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服務 > 重慶神舟系列售後服務

重慶神舟系列售後服務

發布時間:2021-10-16 21:46:09

❶ 神舟系列飛船各自的任務以及它們後來怎麼樣了

有除返回艙外回來以外,推進艙等都在外面,它們就成了太空垃圾,在預定的軌道上。

❷ 神舟系列,噴子勿來啊

其實這兩款的配置是差不多的,如一樓所說,買個便宜的就可以了。這種配置不需要長遠來看了,這已經是一年前的配置了。並不是大家不支持國產,的確它的配置不行。在此我還是強烈建議樓主,加點錢買配置更高的本子吧。別買後悔的。

❸ 神舟系列資料

神舟一號
基本數據
發射時間: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9次飛行,也是最近3年連續17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 火箭起飛約10分鍾,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 1999年11月21日3時41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 21小時11分/14圈
搭載物品
一是旗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等;二是各種郵票及 神舟飛船
紀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此外還有甘草、板藍根等中葯材。
技術應用
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准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飛船在軌運行期間,地面測控系統和分布於公海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對其進行了跟蹤與測控,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
評論反應
此間評論高度評價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稱其標志著 神舟飛船返回艙
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重要步伐,對突破載人航 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編輯本段神舟二號
基本數據
神舟二號
發射時間: 2001年1月10日1時03秒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六十五次飛行,也是繼一九九六年十月以來中國航天發射連續第二十三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 飛船起飛十三分鍾後,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 6天零18小時22分/108圈
試驗項目
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 安裝中的神舟飛船
。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據介紹,我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其中包括:進行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氧化物晶體、金屬合金等多種材料的晶體生長、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間晶體生長、還有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離體細胞和細胞組織的空間環境效應實驗等。
評論反應
此次航天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編輯本段神舟三號
基本數據
神舟三號升空
發射時間: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運載火箭發射已經連續24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 火箭點火升空10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返回時間: 2002年4月1日16時54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 飛行時間/圈數: 6天零18小時39分/108圈.
搭載物品
處於休眠狀態的烏雞蛋;進行空間試驗的有效載荷公用設備十項,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雲探測儀、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地球輻射收支儀、太陽紫外線光譜監視儀器、太陽常數監測器、大氣密 神舟飛船正在接受測試
度探測器、大氣成分探測器、飛船軌道艙窗口組件、細胞生物反應器、多任務位空間晶體生長爐、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固體徑跡探測器、微重力測量儀、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據介紹,微重力測量儀、返回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三次參加飛船試驗;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多任務位空間晶體生長爐和軌道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二次參加飛船試驗;其餘設備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試驗。
試驗項目
「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這次發射試驗,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飛船上裝有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這次發射,逃逸救生系統也進行了工作。這個系統是在應急情況下確保航天員安全的主要措施。飛船擬人載荷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驗證了與載人航天直接相關的座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
編輯本段神舟四號
基本數據
神舟四號升空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69次飛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 27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十幾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36分/108圈
搭載物品
除了大氣成分探測器等19件設備已經參加過此前的飛行試驗外,其他的空間細胞電融合儀等33件科研設備都將是首次「上天」。一場籌備了10年之久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一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一對是植物細胞「新人」 ———黃花煙草原生質體和革新一號煙草原生質體。專家介紹說,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現象將消失,更有利於細胞間進行配對與融合這些「親熱舉動」,此項研究將為空間制葯探索新方法。
