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的後輪鼓剎應該怎麼調整
盤式剎車最早是應用在賽車上的,而且由於它更方便ABS系統的安裝,在很早以前被當作是中高檔汽車的象徵,即便是現在的鼓式也能安裝ABS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對盤剎耿耿於懷。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相比於鼓式剎車,盤式剎車有很多有點,例如散熱效果好,能夠有效降低其熱衰退性,對經常走山路的人來說非常有必要,此外,它的制動力比較平均,在相同輸出力矩下,他的質量和尺寸都比鼓式小,另外它的結構更簡單,維修成本更低,反應速度更快等等。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毋庸置疑,前後盤剎肯定比前盤後鼓要好一點,但鼓剎也並非一點優點都沒有,它的制動力要比盤剎要強,雖說散熱效果會直接影響制動力,但對於像飛度這樣的代步車,速度本身不高,而且質量也不重,反而更能把制動力和可靠性融合在一起。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前盤後鼓的設計一般只設計在合資品牌的入門代步車,這些車最終的目的是實惠、經濟、容易維修,這些車設計之初就沒想著讓你們激烈駕駛的,把後輪的盤剎換成鼓剎,在滿足剎車距離和安全要求下,你又何必糾結後輪採用的是何種剎車呢?把費用節省下來讓利給你豈不是更好?
為什麼只有前盤後鼓,沒有前鼓後盤?
一般家用車而言,前輪既要做扭矩輸出,又要做轉向輪,車輛在制動時出現失控,為確保駕駛員依然能穩住方向,ABS泵就會介入,防止前輪抱死,而盤式剎車系統的快速反應,可做高頻率的剎車動作,更符合ABS的工作原理。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另外,制動時,由於車輛的重心前移,大部分的質量都壓在了前輪上,所以前輪的剎車系統責任會大一些,所以,即便是前後盤式剎車,前輪的剎車卡鉗也會比後輪的大,確保足夠的制動力。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只懂車點評:
後輪鼓剎就要你命?然而要命的卻是你剎車的方式
相比於究竟鼓剎還是盤剎,倒不如花點時間領悟一下怎樣剎車比較好。在城市路上,人多車多,開車的時候就應該刻意保留車距,別人要插隊,那就讓讓別人,降低出事故的幾率,在正常剎車的時候要「緩」,留點時間給後車反應,遇到緊急情況要「狠」,把制動踏板「剁」死,直至車輛停下來,而且,別忘了時刻檢查制動系統是否安全啊。
㈡ 後鼓剎拆開的方法是什麼
放鬆手閘,鬆掉後軸螺母,用木棒拍打或敲擊後剎車鼓,上下左右晃動幾下。
㈢ 汽車的後輪鼓剎應該怎麼調整
通過調節桿可以校正摩擦片和制動鼓的間隙,使他們很好的配合。從而解決剎不住的問題。
有時在確認盤式剎車的沒有故障,並且其他部件也沒問題的情況下,感覺剎車剎不住並且手剎比較松。這時就要檢查檢查鼓剎了。
鼓式制動器的旋轉元件是制動鼓,固定元件是制動蹄,制動時制動蹄在促動裝置作用下向外旋轉,外表面的摩擦片壓靠到制動鼓的內圓柱面上,對鼓產生制動摩擦力矩。
因為很多手剎都是安裝在後鼓剎上的,所以通過手剎的松緊可以了解摩擦片和制動鼓的間隙,間隙過大,剎車時摩擦片和制動鼓不能完全接觸,導致只靠前輪剎停,所以必然感覺剎不住,這和騎自行車只用前閘剎車時一個道理。
㈣ 我剛買汽車,後輪是鼓剎是怎麼回事
是因為這款車本身就配備了這種剎車裝置,
現在的前後盤式剎車似乎已經成為汽車剎車系統的標配,不像是當年那樣配個盤式就能成為大肆宣傳的點,大家早已司空見慣。但會有不少人認為鼓式剎車是淘汰產品,認為那些「前盤後鼓」的車型並不安全,而且這樣的配置也很掉價,事實真的如此么?
