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水卷材 > 黃鶴樓樓層如何防水

黃鶴樓樓層如何防水

發布時間:2022-05-03 14:46:57

A. 現代黃鶴樓的五層樓分別是什麼

1、一層: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

2、二層: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

3、三層: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綉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4、四層: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成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

5、五層:五樓作為黃鶴樓的頂樓,擺放的是一些千古名畫,這些畫卷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精粹。

(1)黃鶴樓樓層如何防水擴展閱讀

黃鶴樓的歷史沿革: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

B. 關於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凌黃鵠之巔,控龜蛇對峙,扼江漢合流,淵臨鸚鵡,俯瞰晴川,巍然矗立,氣勢恢宏。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詩人崔顥的題詠,使黃鶴樓贏得「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黃鶴樓因何得名?史書載,此樓因建在黃鶴磯上,仙人王子安乘黃鶴過此憩此而得名。民間傳說是,辛家在黃鶴山上賣酒,有道士前來飲酒,辛家並不索要酒錢。道士臨別時,隨手用桔皮在牆上畫了只黃鶴,酒客拍手即下來起舞,辛家酒店生意日益紅火。10多年後,道士又來到此地,吹起玉笛,跨鶴仙游。辛家於此地建了黃鶴樓,以示紀念。唐代李吉甫編寫的《元和郡縣志》載:「吳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原來,黃鶴樓的前身只是軍事上用的守望樓。

黃鶴樓,以物華天寶,千餘年雄勝,著名久遠;黃鶴樓,以萬千氣概,贏得千古詞人流韻,載詠磯頭。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的千古絕唱,感情真摯,自然流暢,景色絢麗,神姿昂然,風流天下,傳之久遠。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而今鐵騎滿郊 ,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南宋愛國將領岳飛登樓抒懷,撫劍請纓,抗擊強盜,重整山河,壯懷激烈。

千餘年來,黃鶴樓雖命運多舛,屢毀屢建,但始終不廢,僅清朝就重修4 次、補修4 次。因此,黃鶴樓的規制、形狀迭有沿革。唐代以前只是木結構的兩層高樓,宋代以後則變成三層。晚清時,黃鶴樓凡三層,高七丈二,加銅頂九尺,仍為木結構建築,共有翹角30多個,造型優美,結構精巧,氣勢輝煌。

黃鶴樓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大火。清末至民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黃鶴樓已是樓鶴俱渺,不能重建。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酎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春,風雲緊急,機會主義者排斥毛澤東等同志的正確主張,放棄工農武裝,中國革命處在危急關頭。毛澤東同志親臨此地,倚危把酒,懷古思今,心潮難平,寫下此詩。面對亂石崩雲、驚濤撲岸的局面,他以無比堅定的信念,高瞻遠矚的目光,寬廣恢宏的氣度,縱覽時局,預見革命高潮的必將重新來臨。

毛澤東十分關心黃鶴樓的修復。新中國成立8周年前夕,毛主席視察武漢,詢問起黃鶴樓的情況,明確提出「應當修,這是歷史古物。」

改革開放後,政通人和,百廢俱興。1984年這座名樓在被毀100年之際,以嶄新的姿態聳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觀山上。樓層由原來3層變成5層,加上5個夾層,實際為10層;高度達51米,比往昔高出一倍多。新修的黃鶴樓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築物,屋頂和屋檐面上均黃色琉璃瓦,全樓由72根大圓柱支撐,樓外翹角60多個昂然向上。氣吞雲夢,勢連衡岳,雄奇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樓內一層大廳內高9 米、寬6米的彩色瓷畫《白雲黃鶴圖》,生動逼真的再現了黃鶴樓的來歷;二層大廳內,陳列著唐、宋、元、明、清和現代6個時期的黃鶴樓模型,大廳正中是唐代閻伯理寫的《黃鶴樓記》;三層樓內有組畫《人文薈萃》,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李白、崔顥、岳飛、陸游、辛棄疾、黃遵憲、康有為等登樓賦詩的情景。 古時,黃鶴樓為布列有序、構思精妙的建築群,環樓建有亭、軒、廊、坊。而今,在黃鶴樓四周也建有銅雕、牌坊、喇嘛廟等,如眾星拱月般,拱衛著主樓。

