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摩托車化油器應該怎樣維修與調整
目前,常見的化油器有兩種:平吸式柱塞化油器和平吸式真空薄膜柱塞化油器。這兩種化油器在結構上大同小異,故介紹時不分類。
化油器的常見故障主要有:
一、漏油故障的維修
漏油故障表現為兩種現象:
1、快速漏油。現象為溢流管快速漏油,有時上平衡管也快速漏油,致使燃油進入發動機燃燒室,車輛淹缸,不能啟動。故障原因多為:(1)有較大污物卡住浮子室;(2)浮子漏油損壞;(3)浮子在浮子銷上運轉不暢。解決方法是:清洗浮子針及進油管道,浮子若損壞可更換,也可把浮子中汽油甩出後用烙鐵焊結。
2、緩慢滲油。現象為摩托車停放數小時後溢流管以數分鍾一滴的頻率緩慢滴油。故障原因為浮子針或浮子針座損壞,致使密封不嚴。
解決方法是:更換合格的浮子針及針座組件,對於不可更換的緊鑲配壓鑄式浮子針座,只能更換橡皮頭浮子針。更換浮子針仍不能排除故障的,就得用浮子針座修復器修復。修復器可用42#鋼棍製作,上車床加工成比浮子針座內孔略細,頂部為錐形,錐度應小於原浮子針錐度。加工完成後必須把頂部用絨布拋光,把修復器頂部放入浮子針座內,用小木錘輕敲數下,然後裝復浮子針及浮子,插上油管,打開油開關,把化油器倒置,經10餘分鍾不見針座內有油滲出,即為修復正常。修復器一般製作jh70型、wh125型兩種即可,修復器可重復利用。
二、冒黑煙故障的維修
有人形象地把化油器比作摩托車的胃,消化吸收好不好,主要取決於胃的好壞,冒黑煙是種消化不良的表現,和人拉肚子差不多(冒黑煙故障有時也與點火不正常或氣門漏氣、凸輪磨損過大有關。本文只探討化油器故障,其他略過不提)。主要因為混合氣過濃,冒黑煙的車輛汽油消耗大,經常損壞火花塞,聲音發悶,提速無力。
冒黑煙的故障現象有以下兩種。
1、怠速冒黑煙
故障現象為:怠速時車輛排氣管黑煙明顯,排氣聲沉悶(有時甚至懷疑消音器損壞),啟動時必須加大油門才能啟動。故障原因有:(1)怠速量孔偏大;(2)浮子室油麵過高;(3)啟動加濃閥未關閉;(4)油針與主噴孔配合間隙過大。
以下為解決方法:(1)更換稍小的怠速量孔。(2)調整浮子的高度,觀察浮子室油位至浮子室的2/5處即為正常油位(注意,拆開下蓋觀察油位時,化油器一定要正立,以防把汽油撒出,造成判斷油位不準確)。(3)啟動加濃閥共有三種形式:手動柱塞式加濃閥、真空膜片柱塞式加濃閥、電熱柱塞式加濃閥。手動柱塞式加濃閥修復比較簡單,可通過清洗柱塞、更換彈簧或拉線解決回位問題。真空膜片式柱塞加濃閥主要檢查真空管、真空膜片是否破裂、漏氣。電熱柱塞式加濃閥一般是電加熱元件損壞和供電線路故障,電加熱元件損壞必須更換。(4)油針與主噴孔配合間隙過大應更換標准新配件。
2、高速冒黑煙
故障現象為四五千轉以上時排氣管黑煙明顯,車輛高速動力明顯不足。
故障原因:(1)空濾器或進氣通道堵塞;(2)主量孔截面積過大;(3)主噴孔與油針配合間隙過大;(4)油位過高。
解決方法:(1)清洗空濾器或更換紙質濾心;(2)更換截面積小的主量孔。
下面談談化油器的拆裝及調整方法。首先拆下化油器及空氣濾清器,清洗濾清器或更換濾心,拆開化油器檢查清洗主量孔、怠速量孔、空氣量孔,調整浮子室油位至正常,把油針卡片調到最後一格,然後裝復化油器及空濾器,啟動車輛,著車預熱2min-3min,調整柱塞高度調整螺釘至怠速轉速最低,然後調整怠速空氣調整螺釘至發動機轉速最高,然後再調整柱塞調整螺釘至怠速轉速最低,再調整怠速空氣調整螺釘至轉速最高,反復調整幾次,直至柱塞位置最低,而發動機轉速最高並且運轉平穩,即為調整到最佳位置。緩慢加油門,發動機轉速應該平滑上升,油門應在任何開度上均無阻滯感,否則取下油針把卡片向下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⑵ 有誰知道摩托車國三電噴化油器,怎樣維修啊
電噴還化油器?電噴的就沒有化油器,電噴的要電腦鏈接出故障碼的就知道哪裡壞了
