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爾電腦售後服務電話多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戴爾售後服務維修站地址(400及800電話)戴爾(dell)售後服務800及400免費電話整理大全 商用台式機 Optiplex 800-858-0950 選1選2選2 家用台式機 Dimension 800-858-2969 選1選3選2 商用筆記本 Latitude 800-858-0950 選1選3選2 中小企業商用台式機 Vostro 400-881-1852 選1選3選2 中小企業商用筆記本 Vostro 400-881-1852 選1選3選3 Inspiron 家用台式機 400-886-8610 選1選3選2 Insprion 家用筆記本 400-886-8610 選1選4選2 XPS 台式機 800-858-0540 選1選3選2 XPS 筆記本 800-858-0540 選1選3選3 伺服器 PowerEdge 800-858-0960 選1選2選3 存儲產品 PowerVault 800-858-0960 選1選2選4 圖形工作站 Precision 800-858-0960 選1選2選5 列印機 800-858-2311 PDA、投影儀及無線路由器產品 800-858-2920 城市 維修站地址 北京 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26號瑞賽大廈6層 上海 海市福州路567號八仙商務樓4105室 深圳 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2006號華聯發大廈西座701室 廣州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號新光商務大廈8層 杭州 杭州市黃姑山路23號西溪軟體園1號樓208室 沈陽 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54號物產大廈二號樓5樓 武漢 武漢市漢口發展大道164號武漢科技大廈11樓 西安 陝西省西安市和平路108號佳騰大廈5樓FG座(室) 南京 南京市太平北路120-1號 徐州 徐州市中山南路145號山水豪庭703室 天津 天津市河北區金緯路金輝家園3號樓205室 成都 成都市一環路南二段17號@世界922室 重慶 重慶市高新區科園一路2號大西洋國際2905、2906室 廈門 廈門市嘉禾路388號永同昌大廈3F2 長春 長春市朝陽區同光路32號和光綜合樓601室 大連 大連市沙河口區長興街137-139號富鴻國際大廈A座22樓3號 福州 福州市楊橋中路3號三友大廈10樓B座 長沙 長沙市曙光北路14號 大慶 大慶市薩爾圖區利民苑19號樓2單元401室 東莞 東莞莞城體育路天源電腦620室 貴陽 貴州省貴陽市雙峰路16號 哈爾濱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118號工大集團1010室 海口 海口市南寶路3號南寶電腦城3樓 合肥 合肥市勝利廣場東名人御苑3號樓404室 呼和浩特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馬路57號交通物資大廈 濟南 濟南市天橋區西義合街42號1樓 昆明 昆明市塘雙路234號 蘭州 蘭州城關區南昌路421號華宇大廈511室 南昌 南昌市二七南路495號海林大廈901-902室 南寧 南寧市葛村路18號石油大院職工活動樓四樓 寧波 寧波市中山東路181號809-810室(中農信大廈) 青島 青島市朝城路鐵路信息技術所 石家莊 石家莊市興凱路151號(鐵路文化宮院內) 太原 太原市桃源南路桃源華府2單元0101號 溫州 溫州市民航路160-164號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市北京中路366號新華聯大廈B座一樓DELL服務站 無錫 無錫市解放東路900號興盛大廈711室 鄭州 鄭州市隴海中路97號隴海星級花園5號樓4層 珠海 珠海市香洲區鳳凰北路2088號珠都國際廣場B座2802房 金華 金華市雙溪西路培源街22號201室 東營 東營市濟南路友誼廣場2樓B701 衡陽 湖南衡陽市湘江北路10號 柳州 柳州市鵝山路三區一號前樓西一樓 洛陽 洛陽市西工區定鼎南路華源財富廣場B座604室 唐山 唐山市路北區龍悅新居201-2-101 保定 保定市永華南大街576號 西寧 西寧市勝利路81號楓林綠洲2號樓29層1293室 鹽城 江蘇省鹽城市人民中路7-1號 煙台 煙台市芝罘區賽格數碼城1204室 銀川 銀川市北京西路西花園南巷152號 湛江 湛江市赤坎區康順路虹都花園A座14樓1403室 拉薩 西藏拉薩市軍區商品房19號 蘇州 蘇州市彩香路6號A座212室(金閶區科技產業園) 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海拉爾區中央街陽光電腦科技園3樓308
2. 百邦是正規蘋果售後嘛
是的。
北京百華悅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手機售後服務及增值業務,以技術為核心,以提供服務為導向的全國性連鎖經營企業,是Apple在中國最大的授權售後服務機構,也是諸多3C家電品牌在中國主要的指定售後服務機構。
與國內外手機生產廠商均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售後服務商之一。
百邦連鎖加盟門店已拓展至420餘家。截止到2019年底,百邦有望拓展連鎖加盟門店超千家,深度覆蓋到二、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域地區。
(2)北京鳳凰售後服務擴展閱讀
2019年6月29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售後服務大會」在京召開。百邦科技(股票代碼:300736,簡稱百邦)順利通過全國商品售後服務「五星級」達標認證,並被授予「全國顧客放心消費品牌」榮譽。
全國售後服務大會是國內售後服務行業兩年一度的盛會,以宣貫GB/T 27922國家標准為主要目的,百邦以專業售後服務企業的角色參與國標評審,也將手機、智能電子類產品的售後服務帶入了國家標準的評價和認證視野,將有助於推動該垂直領域更快實現服務的標准化和規范化。
3. 「315投訴」流程什麼樣效果怎麼樣
315投訴流程:
首先在315網上注冊——注冊網站http://www.315online.com/ 或者從網路搜索315投訴網——進入315官網——處點擊注冊。