實驗項目
我國第一艘可載人的處於無人狀態的飛船。
編輯本段神舟五號
基本數據
神舟五號升空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長、重「神舟」載人飛船全長8.86米,最大處直徑2.8米, 總重量達到7790公斤。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28分/14圈 航天員:楊利偉 楊利偉
搭載物品
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試驗項目
神舟5號將盡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編輯本段神舟六號
基本數據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日9時整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 神舟六號待發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 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 115小時32分鍾/77圈 航天員:費俊龍 聶海勝
搭載物品
共有8類64種搭載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來、查氏集團等知名企業標識,搭載的生物菌種、植物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種子則用於太空育種實驗。在開艙儀式現場,6位特殊的「乘客」有機會精彩亮相,它們分別是極地考察時使用過的中國國旗、國際奧委會會旗五環旗、上海世博會會旗、《申報》百年紀念特刊、書畫作品《六駿圖》和10幅少先隊員太空畫作品。神舟六號返回艙搭載的物品還有「我給『神舟』六號航天員寫封信徵文活動」特等獎作文、共和國元帥特種郵票和神舟六號個性化郵票等郵品以及書畫名家的作品等。 神舟六號飛行員費俊龍、聶海勝
技術應用: 飛船的種類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衛星式載人飛船。這種飛船像衛星一樣在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飛行,飛行高度大約為300公里。飛船有單艙式、雙艙式和三艙式,目前國際上成熟航天國家的飛船均是三艙式,這次神舟六號就是三艙式飛船,說明中國航天技術已經初步達到國際水平。
飛船特點
神舟六號飛船有以下特點: 首先是起點很高,飛船具有承載3名航天員的能力; 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員返回後,軌道倉可以在無人值守的狀態下,作為衛星繼續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後進行交會對接實驗;第三是返回艙的直徑大,俄羅斯的直徑是2.2米,我國的是2.5米。最後是飛船返回,非常安全,這方面已經進行過全面的測試。總體來看,神舟六號飛船的技術進步是巨大的。
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領域,據悉近年來中國在新材料領域所取得的進步上,有2000多種是來自航天領域;其次是電信領域,這方面有硬體設備的進步,也有軟體領域的進步,比如編碼技術就確保了話音質量和圖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圖像技術,這些技術可以用於軍事領域,也可以用於民用領域;第四是特種食品,航天員的食品研製非常復雜;第五是特種紡織材料,航天服是一個系統,更是高科技的結晶;第六是電子控制系統的進步,飛船是涉及各種復雜子系統的復雜系統,所有系統均需要有電子控制系統進行控制;第七是生物醫學體系的進步,載人航天與無人航天有本質上的差異,系統復雜性和可靠性大為不同,神舟六號的成功,表明中國的相關生物醫學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 神舟六號飛船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整船外形和結構與原來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飛船入軌後先是在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50公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5圈,然後變軌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圈需要90分鍾,飛行軌跡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斷向東推移的正弦曲線。軌道特性與神舟五號相同。 由於此次飛行沒有交會對接任務,神舟六號取消了用於這項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飛船上新增加了40餘台設備和6個軟體,使飛船的設備達到600餘台,軟體82個,元器件10萬余件。
飛船改進
神舟六號的改進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圍繞兩人多天飛行任務的改進。首先,准備了足量甚至餘量的航天員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櫃置於軌道艙中,以前處於空置狀態。按照每人每天一個半暖壺的用水量,通過水箱和單獨的軟包裝兩種方式准備了航天員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艙的環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號提高了對水汽冷凝的能力,擴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線都貼上了吸水材料,確保飛船濕度控制在80%以下。艙內的氧氣、溫度和濕度都可自動感應並調節。 二、軌道艙功能使用方面的改進。放置了很多航天員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熱裝置和餐具等。軌道艙中掛有一個睡袋,供兩名航天員輪流休息用。失重狀態下人其實可以浮在空中睡覺,但考慮到人在地面養成的習慣,所以通過睡袋人為地製造一種「床」的感覺,否則航天員睡覺時可能會產生墜入萬丈深淵的錯覺。軌道艙中還有一個專門的清潔用品櫃,航天員可以用裡面的濕巾等物品進行清潔。大小便收集裝置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員安全性的改進。返回艙中航天員的坐椅設計了著陸緩沖功能,這是為了在反推火箭發生故障時依然能夠保證航天員安全。神舟五號飛船里只有楊利偉乘坐的那個坐椅有著陸緩沖功能,並且有個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後航天員難以看到舷窗外的情況。神舟六號對緩沖器進行了重新設計,並與整船結合進行了反復試驗,從高塔、飛機上拋下的3次試驗每次均獲得了成功。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如果在返回時關閉不嚴,將威脅航天員安全。俄羅斯曾經有3名航天員因此而喪生。神舟六號科研人員研製成功了艙門密閉快速自動檢測裝置,並花費了數月時間研製出一種專用抹布,這種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來清潔艙門。 四、持續性改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至今已經過去了13年,飛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經不再生產,個別技術已經稍顯落伍。神舟六號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續性改進。比如神舟一號到五號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製的,存儲容量只有10兆位元組。現在的黑匣子不僅存儲量比原來大了100倍,而且數據的寫入和讀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體積卻不到原來的一半。