盤剎、鼓剎各有優勢,並沒有哪個更先進的說法
首先說說兩種剎車的原理:
鼓式剎車——鼓式剎車可以算是最早應用在車輛上的剎車系統,所謂「鼓」就是制動鼓,它安裝在車輪上並隨車輪一起轉動。制動鼓裡安裝有剎車片,在剎車時,剎車活塞會向外推動剎車片與制動鼓產生摩擦,達到制動的效果。
鼓式剎車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優點在於剎車力強,所以如貨車這類自重較大的車輛一般都採用鼓剎。但最大缺點是散熱差,由於制動工作機構是封閉在制動鼓內的,所以在連續剎車之後熱量無法快速散掉(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貨車的剎車利用噴水來降溫)。由於鼓式剎車的制動動作是剎車片往外「頂」,制動鼓在受熱膨脹之後與剎車片的接觸面會變小,從而影響制動效率。
盤式剎車——剎車盤隨車輪轉動,在剎車時,通過液壓控制,剎車卡鉗活塞會推動剎車片夾住剎車盤產生摩擦力,來達到制動效果。優點在於散熱好,制動力平均,排水性好等。
當然,對汽車剎車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高端車型,所以盤式剎車也演變出多種不同的類型來提高散熱、剎車力,比如說通風盤式、盤鼓結合式、陶瓷剎車片等。
那麼說回主題吧,必須承認的是盤式剎車是最適合乘用車的剎車系統了,原因就是上面說的:散熱好、熱衰退小,適合剎車頻率更高的乘用車。而現在的還在使用鼓剎的主要集中在低端車型,通常是採用「前盤後鼓」,因為汽車剎車壓力主要集中前輪,前輪自然會使用盤式。
但後輪使用鼓剎跟盤剎區別會很大么?其實就單次使用的效果來看,兩者的剎車力和安全性差別都不會太大。
所以前盤後鼓剎車系統的優缺點可以歸納為:
優勢——鼓剎單次剎車力更好、成本更低(體現到車價)、鼓剎的封閉性抗砂石所以在爛路的可靠性要高;
劣勢——鼓剎散熱性和熱衰減的劣勢自然會有影響,但前盤後鼓的設計中,剎車壓力集中在前輪,前輪已經採用盤剎了,後輪的剎車壓力也減少,可以減少熱衰減;另外一個就是很多人認為鼓剎不夠體面,畢竟現在大部分車型都採用了前後盤剎。
㈤ 長城鼓剎皮卡後半軸怎麼拆
後輪剎車鼓上面有兩個螺絲眼 找兩個螺絲平衡上進螺絲眼裡就能頂出來了。第一,鼓剎密封性好,適於郊外,越野等,鼓剎靜止時制動能力優於碟剎。第二,碟剎的散熱好,熱衰退小,制動效果好
㈥ 後輪抱死如何修理
後輪抱死的情況在後輪鼓剎、碟剎的汽車上都會出現,一般發生在下雨天行車或者洗車以後,因為輪轂內的剎車蹄片沾上了水,停車後拉上手剎,一段時間後,會因為剎車盤摩擦片的生銹而粘在一起,時間越長,粘得越緊。冬天的時候,洗車後停車的話,第二天早上使用,剎車摩擦片還可能結冰而凍住。
切忌帶手剎拖拽,國產的剎車片質量沒有那麼好,靠外力拖拽那個時候解決了故障問題,不過很可能造出剎車片脫膠,這一也看不出來,開車很危險,如遇這樣的狀況,提倡連剎車片一塊更換。
後輪剎車抱死解決方法:
1、兩種方法選擇強制啟動或者將輪胎拆卸下來,一般在下雨或洗車後,車輛停放超過一定時間(一般一天左右),後制動鼓內部與剎車片表面容易生銹導致銹死。解決辦法有兩種,一是強制啟動,猛哄油門,只要後輪一動,就沒事了;
