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相縫紉機上的電機維修視頻
表示無奈,見過單相電機,見過三相電機,沒見過兩相電機
2. 縫包機斷線是什麼原因,怎麼維修
(1)不知道你們用的抄是什麼縫包線,換線試試。如果針孔不光滑的話,換針試試,針細線粗,線無法進入導線槽也容易斷線。
(2)線的張力:線的松緊是成功縫紉的一個重要方面,調整不當就會造成斷線、跳針及劃破袋子。重質材料(如麻袋)線的張力調節器稍微放鬆一點;輕材料擰緊線張力調節器;
(3)根據針距和袋厚的不同調整線的給進速率;
(4)在調整針線的松緊時,必須相應調整打環器線的松緊;
依利達縫包機挺好的,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是用這牌子的。
3. 縫包機不鎖線怎麼辦視頻
摘要 1、縫制過程中跳線原因:①機針與勾針的間隙過大②縫包袋太薄③針板孔磨損④縫包線富有彈性⑤縫包線沒有過壓線器⑥機針凹槽面未與機身面部平行。
4. 縫包機總斷線是怎麼回事,怎麼維修
縫紉來機 針孔不光滑,換針試源試。針細線粗,線無法進入導線槽也容易斷線。.真過細,布料過硬。
上線過緊,可調節機頭前面的調整螺絲。 梭子裡面有纖維絨毛,絨毛與線相互絞和,使線變粗,無法穿過針孔也會斷線。清理一下梭子周圍即可。
針尖壞了,螺絲鬆了,針裝歪了,都有可能。仔細檢查一下。如果都不存在問題就請技術師傅修理一下吧。在看看該淹油了嗎
5. 電動縫紉機不走線怎麼修視頻
摘要 您好!縫紉機不走線是縫紉機的針頭彎曲或變形導致的故障,更換新的縫紉機針頭就可以解決,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6. ds9800維修視頻教程
摘要 1、線路沒調好會斷線(調線路最好的方法是先調底線、調底線應該是線芯放在梭套裡面後,一手拿著線、梭套慢慢往下掉為宜、然後根據底線再調面線)
7. 電動縫紉機老斷面線,求視頻維修方法
斷面線:
1、
上線裝的不正確;
2、
機針安裝錯誤;
3、
面線壓力過大,松點;
4、
針扭曲或專鈍
5、
衣料縫好屬後沒向後移
6、
針或線太粗或太細
斷底線:
1、
梭心套穿先錯誤
2、
白梭里有絨毛、灰塵
3、
梭心損壞
斷針:
1、
使用劣質針
2、
針裝錯了,擰的不緊
3、
針扭曲或者鈍了
4、
縫紉時用力推拉布料
5、
面線壓力過強,松點
6、
衣料縫好後沒向後移動
7、
針太細
8、
模樣選擇旋鈕旋錯了
跳針:
1、
針裝錯了,
2、
針扭曲或者鈍了
3、
針線選擇不正確
4、
面線穿錯了
8. 電腦縫紉機卡住修理視頻
一,把皮帶松開,翻起機頭,右手慢慢地轉動飛輪,看看針桿轉到底時要回時,擺梭的尖角是不是開始向針桿方向轉動(只在這時才能讓線繞過擺梭)。
二,如果不是這樣,主要是調針桿,卸下機頭左側的蓋子,有的是由螺絲固定的,有的沒有。
三,調針桿的方法,當拆開機頭左側的蓋子後,會看到隨針桿一起上下運動的方塊上有個螺絲的,松開它,針桿就不會上下運動了,這時要看擺梭尖角,退到底(不能再退了),針桿到底要回去了,這時擰緊螺絲。
9. 縫紉機跳線如何維修(圖解法)
一、縫紉機跳線的維修方法
縫紉機跳線一般有這樣幾種可能:
1)針彎或針裝反引起的故障,更換新針或將針正確安裝即可;
2)挑線簧張力過大或沒有挑線簧引起的故障,把挑線簧放鬆、加裝挑線簧即可解決;
3)旋梭的梭尖有毛刺引起的故障,用細砂紙輕輕磨掉毛刺即可;
4)旋梭與針的位置誤差過大引起的故障,調整旋梭和針的位置即可解決。
具體操作如下:
a)調整針與旋梭的上下位置首先將針旋至最下方,然後慢慢繼續旋轉待針慢慢向上移動時,此時旋梭的梭尖應正好移動到針平面的中間位置,如果不對調整即可。
b)完成a的調整即可調整針與梭尖之間的位置,操作如下:將旋梭的梭尖與針之間的距離調至0~0.1mm然後旋緊旋梭的固定螺栓即可。
二、老式縫紉機跳線
1、故障特徵:引不上底線
產品原因:梭線太短、梭線夾於梭門、機針太高,擺梭無法勾住線環。
處理方法:拉長梭線、檢查底線是否被卡住,並排除之。針桿連接軸堅固螺釘松動針桿上移,應下調針桿,重新對針,擰緊緊固螺釘。
2、故障特徵:針桿竄動
產品原因:針桿孔、針桿磨損、針桿連接扎螺釘松動,針桿位移。
處理方法:調換針桿套,或選配新針桿、重新對針;並擰緊緊定螺釘。
3、故障特徵:過若干針跳一針線
產品原因:擺梭磨損,擺梭尖太鈍、縫紉機針太高或過低。
處理方法:換擺梭、調整針桿高度或機針高度,重新對針。
4、故障特徵:連續跳線或一針也不能縫
產品原因:機針質量差或機針彎曲不能正常產生線環。縫紉機針太高,勾不住線環,縫料縫線機針三者配合不當。長期使用擺梭,擺床等零部件嚴重磨損或折。
處理方法:更換合格機針或校直機針。調整針桿或縫紉機針高度。一般情況下可更換擺梭或梭床,必要時進行大修。
5、故障特徵:縫薄不跳線,縫厚跳線
產品原因:壓腳壓力不夠、縫紉機針太細、勾線機構等零件嚴重磨損。
處理方法:調整壓腳壓力、換機針、更換零件,進行修理。
6、故障特徵:縫厚跳線,縫薄跳線
產品原因:針板的容針孔磨損過大、縫紉機針太粗、壓腳底部磨損,或壓腳壓力過小。
處理方法:更換針板、換細針、換壓腳,換壓腳,或調整壓腳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