C. 黃鶴樓的屋頂形式

葫蘆形寶頂。

黃鶴樓主樓為四邊套八邊形體、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從第一層開始,整體建築以向上收縮為主,增強了建築牢固穩定性;樓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飛檐五層,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圓柱支撐,樓上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

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建築環繞,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新黃鶴樓的樓層內外繪有以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等為陪襯的圖案。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以「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

第二層是用大理石鐫刻的《黃鶴樓記》,記述了樓的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

第三層大廳內是「綉畫像」壁畫,描繪了中國古代詩人李白、白居易、陸游、岳飛等人的形像,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現在的黃鶴樓被改建為黃鶴樓公園,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佔地約150畝。樓前牌坊上寫「三楚一樓」四個大字,樓台基旁立有兩座碑亭,石碑上記載著重建黃鶴樓的業績與今人寫的「重修黃鶴樓記」。

歷史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現在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19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

D. 從建築方面綜合分析一下黃鶴樓的優缺點

建築特色
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2至5層的大廳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布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黃鶴樓將成為位於我國心臟地帶的中心城市武漢的一個標志。

E. 誰能描述一下黃鶴樓

1、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之巔,自古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由於歷史悠久,民間對其名稱來源的神話傳說故事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其中以明代《報恩錄》記載的故事流傳最為廣泛,故事大致描述的是蛇山黃鶴磯頭上原有辛氏開設的一家酒店,一道士經常向其討酒喝,為了感謝他的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辛氏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酒家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相傳此道士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新中國成立以後,八十年代初,為了還黃鶴樓的本色,於1981年10月對黃鶴樓進行重建和修復工程,工程歷時4年,1985年6月落成並向中外遊客開放。

黃鶴樓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五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黃鶴樓外觀為五層建築,裡面實際上是九層。中國古代稱單數為陽數,雙數為陰數。「9」為陽數之首,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天長地久的意思,所謂「九五至尊」,黃鶴樓這些數字特徵,也表現出其影響之不同凡響。

黃鶴樓主樓的五層結構依次為:一層為大廳,有著名的《白雲黃鶴圖》,圖上有仙人乘黃鶴離去的飄然景象;二樓主要介紹黃鶴樓的歷史,有題寫於壁上的《黃鶴樓記》;三樓大廳內是一組陶板瓷畫,題名為《文人薈萃》,再現了歷代文人墨客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最有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四樓是文化活動場所,專門陳列當代書畫家游覽黃鶴樓的即興工作;五樓大廳內是一組題為《江天浩瀚》的組畫,面積達99平方米,由十幅壁畫重彩畫組成。登頂五樓,武漢三鎮盡收眼底,長江的浩瀚美麗,長江大橋將武昌和漢陽相連,屹立在對岸龜山上的龜山電視塔,整個城市的高大建築和風景都展現在眼前。

與之交相輝映的白雲閣,坐落在蛇山之顛,共4層,高29.7米。前樓後閣構成「白雲黃鶴」,成為武漢的標志物。

黃鶴樓公園門票價格:5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00--18:00
☆黃鶴樓南樓:舊時有白雲樓、安遠樓、瑰月樓、楚觀樓諸稱,它與黃鶴樓、頭陀寺、北榭並稱為古時蛇山"四大樓台"。現樓系1985年重建,位於公園南區黃鶴樓東南185米處。南樓背山面南,面闊5間,長16.5米,進深3間,寬7.5米,高9.5米,上下2層,鋼筋水泥仿磚木結構,歇山式頂,重檐飛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復,6圓柱,軒敞明潔。樓前有一棵百年古樹,給南樓平添古樸之色。

☆白雲閣: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白雲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閣名源於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雲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95平方米,閣名由史學家周谷城書寫。

