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電行業內中有哪些潛在的威脅
家電行業這兩年發展還不錯,《2016-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電商發展模式與企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
一是產品安全質量差。產品質量差是目前小家電行業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問題。小家電市場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產品連3C認證標 志都沒有。工商、質監等部門的每一次抽查,小家電產品的質量不合格率都很高,近四成的小家電一遇質量抽檢就「死火」。小家電質量問題所引起的投訴也屢見不 鮮,並呈居高不下之勢。
二是傍名牌現象突出。近年來,小家電市場上「傍名牌」現場常見。仿冒企業大多在香港注冊,然後以授權、監制、委託製造等名義在國內生產銷售,在商標和廠址上故意做些小修改,以混淆消費者視聽。
三是售後服務不及時。商家推銷時作出的承諾與兌現存在距離,有的維修人員多次排除不了故障而不能作出讓消費者滿意的解釋;有的維修人員不能按照約定時間上門服務;有的商家以暫無配件、人員安排不過來等理由推脫,不能及時做好售後服務,導致售後服務不及時或者維修時間過長。
四是維修費用不合理。小家電維修費用與本身的價格相比明顯偏高,目前市面上小家電的維修收費都較高,一次性故障的維修費往往高達小家電本身售價的20%-50%。因此,對不少市民來說,一些價格較低的小家電一旦出現故障,則會直接棄舊換新。
❷ 家電維修行業稅率多少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事「修理修配勞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是17%。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從事「修理修配勞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是3%。
城建稅 增值稅額的7%(城市7%,城鎮5%。農村1%)
教育費附加 增值稅額的3%
地方教育費附加 增值稅額的2%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的規定,加工勞務和安裝服務,能分開核算的,就分別計算。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第23號》的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分別核算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銷售額,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的銷售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分別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優惠政策。」超過起征點的小規模納稅人,應該全額繳納增值稅。
擴展閱讀
一、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與否的重要標志。一般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
二、根據確定增值稅稅率的基本原則,我國增值稅設置了一檔基本稅率和一檔低稅率,此外還有對出口貨物實施的零稅率。
(一)基本稅率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列舉的外,稅率均為17%;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稅率也為17%。這一稅率就是通常所說的基本稅率。
(二)低稅率從2017年7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製品、食用鹽、農機、飼料、農葯、農膜、化肥、沼氣、二甲醚、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三)零稅率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❸ 家電後市場活的很慘,明天會更慘
中國家電後市場發展現狀
家電後市場是指家電銷售到戶以後,用戶需要各種後續服務所產生的市場。這些服務主要包括:購買家電以後的初始化安裝、調試、設置;使用過程中的保養、清潔、維護、軟、硬體故障服務與維修、升級、耗材更換、拆裝移機等;產品淘汰後的回收或置換。
《2016-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目前家電後市場中用戶體驗差,用戶存在諸多痛點:初始購買時,網路購物則往往存在買後無法安裝的尷尬。產品清潔養護時,目前家電廠家和商場售後很少提供產品清潔服務,但是空調、洗衣機等產品清洗難度較大,用戶對專業清洗需求大。產品維修時,往往存在價格與服務不透明問題,消費者對零件與服務費用缺乏專業知識與市場行情判斷,導致家電維修中存在誇大產品問題、額外收費、亂收費等亂象;同時預約維修點往往存在響應時間慢,拖延服務時間等問題。產品回收中,用戶家中廢舊家電回收面臨找不到回收網點的尷尬,即使有,也存在搬動不便、回收價格低等問題。同時,不規范的家電回收拆解存在金屬污染等問題。
家電企業也存在此環節存在諸多痛點,國內少部分企業採取自建售後團隊,但是人員成本較大。而大部分家電企業的售後都交給了第三方負責,這樣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配件層層代理轉包,到顧客手裡時價格虛高;二是維修工人素質參差不齊,顧客消費體驗差,這也會造成企業品牌形象受損。
中國家電後市場前景展望
互聯網帶來變革:互聯網開拓了家電後市場,將原來分散的市場集中起來,形成規模效應。基於LBS的系統則為O2O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能夠讓用戶快速定最近的服務提供點,得到快速的服務響應。家用電器作為大件耐用消費品,產品體積較大、分量較沉,產品一般固定,不易移動。因此,安裝,清洗、維修等活動均需要人員上門服務,而傳統的家電企業在售後服務力量薄弱,造成諸多痛點。在此背景下,家電後市場藉助O2O模式東風得到蓬勃發展。
家電後市場的信息極度不對稱,以及痛點諸多,使得這一領域存在著龐大的發展空間和豐富的機會。針對家電安裝、清潔、維修、回收的等售後服務專業市場仍是一片空白,這也可以看做是家電市場的最後一片藍海。根據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家電服務產業規模將達1萬億元左右。
(文章來源:家電哥)
家電哥是家電後服務O2O企業,中國卓越的家電後服務供應商。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及ID
❹ 家電維修行業還談得上前途嗎
目前以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四件為主的大家電在中國家庭的普及,由於家電市場保有量趨於飽和。未來家電市場增長趨勢緩和,家電行業發展逐步向後家電時代轉型。
後家電時代指家電銷售後的安裝,調試,維護,故障服務與維修,升級,耗材更換,拆裝移機,產品淘汰更新一系列的以服務為主的體系。
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統計數量:2015後家電時代市場規模為2905億元,2016年行業規模為4500億元,至2020年市場規模達萬億。家電維修售後服務是目前家電市場僅剩的藍海,藉助互聯網移動技術市場潛力極大。
家電維修的1前景非常好。但是對服務質量要求,維修技術要求比較大 並且有淡季旺季之分。旺季活多的做不過來。淡季幾天都沒一張工單 非常正常
❺ 解析家電維修O2O行業現狀,未來會怎樣
參考前瞻 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家電檢測維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由於科技的進步,製造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也不斷提高,電器發生嚴重故障的機會已是很小,在電器有故障時只要細心觀察,加以分析,在測試確診,在許多情況下都可排除故障。 隨著越來越多的各色品種的家電產品進入家庭,家電維修服務業有了更大的需求市場。維修服務是個專業性很強、技術性含量很高的行業。
當前家電維修行業的四大基本陷阱為:
1、「延保」只是噱頭,維修時另一回事。有用戶購買家電時選擇「延保」服務,3年230元,但是上門維修了還是要收費,上門維修不講延保,只認花錢維修。
2、上門維修與商場銷售脫節。很多消費者撥打票據後面的號碼,方知上門人員是「打游擊的」, 並不是商場配置的售後維修人員,多是不正規的門頭小店。
3、頭痛醫腳。換了配件發現電器根本沒毛病,小毛病不修,只給換件。
4、要價隨意,幹活之前先談上門費。隨便做點什麼清理,加個製冷劑之類的就要幾百元,不明示價格,不維修也要上門費。
未來趨勢:談到商業模式,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互聯網+」,這個行業確實過於傳統,需要」互聯網+」來融合。事實上,」互聯網+」一方面反應的是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則更應該探討」互聯網+」如何有效結合家電維修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更有益、有效同時沒有行業黑幕的服務,這即所謂的」互聯網+」最終+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