然後填寫注冊信息,*號部分都需要填寫——注冊成功後自動跳轉到用戶的界面,點擊投訴——填寫投訴的個人信息後點擊下一步——填寫投訴信息,完成後點擊提交,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填寫信息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寫錯了。
4. 有準知道富士變頻官方售後技術服務聯系方式
我們是富士官方抄指定售後服務襲,需要可以找我私聊,
上海
上海市普陀區凱旋北路1188號環球港B座26樓
郵編:200062
電話 (021)5496-1177
傳真 (021)6422-4650
北京
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鳳凰置地廣場A座2007室
郵編:100028
電話 (010)5939-2250
傳真 (010)5939-2251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1號仁恆置地廣場寫字樓1708室
郵編:610016
電話 028-6210-1091
傳真 028-6210-1096
深圳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園路田廈金牛廣場A座3008-3010單元(田廈國際中心)
郵編:518053
電話 (0755)8363-2248
傳真 (0755)8362-9785
5. 悟空保是保險公司嗎
悟空保是互聯網保險定製平台,屬於北京悟空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保險經紀業務。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03月25日,注冊地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24號院19號樓A314號,登記機關為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6. 315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發展歷史
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是基於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於1962年3月15日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四項權利」,
即: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肯尼迪提出的這四項權利,以後逐漸為世界各國消費者組織所公認,並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
1898年,全世界第一個消費者組織在美國成立。1936年,建立了全美的消費者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種反映消費者利益和要求的組織,在一些發達國家相繼出現。
在此基礎上,1960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宣告成立。之後,消費者運動更加活躍,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建立了消費者組織,使消費者運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社會現象,全世界已有90多個國家共300多個消費者組織在開展活動。
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表了有關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尋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4項權利,即安全消費的權利、消費時被告知基本事實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和呼籲的權利。
隨著消費者權利保護工作的開展,肯尼迪提出的4項權利和國際消費者協會確定的另外4項權利,即滿足基本需求的權利、公正解決糾紛的權利、掌握消費基本知識的權利和在健康環境中生活工作的權利,一並成為全世界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的8條准則。
1983年,國際消費者協會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此後,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及有關組織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推動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進一步發展。
7. 北京電動車什麼牌子質量好
1、雅迪E7Li
這款電瓶車的優勢在於它的動力系統是由獲得國家專利的GTR寬頻動力電機為主體構成的,其功率可達到800W,最高速度可達40km/h,並擁有川南液壓前後減震,可以說是0震感,其續航能力超強,最長距離可達115km,正常續航也有80km,而且,這款電瓶車最大的優勢,是它具有AI感應解鎖,可自動識別車主,離開自動上鎖。
注意事項: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8. 延安市蘋果售後在哪裡呢 電話多少啊
在延安市寶塔區中心街治平大廈623,電話:0911-8886780,百邦延安服務中心
9. 知識管理反面案例分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知識管理吧,通過知識管理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知識管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知識管理反面案例分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知識管理需要什麼
技術專家們從不無承諾的進行宣傳:「技術是可行的。」事實是——這個承諾掩蓋了一個問題:可以干什麼?知識管理經常忽略的一個問題是詢問要管理何種知識並將取得何種效果。知識管理活動全面展開:建立資料庫,測度智力資本,建立企業圖書庫,建立內部網,共享最佳實踐,安裝組件,進行培訓,進行企業文化轉變,促進合作,創建團隊——所有這些都是知識管理,每個員工都可能對此抱怨,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出那個最大的問題:為什麼要進行知識管理?