☆毛澤東詞亭:在南樓東南側,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詞亭於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游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

☆擱筆亭:在黃鶴樓以東132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

千禧吉祥鍾:身重20噸,蒲牢1噸,取20世紀和21世紀的連接之意,鍾體材料為銅合金,含黃金2.1公斤,銀8.4公斤,它是明朝永樂大鍾以後我國鑄造的最大銅鍾。大鍾外形為裙邊圓鍾,口部直徑3米,高約5米。

「鵝」碑亭:在黃鶴樓以東245米處,有清代流傳下來在武昌蛇山黃鵠磯的一筆草成的"鵝"字刻石一方,傳說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養過鵝群,有次情不自禁寫下此字。1986年,風景區將依拓本重新製作的鵝字碑立於形如彎月的鵝池東端,在碑的北側建一石拱橋,並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詩碑廊:黃鶴樓東南210米,環繞景區鵝池四周,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歷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據真跡描摹鐫刻。

黃鶴歸來銅雕:位於黃鶴樓以西50米的正面台階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馱著雙鶴奮力向上,黃鶴帽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系純黃銅鑄成。

九九歸鶴圖浮雕:在黃鶴樓東南240米處,位於景區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99隻仙鶴呈現種種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雲蒸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和諧分布在松、竹、海、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
黃鶴樓文化:

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2、歸元禪寺

歸元禪寺系佛教禪宗寺院,為清順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師在清朝漢陽寺人王氏葵園舊址上興建,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其與寶通寺、蓮溪寺、正覺寺合稱武漢四大叢林。

寺院坐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端、漢陽鍾家村,佔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餘間,建築面積200000平方米。寺廟建築、佛教經典、全身佛像潔白無瑕的玉佛,歷經「文革」浩劫而倖存完整,其中尤以羅漢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羅漢為該寺的重點特色之一。

歸元寺開山祖是白光、主峰兩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他們遊方到漢陽興國寺研究藏經,同時行醫,行善三載。漢陽富商孫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動,故此民間出錢修建歸元禪寺。「歸元」二字出自佛經《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意指萬法歸一,方便於人的門道多得很。「禪」是「思維」、「靜慮」、「棄惡」等意,禪宗是佛教大乘教與儒學相結合的派別之一。

寺內林木蒼郁蔥籠,與巍峨的殿閣建築協調一致。分東、南、西、北、中五個院庭,現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俯看平面布局是「袈裟」形狀。山門內便是中院(即正院),只見左右聳立鍾鼓二樓,正門上有一塊紅府匾額,上書「歸元古剎」四個金字。門兩旁有對聯一幅:大別臨江侍,江城荷日朝。門兩廂有花壇種有海桐、夾竹桃等綠葉紅花植物,與粉牆映襯,色彩鮮麗。門前有座用石欄圍圈的長方形水池,為觀魚池。池中立有掇石假山,綠葉紅蓮,金魚穿插其間。觀魚池的北面,過翠微妙境圓門,便是北院。院內梅花、玉蘭、紫薇、桂崐花、筆柏和棕櫚等花木,紅綠相映,五彩繽紛。院內有翠微山、翠微泉、翠微古池和翠微一亭、二亭、三亭。與北院形成對景的是南院,南院洞門題額法相庄嚴雖不及北院場地廣闊,但也是一處引人入勝的院落。

寺廟以弘揚佛法聞名於世,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幾百年來一直是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也是中外遊客遊玩的名勝。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及眾多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及首腦,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等政要,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先後來此觀賞遊玩,對其贊不絕口。

歸元禪寺門票價格:5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00--17:00

游覽所需時間:1-2小時 電話:027—84844756

寺內景點:

☆大雄寶殿:該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後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經過近年來的維修,氣勢宏偉。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均為托沙雕塑。釋迦「偏袒右肩,結跏趺坐」,十分庄嚴靜穆,威儀儼然。佛像後的背光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龍捧聖」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只見海島觀音赤足站在鰲頭上,左右侍立著龍女和童子,背後是一面高達八尺的泥塑懸崖峭壁,足下碧波萬頃,怒濤洶涌。整個塑像向前傾覆。人們仰視上去,只見觀音衣袖似在飄動,正在洶涌的波濤上迎面向你浮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