⑶ 摩托車的化油器怎樣調試
化油器有吊桶式化油器和真空膜式化油器。 又有單化油器與雙化油器與四化油器。
能否說清楚你想調哪種化油器。
⑷ 摩托車電噴出問題了,一般的修理店能修好嗎
我就是修電動車和摩托車的。現在一般的修理店真不會修電噴的摩托車。有人來修就直接說沒配件。其實是不會修。
⑸ 電噴摩托車都是如何維修的,
電噴發動機與化油器式發動機有很大的區別,在使用操作方法上也頗有不同。起動電噴發動機時(包括冷車起動),一般無需踩油門。因為電噴發動機都有冷起動加濃、自動冷車快怠速功能,能保證發動機不論在冷車或熱車狀態下順利起動;在起動發動機之前和起動過程中,像起動化油器式發動機那樣反復快速踩油門踏板的方法來增加噴油量的做法是無效的。因為電噴發動機的油門踏板只操縱節氣門的開度,它的噴油量完全是電腦根據進氣量參數來決定;在油箱缺油狀態下,電噴發動機不應較長時間運轉。因為電動汽油泵是靠流過汽油泵的燃油來進行冷卻的。在油箱缺油狀態下長時間運轉發動機,會使電動汽油泵因過熱而燒壞,所以如果您的愛車是電噴車,當儀表盤上的燃油警告燈亮時,應盡快加油;在發動機運轉時不能拔下任何感測器插頭,否則會在電腦中顯現人為的故障代碼,影響維修人員正確地判斷和排除故障。
目前,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簡稱EFI)已在國內外轎車上廣泛應用。該系統利用各種感測器檢測的表徵發動機運行工況的參數信號,由電控單元(簡稱ECU)經過計算、分析、對比,根據發動機的各種工況需要控制噴油量,保證發動機具有良好的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
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結構復雜,使用、維護不當,易出現故障,甚至導致系統損壞。因此,在使用和維護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時應掌握一些常識性知識。
1 用油
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對汽油的清潔度要求很高,應使用牌號和質量完全符合要求的無鉛汽油。燃油中不可添加防凍劑,燃油濾清器應定期更換,以防噴油器堵塞和氧感測器的工作性能喪失。特別應指出的是:在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中普遍採用閉環控制方式,在排氣歧管中均裝有一個反映混合氣燃燒狀況的氧感測器,一旦燃用含鉛汽油,便會導致氧感測器中毒失效,造成發動機工作性能下降。
2 電源
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應採用12V蓄電池作為電源。正常使用中不要隨意拆下蓄電池上的電源線和搭鐵線,以免電控單元因突然斷電而丟失有關故障信息(故障代碼等)。若需要更換蓄電池,必須使點火開關和其他用電設備均置於斷開位置,安裝蓄電池時極性必須判斷無誤(負極搭鐵),否則,電子元件會立即燒損。
3 起動
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在起動前應先檢查油路,油路中無油時不能運轉燃油泵,否則會導致燃油泵磨損、過熱而損壞。
由於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的起動工況也是由電控單元控制的,起動噴油量的大小由電控單元根據感測器傳來的起動工況信號決定,不需要人為額外供給燃油,因此,起動時不能像化油器式發動機那樣,踩加速踏板加油。實際上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起動時踩加速踏板是起不到加油作用的。