2、二是把輪胎拆下來,照著制動鼓拿錘子之類的敲兩下,讓制動鼓和剎車片的接合面松開就行了。不需要檢查什麼東西,正常現象,只要應對措施得當就可以避免之類問題。首嘗耽佰甘脂仿拌濕飽濺先在洗車或下雨制動鼓進水後,不要立即停車,開一段時間多踩兩腳剎車讓裡面水份蒸發調或者在停車時不要拉手剎,手動檔掛1檔,自動檔掛P檔,汽車絕對溜不動;
3、這樣制動鼓與剎車片不接觸就不會造成銹死了。先給後輪放氣如果沒有剎車油流出,檢查更換後輪剎車分配器。 之光的後輪是普通鼓剎,靈敏度肯定比前輪(盤剎)差很多,距離也有差別的。 再可以適當手調節後輪剎車(原車是自調的)。
㈦ 這種汽車後輪鼓剎,怎麼知道剎車片不行了需要更換了
1、鼓剎是沒有換剎車片標記提示的,不拆開是看不見剎車片的,唯一能判斷就是聽到剎車時的尖叫聲,或者感覺剎車不靈了,那就要拆開剎車鼓檢查了。
2、自己的感覺 剎車踏板的自由行程過大的時候先調一下制動間隙(有些車的制動間隙是自動調整的這種車那就是改更換了,有手動調整的自己調整),還有在維保的時候 4S店在檢查時會給處理排除,還有就是拆開看看,鼓式制動的,拆開:檢查(測量)摩擦蹄片的厚度(看看你的手冊上的標准數值)。
3、後輪鼓剎的話,剎車片,彈簧,分泵等都包在裡面,看不到,這個需要定期拆解保養,自己沒有辦法檢查的。有以下情況也需要檢查,剎車跑偏,剎車異響,手剎松不掉,半個車輪浸水了。
後輪鼓剎的使用周期為12到15萬公里。所以說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汽車到了上訴行程時應當考慮更換。鼓剎的使用周期不可以單純的用時間來權衡,關鍵看使用行程,大多數車輛,在正常駕駛的狀況下,前制動器的剎車片壽命為3到5萬公里。
當前的鼓式剎車制動蹄片的間隙基本都是自調的,平時不用過多關注去拆卸它,按照里程數和行駛生活習慣(也就是踩剎車的次數),大多數在6萬公里上下拆開檢測,蹄片厚度過小就必須要更換,假如是鉚釘固定的就必須要在露出鉚釘以前更換。
不然那麼就會把剎車鼓劃出線狀拉痕,輕則需要搪鼓重則就必須要換新的了。
㈧ 汽車後輪鼓剎在剎車時有異響,聲音比較尖銳,去修理廠,師傅是這個是老車了,鼓剎異響就算修也不一定能修
在剎車時發出尖銳的聲音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鼓剎的制動蹄塊與剎車鼓之間有油污,造成打滑發出的尖銳聲音。解決方法:用酒精沖洗剎車鼓和制動蹄塊,去掉油污即可。
2、鼓剎的制動蹄塊表面過於光滑,造成打滑發出的尖銳聲音。解決方法:用800#砂紙打磨製動蹄塊表面,增加制動蹄塊的摩擦力即可。
㈨ 汽車鼓剎後輪不轉怎麼辦
如果是前驅的車子,後輪不轉的原因:
1.剎車分泵不回位或油路堵塞;
2.剎車片沒有分離或剎車片背面有異物嵌入導致;
3.輪轂軸承咬死。
如果是後驅動的車子,後輪不轉的原因:
不光要檢查剎車系統,還要檢查減速器
㈩ 如何調整汽車後輪的鼓剎我的車年檢時右後輪剎車不行,想自己調一調。
汽車的車輪使用的是液壓傳導壓力的方式,不能調節,如果剎車不靈,就是管路內部有空氣,導致剎車的壓力傳導不暢,可以選擇放氣的方式來排除故障,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在剎車油壺連接拍氣泵頭。