☆韋馱殿:位於大雄寶殿前,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來表達古印度神話中「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雕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藏經閣:1920年至1922年興建,是一座兩層五開問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獸頭大脊,魚角搬爪,斗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門扇窗牖,塗朱繪彩,刻畫鏤雕,精巧壯觀,金碧輝煌,是武漢市唯一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築物。這里珍藏著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象、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等。

☆羅漢堂: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年),毀於兵燹,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建築格局,「田」字四個口為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築格局既巧妙又合理。

羅漢堂中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氏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層沾貼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羅漢滿堂漂,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可見雕塑工藝之高超。

「數羅漢」是人們游羅漢堂的趣事。傳說人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序往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地藏殿:羅漢堂外側地藏殿內,供奉著地藏像,殿內的木刻神龕更為佳品,其間斗拱飛檐,魚角搬爪,雙鳳朝陽,飛龍滾柱,浮雕垂欄,花草人物,均極為精巧玲成,為國內少有的藝術珍品。

昌明法師(1917—):湖北枝江縣人,19歲在枝江縣彌陀寺披剃出家,20歲受具足戒。隨後到湖北玉泉寺、清溪寺、辛華寺、湖南羅漢寺等地參學。1943年參加「南嶽佛道救難協會」抗日僧伽救護隊,奔赴抗日前線救護傷員並負傷,1950年任彌陀寺方丈。1958一1960年在中國佛學院學習,回歸元寺,1965年任歸元寺監院。十年內亂期間,上書周總理,反映歸元寺混亂局面,後有關部門接到周總理批示,採取措施,保護了寺院。1979年,榮任歸元寺第48世方丈至今。

1980年以來,昌明法師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武漢市政協常委、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佛協會長、武漢市佛協會長,省人大常委,湖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名譽理事等職。

3、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於漢陽龜山西麓,月湖東畔,是為紀念俞伯牙彈琴遇知音鍾子期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相傳,古時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師曾在此彈琴,抒發情懷,樵夫鍾子期聽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結為知己。後來,鍾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將琴摔碎,從此不再彈琴。「知音」典故由此而來。古琴台是後人為紀念這一對摯友而建。

古琴台始建於北宋,後屢毀屢建。現在的古琴台建築群佔地15畝,規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築協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層次分明。院內迴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還充分運用了中國園林設計中巧於「借景」的手法,把龜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過來,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

到古琴台游覽,進大門,過小院,出茶院右門,迎門是置於黃瓦紅柱內的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照壁東側有一小門,門額「琴台」二字,據傳出自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之手。進門後為曲廊、廊壁立有歷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記。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誼堂,堂前庭院中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徵伯牙彈琴的琴台。

☆印心石屋:為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

☆伯牙台:琴台庭院中間的漢白玉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撫琴圖」。圖周為石欄,上刻有「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浮雕圖,為清代遺物。

☆知音雕塑:位於琴台一側空地上的一大型雕塑,余伯牙拱手向鍾子期致意,表現他遇到知音的欣喜之情。雕像背景為波光粼粼的月湖,湖畔林木蔥蔥,是遊人留影的最佳景點。

古琴台門票價格:1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00--17:00

游覽所需時間:1小時以內 電話:027—84834187

4、東湖

東湖位於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是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總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東湖煙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鳥翻飛,遊船如織,湖岸曲折,港叉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稱。

東湖風景區由聽濤、磨山、落雁、白馬、珞洪、吹笛六大景區構成,其中聽濤區景點比較集中。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在東湖四周已有亭、台、樓、閣和各種建築設施70多處,種植各種樹木200多萬株。東湖的花木品種繁多,一年四季不斷開放,其中尤以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最為著名,武漢的市樹——水杉,也分布於東湖的各個地方。點綴風景區中的景觀有澤畔行呤、碧潭觀魚、水天一色、曲堤凌波、湖光浮閣、朱碑聳翠、雪海香濤、翠帷蘊誼、常春花苑等,已建成的沙灘浴場,將使你領略南國海灘的美好景色。