編輯本段神舟七號
基本數據
發射時間: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 2008年9月28日17時40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 飛行時間/圈數: 68小時30分鍾/ 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編輯本段飛行任務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飛船運行期間,1名航天員著中國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回收在艙外裝載的試驗樣品裝置。
編輯本段細節信息
載人航天火箭系統總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於「神舟六號」著陸後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可能將會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發射計劃將拖後到2008年。與「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不同的是,「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艙外航天服和氣閘艙。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艙外航天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戚發軔院士認為,「神七」必須在神舟六號的基礎上解決兩個比較大的問題。現在航天員有一個密封艙,在這個艙里穿航天服。離開這個艙就沒有了空氣,所以航天服本身就必須能供給氧氣。第二是沒有溫度控制時,航天服能保證他正常的溫度,所以這個航天服就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密封艙。出艙得具備這幾個條件。飛船上要有一個氣閘艙,人穿好航天服進去,把門關上,把外面的門打開出去。假如沒有氣閘艙,那麼一打開門氣就放光了,因此要有一個氣閘艙。「我只是說兩個主要的,作為航天員有一個艙外的航天服,作為我們的飛船來講,必須得有一個氣閘艙,要保證原來的艙里一定有一個大氣壓。」 「神舟七號」攻克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加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泄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一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專家介紹,「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一般在一個對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裡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裡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裡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表示,神舟七號飛船,不是神舟六號的簡單重復,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用於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針對前幾發火箭的飛行情況,科研人員將這枚火箭進行局部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還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 神舟七號在2008年9月25日升空。而26、27日兩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適合出艙的時間,2名航天員會進入軌道艙。由於航天服非常重,要另外一個人幫助才可以穿上。出艙活動時,航天員身上將會連接著2條生命線。航天服是以俄式航天服為基礎研發的,提供氧氣、壓力、電源和通訊等設備,出艙以後航天員身邊還會有攝像鏡頭,全程直播。是中國航天科技當中一個突破。
編輯本段神舟八號(計劃發射中)
神舟八號,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是一個無人目標飛行器,是為中國的空間站作對接准備。神八將採用「長征二號」F/G火箭來發射,預計將於發射天宮一號後,約2011年發射。神舟八號發射升空後,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座小型空間站。神舟飛船將在神舟八號時基本定型。
簡介
2005年底,神舟八號首次對接緩沖試驗在上海成功。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中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它的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戚發軔院士介紹,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具備了20噸以上運載能力的火箭,才有資格發射核心艙。為此,我國將在海南文昌新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後的第四個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同時,我國還將在天津新建總裝場。
看點
看點一 交會對接難點 整個對接過程必須保證接合平穩,不能劇烈搖晃從而影響在軌飛行器的姿態。對接時兩個飛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飛行狀態,雖然對接時相對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著高密度等離子體、游離氧及紫外線等的復雜空間環境中,實現兩個活動體間的精確對接,難度依然很高。 步驟:地面引導→自動尋的→逼近→對接 與神九對接:神舟八號發射目標飛行器(專門用於對接),而後續發射的神九將與神八留在空中的軌道艙實現中國航天器的首次無人對接。 看點二 飛船定型 神舟飛船將在八號基本定型,成為標准型空間渡船,其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將保持不變。 看點三 升空時間 預計在2011年左右,將採用「長征二號」F/G火箭來發射。 看點四 飛船類型 神舟八號發射目標飛行器,不載人。
空間站建設與上天