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起動時除不可猛踩加速踏板外,剛剛起動的發動機,也不應進行高速運轉。
用起動電源起動發動機時,必須在蓄電池安裝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以免損壞電控單元。在沒有蓄電池或蓄電池斷路的情況下,不允許用反拖的方法起動發動機。
在用本車的蓄電池幫助其他汽車起動發動機時,一定要注意先關閉本車點火開關後才能接線,否則,電控單元會因發電機產生的瞬時過電壓而損壞。
4 高壓
在拆開發動機電控單元連接器或拔下線束插頭之前,必須先斷開點火開關或拆下蓄電池搭鐵線,以免線路中線圈產生較高的瞬時自感電動勢,損壞電控系統的元件;安裝各種配線時連接須可靠,不良的連接也會因產生較高的瞬時自感電動勢,影響線圈及電容器等部件的正常工作,損壞集成電路。
單點噴射和多點噴射原理
⑹ 摩托車化油器調整方法
油料在進入汽缸燃燒之前,必須先經過一段霧化的過程,將油與空氣混合變成油氣以利燃燒。而這霧化後的油氣濃度,就稱為混合比。
混合比又稱"空燃比",英文的寫法是"A/F",即Air/Fuel,空氣對燃油的比例。提到濃度時盡量以油氣"濃"或"淡"來形容,若是講"高"或"低"時則指的就是A/F比即為"空燃比"。所以油氣"濃"時,油多空氣少,A/F比值"低";相反的,油氣"淡"時, 油少空氣多,A/F比值高。這點是我必須對各位先說明的。
混合比的不同對車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油氣過稀,引擎容易過熱,易導致熄火甚至縮缸的情形。 油氣過濃,較耗油,熱車後容易熄火、長久下來易使引擎積碳,而積碳太過嚴重時也容易導致引擎過熱。所以過稀或過濃都不是件好事,尤其過稀的時候更是直接會有不良的影響。
如何了解混合比是否正確呢?最簡易的方式,就是從火花塞的顏色來判斷。拆下火花塞,看看火花塞的電極部分:
油氣正常:白色(或淺棕偏白色)
油氣正常:棕色
油氣過濃:黑色(深棕偏黑色)
這樣的方法可以依燃燒狀況大致看出混合比正確於否。
在化油器上影響混合比的因素有很多,但一般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化油器上的混合比螺絲了。這是最簡單的混合比調整方式,一般講調整混合比,也多指的是混合比螺絲而言。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只講混合比螺絲的原理和調整方式,其它牽涉到混合比的因素就暫時先不討論,以免初學者不知從何著手。
混合比螺絲位於化油器上,在化油器外殼上就可以找得到,通常都是一顆小小的一字形平頭螺絲(比較大可以用手轉的通常是怠速螺絲),不過也可能有例外,視車種或化油器形式而定。
混合比螺絲是怎樣達到控制混合比的作用呢?這要先從化油器的結構說起,化油器的中心部位是中空的,這是化油器的基本構造,空氣會從這個地方快速流過,經過油嘴將油料吸上來,達到油氣霧化的功能。依這基本構造而言進氣量和進油量的比例是不太容易去調整的,所以一般的作法會在外側的地方另外再設計一個小小的空氣通路,讓空氣也能夠同時的經由這個空氣通路導入,然後在這空氣通路上作一個小小的閥門就可以控制這個旁路空氣通路的進氣量多寡,達到調節混合比的目的。混合比螺絲就是位於這個空氣通路上作為閥門的用途,藉由調整混合比螺絲旋進旋出的方式,就可以達到閥門不同開閉程度的作用,來調節旁路空氣的導入量。
所以依這種構造而言,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入",旁路空氣的通道會變窄,進氣量變少,油氣就變濃(A/F降低);混合比螺絲"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出",旁路空氣的通道會變寬,進氣量變多,油氣就變稀(A/F升高)。