☆聽濤風景區

東湖聽濤風景區位於東湖西北岸,是東湖風景區中最早建成開放的景區。該景區建有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主體的景點群,還有新建的沙灘浴場,是夏夜人們納涼避暑、戲水休憩的好地方。景區中的主要風景旅遊點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紀念碑、湖光閣、寓言雕塑園、碧塘觀魚等。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戰國時期秭歸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詩人。初輔楚懷王,做過三閭大夫。他向楚懷王提出一系列正確的的治國方針,對內實行「舉賢授能」的進步政策,對外實行「聯齊抗秦」的戰略主張,使楚國雄踞南方,一度強盛,後遭小人讒言離間,楚懷王疏遠屈原,將其放逐漢北。楚襄王繼位後更加昏庸,將屈原放逐到更遠的江南,永遠不得過問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國破家亡,滿懷悲憤,於農歷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楚風園:位於梨園廣場以北150米,佔地3.16公頃,建有「五十一獸屏」、鴛鴦豆、乞天求雨等楚文化雕塑,植有荷、桔、桑、薇等湖北鄉土植物。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楚風園偏東北200米,是為紀念太平天國九位女英雄與清軍激戰時壯烈犧牲於東湖邊而建,碑高8米,為花崗石砌成,頂端懸掛6個銅玲、正面、側面有董必武、宋慶齡、郭沫若等寫的碑文。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碧塘觀魚:與瀕湖畫廊相鄰,是一組以自然湖地貫以曲橋亭廊的園林建築。這里飼養金魚80多個品種,遊人步廊觀魚。四周碧水漣漪,滿目荷葉,照臉成碧。

寓言雕塑園:園內以古代寓言故事為內容,建成「盲人摸象」,「愚公移山」等23組雕塑,是中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

☆沙灘浴場:與行吟閣對按的湖光閣相鄰,面積約7萬平方米。湖中置有海中礁石,歐式古典帆船、情侶島和園林觀賞小品等景點,配有沙灘排球、沙灘摩托車等游樂項目,歐式服務區為遊客提供了舒適的配套服務。

聽濤風景區門票價格:3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7:00--19:00(夏季延長)
磨山風景區

磨山風景區位於東湖風景區內佔地約5平方公里。以楚文化為主題,建成的景點有:楚城、楚市、楚天台、楚才園、離騷碑、祝融觀星、布局有致、處處滲透著古色古香的楚文化氣息。楚城以其獨特的楚文化在海內外享有盛名,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開城儀式甚為壯觀,楚天台、滑道廣場的編鍾、樂舞表演,將把您帶入迷人的遠古時期。磨山還建有湖北最大的盆景園、杜鵑園、全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東湖梅園以及薔薇園、水生花卉園、櫻花園、桂花園等植物觀賞園。還有楚山索道、滑道等娛樂項目。

☆楚天台:是東湖磨山楚文化游覽區內的標志性建築,可與江南三大名樓媲美。屹立於磨山第二主峰,仿古章華台形制而建,高35.26米,樓頂安置1.2米高銅鳳一隻,正面牆上鑲有用600多塊天然大理石拼成「楚天仙境丹鳳朝陽」圖案,為楚天一絕。整樓面積2260平方米,外五內六層,每天定時表演編鍾樂舞,展出楚國出土的大批文物復仿製品。站在高高的楚天台上,可鳥瞰東湖全景。

☆楚市:楚人文化交流、商品交換的場所。長200米,街市錯落,黃牆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吊腳樓,一派楚地風貌。楚市現有鋪面30個,出售具有特色的編鍾、漆器、奇石、刺綉等工藝品。