定義與選擇
知識管理資源不被接受的最簡單的理由是:那些工作沒有用處。工作與知識是互補相關的。
正如管理一項業務的方法取決於所從事的行業一樣——通用汽車公司生產汽車,而不是建停車場、加油站、或者高速公路——所以知識管理必須由選擇需要被管理的知識的類別開始,建立一個充滿知識的圖書館並沒有益處。
在實施知識管理之前,首先回答三個基本問題:
1. 工作團隊是什麼?知識管理的第一任務是選擇將之稱為分析系列還是管理系列,然後,將知識管理內容的首要責任放到那裡。這不是功能單位的必須組成部分。職能交叉的項目團隊,例如,明確「知識空間」的共享。這並不說明首席知識官不發揮作用。有些資源是每個人所需要的,如果沒有共同的知識,公司沒有理由圍繞一個人轉。
2. 工作團隊需要知道什麼?重要的是將信息與知識區別開。信息是有時效性的,知識具有持久性。每個工作團隊都需要信息管理與信息資源,這些可以轉變為資料庫。你可以通過詢問判斷需求,並通過最快、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滿足他們的需求。
通過詢問客戶,你同樣會發現客戶所需的知識。多數人將知識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只是偶爾會進行回顧。Cigna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使用決策支持軟體為加利福尼亞的客戶准備保險單。軟體存儲了大量特殊案例和精算方案。Cigna的保險業務員實際上並不需要這些知識。對他們來說,知識管理的任務是創造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快速將精算師的計算與實際風險相結合,教授使用工具的方法,培養會見客戶和建立客戶關系的能力,當特殊問題出現的時候直接咨詢專家。Cigna公司保險精算師的知識管理問題是非常特殊的。
在這個差異的核心是知識管理的原則問題:知識應該在價值產生的地方得到管理。設計、開發、使用支持知識管理的系統必須在你的思維方式下應用,不是產業領域的,或是你的公司的那些創造價值與使用知識方式與你有差異的人的。
3. 你主張標准化管理還是定製管理?對一個公司來說,重用知識、回復已經完成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所以,成功的知識管理是建立一個包涵所有已經完成的工作記錄的有效的資料庫。但是對於需要創造性工作的公司,一個網路全書將是一個巨大的敗筆。在普華永道,Bentley設想著Kraken將滿是研究報告;他錯了,由於團隊成員是「創造性」的,他們的目的是「更具有創造性」。他們需要一杯咖啡,不是一個圖書館。他們的問題是新的、非結構化的,他們並不渴求答案,但是他們需要與聰明人進行交流。
對於創新型員工,知識管理的目的經常是促成專業工作團隊的形成。知識管理技術的一個最大危險是它會在創新成為公司價值取向的核心時,將投資花在知識的重用上。如果沒有新東西產生,那將是個浪費。
相反的,你知道新產品戰略所需要的知識——任務明確、過程清晰、問題相似——這可以使用知識管理戰略引導,使之定製化、自動操作,形成開發模式。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要警惕技術問題將導致的錯誤。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John Seely Brown和Paul Duguid反對用摩爾定律解釋這個問題:
「摩爾定律……錯誤的認為更強的功能將解決問題所在……更多信息、優化的流程、經改善的數據挖掘功能、更快的連接、更廣的帶寬、更強的密碼系統——這是全部的答案。無需深入思考,我們只是被鼓勵去加強記憶就可以了。
信息技術更適合於信息,而不是知識。它試圖將知識變為類似信息的對象。「成功之後,將出現問題,」 Amrit Tiwana(《知識管理工具》的作者)說,「信息不需要被轉化為知識,許多知識是隱性的,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東西。」
永恆的管理話題是:技術與人、軟體與硬體、理論1與理論2、理論與現實。知識管理將在爭論這些問題誰是誰非的時候進入困境。對知識進行管理無疑是一件好事,重要的是管理那些對業務有用的知識——市場、客戶、供應商。
Sopheon的主管Andrew Michuda提供知識管理軟體,並管理一個有千餘名專家和分析師的關系網路,這很好的解釋了知識管理走錯了方向:「知識管理被機械應用的時候必將失敗。人員之間需要使用有效的技術進行豐富的交流,關注知識帶動的商務應用。知識管理不僅僅是PC上孤立的一個按鈕,當它與重要的商務流程結合的時候將更加有效。
你的客戶希望你了解什麼?智力原料——事實、知識主體、技術等——你需要哪些?這些能在文檔或新聞中發現嗎?客戶會向你詢問新想法嗎?或者他們希望你的工作完美無缺嗎?工作如何運轉?這些問題的答案揭示了知識管理的架構和內容,如此進行知識管理將使你的公司更有見地。
知識管理六大失敗案例剖析