還有另外一種構造和上述構造是相反的,它不是用旁路"空氣通路"的方式,而是在化油器外側的地方另外再設計一個小小的旁路"油路",利用旁路的進油量來調節混合比。將混合比螺絲設計在這旁路油路上,藉由調整混合比螺絲旋進旋出的方式來控制旁路進油量的多寡,同樣的也能達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這樣的構造再調節混合比濃淡時,混合比螺絲的調整方式就正好相反: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入",旁路油路的通道會變窄,進油量變少,油氣就變稀(A/F升高);混合比螺絲"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出",旁路油路的通道會變寬,進油量變多,油氣就變濃(A/F降低)。不過這樣的設計好像比較少?偶拆過化油器的車種不算多,見過的只有台灣產的FZ/R150是使用這樣的方式, 一般車種應該還是以上述的旁路空氣通路方式來作混合比螺絲控制較多。
一般流傳的混合比調整方式是這樣子的(我從初中時代開始看雜志等等的都是用這種調法,但我不清楚原理),先將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輕輕的轉入到底,再逆時針回轉一又二分之一圈就差不多是合適的混合比位置了。若要更精細調整的話,可以先將怠速調整到1300轉左右,然後左右的微調混合比螺絲,調整時怠速會升高或降低,就把他調整到一個怠速會最高的地方為止。然後再把怠速降回你認為合適的轉速,這時再去轉混合比螺絲的話應該不管逆時針或順時針調整,轉速就會下降,這樣的話就是最佳的混合比了。
你可以試試上面說的調整方法,因為這是大部分人所使用的混合比調整法。但我真的不知道這種調法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調就一定正確。
或者是看火花塞顏色來調。若是混合比螺絲亂轉過就先轉回到回轉一又二分之一圈的位置,然後火花塞清干凈,車騎個一陣子(或啟動讓它怠速運轉個半個小時),再來看看火花塞顏色。顏色太白就調濃些,太黑就調淡些,起碼有個理論基礎心裡感覺比較踏實。不過這樣調真的蠻麻煩的,每調一次之後,就要重復著"清火花塞頭--車騎一陣子--看火花塞顏色"的步驟,調到合適的位置往往都要弄個好幾次才行。而且用這種方法調整的最主要缺點,就是騎車"燒火花塞"時還不能用太大的油門開度,不然火花塞的顏色可能會不準確,這樣騎起來也蠻不愉快的。(這是因為其實混合比螺絲只對中低油門開度時的混合比影響較大,高開度或高轉速時混合比螺絲對混合比的影響就比較小了)
不管怎麼說,上面所說的調法都只能算是土法煉鋼,算不上是精準的調整。要認真調起來,還是得靠儀器來測排氣,藉由測出來的數值看看油氣燃燒的狀況,並配合油門的反應來調整才是正途。但是要靠儀器來調整別說我們自己玩車的人,甚至大多數的車行也都不可能作到。所以混合比這東西沒事還是不要去亂動,除非車況真的不好,或火花塞反應出的顏色明顯不對,或是引擎或化油器改裝過必須調校,或抱著玩車的精神願意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慢慢調整,或是真的有好的環境有儀器、技術來搞,不然車況正常的話就盡量別去動它
⑺ 摩托車化油器調整視頻
望你先把空氣慮清器的慮芯卸下好好請除里邊的臟物,再起動發動機,等車熱後,把化油器上內的那個銅容的小往外調怠速變大.調到兩圈半時最大.此時.你就調整怠速螺絲把轉速降到合適,今後就好啟動了,你的車沒啥大問題,我看主要是慮清器過臟所致,如再不好,你就調整一下油麵高度,化油器上有一螺絲往外擰是降低油麵,反之升高,
⑻ 踏板摩托車電噴化油器怎麼調整
電噴摩托車沒有化油器不需要調整,目前壞了只能換零件,目前摩托車電噴那一套系統只有廠家能維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