需要解決三大技術難題:航天員出艙工作,航天器對接和水和空氣的再生循環等附加技術。目前,以上海為主的科研人員已完成大量對接技術的實驗,取得了重大進展,為「神舟八號」做好技術儲備。 據透露,中國的首個空間站,將是符合中國需要、有中國特色、適度規模空間站。建成後,其核心艙可以不斷加艙。屆時,每年將往空間站發射若干個航天器。 「神八」「神九」飛天不載人 據劉竹生介紹,我國將在神舟七號實現航天員出艙,神舟八號發射目標飛行器(專門用於對接),也就是空間實驗室,神舟九號實現無人對接,但「神八」與「神九」飛船都將沒有航天員跟隨上天。而神舟十號則實現載人對接。劉竹生表示,今後的載人飛船發射時間間隔將大大縮短,目標飛行器發射當年就可以發射對接飛船。他說,「神七」到「神十」飛船的發射,都服務於太空空間站建設。如果「神八」能順利升空,「神九」與「神十」就不用再等兩年,「一個多月後就可能上天了」。他說,以後的「神舟」飛船系列仍將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六」副總設計師楊宏介紹說,我國已經進入載人工程第二階段,這一階段載人航天事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短期內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間實驗室。 劉良棟透露,預計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神舟八號,而原計劃的發射時間要早於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發射一個目標飛行器,並且該航天器是不載人的。如果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事業來說將又是一個大的突破。 對於未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趨勢,劉良棟表示,目前國家正在規劃之中。下一步是搞戰略部署,計劃在未來10到12年內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間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實現。對於空間站的規模,中國仍在規劃、研究中。 劉良棟稱,未來載人航天的發展趨勢有兩個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衛星,在導航、通信等方面實現高性能、高產值。現在有一些衛星的產值很大,例如通信衛星,在民用、軍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其次是導航衛星的發展前景也很大。國家在「十一五」規劃里,也把高解析度的衛星技術作為重點研究的方向。
編輯本段神舟九號(計劃發射中)
神舟九號飛船(以下簡稱神九)是中國計劃中的一艘無人駕駛航天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計劃中的神九將會與中國的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神舟八號進行空間對接,成為一座小型空間站1,並在大約對接1個月後由載人飛船神舟十號搭載航天員前往該空間站,對空間站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然後,模仿前蘇聯的方法,航天員將在結束工作之後搭載神九返回地球,留下神舟十號繼續在軌運行,等待神舟十一號搭載新一批航天員到來。
主要任務
包括兩個主要職能:神舟貨運飛船。用於搭載水,食物,推進劑和試驗設備。 緊急逃生飛船(救生船)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梁小虹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從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10月,中國將連續發射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其中,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船,神舟九號是載人飛船,天宮一號作為目標飛行器,將連續和神八、神九進行對接。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上會不會出現女性航天員?梁小虹說,神九航天員依然將在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選拔,其中包括楊利偉、費俊龍、翟志剛等曾經「飛天」的航天員。女航天員選拔大概還需要一年時間,選定後進行培訓大概需要3~5年,所以趕不上神九發射。 龐之浩介紹說,全世界目前已有50多位女航天員上過天。他還列舉了女航天員的好處:第一,女性耐久力比男性強,心理素質穩定性高於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於男性。第二,男女搭配在空間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研究人員還可以透過對他們的觀察,了解男女之間在太空封閉環境中的差異。第三,為人類向外星球遷移、生存作基礎性探索,如人類在太空中生育,培養適應特殊環境的人,如人類在其他星球的生存、繁殖能力。 龐之浩說,從目前國外的經驗來看,太空飛行對女性身體沒有不良影響。國外一名女航天員38歲上天回來後,還在40歲的時候生了孩子,都很健康,沒有發現太空經歷對女性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軼聞披露 宇航員隨時隨地有保鏢 「如果說戰斗機飛行員是用黃金『堆』出來的,那麼宇航員就是用鑽石『堆』出來的。」專家介紹說,宇航員候選人都是國家的「寶貝疙瘩」,是精英中的精英,不僅吃喝拉撒全部由國家包下來,就連家屬就業、孩子上學等後顧之憂也全包攬,無論到哪裡都有安保人員警衛。而且宇航員不能集體坐車、坐飛機等,以防發生萬一。
編輯本段神舟十號(計劃發射中,空間對接載人飛船)
我國的第十艘太空飛船,與前兩艘神八和神九相比,它是一艘載人飛船,按計劃它將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如果對接成功,就表明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將對後續的天宮二號即第二代空間實驗室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發射時間】預計在2012年 【任務實施】預計會有三名宇航員同時升空,任務時間5~20天 屆時可能出現我國女宇航員第一人
編輯本段神舟五、六、七號情況介紹
「神五」、「神六」發射時間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號的發射將提前到九月底升空。有關專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較適合發射窗口,但因「神七」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太空人出艙活動,能令飛船在最短時間內見到太陽,保證太空人出艙作業時有陽光。 發射載人航天的最佳氣象條件主要包括:無降水、地面風速小於每秒8米、水平能見度大於20公里;發射前8小時至發射後1小時,場區30公里至40公里范圍內無雷電活動;船箭發射所經過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風速小於每秒70米,此外發射前後9小時不能有雷電。 黃春平表示,能否如期發射,主要是看當時發射場的天氣等情況。小雨和氣溫一般都不會影響飛船的正常發射,但大風則可能導致飛船推遲發射,因為風速超過火箭的承受能力後,將有可能改變其飛行方向。 黃春平還透露,航天員太空漫步就會在飛船進入軌道運行,環繞地球超過五圈之後進行。 神七三位駕駛員返航