9·11恐怖襲擊事件暴露出美國有關部門在信息溝通上存在的缺陷。其實早在恐怖襲擊事件發生的前幾個月,聯邦調查局駐明尼蘇達州和鳳凰城的分支機構就已經各自收集到了一些具有預兆性的相關信息。但是這兩個分支機構並沒有進行相關信息的溝通。如果當時他們各自的信息實現共享,提高警覺,或許能避免那場浩劫。
知識信息的封閉同樣會使公司遭受重創。很多公司已經意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捨得投資,但是收效甚微。如果你審視一下公司的知識管理方法,就能發現他們在執行上存在的問題。
這里我們將列舉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失敗的.典型案例,並進行簡單分析,提出解決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對企業知識管理的實施有所幫助。
失敗原因之一:盲人摸象 自說自話
失敗案例:
北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老總在EMBA的學習中接觸到知識管理,認為其公司很有必要實施知識管理,於是在公司內部發起知識管理項目,並指定人力資源經理負責。而人力資源經理之前沒有接觸過知識管理,通過參加培訓和自學,制定出知識管理實施規劃,提出知識管理最重要的是共享,建議購買知識管理軟體平台,讓研發工程師定時提交相關的知識成果。
知識管理軟體上線以後,這位人力資源經理制定了相關的制度,要求每個研發的工程師和銷售人員必須每周提交多少知識文檔。而研發部門經理向老總抱怨知識管理系統嚴重影響他們的工作,銷售部門人員則是堅決不做。老總支持該人力資源經理,認為知識管理就是要共享,強制推行。
三個月後,該經理向老總匯報知識管理的工作,說知識庫中有多少條記錄等。但研發部門經理說那些東西他們部門的人從來不看。知識庫變成了垃圾庫。
半年後,該老總興趣點轉移,該公司知識管理不了了之。
案例剖析:
企業的高層領導由於直接面臨著市場的競爭壓力,對企業的發展都很敏感,他們大都很容易地接受知識管理的理念,並試圖在自己的組織內部實施和推動。但他們的認識比較片面,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和預期。而所委託的部門經理可能對知識管理的理解也不全面、系統,各有各的想法。這導致在公司內部對知識管理根本無法形成共同的認識。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由於知識管理本身(比較新的學科、內容涉及面廣、傳播時間短),另一方面在於關於知識管理的傳播上信息噪音比較多,人們受到誤導,形成錯誤的認識或者以偏概全,盲人摸象,自說自話。在一個公司中,高層、中層與普通員工各有自己的知識管理認識和想法,如果不能統一這種認識形成共識,很難保證知識管理推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破解之道: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負責推動知識管理的人和團隊必須通過學習、培訓、交流等形式掌握什麼是知識管理,如何做知識管理,然後再在內部去影響領導和同事,最終達成一個組織內部在知識管理認識上的共識。
失敗原因之二:沒有規劃 跟著感覺走
失敗案例:
某鋼鐵公司的知識管理項目由戰略發展部的一個副部長負責,經過調研由需求最強烈的售後服務部門開始,要求售後部門的所有員工整理自己電腦上的知識,然後分門別類地存儲到他們部門工作組的文檔庫中,共建立了12個門類,讓員工去查詢。
但大部分員工不知道該整理什麼,哪些是知識,哪些是信息,又不知道整理好後應該放到哪個類別中,只能憑自己的感覺去添加。更重要的是,由於一些知識文件涉及到保密,這些員工也不知道該選擇共享還是保密,或者共享給哪些人去使用。大部分員工都提交了一些內容,但很少有人去看,而且想看的時候也找不到或者不知道如何找。
做完這些後,售後服務的知識管理就算結束了,該副部長繼續去做下一個部門的知識管理了。
案例剖析:
有不少企業在開始實施知識管理時,沒有對知識管理進行規劃。這致使高層領導、各部門經理和基層員工都不知道知識管理要做什麼,怎麼做,最後會有什麼樣的成果。沒有規劃就沒有衡量效果的標准。由於沒有規劃,企業搞知識管理也就不知道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想起什麼做什麼,激情過後偃旗息鼓。
破解之道:
對於規模比較大的企業,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辦法在於通過咨詢顧問的協助對公司的現狀進行深入調研、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對高層領導和各個部門進行訪談,明確知識管理實施的遠期和近期目標,找到實施的方法和路徑:先從哪些部門試點,然後對於不同部門如何推進,如何結合到企業的業務流程中,如何評估知識管理實施的效果等;然後制定出科學、全面的知識管理規劃和實施計劃,按部就班地推動。對於小規模的企業,即使不需要咨詢顧問的協助,也需要制定一個知識管理規劃和推動計劃,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推動。