☆楚城歌舞:楚文化游覽區每天定時為遊客推出的楚歌楚舞。上午九時半、下午二十,獨具楚韻的楚王開城迎賓儀式,歌舞「盤鼓」、「丹鳳朝陽」、「昭君別鄉」、編鍾樂舞「春江花月夜」等讓您領略八百年前楚地的藝術風采。

磨山風景區門票價格:3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00--17:30(夏季延長)

游覽所需時間:1-2小時 電話:027-87510179

5、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地處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佔地面積9100平方米,1953年籌建,1963年3月定為現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標本的主要收藏、宣傳和研究機構。館舍現有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館藏歷史文物20多萬件,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的曾候乙編鍾,以及同墓所出大量精美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金玉器、漆木器等,距今2400多年,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1999年元月25日,新建落成的"編鍾館"正式對外開放,曾候乙編鍾(原件)及各種質地的文物精品共400餘件陳列其間,並有古樂演奏廳進行現場表演,吸引無數中外遊人前來觀賞。

在近20萬件藏品中,不少是舉世矚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崛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鷹;盤龍城商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銅鼎、銅鉞;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青銅器群及16節透雕龍鳳玉佩、28宿天文圖像衣箱;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等,都具有極高和極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湖北省博物館中,一級文物400餘件,主要有:

戰國時期的越王勾劍,1965年在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被譽為越王青銅劍之首。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編鍾共65件,總重2500多公斤。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樂律文字。

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採用熔模鑄造工藝製成。

鹿角立鶴,戰國時期青銅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種想像中的吉祥物。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銅鼓,商代打擊樂器,1977年崇陽白霓出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皮鼓形銅鼓。

館內所藏的一級文物還有:商朝的陶雞、大圓鼎,戰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十六節龍鳳佩、金盞,南北朝的青瓷蓮花尊,唐朝的樂俑,明朝的金鳳冠等。

湖北省博物館門票價格:3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30-11:30、13:30-16:30

游覽所需時間:1-2小時 電話:027—86771715

6、武漢植物園

位於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園林面積約70公頃,隸屬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全園共建有珍稀植物區、觀賞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葯用植物區、獼猴桃園、松柏園、樹木園、竹園等十多個專類園區和園林景區,共引進各類植物近4000種,是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收藏中心和中國北亞熱帶植物研究保護基地。為休閑覽勝的四季遊人提供了一塊理想的植物王國。

植物園門票價格:2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00—17:00

游覽所需時間:1-2小時 電話:027—87510815

7、龜山風景區

龜山古名翼際山,又名大別山、魯山,為武漢市名勝古跡較多的三山之一。位於武漢市漢陽城北,東臨長江,北帶漢水,西背月湖,南瀕蓮花湖,威武盤踞,和武昌蛇山夾江對峙,形勢十分險峻。在龜山東端,有禹功磯,禹王廟,摩崖石刻等古跡;晴川閣遺址在禹功磯上,與蛇山磯頭上的黃鶴樓隔江相望。

龜山風景區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覽勝地。從山的東麓拾級而上,可瞻仰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的黃興銅像。順山脊行百餘步就踏進瞭望江亭,這里是觀賞長江的最佳這處。現山上矗立著我國第一座現代化旅遊電視塔--湖北廣播電視塔,站在塔樓上,遊人可鳥瞰江城全景,坐在旋轉餐廳里可環視三鎮全貌。

☆龜山三國城

位於漢陽區北,東臨長江,北帶漢水,與江南的蛇山隔江相峙,為三國時的軍事要塞和著名游覽勝地。現可供憑吊瞻仰的有東面的三國魯肅墓、鼎園、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的黃興銅像和山西部的向警予烈士墓及紅色戰士公墓等。山頂矗立著我國第一座具有現代旅遊功能的電視塔------湖北廣播電視塔,海拔標高311。4米,曾有「亞洲桅桿」之稱。在900米長的龜山脊道上建有120尊三國群英雕像,「三國計謀殿」和新增加的赤壁大戰全景畫館,再現了1800多年前的歷史畫卷。全景畫高18米,長35米,堪稱當今美術界的曠世傑作。全長888米的高空旅遊觀光索道橫跨漢江,驚險刺激的高台蹦極和飛天滑索等娛樂項目,為三國城增加了一道道新的風景。