❹ 買神舟系列的怎麼樣

符合自己使用要求的機器就好,性價比不錯的。筆記本品牌有很多的,一般買前都看看評價。每個大的品牌都有性價比好的機器也有不好的機器。一般不太懂的人。就買服務比較好點的品牌。聯想、戴爾、hp服務方面都不錯。神舟也有不錯的型號,而且性價比不錯的。

神舟的戰神系列也有 評價好的,和不好的。多看看評價。

❺ 神舟筆記本

神舟筆記本?太平洋電腦網
智能小程序
關注
在人們的印象中, 筆記本電腦 似乎只是因為便攜的功能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個說法在幾年之前的確如此,但是如今的筆記本電腦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筆記本電腦不僅僅保持了原本的便攜性,而且還擁有著不俗的性能。
筆記本電腦產業如今蓬勃發展,更新換代的速度甚至比台式電腦更加之快。而且,各大廠家紛紛推出物美價廉的產品。高性能的筆記本電腦如今不再是萬元時代。今天小編為您介紹的就是以生產高性能低價筆記本電腦出名的 神舟 系列中比較熱銷的幾款筆記本電腦的性能參數以及價格。
神舟優雅XS-5Y10S1
這是一款主打性價比的筆記本電腦,是神舟公司於今年七月推出的最新產品。這款筆記本電腦定價為3499元。採用Intel酷睿M-5Y10處理器,這是一款主頻為2.4Ghz的雙核四線程的筆記本電腦。這款筆記本電腦採用了解析度為1920×1080的IPS屏幕,顯示效果十分出眾。另外,在內存方面,4GB的運行內存以及128GB的ssd固態硬碟存儲容量可以滿足大部分的日常需要。遺憾的是,這款筆記本電腦並沒有配置獨立顯卡,採用的是英特爾核心顯卡。
神舟 戰神Z6-i78172D1
這款筆記本電腦配置十分之強勁,採用了Intel酷睿智i7 4720HQ的cpu,從參數上來看,這是一顆主頻為2.6Ghz,通過智能超頻技術甚至可以達到3.6Ghz的四核八線程的超強cpu。8GB的內存外加可以擴展到32GB的內存卡插槽,絕對是頂級配置。顯卡方面NVIDIA GeForce GTX 960M的獨立顯卡讓這款筆記本電腦擁有了強大的游戲功能和圖形處理能力。這么強大的筆記本電腦在售價方面,僅僅只需要6799元。
神舟 戰神K660D-i7 D2
如果不需要上面那一款神舟筆記本電腦那麼強大的性能,相信戰神K660D-i7 D2是更加適合您的產品。這是一款市面售價為5399元的筆記本電腦。在配置上,Intel 酷睿i7 4710MQ的cpu加上NVIDIA GeForce GTX960M的獨立顯卡讓這款筆記本電腦擁有了不俗的游戲功能與視頻影音功能。15.6英寸的解析度為1920×1080的顯示屏,讓您在使用之時不需要為了傳統筆記本屏幕小解析度不好的缺點而擔憂。除此之外。1TB的硬碟容量讓您可以隨心所欲的下載存儲數據內容。
神舟系列筆記本電腦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脫胎換骨,不再是低價品質差的代名詞。如今的神舟系列筆記本電腦已經可以和國際知名大廠商相抗衡了。

