾濕性和透濕率。
Ⅰ級產品更為嚴格,適用於專業戶外活動;Ⅱ級產品相對於Ⅰ級產品的功能性要求略低,但能夠滿足日常的戶外休閑活動。服裝吊牌中沒有標注Ⅰ、Ⅱ級的產品均視為Ⅰ級產品。
沖鋒衣的面料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ePTFE復膜的微孔型面料,它防水透氣的功能是在服裝的外面料上復合一層微孔薄膜,其中的微孔比水滴分子小,又比氣體分子大,可以在阻擋雨水的同時揮發自身的汗氣。
另一種是PU或TPU塗層(或復膜)的親水型面料,它的功能是靠無孔的防水層及親水性的分子鏈結構來達到的。
(9)沖鋒衣防水系數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冬季沖鋒衣的三層面料防護
保護層、防水透氣層和里料是壓在一起的,看上去象是一層面料,一般里料顏色多為銀灰色。可以看到里料縫線處的壓膠條。
一般來說二層面料的透氣性和保暖性比三層的稍好,但三層面料重量輕、穿著舒服(二層的有點窩囊),折疊體積小(春夏秋三季沖鋒衣大部分時間是放在包里的)。所以除非只考慮在冬季或雪山上用,一般選三層的面料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