失敗原因之三:沒有負責人或者選錯了人
失敗案例:
一家大型集團型企業的知識管理實施的負責人是一個剛剛碩士畢業的小夥子。老闆要做知識管理實施,發現新畢業的這位同學的碩士論文是關於知識管理的,就讓該同學負責知識管理實施。
由於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對公司本身和業務都不熟悉,小夥子要去做知識管理的調研時,根本無法設計問卷,當要去相關部門征詢需求的時候,相關部門的人根本不支持。後來老闆催得急,他沒有辦法只能建議老闆先買一個軟體。但由於不了解需求,老闆根本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知識管理軟體系統,所以他就建議先選擇一個便宜點的,這樣出了問題也少承擔點責任。
案例剖析:
對於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安排,除了祈禱外,我們就只能盼望這個小夥子是個天才。
組織實施知識管理,必須要有專人負責。任何管理工作必須分配到人,否則他不可能自動自發地去完成。現在國內已經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中,仍然有許多沒有明確的知識管理負責人。
破解之道:
選對正確的人和團隊來負責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涉及到組織的各個方面,是一個需要具有高度「政治」技巧的工作,所以知識管理的負責人必須對企業了解(這個企業盈利模式是什麼,是靠什麼賺錢的,核心競爭力和主要資源是什麼),對企業核心業務了解,最好在核心的部門中工作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影響力和鼓動性,因為知識管理的許多工作是要靠影響力而不是行政命令去推動的。
失敗原因之四:被軟體和咨詢廠商「劫持」
失敗案例:
筆者在2003年曾經參加過某個研究院知識管理案例的研討。當時該研究院負責知識管理的某個領導介紹了他們的經驗,還有許多媒體采訪。這個活動是他們的軟體提供廠商張羅的,雙方各取所需:研究院的領導個人出名,軟體廠商得利。後來了解的情況是廠商將企業內知識管理項目上的決策者、知識管理經理等「搞定」,項目還沒有做就開始大肆宣傳,邀請這些人出來介紹經驗,在媒體上鼓吹等。
到最後,當這些人發現購買的軟體根本不像當初廠商承諾的那樣,甚至差得很遠的時候,也沒法說什麼,因為自己已經四處介紹「成功」經驗了,做得不好只能自作自受,打掉牙也得往肚裡咽。
在2005年的時候,他們購買的知識管理軟體已經不用了,也沒人再提知識管理了。
案例剖析:
在知識管理實施中,許多大中型企業都會選擇咨詢廠商、系統提供商。有不少准備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由於對知識管理的經驗和知識極度缺乏,造成被軟體和咨詢廠商「忽悠」。最可怕的是,這些廠商在項目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會幫用戶大造輿論,將還沒開張或者剛剛開張的項目包裝為成功案例宣傳,然後將負責或決策知識管理項目的人拉到自己的陣營中,「劫持」企業的知識管理人員。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即便發現咨詢和系統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或者很差,也只能啞口無言。
破解之道: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根本方法是在准備請咨詢機構和購買相關系統之前,必須自己先了解、理解知識管理,形成自己對知識管理的認識和觀點。還有一個可採用的辦法是,選擇的咨詢機構和軟體廠商最好不是一家,這樣就可以多聽各方面的觀點,兼聽則明。
失敗原因之五:額外工作和「與我無關」
失敗案例:
某IT企業的知識管理,以「先有文化、再有內容、後有系統」為指引。在企業合並重組的時候,知識管理成為最容易被砍掉的業務。我們從不諱言文化對於一個企業的價值,但我們知道一種文化的建立和形成需要時間,更需要流程和制度的支撐。這個企業的知識管理之所以到最後不了了之,除了與其企業特性有關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知識管理沒有融入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這樣的知識管理實施成為浮在水上的一層油,看起來光亮,但將油去掉後還是水。
案例剖析:
筆者曾問一家「知識管理標桿企業」的部門經理他們的知識管理狀況,對方卻一頭霧水,說並不知道此事。不少企業的知識管理都做成孤家寡人,除了老闆和知識管理部門的幾個人以外,所有的員工都感覺這個東西「與我無關」,或者根本不知道有這事。
也有一些企業把知識管理做成了員工的額外工作,或者寄希望於雷鋒型的員工站出來共享自己的信息和知識,或者強制要求每個部門多長時間應該奉獻多少內容等。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增強員工對知識管理的憎惡:在壓力大的時候人們製造垃圾,在壓力小的時候沒有人參與。咨詢顧問和銷售人員在銷售的時候都會告訴用戶,他們會幫用戶將知識管理活動與企業業務活動進行很好的結合。但由於進行知識管理分析的工作量大,耗費時間長,缺乏對企業流程和業務的深入分析,這樣的知識管理與流程結合根本不可能落地。
破解之道:
有種觀點是:目前在中國實施知識管理,應該有70%以上的顯性知識管理融入流程和制度中,讓大部分的知識管理工作成為員工工作的一部分,剩下才是激勵部分。
知道知識管理需要融入流程,但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融入?這就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和工具去對業務流程進行知識管理分析,明確每個流程節點上的知識產出:這個節點應該產生什麼知識,這些知識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明確每個流程節點上的知識需求:為了完成這一步的工作,需要哪些知識,需要的知識在企業內部是否存在,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如何方便、快捷地獲得。
失敗原因之六:缺乏激勵機制或者激勵失靈
失敗案例:
某房地產公司的銷售部分的知識管理實施,在初期的時候規定了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必須帶一個徒弟,通過手把手地教來提高整個團隊的銷售額度和客戶滿意度,並對有經驗的銷售人員提供激勵:徒弟做得好,師傅可以拿到額外的提成。從理論上說,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有經驗銷售人員的顯性和隱性知識的傳遞,利於新人的成長和提高。
但同時,該銷售部門的績效考核標準是每周都要評選「業績之星」,每個月要選出「銷售冠軍」,並對這些「業績之星」和「銷售冠軍」進行獎勵。相對於業績之星和銷售冠軍的獎勵,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帶徒弟所得到的激勵微不足道,對這些人根本構不成激勵。這樣的結果是,整個銷售部門仍然是明星員工業績很高,而新人成長速度和空間很小。
案例剖析:
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可以用語言、文字等形式表達;而隱性知識則無法用語言、文字明確表達出來並被人理解。在知識密集的企業和部門中,決定企業生產率高低的主要原因取決於隱性知識的顯性化、能力和擴散的速度。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個月、半年甚至十年八年,而有一部分知識也許永遠無法顯性化。人是知識的載體,知識工作者創造和利用知識。這也就是為什麼知識管理不等於管理知識的原因所在。
既然隱性知識如此重要,所以在知識管理的實施中,必須要涉及規則和方法來對隱性知識進行有效的管理。但隱性知識受制於知識工作者個人,他可以選擇是否顯性化(如果能顯性化的話),可以選擇共享給誰和是否共享。這個時候知識管理中的激勵措施就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制度的設計,對於隱性知識的共享、顯性化工作給予鼓勵,對於私藏和不願意共享的進行副激勵,從而促進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共享與傳播。
大部分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都知道需要進行對知識管理的激勵,但所設計的激勵機制以某個方面看卻在阻礙知識傳播和分享。
破解之道:
從該案例中,我們看到企業制定了相關的激勵措施。但這些措施對於需要激勵的對象基本上沒有價值,所以最後該部門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基本就沒有執行。後來我們幫他們設計的形式是「績效之星」和「銷售冠軍」的評價都是按照一個師傅一個徒弟的形式進行,根據徒弟的水平設定師傅和徒弟之間的權重,根據他們兩個人的績效進行考核,並且規定徒弟如果達不到某個水平,師傅業績再高也不能入選。加之其他輔助制度的設計,終於帶來了師傅對徒弟指導得盡心、盡力,有效地促進了新員工的成長和老員工知識的分享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