龜山風景區門票價格:5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8:30—17:30

游覽所需時間:1-2小時 電話:027—84713530

三國全景畫館

三國全景畫館位於武漢長江邊的龜山峰脊,是一座雙環形天壇式建築,總高25.8米,內徑45米,外觀古樸典雅、蔚為壯觀、氣勢輝煌。登上畫館遠眺,俯三鎮之宏麗,瞰大江之東流,詩情畫意盡收眼簾。

館內大型全景油畫「赤壁之戰」,集現代科技和精湛藝術技巧於一爐。採用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和聲光電技術手段,再現了1800年前發生在荊楚大地舉世聞名的赤壁大戰的歷史畫卷。遊人置身古戰場,身臨其景,聞其聲、見其人、硝煙滾滾、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鼓角嘹亮。全景畫高18米,長135米,乃當今世界第一,堪稱美術界的曠世傑作。

三國全景畫館的落成,無疑給旅遊大省的湖北,增添了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在龜山這昔日英叱吒風雲的故地。再現震天鑠地的遠古戰場,無疑能使人們在回眸歷史的藝術享受和思考中,培養出受國主義情操,激發出現代文明的熱情。全景畫館將熱情歡迎、真誠接待每一位中外遊客的光臨。

三國全景畫館門票價格:30元/人 對外開放時間:9:00—16:00

游覽所需時間:30分鍾

F. 武漢的黃鶴樓總共有多少層具體結構是怎樣形成的

樓上朋友說的很正確,補充一點,黃鶴樓的建築結構還有一個獨到的特點稱之為「外五內九」,也就是說,從外面看,黃鶴樓是5層,實際上裡面是有9層的,這是因為每層中間加了一個跑馬廊,五層之間就有四個跑馬廊,一共是9層。

G. 黃鶴樓一樓和H6

摘要 黃鶴樓樓層介紹

H. 我想在3月底去武漢看黃鶴樓,想知道到目前為止黃鶴樓的修繕情況是怎樣,外牆是否圍壁嚴重急急急!!!

黃鶴樓的確是在修繕,但是還是可以去遊玩,目前是部分樓層開放參觀,另外正在修繕的部分樓層不開放參觀而已。到2015年的4月以後就可以完全開放參觀了。

黃鶴樓的底部已被打圍,由腳手架圍繞一圈,4樓、5樓已封閉,但遊客仍可以出入參觀。據黃鶴樓工程部負責人介紹,1985年復建的黃鶴樓主樓均由琉璃瓦鋪就,其正常使用年限在30—50年。2013年11月,黃鶴樓首次維修被提上日程,需要更換的琉璃瓦共有22種、12萬件。目前二樓東面及南面的琉璃瓦已安裝了三分之二,預計5月30日可以竣工。

閱讀全文

與黃鶴樓樓層如何防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電使用多少平方電線 瀏覽:540
爰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瀏覽:773
國外傢具認證 瀏覽:924
我的世界房子造好後傢具怎麼擺放 瀏覽:938
上海松下熨斗維修點 瀏覽:693
新芙蓉傢具怎麼樣 瀏覽:750
年豐汽車配件汽車維修怎麼樣 瀏覽:890
威海文登傢具 瀏覽:923
中國移動a4維修視頻 瀏覽:770
陝西省有多少家電廠 瀏覽:698
了解家用電器種類教案 瀏覽:304
找傢具油漆工 瀏覽:955
河北蜂巢家居有限公司 瀏覽:417
電路挖礦 瀏覽:797
什麼牌子的家用電器最貴 瀏覽:860
普通的防水材料怎麼使用 瀏覽:895
家居績效 瀏覽:388
撫順手機維修電話 瀏覽:8
東莞汽車維修哪裡便宜 瀏覽:35
防水手錶被洗衣機洗了怎麼辦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