❻ 神舟系列的筆記本電腦總體性能怎麼樣,

這個
既然配置都一樣了性能當然一樣了
為什麼價位會低呢?這就是質量的問題了
神州本的主板是我講過的最質量最差的主板了
做工很一般
比如說
主板上的鋁電解電容
其他牌子的電容一般都是貼片的電容
但是神州還在用鋁電解電容
這個電容的價錢就是不同的
還有主板偷工減料
當然質量差價位低了
如果神州突然價位高了
那麼質量應該就會很好
以前dell的本子就是此時的神州現在dell也不錯

❼ 神舟系列游戲電腦多少錢可以買到


❽ 神舟系列簡介

神舟三號
[編輯本段]

發射時間: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運載火箭發射已經連續24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
火箭點火升空10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返回時間:
2002年4月1日 .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

飛行時間/圈數:
6天零18小時/108圈.

搭載物品:
處於休眠狀態的烏雞蛋;進行空間試驗的有效載荷公用設備十項,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雲探測儀、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地球輻射收支儀、太陽紫外線光譜監視儀器、太陽常數監測器、大氣密度探測器、大氣成分探測器、飛船軌道艙窗口組件、細胞生物反應器、多任務位空間晶體生長爐、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固體徑跡探測器、微重力測量儀、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據介紹,微重力測量儀、返回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三次參加飛船試驗;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多任務位空間晶體生長爐和軌道艙有效載荷公用設備是第二次參加飛船試驗;其餘設備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試驗。

試驗項目: 「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這次發射試驗,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飛船上裝有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這次發射,逃逸救生系統也進行了工作。這個系統是在應急情況下確保航天員安全的主要措施。飛船擬人載荷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驗證了與載人航天直接相關的座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

神舟四號
[編輯本段]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69次飛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 27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十幾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搭載物品: 除了大氣成分探測器等19件設備已經參加過此前的飛行試驗外,其他的空間細胞電融合儀等33件科研設備都將是首次「上天」。一場籌備了10年之久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一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一對是植物細胞「新人」 ———黃花煙草原生質體和革新一號煙草原生質體。專家介紹說,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現象將消失,更有利於細胞間進行配對與融合這些「親熱舉動」,此項研究將為空間制葯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號
[編輯本段]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搭載物品: 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試驗項目: 神舟5號將盡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❾ 神舟各個系列的筆記本產品有什麼不同

我用得是優雅hp500,怎麼說呢,各個系列的差別不是很大,因為神舟系列的產品一向是以性價比著稱的,我用的沒出一點問題!

❿ 神舟系列的筆記本如何

我個人換過幾代電腦,希望我的一些經驗可以幫到你。神舟的雖然配置高,但協調性不行,建議買同配置的聯想或者華碩的。雖然貴點,但買後沒有那麼麻煩,不會後悔。

閱讀全文

與重慶神舟系列售後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居嚴老師 瀏覽:700
莆田涵江哪裡可以招收貨車維修工 瀏覽:469
東莞諾基亞手機維修中心 瀏覽:500
古代名貴的傢具有哪些 瀏覽:367
電路圖K8 瀏覽:870
綿陽蘋果售後維修 瀏覽:547
微單相機如何翻新 瀏覽:188
變頻器維修行業怎麼樣 瀏覽:275
小米用什麼防水最好 瀏覽:714
豆漿機電路圖維修視頻 瀏覽:816
北海相機維修點 瀏覽:202
室內如何防水防霉 瀏覽:111
交流電路屬於 瀏覽:719
格力空調風筒維修視頻 瀏覽:677
承包老小區的小維修怎麼樣 瀏覽:507
國家電網考試什麼時候可以查分 瀏覽:967
z源電路 瀏覽:590
國家電網二批什麼時候發簡訊 瀏覽:892
蜀山汽車線路維修哪個好 瀏覽:225
嵩縣海洋家電維修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